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竞技运动是指“具备规则、技术性、可重复性和可裁判性4项基本特征的、以求胜为目的的运动”。
关键词 运动 竞技 体育
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者集体在体力、智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训练和竞赛。竞技运动是具有竞赛特点和较高技术要求的运动项目的通称。现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人也将竞技运动又分为体育竞技和电子竞技。但在常用语言中竞技运动特指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目前,全世界通行的竞技运动项目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泳等数十项,各国还有自己的特殊项目,如中国的武术。
一、运动与竞技体育
“运动”和“竞技运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都具有各自明确的定义:运动指的是“为了强身健体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身体动作”;而竞技运动的定义就是复杂得多: “具备规则、技术性、可重复性和可裁判性4项基本特征的、以求胜为目的的运动”。最鲜明的例子就是“登山运动”,由于不具备竞技运动的4项基本特征,就只能归类为“运动”,而不是“竞技运动”。在中国传统民族体育方面,最鲜明的例子是我们传统的“踢毽子”与“中国竞技毽”。我们国家踢毽子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为不具备竞技运动4项基本特征,所以是一项“运动”而非“竞技运动”。2009年全新发明的中国竞技毽,虽然采用历史传承的踢毽子动作,但因为具备了竞技运动的4项基本特征,所以成为了一项全新的“竞技运动”。
二、竞技体育的特点
竞技体育指为了战胜对手,为了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并提高个人或者集体在体育、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因此,竞技体育含有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二)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它总包括身体的努力(智力和体力);
(三)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
(四)按照统一的规则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
(五)娱乐性。当今世界所开展的竞技运动项目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远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赛跑、投掷、角力等项目,发展至今已有数百种之多。普遍开展的项目有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游泳、自行车等,各国、各地区还有自己特殊的民族传统项目,如中华武术,东南亚地区的藤球、卡巴迪等,其发展与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六)观赏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已经发展的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规范,而随着各种运动的不断普及,喜爱和观看竞技运动的人也逐渐增多,让不同的运动都能长盛不衰,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七)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普及全民健身,发掘更多的体育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兴趣。
三、如何加快竞技体育的发展
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竞技体育亟需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国竞技体育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一定是与我们的竞技体育的相关资源产生直接的联系,而要发挥竞技体育资源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持作用必须通过有效的资源调控。
(一)竞技体育资源是竞技体育系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及相关保证。竞技体育资源具有生成性、调控性、社会性、有限性及整体性等特征;竞技体育资源观对竞技体育资源调控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竞技体育资源观主要由系统观、发展观、价值观、辩证观、开放观等组成。
(二)一国或地区竞技体育资源禀赋体现在竞技体育资源的结构、分布、数量、质量等方面。竞技体育资源禀赋客观上存在着优势与劣势,通过对竞技体育资源的有效调控,可以获得竞技体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并进一步转化为竞技体育的竞争力。
(三)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的总目标是建立健全竞技体育资源培育、开发、配置及利用为重点内容的“四位一体”式的调控体系,均衡我国竞技体育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调控竞技体育产品生产与需求的基本平衡,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资源产业,完善竞技体育资源市场,健全竞技体育资源的法规制度建设,促进竞技体育主要类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未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竞技体育本质基础上的价值选择。满足社会体育需求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持竞技体育内部系统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及保证。
四、竞技体育在高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在我们這次的探讨过程中发现竞技体育的教学组织困难大,要求教师要有比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从传统“教、授”向“引、导”的模式转变,注意引导学生的质疑方向要既能充分反映教学内容,又可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竞技体育着重强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前讨论的准备情况,对于存在的不积极、合作能力不强、信息查找方式较为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发现并给予学生技术方面的支持,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竞技体育课程的内容较多,而授课时间有限,这样对未涉及竞技体育的高职学生来说,单纯依靠想象对某个具体问题情境进行深入探讨,会造成盲人摸象这样的片面的感觉,所以将竞技体育在高职课程中广泛运用尚有一定困难,但是竞技体育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萍,娄湘红,潘瑛.IBL教学法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21):69.
[2] 李龙江,唐俐,车艺等.基于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2(5):517.
摘 要 竞技运动是指“具备规则、技术性、可重复性和可裁判性4项基本特征的、以求胜为目的的运动”。
关键词 运动 竞技 体育
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者集体在体力、智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训练和竞赛。竞技运动是具有竞赛特点和较高技术要求的运动项目的通称。现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有人也将竞技运动又分为体育竞技和电子竞技。但在常用语言中竞技运动特指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目前,全世界通行的竞技运动项目有田径、体操、球类、游泳等数十项,各国还有自己的特殊项目,如中国的武术。
一、运动与竞技体育
“运动”和“竞技运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都具有各自明确的定义:运动指的是“为了强身健体而进行的、有目的的身体动作”;而竞技运动的定义就是复杂得多: “具备规则、技术性、可重复性和可裁判性4项基本特征的、以求胜为目的的运动”。最鲜明的例子就是“登山运动”,由于不具备竞技运动的4项基本特征,就只能归类为“运动”,而不是“竞技运动”。在中国传统民族体育方面,最鲜明的例子是我们传统的“踢毽子”与“中国竞技毽”。我们国家踢毽子具有2000多年的历史,因为不具备竞技运动4项基本特征,所以是一项“运动”而非“竞技运动”。2009年全新发明的中国竞技毽,虽然采用历史传承的踢毽子动作,但因为具备了竞技运动的4项基本特征,所以成为了一项全新的“竞技运动”。
二、竞技体育的特点
竞技体育指为了战胜对手,为了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并提高个人或者集体在体育、体能、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所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因此,竞技体育含有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两种形式,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充分调动和发挥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
(二)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它总包括身体的努力(智力和体力);
(三)参加者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超的技艺;
(四)按照统一的规则竞赛,具有国际性,成绩具有公认性;
(五)娱乐性。当今世界所开展的竞技运动项目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远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赛跑、投掷、角力等项目,发展至今已有数百种之多。普遍开展的项目有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游泳、自行车等,各国、各地区还有自己特殊的民族传统项目,如中华武术,东南亚地区的藤球、卡巴迪等,其发展与国家、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密切相关。
(六)观赏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技体育已经发展的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规范,而随着各种运动的不断普及,喜爱和观看竞技运动的人也逐渐增多,让不同的运动都能长盛不衰,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七)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普及全民健身,发掘更多的体育人才,培养青少年的兴趣。
三、如何加快竞技体育的发展
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现在已成为新时期中国竞技体育亟需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中国竞技体育要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一定是与我们的竞技体育的相关资源产生直接的联系,而要发挥竞技体育资源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持作用必须通过有效的资源调控。
(一)竞技体育资源是竞技体育系统正常运行的首要条件及相关保证。竞技体育资源具有生成性、调控性、社会性、有限性及整体性等特征;竞技体育资源观对竞技体育资源调控及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直接指导作用;竞技体育资源观主要由系统观、发展观、价值观、辩证观、开放观等组成。
(二)一国或地区竞技体育资源禀赋体现在竞技体育资源的结构、分布、数量、质量等方面。竞技体育资源禀赋客观上存在着优势与劣势,通过对竞技体育资源的有效调控,可以获得竞技体育资源的比较优势,并进一步转化为竞技体育的竞争力。
(三)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体育资源调控的总目标是建立健全竞技体育资源培育、开发、配置及利用为重点内容的“四位一体”式的调控体系,均衡我国竞技体育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调控竞技体育产品生产与需求的基本平衡,大力发展竞技体育资源产业,完善竞技体育资源市场,健全竞技体育资源的法规制度建设,促进竞技体育主要类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未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竞技体育本质基础上的价值选择。满足社会体育需求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持竞技体育内部系统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及保证。
四、竞技体育在高职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在我们這次的探讨过程中发现竞技体育的教学组织困难大,要求教师要有比较高的知识素养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从传统“教、授”向“引、导”的模式转变,注意引导学生的质疑方向要既能充分反映教学内容,又可提高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竞技体育着重强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教师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前讨论的准备情况,对于存在的不积极、合作能力不强、信息查找方式较为单一等一系列的问题,应该及时的发现并给予学生技术方面的支持,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竞技体育课程的内容较多,而授课时间有限,这样对未涉及竞技体育的高职学生来说,单纯依靠想象对某个具体问题情境进行深入探讨,会造成盲人摸象这样的片面的感觉,所以将竞技体育在高职课程中广泛运用尚有一定困难,但是竞技体育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萍,娄湘红,潘瑛.IBL教学法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8.23(21):69.
[2] 李龙江,唐俐,车艺等.基于病理生理学教学的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2(5):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