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与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总体素质较低,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招到的学生也大多数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差,主要是中考被淘汰的,或者被父母强迫送来的,也有在初中时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的学生,还有些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第一次接触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常识不了解,导致上课时操作速度慢。这些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时间一长,就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坚持的毅力。即使有少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但是由于基础太差,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2.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导向
在现阶段有关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而习惯性选择一些虚有其表的目标。这对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说,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容易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不利于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因此,计算机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导向,成为现存问题当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这对于今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致使其无法形成系统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难以实现社会发展对计算机行业人才的需求,不利于学校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3.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联系较少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教师通常认为充足的理论知识才是专业课程中的关键内容。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传统式知识传输的方式教授相关理论知识,而忽視实践操作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创意与趣味性,对于本来基础文化知识底子薄弱的中职生毫无吸引力。尽管计算机专业拥有足够的教材资料,但却由于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及技能而造成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效课堂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大多数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能够满足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求,也是为了学生以后能够更好地就业,所以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就要以满足学生今后的职业需要为标准,切实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薄弱的能力素质无法适应实际的岗位需要,所以学生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工作积累充足经验,从而推动个人的全方位发展,并有利于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培养,为未来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有利于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性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会通过对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各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进行充分的研究与了解,能够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融合相关内容,从而使日常的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与研究,从而能够使日常的教学活动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有效整合,并可以实现计算机教学的实际作用,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要对目前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计算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条件,这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元化方式,让教学的方式多元化、个性化,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
(1)差异法课堂教学
差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最大的进步,按专业分班后,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仍然存在,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激发每一个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备课时设计不同层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及问题,在课堂上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个性差异来进行提问,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在“Excel表格的基本应用”这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在工作表中进行数据输入、自动填充数据、数据的排序和筛选”,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出“学会创建公式,利用公式、函数来进行数据处理”,让他们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体会Excel强大的函数功能。
(2)小组合作
师生共同设计好任务开放考题,规定完成的期限,完成后要撰写总结汇报材料,比一比哪组完成任务又快又好,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这章中,笔者要求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6个学生,因为是学前教育的学生,笔者给每个小组的任务是制作一个演示文稿,主题内容自定。完成后每个小组选一个成员充当小老师,把各自组的演示文稿演绎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探究,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和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也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合意识,培养了各小组的团队协作精神。
(3)角色互换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做教师的感觉,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实际,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为教学内容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他们必定刻苦钻研,弄懂每一处知识,希望在授课过程中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这就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灌输者和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学生在师生角色互换的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求知的欲望,把学习当成乐趣,最终进入在快乐中学习的境界。 (4)课堂中的考核评价手段
由于学生对待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计算机课堂考核评价机制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提高其对于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例如,在“PowerPoint的动画功能”这节教学中,教师讲授后,学生进行上机练习,教师复习并布置下节的课堂考核内容:制作一张有背景画,有动画的节日贺卡。而这就能够通过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为学生形成主观上的压力,从而促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摒弃原有考核模式下自己所表现出的敷衍应付态度。而在其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书面作业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的评价模式,从而在不断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专业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实际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专业教学资源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下,改革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建立中,首先注重“以岗位为目标”,教学的目标始终坚持以岗位的要求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的方法能力和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能力。在教学中以任务为引领把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实施任务驱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在教学设计中“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方案。其次应该结合计算机学科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运用专业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再者应该全面掌握教材,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训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
3.教学过程加强实操性训练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虽然需要为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建立必要的理论知识保障,但为了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逐渐增多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机会,从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为日后的实际工作积累有效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学生基本能力素质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当中,从而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能力,为日后的成长发展产生积极意义。例如,可以通过多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和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从而及时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做出调整,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性强。作为授课教师首先应该转换观念,积极改革,从“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過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的个人结构。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责任编辑 何丽华
以我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与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总体素质较低,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
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难,招到的学生也大多数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成绩差,主要是中考被淘汰的,或者被父母强迫送来的,也有在初中时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的学生,还有些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第一次接触电脑,对于计算机的基本常识不了解,导致上课时操作速度慢。这些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时间一长,就缺乏学习的动力,没有坚持的毅力。即使有少部分学生有学习目标,但是由于基础太差,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2.教师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导向
在现阶段有关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的要求,而习惯性选择一些虚有其表的目标。这对于实际的教学过程来说,无法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容易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以及行为习惯造成不良影响,从而不利于教学过程的有效开展。因此,计算机教学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导向,成为现存问题当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这对于今后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也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致使其无法形成系统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难以实现社会发展对计算机行业人才的需求,不利于学校教学目标的有效完成。
3.教学内容与实践操作联系较少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教师通常认为充足的理论知识才是专业课程中的关键内容。所以,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采用传统式知识传输的方式教授相关理论知识,而忽視实践操作教学的重要性,课堂枯燥乏味,缺乏创意与趣味性,对于本来基础文化知识底子薄弱的中职生毫无吸引力。尽管计算机专业拥有足够的教材资料,但却由于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及技能而造成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不断下降。
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效课堂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大多数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能够满足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求,也是为了学生以后能够更好地就业,所以在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就要以满足学生今后的职业需要为标准,切实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方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薄弱的能力素质无法适应实际的岗位需要,所以学生就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为以后工作积累充足经验,从而推动个人的全方位发展,并有利于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有效培养,为未来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有利于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效性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会通过对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各行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进行充分的研究与了解,能够在教学活动中适当融合相关内容,从而使日常的教学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并为他们日后的工作打好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以及能力水平等方面进行充分的了解与研究,从而能够使日常的教学活动可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有效整合,并可以实现计算机教学的实际作用,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的综合发展提供重要帮助。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已不能满足现行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需求,要对目前教学方式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计算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条件,这对于教学活动来说,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元化方式,让教学的方式多元化、个性化,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
(1)差异法课堂教学
差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获得最大的进步,按专业分班后,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仍然存在,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激发每一个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备课时设计不同层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及问题,在课堂上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个性差异来进行提问,争取让每一位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都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例如,在“Excel表格的基本应用”这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是“能够在工作表中进行数据输入、自动填充数据、数据的排序和筛选”,而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出“学会创建公式,利用公式、函数来进行数据处理”,让他们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体会Excel强大的函数功能。
(2)小组合作
师生共同设计好任务开放考题,规定完成的期限,完成后要撰写总结汇报材料,比一比哪组完成任务又快又好,要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制作”这章中,笔者要求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组6个学生,因为是学前教育的学生,笔者给每个小组的任务是制作一个演示文稿,主题内容自定。完成后每个小组选一个成员充当小老师,把各自组的演示文稿演绎出来。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主动学习、探索探究,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和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也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了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参合意识,培养了各小组的团队协作精神。
(3)角色互换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采用师生角色互换,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做教师的感觉,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实际,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为教学内容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他们必定刻苦钻研,弄懂每一处知识,希望在授课过程中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可,这就使学生由被动的知识灌输者和接受者转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学生在师生角色互换的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增强了求知的欲望,把学习当成乐趣,最终进入在快乐中学习的境界。 (4)课堂中的考核评价手段
由于学生对待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计算机课堂考核评价机制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提高其对于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例如,在“PowerPoint的动画功能”这节教学中,教师讲授后,学生进行上机练习,教师复习并布置下节的课堂考核内容:制作一张有背景画,有动画的节日贺卡。而这就能够通过明确的考核评价机制为学生形成主观上的压力,从而促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摒弃原有考核模式下自己所表现出的敷衍应付态度。而在其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书面作业与实践操作相互结合的评价模式,从而在不断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理论知识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专业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实际工作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教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强化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在专业教学资源委员会的统筹指导下,改革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模式建立中,首先注重“以岗位为目标”,教学的目标始终坚持以岗位的要求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工作的方法能力和从事职业活动的社会能力。在教学中以任务为引领把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实施任务驱动。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通过工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在教学设计中“以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方案。其次应该结合计算机学科更新快、实践性强的特点,运用专业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再者应该全面掌握教材,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辅助教学软件,把理论和实训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理论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论。
3.教学过程加强实操性训练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虽然需要为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建立必要的理论知识保障,但为了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逐渐增多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机会,从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能力,为日后的实际工作积累有效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学生基本能力素质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当中,从而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能力,为日后的成长发展产生积极意义。例如,可以通过多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和实习的方式,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应用,从而及时地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做出调整,提高教学的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计算机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产物,其理论知识和专业性强。作为授课教师首先应该转换观念,积极改革,从“以教师为主体,以课程为中心”過渡到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建立起知识和能力的个人结构。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达到职业教育的真正目的。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