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巷里的碧碧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degeng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字巷里的人家,都说他们大概算是小城里起得顶早的人了。
  碧碧眼看着天井上那块方方正正的天,刚刚还是漆黑的,但等前屋厨房那口锅里的油热起来,妈妈把第一个栗子饼放进去的时候,“嗞——”的一声,像尖利的刀刃,一下子就把浓黑挑开了个口子,白色的天光,就从那个豁口里,汩汩地流出来。酥皮的栗子饼,一个一个,又快又匀地被贴到汪着油的平底锅上。“嗞啦——嗞啦——”,单面煎成饱满油润的虎皮色,再翻过来,直到整个饼都酥松金黄。灶台上淋淋漓漓的尽是油迹、酥皮上掉下来的面粉屑子、白色芝麻粒。
  这边的碧碧,手一直没有停。她抓紧把最后几个栗子饼的酥坯摁出来,齐整地排列在边上的扁箩里。“手脚麻利点,好吧?早饭还没烧呐!”她妈围着个腻满油的铁皮似的围裙,过来催她烧早饭。然后一手抄起最后一张扁箩,窸窸窣窣挤到前头去继续煎饼子。
  天井里很快就亮得一览无遗。一字巷里还有许多这样四方的小天井,它们都在这时候被天光迅速点亮。巷口的烧饼铺子,张张巴掌大的面坯已经贴进炉膛里,不多会儿就会有焦脆厚实的香味飘出来。隔壁卖的是油条豆浆,这两样吃起来拆不开。再过去就是四喜汤圆、虾籽馄饨、蒸饺、灌汤包、蟹黄小笼……巷尾卖的是汤面,浓油赤酱的大肉、鲜爽可口的雪菜肉丝,这些浇头都是先焖好炒熟,只等雪似的面条从锅里挑出来,再舀上一大勺,“噗”的一声浇上去。这条巷子,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短且直的一划。从头到尾,做的都是早点小吃,自然是要早起的。
  碧碧,就住在这一字巷里,她家卖的是酥皮栗子饼。
  炉子上的小铝锅里,咕嘟咕嘟煮着咸泡饭。火苗小舌头一样,在锅底边上舔呀舔的。碧碧捏着勺柄在锅里搅了几下,她实在是不喜欢这种连菜带饭的东西。隔天晚上没吃完的饭菜,都一股脑倒在一起煮,汤汤水水的。还不如吃纯粹的白泡饭,就点小鱼冻咸菜,也爽口得多。
  “碧碧——”她妈在前屋又喊起来了。碧碧也顾不得是不是爽口,是不是喜欢了,赶紧盛了齐口的一大海碗,给她妈送过去。趁着买早点的人还不多,把早饭解决掉,等会儿忙起来,肚子才不会给你闹事。
  对门馄饨铺的辜老太正下第一锅小馄饨,隔着白气腾腾的热汤,朝着碧碧她妈喊:“月雅,你倒好,有现成早饭吃,我到现在还是空肚呐!”林月雅,就是碧碧她妈的名字。她举着筷子,敲了敲碗口,“哎!就是咸泡饭,你要吃?碧碧,去,再盛碗给辜老太太去。”
  于是碧碧又进去盛了一大碗出来,辜老太接过去,笑得合不拢嘴,“你就是有福的,月雅,有这么个孩子在家里,帮着洗衣做饭,你统共省了多少事情。”林月雅呼呼地往嘴里划完咸泡饭,末了扔出一句:“我难道白养她么?”顺手又狠狠翻了几块锅里正煎着的栗子饼。
  虽然不喜欢,但碧碧到底是把剩下来的咸泡饭喝掉了。若是不吃完,待会儿热一热,就得当午饭吃。热的次数越多,味道就越古怪,模模糊糊,不清不楚的。可林月雅说了:“总不能倒掉吧,我的小姐啊!”反正已经吃了十七年,难道还在乎多这一碗吗?
  这几天没有大太阳,总是湿漉漉的嫩阴天。有没有好天气,对一字巷里的其他人家来说,并没有什么要紧,但对栗子饼铺,多少有点利害关系。制饼馅的原料,自然是成簸的小毛栗,在煮前要放在大太阳底下晒上一两天。这样曝晒后,栗肉更易熟烂,和成馅也更绵软滑腻。其实如此细小的出入,买的人不一定尝得出来。但林月雅就会觉着心上不爽利,这几天对碧碧说话都格外不耐烦。碧碧是识眼色的,不声不响收拾碗筷,在天井里洗起衣服来。
  前屋厨房里满是声响,林月雅大概开始熟练地包饼子,系袋子,找零钱。一字巷真正热闹开了。嘈杂人声一浪浪地漫进来,直到这小小天井里,却已是收敛安稳。此刻,这里是敞亮的,静好的,只属于碧碧一个人。吸饱了水的衣裳,抓在手里滑溜溜的,一下两下推在搓衣板上,手指头会一阵阵地发麻,待重新浸到凉水里,又会发红变木。家里有那么一台老式洗衣机,竖在楼梯间里多年了。大约是坏了,那为什么不修呢?为什么不买新的?这些碧碧从来不问。她不问的事还有许多,比如做栗子饼是有套秘法的,多少油,多少水,分量适当,不差分毫,酥皮才有品相,纸样的薄;多少糖,多少栗,馅才够糯够上口,咸而不干,甜而不腻。只是这秘法,碧碧一点也不知晓,林月雅从不提及。因而每日碧碧摁出的那些饼,皮馅都是她妈现做的。
  好在两个人的衣服并没有许多,洗起来也不大费事。碧碧执意要将每件衣服有节奏地搓上五下,“一,二,三,四,五”,过下清水,拎起来,翻一面,再五下,“一,二,三,四,五”。盆子里的水渐渐地就浑了。这样做并无什么道理,她只是觉得有趣罢了,好像她妈煎栗子饼一样,煎好一面,再熟练地拎铲翻到另一面,相似的节奏。
  可许多事情,即使不去问,答案还是会找上你。一字巷里的妇人们,像对门的辜老太,常常在天气晴朗暖和的午后,拣几条长凳,拼在一起,再抓把瓜子,就在铺子门口的廊檐底下坐下来。巷头巷尾的所有流言,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她们也常叫林月雅加入,“碧碧她妈,过来歇一歇,吃瓜子啊?”不过只是客套话而已,不见得真欢迎那个栗子饼铺的老板娘。因为被谈论的常用素材里,有一部分,就关于林月雅。
  “小丫头不是月雅亲生的啊?”
  “可不是!哎呀,早说了是领养的,可还不止这么简单呐。”
  “是呀,我也听说林月雅自己不能生,三十五六了,才催着丈夫去抱个孩子回来。”
  “谁知道,搞了半天,抱回来的碧碧是她丈夫在外头和别人有的。”
  “这是个什么事情!月雅倒肯接下碧碧?”
  “总不能无后呀!碧碧亲妈生产的时候就死了,嘁,也是自作孽。”
  “哦,那月雅也不容易,本来么,养着这么个来历的孩子就算了,没几年,丈夫也死了。”
  “可不是,终究不是体面的事。”
  “不过,碧碧这孩子倒是端正的,她若能尽心地服侍月雅几年,月雅也算有福的。”
  ……
  这群咬耳朵的妇人边嚼着那些蜚短流长,边拿眼觑着栗子饼铺,摇一回头,叹几口气,再继续嗑瓜子。
  同样的闲言碎语,被嚼了多年,自然就成了默认事实。况且林月雅耳朵里多少刮到点儿,却未曾生气或否认过,更可见是真的了。碧碧从小就是在一字巷的传闻里长起来的。玩耍,汲水,买盐,打油,一不小心就可以听见自己的名字,从别人嘴里就着花白的瓜子壳,一齐吐出来。她倒是习惯了,再说街坊四邻也对她真不坏,从没当面讲过什么不是,总是夸她乖,或是笑眯眯地对她讲:“碧碧拿两块钱去,给你某某姨送块栗子饼来。”有太阳的时候,一吃过午饭,日光就响亮地照彻整条巷子,从头到尾,河一样白晃晃的。那一地的瓜子壳被这么一照,也亮晶晶的,像无数尾翻了白肚的死鱼。
  林月雅吃过午饭,照例要眯一会儿。她每日里那么早起来,不睡午觉吃不消。她一沾枕就可以睡过去,沉沉的睡眠里,一个梦都没有。或许是没有什么心事。四百个栗子饼一上午已经卖得差不多。刚吃过的午饭,自然是碧碧收拾出来的:一个豆芽炒咸菜,再下饭不过了;一碟焖茄子,拌点酱醋,淋上麻油,蛮爽口;还有一罐蛋花汤。一坐下来,就有这样滚热的饭菜吃,算是舒心的了。养足精神,下午再做上两百来个饼,一天就这么过去了。一字巷里的日子,是家家户户都这样平稳又规整的。早几年,林月雅还是喜欢抱怨的,抱怨命或是别的什么。可年纪一点一点添上去,她倒也稍微看开了点,衣裤腰身开始放宽,一径扩大起来。除了总盼着明天有个大太阳,好晒晒她的毛栗子,剩下的,唯一的心事,就是碧碧。
  下午两三点的样子,最忙乱的时段已经过去,离做点心生意倒还有些时候。碧碧坐在自家铺子临街的柜台里,剪着手指甲,“咔吧——咔吧——”多数店铺都半掩了门,休整午息。况且又没有和暖的日光,天阴阴的,廊檐下自然就没有嗑瓜子的女人,或是被大人强行摁住脑袋洗头的孩子。一字巷,此刻竟是少有的安宁寂然。这让碧碧心生欢喜,她坐在铺子里,却好像坐在后屋的天井一样舒坦自在。她妈不许她留长指甲,更不要说涂各色的指甲油,“手是干活的呀,留那么长的指甲,涂颜色,画上几朵花,还怎么做事?”碧碧先剪干净左手的指甲。她伸开手掌,仔细看一会儿。剪完的指甲还留着毛边,手指头秃秃的,粗粗短短。谈不上粗糙,但比起一双十七岁女孩子该有的手,碧碧想,自己的手大概真的接近于“一双做事的手”了。她换了手拿钳子,开始剪右手的指甲。左手总是用不太惯的,使不上力。剪了几下,“咔——吧——”声音不及之前那么平顺干脆,是滞涩的,大拇指的指甲还有一段连着。碧碧忽然想起早上喝下的那碗咸泡饭来。
  “哎……那个……你好。”
  碧碧抬头,想不到这时候还会有生意。
  一个人骑着单车停在铺子前,一脚点地。
  “嗯?”
  “那个……我要一斤栗子饼。”他好像对自己出现在这个地方,感到有点窘迫。
  确实一字巷这个地方,来的都是提着菜篮的老太太们,踢着外八字步的胖女人,神情疲软的秃顶男人。他们都长于杀价或拌嘴,和这巷子有相同气息,是拖沓的。但眼前这个,却是头发短短的少年,穿着白色短袖棉恤,车尾上夹着一只篮球。在凉意渐浓的季节里,不觉得突兀,反而干净清爽。至少,在碧碧眼里是这样,他不属于她常见的,一字巷的人。
  碧碧很快地站起来,才发现大拇指上的指甲还没有完全剪干净,一半秃了,一半还是原来的长度,整片指甲看上去奇形怪状的。她想再坐下去,剪完。可都已经站起来了,再坐下去叫人家等,又似乎不太好。这么犹疑着,她竟有点慌乱。
  “一斤就是六个咯。”碧碧像说给自己听似的,伸手去柜台上扯了只薄薄的红塑料袋,再揭开身边扁箩上的一层纱布,露出十来个早冷透了的焦黄栗子饼。她又犹豫了,平日里拿起饼来,总是赤手就去拣。一字巷里不兴戴什么一次性手套。做生意,有什么不卫生的,手又不是没有洗净,又不是要把手吃到肚里去。但现在,她想到自己要伸出那双“做事的手”,指甲还未剪平整。这样的手赤着伸出去……碧碧觉得脸都有点烧。可她终究还是伸出手来,拣了六块饼,递出去给柜外的人。
  “那个……可不可以……要热的。”
  “啊?”碧碧好不容易伸出的手,顿了顿,红塑料袋晃啊晃的,又缩了回去。
  “哦,要热的啊?”她依旧轻轻说给自己听,觉得自己的脖子也开始烧了。
  少年也有些不好意思,“我妈说……呃……她要热的。”虽说顾客当然可以要冷要热的,不是什么过分要求。可他也看见,炉灶明明是凉的,炉膛里也没有火星。整条巷子望过去,只有他这么一个顾客。而他,要求铺子里那个看起来有点拘谨的女孩子给自己一份热的栗子饼。
  “没有现做的,重煎一遍,要么?”碧碧抬眼问,她的脸确是红扑扑的,可那双眸子,黑是黑,白是白,还很透亮。
  “好,麻烦你。”
  若是林月雅在,定是不乐意,“年轻人,这炉子烧起来费好大的工夫,你把饼拿回去,微波炉里转一转,一样的么!”她的栗子饼,多是由固定老主顾买的,零碎的小生意,可做可不做。但碧碧和她妈不一样,马上就蹲下去把炉子点上,又在黑乎乎的平底锅里倒上层油。酥皮的栗子饼,重新煎上一遍,趁热吃,是和头锅一样香脆的。甚至因为微微的焦糊,会格外酥松可口一些。碧碧想着,要把这六个栗子饼煎得喷喷香的,给柜外的少年。
  锅里的油开始腾起白汽时,碧碧又想起还没系上围裙。等会儿油热透,油星子会迸到衣襟上,被她妈看到又该骂了。可那条围裙,实在糊了太多油腻。她想到少年的白色棉恤,终是没有穿围裙的勇气。
  骂,就骂吧。
  六个酥皮的栗子饼,一个一个,排进铁皮煎锅里。“嗞啦——嗞啦——”又热闹起来。这种声响在寂寂的一字巷里,听起来比平时都响。碧碧知道,锅里升起的渐浓的热气,开始把自己挡在了后头,那么柜外的人,大概就再不能看出,自己的脸是不是红是不是烫了。她之前的不安慌乱,全部渐渐被按了下去。和洗衣服一样,碧碧坚持要默数到固定的数字,再拿起锅铲去翻饼子。她想,自己可以掌控的东西并不多。比如咸泡饭,由不得她来讲吃还是不吃。只有这种带着小偏执的关乎节奏的习惯,才可以被自己所保留。数到几,翻面煎,是碧碧自己说了算的。这算是她的小快乐。
  六个酥皮的栗子饼,一个一个,被翻过一遍了。几个饼子重新吃透了油,又鲜亮饱满起来。碧碧又看了几眼少年。现在她认为油烟该完全把自己遮住了,多看几眼,也不会让人察觉。前几年,自己还在读书的时候,学校里不满是这样的男生么?若是在那里,眼前这个,自然不稀奇。可在此刻,在面前,这个少年却完全散发着和一字巷相矛盾的气质。碧碧也只十七岁呢,自然是喜欢那种特质的:自由自在,带着棱角,充斥着变数。
  六个酥皮的栗子饼,一个一个,翻到第二遍。腾腾的油气,把碧碧淹没掉了。林月雅醒了,肯定要骂她的,“这么身味儿,你不晓得把围裙系上,啊?还有,看看这些油星子!嘁,反正衣服你自己洗,你爱洗,我也没办法。”她妈总是抓紧一切机会数落她。但碧碧是知趣的,因而也就不曾觉得太委屈。
  六个酥皮的栗子饼,一个一个,已经煎到最后一遍。焦香味已经四溢开来,眼看着就好了。碧碧隐隐地竟觉得遗憾。因常常提醒自己要知足,要识相,所以她很少有什么遗憾的事情,但这种感觉,却似曾相识。初中毕业的时候,成绩是中不溜秋,她妈只说了两个字“没钱”,她就没敢再提。却在当天吃晚饭的时候,硬僵着没去碰那碗咸泡饭。林月雅登时就火了,冲进里屋翻箱倒柜,最后拍出件东西来,一对翠绿的、圆圆的耳坠子,是碧碧未曾见过的。
  “拉长脸给我看么?你!我告诉你,九年义务教育,我可已经负担完了。剩下的,你问你的死鬼老娘要去!”
  两只耳坠在桌子上滚了几滚,差点落下去。“呐!她就留了这么件东西……一样的贱!”那晚直待深夜,碧碧才悄悄地摸黑把那对坠子取回屋。也不敢开灯。好在月亮大而洁白,借着光亮,她终是看清了:是对碧绿的耳坠子,没什么棱角,被光一照,现出淡淡的晕,老旧,厚重,沉甸甸的。碧碧把这对坠子攥在手心里,紧紧地。她以为自己会嚎啕大哭,为着这对翠玉耳坠子和她自己——大概是世上仅剩的,属于她生身母亲的两件东西了。可碧碧,她蜷在黑暗里,一滴眼泪也挤不出来。
  六个酥皮的栗子饼,好歹是热完了。煎得有点糊,是火候太过的缘故。依旧是碧碧伸出大拇指盖剪得参差不齐的手,把几个热乎乎香喷喷的饼放进塑料袋,递出去。锅里的白色油烟气已经没有了,一点不剩,全被吸进碧碧的外套面料里。她趁着伸手,偷偷偏头去嗅衣袖上的气味。柜外的少年还是干净清爽的,他接过饼,“谢谢。”付了钱,脚再一点地,单车就轻悄地消失在巷子口。
  中午那盘咸菜豆芽的盐,是搁多了。林月雅觉得自己的嗓子干得发涩,于是披衣起来,去前屋找水喝。她踢着拖鞋,吧嗒吧嗒地穿过天井,倒了水。又悄悄地掀起帘子,看看铺子的情形。只碧碧一个人,坐在柜台里,剪着指甲。光线暗沉,整个画面好似压得过实的饼皮,密实厚重,起不了酥。
  “咔吧——咔吧——”碧碧又重新找回剪指甲的节奏来。
  她后来想想,那晚的情景,除了遗憾,不再有别的感受。大概是因为自己叫“妈妈”的,从来都是另一个人。
  那个人骂她,也打她,这些都过于稀松平常,太多了,碧碧反而记不起。她记得的,是另一些事情。幼时,林月雅带她去吃对门铺子的虾籽馄饨,禁止她碰辣酱罐子,只蘸了自己碗里浇过红辣油的汤,在她舌头上点一点,看她辣得龇牙咧嘴,笑着骂:“小畜牲,缩头缩脑的样儿!”还有时候,是和众妇人染喜饼,林月雅一高兴,也会指尖挑些红颜料,轻轻按在她的眉心,再问辜老太她们:“我家碧碧漂亮啊?”
  ……
  去叫妈起来吧,还有百来个饼要做呢。
  碧碧站起来,望着眼前的巷子,短短的,笔直的,没有曲折,一眼就看到了头。
  还是出个大太阳吧,明天,好晒晒那堆毛栗子呀。
   发稿/田俊 tian17@hotmail.com
其他文献
赵志明  江苏常州人,从事过出版、餐饮、影视等行业工作。2012年豆瓣最受欢迎小说家,2014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出版有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现居北京。    有位陌生的客人求见赵襄子,赵襄子因为不知道他的底细,避而不见。客人于府邸外再三求见,并且让守门人带话给赵襄子,说他是故人豫让的朋友,赵襄子这才改变主意接见他。客人被严格搜身之后带至中堂,一路发现赵府上下防范异常,
【摘要】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对传播中华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就高中阶段的语文而言,其难度不断提升,学生学习也越来越困难,更迫切需要教师对教学模式的创新。STEM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其将多个学科融合在一起进行探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实践能力。本文就STEM
【摘要】自新课程标准提出“整本书阅读”教育理念以来,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开展“整本书阅读”教育有了非常广泛的讨论与研究。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阅读形式之一,“整本书阅读”有着严谨的思想内涵,是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初中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量提升的基础上能够形成自己的阅读体会,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进而实现初中生阅读水平的
【摘要】《翘起你的大拇指》是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所著,阅读该书加深了我对赏识教育的深刻理解,并指导我的教学实践,使我逐渐感受到赏识教育的理念远远不是几句表扬人的话可以概括的,它需要更有智慧的思考,更有方法的实施才行。  【关键词】赏识教育;阅读;学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位智者交流。在交流之中,荡涤我们的大脑,寻找我们心灵最深处的那些久已忘怀却
【摘要】高中生在对《锦瑟》文本的解读上过分依赖所谓的身世,而缺少对文本中文字间的微妙解读,同时也无法体会文字间的彼此关联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特有的情怀,自然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种种解不开的“谜”。究其原因,是教师和学生对文本缺少必要多元解读和深入剖析。  【关键词】文本解读 ;多元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元好问《论诗绝句》:“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不断完善,对于学生的教育更追求全面综合地培养。劳动教育是学生成长道路中必不可少的品质教育,未来千万学子将是国家的劳动者和主力军,良好的劳动素养将是学生未来事业上的重要方面,也是创造幸福、走向幸福的智慧大门,更是祖国繁荣昌盛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劳动教育;渗透意义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
【摘要】在新理念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很多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性发展。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读和写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同时也开扩了初中语文教学的新路径。阅读和写作本就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把读和写教学结合到一起。本文先对“读与写”教学方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
你说,  我的出生是一种神奇  是天使降临在你的家里  我记得  你的手心是我的舞台  风和日丽造就了我的美丽    像山林  长长的秀发笼罩着神秘  颀长的身姿  像山峰一样挺立  两步远的学校门口  您总是接来送去    那天  你突然问我  走在我旁边的那个男孩是谁  我愕然——我不知  对于我的解释  您眼中分明含着狐疑    从那时起  问我成绩的时候  您似乎并不真的在意  爸爸,我知
2月中旬多项美国经济数据不佳,尤其是销售意外下滑,令市场担忧其经济复苏或显疲态,市场风险情绪偏高。而同时段中国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表明:人民币升值已大幅阻碍出口的增长,外贸滞涨、CPI为2.5%温和走高、PPI下降,经济在持续走软,产能过剩的历史遗留问题未能解决。  不管国际汇市风云多变,眼下正是出国旅游、购物的好机会,原因很簡单,那就是人民币在国际上比以前值钱了。从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以来到现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经典之作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尴尬,可谓高处不胜寒。本文从三个角度展现对经典名著的品读,独上高楼赏经典,抓住灵感品经典,师生共读研经典,在实践中畅享经典文化的饕餮盛宴。  【关键词】经典;独上高楼;灵感;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大浪淘沙,古今中外的文化精髓,必是经历一番扬弃所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手持一卷,乃至废寝忘食,掩卷沉思,或感慨万千,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