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眼基金行业,年年都不缺流星,但恒星很少见。
近三年,中欧基金在业内越来越闪亮。2010年、2011年,涌现了中欧价值发现等连续两年都进入同类前1/2的“黑马”基金(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银河证券发布的2011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评价报告中,中欧基金公司在全部6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8位。
2012年上半年,中欧基金业绩继续全面飙升,权益类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高达12.68%,在所有纳入排名的64家基金公司中排第一。
中欧基金对《投资者报》表示,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持续较好,得益于基金经理及整个投研团队对今年经济趋势、政策方向的整体判断及精选个股的能力,在持续的震荡市场中把握住了结构性机会。从2009年起,投研团队建设一直是中欧基金发展的重中之重,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去发展,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大投研法宝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欧旗下的股基业绩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多只基金不单单是今年以来业绩突出,过去6个月、过去一年、过去两年的业绩排名也处于同类前10%的水平。基金经理周蔚文、苟开红的长期、短期的投资业绩都非常出色。
关于研究对投资的重要性,彼得·林奇曾有句经典名言,“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失败。”
从中欧基金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出,投研才是基金公司最大的生命力。
从2009年起,投研团队建设一直是中欧基金发展的重中之重,中欧主要从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第一是完善团队的搭建。自2009年以来,中欧基金全力加强了整体投研团队规模建设,投研团队人数扩充超过50%;此外,在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人员分布上也更加合理。目前,公司投研团队人数已经增加到30人,占公司全体员工的1/3。
第二是完善投研机制。中欧基金近几年完善了研究员、基金经理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更加突出业绩导向。同时,在投研团队内部,加强了交流与沟通,优化业务流程。并采取“TOP3+1”模式激励研究员推荐绩优上市公司,使投研工作效用最大化。
第三是加强管理。中欧基金根据行业特点和境内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力求更加科学和高效,从而打造出有战斗力的投研团队,充实力量,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投研累积能量
中欧基金整体业绩明显改变,与一个人的加入密不可分。自周蔚文2011年到任投资总监后,公司投资部门更加细分,苟开红担任权益投资部总监,该部门目前有五位基金经理。
目前,公司现有行业研究员、策略研究员、债券研究员、金融工程研究员等共10余名;基本覆盖了各个大类行业,年度调研上市公司、参与各类路演交流超过500余次。
周蔚文对投研团队内部加强了交流与沟通,完善考核与激励体制,使得中欧基金成为中小型基金公司的一匹“黑马”。
在他看来,业绩提升靠的是选股加择时。看起来简单,能做好的基金并不多见。要做到这两点,首先对经济大势的判断不能犯大错,在此基础上才决定接下来的投资选择。
为了强化研究员的研究能力,他采取了与其他投资总监不同的管理方式,去年开始尝试让研究员互换行业研究,拓宽研究员视野。
周蔚文认为,提倡研究员换行业研究,操作起来并不难,因为行业之间共同点很多。先要全面分析,然后找出不同时期的关键因素,各个行业都一样。投资的稳健来自于研究行业的广泛,这也是他对研究团队提出的新要求,行业融会贯通才敢于寻找不同行业中的投资机会。
“这样做是使他们了解,研究有很多共同点,看多了就会发现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才能找到公司的关键点。这能提高人才培养速度,加快研究员对行业和经济的认识。”周蔚文表示。
周蔚文是券商研究员出身,他对研究颇有一番见解。他认为,做研究要“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指研究确实做得很好,能很深入,对细节和未来都能把握;而“出得来”是指研究员要站远一点,不能太死板。
继续苦练内功
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目前管理着11只基金,具有较完善的产品线,已经覆盖了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和分级基金等领域,并在业绩上展现出了良好的管理能力。
海通证券认为,相对于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越基准收益率更能反映基金经理的综合投资能力,反映基金经理择时能力、选股能力等。
据海通证券统计,2012年上半年,274只开放式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跑赢基准0.3个百分点。其中跑赢基准幅度在10%以上的基金只有中欧新动力、中欧中小盘等6只基金,中欧基金占了总数的1/3。
从长中短期的超额收益看,这样的业绩较好地反映了基金的主动管理能力,是投资者挑选基金较好的指标之一。结果也显示,中欧新动力、中欧中小盘等在上半年超额收益排名靠前的基金,都是中长期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
不过,截至上半年末,中欧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63.28亿元,排名较为靠后。对此,中欧基金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中欧基金表示,业绩和营销是公司发展的两个驱动器。“基金公司一方面要努力为投资人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也要和渠道共同合作,为投资人提供合适的投资理财产品,并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只有两个轮子共同运转,才能换得公司自身的良好发展。”
对于未来,中欧基金总结为“熊市打基础,牛市求发展”。“机遇总是降临有准备的口袋,我们目前的任务是继续苦练内功,进一步夯实公司基础,加强投研体系、市场体系的建设与提升,打好业务发展根基。中国的理财市场潜力巨大,只有先做好准备才有能力去应对将来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找到符合公司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抓住机遇求得进步。”
近三年,中欧基金在业内越来越闪亮。2010年、2011年,涌现了中欧价值发现等连续两年都进入同类前1/2的“黑马”基金(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银河证券发布的2011股票投资管理能力评价报告中,中欧基金公司在全部6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8位。
2012年上半年,中欧基金业绩继续全面飙升,权益类基金净值增长率平均高达12.68%,在所有纳入排名的64家基金公司中排第一。
中欧基金对《投资者报》表示,今年以来业绩表现持续较好,得益于基金经理及整个投研团队对今年经济趋势、政策方向的整体判断及精选个股的能力,在持续的震荡市场中把握住了结构性机会。从2009年起,投研团队建设一直是中欧基金发展的重中之重,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去发展,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三大投研法宝
从业绩表现来看,中欧旗下的股基业绩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多只基金不单单是今年以来业绩突出,过去6个月、过去一年、过去两年的业绩排名也处于同类前10%的水平。基金经理周蔚文、苟开红的长期、短期的投资业绩都非常出色。
关于研究对投资的重要性,彼得·林奇曾有句经典名言,“不进行研究的投资,就像打扑克从不看牌一样,必然失败。”
从中欧基金的业绩表现可以看出,投研才是基金公司最大的生命力。
从2009年起,投研团队建设一直是中欧基金发展的重中之重,中欧主要从三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第一是完善团队的搭建。自2009年以来,中欧基金全力加强了整体投研团队规模建设,投研团队人数扩充超过50%;此外,在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人员分布上也更加合理。目前,公司投研团队人数已经增加到30人,占公司全体员工的1/3。
第二是完善投研机制。中欧基金近几年完善了研究员、基金经理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更加突出业绩导向。同时,在投研团队内部,加强了交流与沟通,优化业务流程。并采取“TOP3+1”模式激励研究员推荐绩优上市公司,使投研工作效用最大化。
第三是加强管理。中欧基金根据行业特点和境内外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管理机制,力求更加科学和高效,从而打造出有战斗力的投研团队,充实力量,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投研累积能量
中欧基金整体业绩明显改变,与一个人的加入密不可分。自周蔚文2011年到任投资总监后,公司投资部门更加细分,苟开红担任权益投资部总监,该部门目前有五位基金经理。
目前,公司现有行业研究员、策略研究员、债券研究员、金融工程研究员等共10余名;基本覆盖了各个大类行业,年度调研上市公司、参与各类路演交流超过500余次。
周蔚文对投研团队内部加强了交流与沟通,完善考核与激励体制,使得中欧基金成为中小型基金公司的一匹“黑马”。
在他看来,业绩提升靠的是选股加择时。看起来简单,能做好的基金并不多见。要做到这两点,首先对经济大势的判断不能犯大错,在此基础上才决定接下来的投资选择。
为了强化研究员的研究能力,他采取了与其他投资总监不同的管理方式,去年开始尝试让研究员互换行业研究,拓宽研究员视野。
周蔚文认为,提倡研究员换行业研究,操作起来并不难,因为行业之间共同点很多。先要全面分析,然后找出不同时期的关键因素,各个行业都一样。投资的稳健来自于研究行业的广泛,这也是他对研究团队提出的新要求,行业融会贯通才敢于寻找不同行业中的投资机会。
“这样做是使他们了解,研究有很多共同点,看多了就会发现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才能找到公司的关键点。这能提高人才培养速度,加快研究员对行业和经济的认识。”周蔚文表示。
周蔚文是券商研究员出身,他对研究颇有一番见解。他认为,做研究要“进得去,出得来”。“进得去”,指研究确实做得很好,能很深入,对细节和未来都能把握;而“出得来”是指研究员要站远一点,不能太死板。
继续苦练内功
中欧基金成立于2006年,目前管理着11只基金,具有较完善的产品线,已经覆盖了股票基金、债券基金、指数基金和分级基金等领域,并在业绩上展现出了良好的管理能力。
海通证券认为,相对于基金净值增长率,超越基准收益率更能反映基金经理的综合投资能力,反映基金经理择时能力、选股能力等。
据海通证券统计,2012年上半年,274只开放式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跑赢基准0.3个百分点。其中跑赢基准幅度在10%以上的基金只有中欧新动力、中欧中小盘等6只基金,中欧基金占了总数的1/3。
从长中短期的超额收益看,这样的业绩较好地反映了基金的主动管理能力,是投资者挑选基金较好的指标之一。结果也显示,中欧新动力、中欧中小盘等在上半年超额收益排名靠前的基金,都是中长期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
不过,截至上半年末,中欧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63.28亿元,排名较为靠后。对此,中欧基金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中欧基金表示,业绩和营销是公司发展的两个驱动器。“基金公司一方面要努力为投资人创造良好的投资回报,另一方面也要和渠道共同合作,为投资人提供合适的投资理财产品,并做好客户服务工作。只有两个轮子共同运转,才能换得公司自身的良好发展。”
对于未来,中欧基金总结为“熊市打基础,牛市求发展”。“机遇总是降临有准备的口袋,我们目前的任务是继续苦练内功,进一步夯实公司基础,加强投研体系、市场体系的建设与提升,打好业务发展根基。中国的理财市场潜力巨大,只有先做好准备才有能力去应对将来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变革,找到符合公司自身特点的发展之路,抓住机遇求得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