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到要上“骨干教师的展示课”,我心中就在盘算着:阅读课已经上过好多次了,能不能换一换课型,自我挑战一下?带着这样的想法,我翻看了语文书,正好看到即将上到的《古诗两首》——有了,我就上古诗吧。
在备课之前,我翻看了课标关于小学阶段古诗教学的一些要求:古诗文学习的重点是诵读积累,同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理解意象,感受意境。根据这一要求,我认真看了《乞巧》古诗的相关资料后,着手备起课来。
一备:关注人文,缺少“生本”
在备课伊始,我学习了王崧舟老师上《枫桥夜泊》的录像课,深深被他那独有的“诗意语文”所感染,心中便想:我能不能像大师一样,以读串讲,读中感悟呢?于是,便有了课的第一稿。
1.背诗导入。
2.读诗悟诗。
作为教学的重点部分,我花了大力气设计: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引读、诵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轮番上阵,旨在让学生反复的读,直至达到背诵的要求。
3.积累延伸。
备完课后,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学校的老师一起交流,发现了一备中很大的不足:为了读而读,学生自己感受的不深,被老师的一些想法所困死,不能很好地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于是,我思考之后,修改了第一稿,形成了第二稿。
二备:关注“生本”,缺失工具
在一备的基础上,针对“为读而读”、“讲读过重”的问题,我在几处做了修改:
1.学习古诗前两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时候,尝试让学生根据诗意寻找天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并在课前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自由交流“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诵读诗句,达到“有感而发,情辞意动”之效果。
2.在学习后两句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时候,我让学生根据“乞巧”二字,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如:乞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乞巧?乞巧什么?怎样乞巧?……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后的资料袋,最后交流。以此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本以为这样的修改总是差不多了,谁知自己兴高采烈准备就此上课的时候,听了另一位老师的课后又顿觉自己这样的设计还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语文味去哪儿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难道我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为了学这首古诗吗?有没有更利于学生语文发展的空间呢?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最后决定寻找本节课的古诗方法突破口:渗透学法指导,让“工具”和“人文”相结合。
三备:“工具”与“人文”并重
反观我的“一备”和“二备”,以我自己的水平,在大的环节里已经无法做出很大的调整,那么,我的“语文中的工具”,我的“古诗学法指导”该如何落实呢?恰好《乞巧》这首古诗给了我可以操作的空间。
1.看图猜诗背诗: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小结学法:结合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是很有用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之一。
在上前两句古诗的时候,引导学生运用总结出来的学法,观察课文插图,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已达到理解“牵牛织女渡河桥”的目标,从而让学生尝试运用其方法。
2.在揭题之后,我问学生:“你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看课后的注释,得出第二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看注释。
3.区分:宵——霄。
在把诗读正确的环节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句诗句,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找出“宵——霄”。我紧接着问:“他俩长得这么像,咱们怎么区别呢?”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是查词语手册理解,这样,第二种方法有因运而生:查阅工具书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诗词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在理解“尽”字的时候,又再次让学生运用其方法,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
4.理解难点“乞巧”的意象的时候,正好课文后面随附了“资料袋”,对了,利用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其意境不是很好的方法吗?于是,又有了这样的设计:关于乞巧,你又想知道些什么?(她们向谁乞巧,怎样乞巧的呢?乞巧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后的资料袋。动笔圈圈画画学一学资料袋,结合诗句,和同桌交流:你明白了什么?最后通过交流得出学法指导:结合相关的资料,帮助我们弄清古诗中所说的事情。
至此,我在古诗教学中渗透学法的指导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赛诗导入,初知古诗方法
1.看圖猜古诗、齐背: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小结:看来,看图学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看插图,猜古诗)
2.导入: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特别是关于各种节日的古诗,就更多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乞巧》。
3.板书:乞巧。生齐读。
认记“乞”字: 对于“乞”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区分“乞”与“气”)再读课题。
4.理解“乞巧” 。
你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快打开书看看注释吧。
(学法指导:学古诗,看注释。)板书:学看注释
5.除了题目,你还能在哪儿找到“乞巧”这个词呢?(在诗句的第三行)第二个“乞巧”与题目的“乞巧”意思一样吗?我们先打上问号,等一下再来理解。
二、品读涵咏,渐入古诗意境
【一读】──读准确
1.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2.读后学生评议是否字正腔圆。
区分:宵——霄 小结方法:查阅工具书
练写:霄
【二读】——读得有节奏
【三读】——读出味道
1.整体感知
读着读着,我们就把古诗读正确了,还读出了古诗独有的节奏感。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走进古诗,走进作者,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两幅画面? 引导板书:天上相会 人间乞巧
2.月下同吟——“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让我们跟随诗人,把目光一齐投向第1、2句诗,一起读一读。
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民间故事?
(2)谁愿意把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
(3)出示星空图:仰望这浩瀚的夜空,望着那满天的繁星,我们不禁想去寻找牵牛星和织女星。瞧,它们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每年只有在七月七日这一晚,踏着喜鹊搭成的鵲桥,才能短暂地相聚!正所谓——
星空下,诗人林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想起牛郎织女的传说,忍不住吟诵着——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不禁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心里默诵着——
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七夕又如约而至,我们望着浩瀚的天空,依然念着——
(4)美好的事物总是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更何况是极富浪漫的诗人。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文人在吟诵“牵牛织女“的故事。
课件出示诗词剪辑——历代诗人吟咏“牵牛织女”的诗句:
☆(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唐)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引读,让学生读出相应诗句。
3.人间乞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天上的牛郎织女正在见面,地上的人们又在做些什么呢?
齐读这两行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让学生说说地上的人们在做什么:(生自由说)
(2)原来他们是在乞巧。关于乞巧,你又想知道些什么?
(她们向谁乞巧,怎样乞巧的呢?乞巧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后的资料袋。
动笔圈圈画画学一学资料袋,结合诗句,和同桌交流:你明白了什么?
①原来她们是在向织女乞巧啊!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
(回归课题,理解诗题)
②图文结合想象诗句所描述的画面。
交流:你从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相机理解:
A.家家 :同学们,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巧,她们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引导学生说出可能出现的地方)
课件出示:唐朝、宋朝乞巧画面
B.穿尽:比较诗句,理解“尽”。
出示诗句,比较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穿尽的是什么?穿不尽的又是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小结:对幸福的向往是历朝历代人们共有的情感,人类永恒的情感!七夕——乞巧节正好给人们这样一个机会。难怪每到七夕这一天,读——
③女孩子们向织女乞求什么?用资料袋上的话说就是——乞取智巧。请你想象一下,自由说话。再打出民间的一首《乞巧歌》。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齐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zǐ)妹千万年。”
(3)小结学法:查阅资料
三、收藏经典,吟诵古今诗篇
1.小结诵读:
师:又到七夕,人们仰望晴朗的夜空——
生:七夕今宵看碧霄
师:看到茫茫的银河里——
生:牵牛织女渡河桥
师:想到这里,家家户户的人们仰起了头,望着月亮——
生:家家乞巧望秋月
师:他们都在向织女乞求,织出了多少美好的心愿——
生:穿尽红丝几万条。
2.生背诵。
3.小结:泱泱中华,悠悠千年,那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了多少我们祖祖辈辈传下的经典啊!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有关的古诗,其实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这天,都留下了许多诗篇。老师这里还收集了一些和七夕有关的古诗,读读看,你对哪首感兴趣?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把它记在你的古诗积累本中吧!
4.摘录。
课后再备:一门遗憾的艺术
终于到了上课的那一天,一切的环节都在自己的设计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上完课后,总觉得自己什么地方没有理清,什么地方没有上到位。仔细一想,原来是自己在上古诗的时候,对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还没有引导到位,特别是“尽”字的理解,。由于没有到位,很多学生就无法体会“穿尽红丝几万条”中所隐含的古人对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就无法体会诗人在描述这样一个节日,同时也是寄托着自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因此,对整首诗的理解也就有失偏颇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听课老师的话语点醒了我,对呀,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利用字义的比较,理解“尽”,再去理解整首诗的意境,不是更能体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吗?于是,我在这一环节又做如下修改:
比较诗句,理解“尽”。出示诗句,比较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穿尽的是什么?穿不尽的又是什么?你又什么新的感悟?
小结:对幸福的向往是历朝历代人们共有的情感,人类永恒的情感!七夕——乞巧节正好给人们这样一个机会。难怪每到七夕这一天,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
一次小小的展示课,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如何将遗憾降到最低?我想:多思、多问、多读,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正如词中所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何尝不是呢?
在备课之前,我翻看了课标关于小学阶段古诗教学的一些要求:古诗文学习的重点是诵读积累,同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理解意象,感受意境。根据这一要求,我认真看了《乞巧》古诗的相关资料后,着手备起课来。
一备:关注人文,缺少“生本”
在备课伊始,我学习了王崧舟老师上《枫桥夜泊》的录像课,深深被他那独有的“诗意语文”所感染,心中便想:我能不能像大师一样,以读串讲,读中感悟呢?于是,便有了课的第一稿。
1.背诗导入。
2.读诗悟诗。
作为教学的重点部分,我花了大力气设计: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引读、诵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轮番上阵,旨在让学生反复的读,直至达到背诵的要求。
3.积累延伸。
备完课后,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和学校的老师一起交流,发现了一备中很大的不足:为了读而读,学生自己感受的不深,被老师的一些想法所困死,不能很好地体现“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于是,我思考之后,修改了第一稿,形成了第二稿。
二备:关注“生本”,缺失工具
在一备的基础上,针对“为读而读”、“讲读过重”的问题,我在几处做了修改:
1.学习古诗前两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的时候,尝试让学生根据诗意寻找天上的织女星和牵牛星,并在课前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自由交流“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诵读诗句,达到“有感而发,情辞意动”之效果。
2.在学习后两句诗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的时候,我让学生根据“乞巧”二字,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如:乞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乞巧?乞巧什么?怎样乞巧?……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后的资料袋,最后交流。以此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本以为这样的修改总是差不多了,谁知自己兴高采烈准备就此上课的时候,听了另一位老师的课后又顿觉自己这样的设计还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语文味去哪儿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难道我的课堂教学仅仅是为了学这首古诗吗?有没有更利于学生语文发展的空间呢?躺在床上,思绪万千,最后决定寻找本节课的古诗方法突破口:渗透学法指导,让“工具”和“人文”相结合。
三备:“工具”与“人文”并重
反观我的“一备”和“二备”,以我自己的水平,在大的环节里已经无法做出很大的调整,那么,我的“语文中的工具”,我的“古诗学法指导”该如何落实呢?恰好《乞巧》这首古诗给了我可以操作的空间。
1.看图猜诗背诗: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小结学法:结合插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是很有用的学习古诗的方法之一。
在上前两句古诗的时候,引导学生运用总结出来的学法,观察课文插图,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已达到理解“牵牛织女渡河桥”的目标,从而让学生尝试运用其方法。
2.在揭题之后,我问学生:“你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看课后的注释,得出第二种学习古诗的方法:学看注释。
3.区分:宵——霄。
在把诗读正确的环节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句诗句,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找出“宵——霄”。我紧接着问:“他俩长得这么像,咱们怎么区别呢?”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是查词语手册理解,这样,第二种方法有因运而生:查阅工具书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诗词的意思。
在此基础上,在理解“尽”字的时候,又再次让学生运用其方法,进一步巩固学到的知识。
4.理解难点“乞巧”的意象的时候,正好课文后面随附了“资料袋”,对了,利用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其意境不是很好的方法吗?于是,又有了这样的设计:关于乞巧,你又想知道些什么?(她们向谁乞巧,怎样乞巧的呢?乞巧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后的资料袋。动笔圈圈画画学一学资料袋,结合诗句,和同桌交流:你明白了什么?最后通过交流得出学法指导:结合相关的资料,帮助我们弄清古诗中所说的事情。
至此,我在古诗教学中渗透学法的指导也就水到渠成了。
一、赛诗导入,初知古诗方法
1.看圖猜古诗、齐背:你们怎么这么快就猜出来了?
小结:看来,看图学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板书:看插图,猜古诗)
2.导入: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而古诗更是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特别是关于各种节日的古诗,就更多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古诗《乞巧》。
3.板书:乞巧。生齐读。
认记“乞”字: 对于“乞”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区分“乞”与“气”)再读课题。
4.理解“乞巧” 。
你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快打开书看看注释吧。
(学法指导:学古诗,看注释。)板书:学看注释
5.除了题目,你还能在哪儿找到“乞巧”这个词呢?(在诗句的第三行)第二个“乞巧”与题目的“乞巧”意思一样吗?我们先打上问号,等一下再来理解。
二、品读涵咏,渐入古诗意境
【一读】──读准确
1.课前大家进行了预习,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2.读后学生评议是否字正腔圆。
区分:宵——霄 小结方法:查阅工具书
练写:霄
【二读】——读得有节奏
【三读】——读出味道
1.整体感知
读着读着,我们就把古诗读正确了,还读出了古诗独有的节奏感。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要走进古诗,走进作者,和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出现了哪两幅画面? 引导板书:天上相会 人间乞巧
2.月下同吟——“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1)让我们跟随诗人,把目光一齐投向第1、2句诗,一起读一读。
读着读着,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民间故事?
(2)谁愿意把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说给大家听一听?
(3)出示星空图:仰望这浩瀚的夜空,望着那满天的繁星,我们不禁想去寻找牵牛星和织女星。瞧,它们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每年只有在七月七日这一晚,踏着喜鹊搭成的鵲桥,才能短暂地相聚!正所谓——
星空下,诗人林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想起牛郎织女的传说,忍不住吟诵着——
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不禁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心里默诵着——
几百年,几千年过去了,七夕又如约而至,我们望着浩瀚的天空,依然念着——
(4)美好的事物总是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更何况是极富浪漫的诗人。古往今来,又有多少文人在吟诵“牵牛织女“的故事。
课件出示诗词剪辑——历代诗人吟咏“牵牛织女”的诗句:
☆(汉)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唐)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引读,让学生读出相应诗句。
3.人间乞巧——“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天上的牛郎织女正在见面,地上的人们又在做些什么呢?
齐读这两行诗: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让学生说说地上的人们在做什么:(生自由说)
(2)原来他们是在乞巧。关于乞巧,你又想知道些什么?
(她们向谁乞巧,怎样乞巧的呢?乞巧什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课后的资料袋。
动笔圈圈画画学一学资料袋,结合诗句,和同桌交流:你明白了什么?
①原来她们是在向织女乞巧啊!古时候的少女们便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向织女乞巧。渐渐地便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
(回归课题,理解诗题)
②图文结合想象诗句所描述的画面。
交流:你从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相机理解:
A.家家 :同学们,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巧,她们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引导学生说出可能出现的地方)
课件出示:唐朝、宋朝乞巧画面
B.穿尽:比较诗句,理解“尽”。
出示诗句,比较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穿尽的是什么?穿不尽的又是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小结:对幸福的向往是历朝历代人们共有的情感,人类永恒的情感!七夕——乞巧节正好给人们这样一个机会。难怪每到七夕这一天,读——
③女孩子们向织女乞求什么?用资料袋上的话说就是——乞取智巧。请你想象一下,自由说话。再打出民间的一首《乞巧歌》。
“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齐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zǐ)妹千万年。”
(3)小结学法:查阅资料
三、收藏经典,吟诵古今诗篇
1.小结诵读:
师:又到七夕,人们仰望晴朗的夜空——
生:七夕今宵看碧霄
师:看到茫茫的银河里——
生:牵牛织女渡河桥
师:想到这里,家家户户的人们仰起了头,望着月亮——
生:家家乞巧望秋月
师:他们都在向织女乞求,织出了多少美好的心愿——
生:穿尽红丝几万条。
2.生背诵。
3.小结:泱泱中华,悠悠千年,那历史的长河里沉淀了多少我们祖祖辈辈传下的经典啊!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首和中国传统节日—乞巧节有关的古诗,其实古时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这天,都留下了许多诗篇。老师这里还收集了一些和七夕有关的古诗,读读看,你对哪首感兴趣?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有兴趣的同学在课后把它记在你的古诗积累本中吧!
4.摘录。
课后再备:一门遗憾的艺术
终于到了上课的那一天,一切的环节都在自己的设计中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上完课后,总觉得自己什么地方没有理清,什么地方没有上到位。仔细一想,原来是自己在上古诗的时候,对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还没有引导到位,特别是“尽”字的理解,。由于没有到位,很多学生就无法体会“穿尽红丝几万条”中所隐含的古人对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就无法体会诗人在描述这样一个节日,同时也是寄托着自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因此,对整首诗的理解也就有失偏颇了。怎么办?
这时,一位听课老师的话语点醒了我,对呀,自己怎么没有想到呢!利用字义的比较,理解“尽”,再去理解整首诗的意境,不是更能体现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吗?于是,我在这一环节又做如下修改:
比较诗句,理解“尽”。出示诗句,比较读: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穿尽的是什么?穿不尽的又是什么?你又什么新的感悟?
小结:对幸福的向往是历朝历代人们共有的情感,人类永恒的情感!七夕——乞巧节正好给人们这样一个机会。难怪每到七夕这一天,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
一次小小的展示课,带给我很大的震撼: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学总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是,如何将遗憾降到最低?我想:多思、多问、多读,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正如词中所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们的语文教学有何尝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