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成为最普及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它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剪纸可以锻炼小孩子手眼协调性,开发智力,提高美术欣赏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民间艺术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独特 审美 剪纸 艺术 兴趣
剪纸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同时剪纸为一个古老而富于传统的美术式样,成为最及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它以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也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剪纸对低年级小学生的作用是独特和多方面的,它不仅能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受到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小学生的创造力,开发了孩子的右脑锻炼手眼协调及小肌肉精细动作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让剪纸艺术走入小学美术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二是可以练习手筋,就是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因为手部肌肉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剪纸环境。
根据儿童从小就喜欢并熟悉小动物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欣赏剪纸《十二生肖》,现在小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到剪纸艺术,特别是南方的学校,看到屏幕上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一下子就能被这种独特的艺术所吸引,这样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聽、去动脑想动手做,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为学生学习剪纸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兴趣的带动和引导下,开始教学生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窗花,贴在活动室。让学生自己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领幼儿观看一些剪纸艺人,亲自剪出的各种图案,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剪纸艺术氛围。
二、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
在教学设计上,设计一节关于多种花瓣的剪法,同时给幼儿展示了教师剪出的三瓣花、四瓣花、五瓣花等,形状各异,这些都能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尝试的欲望,这时能顺理成章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剪纸作品,让他们动手剪出自己的作品,虽然有的学生剪出的不太理想,但这些都是他们亲自动手做的,我让他们用各种颜色的纸剪出不同的形状,剪好以后粘贴在一张白纸上,然后自己用彩笔在四周画出一个框子,把作品放入区角中,让他们互相欣赏,对比改进。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剪一些基本的线条,然后增加难度学习剪图形,并通过多次折纸,剪一刀就可以剪出五角星,逐渐增加难度。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也可以引入雪花的剪法,让学生体会剪纸中的技巧和异同,激发儿童对这种传统美术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创造力。
三、在剪纸教学中,渗透了多种教育。
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在每次剪之前我要求他们先想好自己需要剪什么,怎样剪可以添加什么?这样有利于培养儿童思维建构能力,当他们剪出的形象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就让他剪出的像什么,再添加点完成另一幅作品,这样既没有造成儿童的失败感,还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最后请他们做小老师一起讲评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运用剪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丰富作品表现力。
小学的美术课堂主要还是欣赏与绘画课,引入剪纸艺术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剪纸,也可以将剪纸和绘画想结合,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变通。如:剪小蜜蜂,其中细小的部分学生很难剪出,可以让他们先用笔画出,再进行剪,有面积大的如房子,可指导他们把图案贴上,使作品更丰富、美观,学生剪出的作品可以用来进行游戏或节目装饰,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丰富了游戏,能激发对剪纸的兴趣,这样不仅促进了身心快乐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还刺激了他们的创造力。
五、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耐心和坚持。
实践证明,幼儿在趣味兴高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剪纸活动一开始对孩子来说困难很大,不是剪坏了,就是折错了,常常是手忙脚乱。老师做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耐心,没有耐心的老师很难培养出有恒心的学生。小学生充满活力,但也往往多动浮躁,在教学中也有剪错一两次就干脆不剪了。于是我就尝试着通过自身示范去影响孩子。
六、结论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学校建立特色是非常重要的,特色教育往往是转变学校形象的一个突破口。”将剪纸艺术引入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也是一种有效的特色教育。剪纸教学不仅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适合小学开展艺术课改工作,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提高艺术品味和创造能力,带动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了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开发小学剪纸课程,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乔元正.审美品格:艺术教育的应然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
[2]张宜书.论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之差异性[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马建军,美术教育中的剪纸教学,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4]叶红娜,关于小学剪纸课教学的初浅认识,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03.
[5]谢明霞,论小学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少年儿童研究,2011,24.
[6]曹淑凤;李莉,剪纸教学:让学生们心灵手巧,天津教育,2006,12.
【关键词】独特 审美 剪纸 艺术 兴趣
剪纸是一种实用性强,表现力丰富,同时剪纸为一个古老而富于传统的美术式样,成为最及最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种,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它以独特的技法和趣味性,也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剪纸对低年级小学生的作用是独特和多方面的,它不仅能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受到熏陶,而且还发展了小学生的创造力,开发了孩子的右脑锻炼手眼协调及小肌肉精细动作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让剪纸艺术走入小学美术课堂是十分有必要的。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二是可以练习手筋,就是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因为手部肌肉的训练有利于大脑的开发,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一、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剪纸环境。
根据儿童从小就喜欢并熟悉小动物这一特点,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欣赏剪纸《十二生肖》,现在小学生平时很少接触到剪纸艺术,特别是南方的学校,看到屏幕上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一下子就能被这种独特的艺术所吸引,这样他们就会主动运用感官去看、去聽、去动脑想动手做,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为学生学习剪纸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兴趣的带动和引导下,开始教学生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窗花,贴在活动室。让学生自己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同时,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可以领幼儿观看一些剪纸艺人,亲自剪出的各种图案,为学生创造浓厚的剪纸艺术氛围。
二、根据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剪纸兴趣。
在教学设计上,设计一节关于多种花瓣的剪法,同时给幼儿展示了教师剪出的三瓣花、四瓣花、五瓣花等,形状各异,这些都能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尝试的欲望,这时能顺理成章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剪纸作品,让他们动手剪出自己的作品,虽然有的学生剪出的不太理想,但这些都是他们亲自动手做的,我让他们用各种颜色的纸剪出不同的形状,剪好以后粘贴在一张白纸上,然后自己用彩笔在四周画出一个框子,把作品放入区角中,让他们互相欣赏,对比改进。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对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教学中运用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刚开始可以剪一些基本的线条,然后增加难度学习剪图形,并通过多次折纸,剪一刀就可以剪出五角星,逐渐增加难度。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也可以引入雪花的剪法,让学生体会剪纸中的技巧和异同,激发儿童对这种传统美术形式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创造力。
三、在剪纸教学中,渗透了多种教育。
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在每次剪之前我要求他们先想好自己需要剪什么,怎样剪可以添加什么?这样有利于培养儿童思维建构能力,当他们剪出的形象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就让他剪出的像什么,再添加点完成另一幅作品,这样既没有造成儿童的失败感,还有助于激发儿童的活动兴趣,最后请他们做小老师一起讲评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四、运用剪纸与绘画、粘贴相结合丰富作品表现力。
小学的美术课堂主要还是欣赏与绘画课,引入剪纸艺术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剪纸,也可以将剪纸和绘画想结合,让学生感受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以及变通。如:剪小蜜蜂,其中细小的部分学生很难剪出,可以让他们先用笔画出,再进行剪,有面积大的如房子,可指导他们把图案贴上,使作品更丰富、美观,学生剪出的作品可以用来进行游戏或节目装饰,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丰富了游戏,能激发对剪纸的兴趣,这样不仅促进了身心快乐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受到美的熏陶,还刺激了他们的创造力。
五、在教学中培养儿童的耐心和坚持。
实践证明,幼儿在趣味兴高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剪纸活动一开始对孩子来说困难很大,不是剪坏了,就是折错了,常常是手忙脚乱。老师做事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耐心,没有耐心的老师很难培养出有恒心的学生。小学生充满活力,但也往往多动浮躁,在教学中也有剪错一两次就干脆不剪了。于是我就尝试着通过自身示范去影响孩子。
六、结论
“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所有特色的学校”。“一所学校建立特色是非常重要的,特色教育往往是转变学校形象的一个突破口。”将剪纸艺术引入小学美术教育课堂也是一种有效的特色教育。剪纸教学不仅符合小学生学习心理,适合小学开展艺术课改工作,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好,提高艺术品味和创造能力,带动学生整体艺术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了文化底蕴,在一定程度实现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实践证明,开发小学剪纸课程,是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乔元正.审美品格:艺术教育的应然追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6).
[2]张宜书.论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之差异性[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5).
[3]马建军,美术教育中的剪纸教学,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4]叶红娜,关于小学剪纸课教学的初浅认识,中小学教学研究,2001,03.
[5]谢明霞,论小学剪纸课创新能力的培养,少年儿童研究,2011,24.
[6]曹淑凤;李莉,剪纸教学:让学生们心灵手巧,天津教育,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