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将教育公平理念应用于高职教学设计,是教育公平理念在高职院校中从宏观层次向微观层次过渡的桥梁。由于强制性的课堂教学管理设计、简单化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以及诱发学习行为表现的方式设计不合理等因素导致教育公平理念很难落实到高职课堂上。只有通过注重和谐的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者特征分析以及提问的教学设计,才能使教育公平理念在微观层次得以有效落实。
关键词 教育公平;教学设计;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0-0033-03
教育公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如资源配置、教育公平观、政策支持等宏观层次问题的探讨是研究教育公平和高职院校发展的焦点。而在微观层面的教育公平往往是隐蔽在课堂师生交往之中,不容易引起关注。宏观的教育公平理念如何落实到微观的层面,中间需要一个“桥梁”来进行连接,教学设计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一、教学设计与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各个教学环节如教学环境、学习者、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的系统化过程。在规划的过程中会将各种宏观理念渗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基础理论和实践之间架一座桥梁[2]。所以,不同的教学设计反映的是不同的学生观、教学观、教育理念,其中也包括教育公平观。教学设计作为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能够将宏观的教育公平理念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具体化、内在化。提出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指学习者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公平的;过程公平指享受的教育条件是公平的;结果公平强调学业成功的机会以及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的机会公平。在这三个层次中,起点公平是前提和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要求过程公平,在这两个层次的基础之上达到教育公平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结果公平[3]。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可以通过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渗入到高职教学实践中去。这就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每个环节都应该关注到教育公平理念的应用。
二、教学设计不合理使高职课堂教学失去公平性
(一)强制性的教学管理设计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在高职课堂上,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和自己的精力会将话语权分配给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而那些成绩一般、很差特别是教师不喜欢的学生失去了课堂当中的话语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在公众场所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都会失去发展的机会。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前提,不合理的教学管理设计使学习者虽然坐在教室里,实质上却丧失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二)简单化的教学过程设计致使教育条件不公平
首先,刺激材料的呈现单一、乏味。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材料的呈现方式往往是在文字板书和教材辅助下的讲授或者文字加旁白的多媒体教学,这种呈现方式对于那些自控能力强、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那些自控能力较差、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学习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其次,提供学习指导没有因人而异。教师在设计教学指导方式时,往往为了学习者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提供面面俱到的讲授,并要求学习者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那些学习能力差、知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却会使学习能力强、知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感到厌烦,长期使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发展也受到限制。
(三)诱发学习行为表现的方式设计不合理促使成功机会不公平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会预期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清楚地表达他们的观点、疑问,假如他们的观点、成果不够成熟,就被认为不值得在课堂内表达出来。对于学业不良的学生教师却很少提问,即使提问,也没用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思考答案,给出一些消极的反馈[4]。在这种预设下,具备良好的课堂参与行为表现是受教师和同学青睐的佼佼者,在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很优秀。这些学习者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成果表现群体”。这是一种极不公平的现象,“成果表现群体”的出现导致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其他学习者追求成功的教育权利,从而导致不公平的教育效果。
三、改善高职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高职课堂中学生是否具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反之,强制性的管理,会带来师生关系对立的教学气氛[5]。在高职课堂中,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也要求有民主和平等的氛围。这种民主和平等既体现在对学习资源的共享是公平的,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公平。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统治者和知识的权威,教师只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和其他技术与工具一样被学习者所共享,所有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话语权都会得到尊重,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每个人都可以抓住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深入分析学习者特征,让每个学习者都能接受到适合发展的教育
高职生往往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和省份,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其已有的经验、学习动机、学习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多方面对学习者的已有经验进行分析,如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个人需求以及心理特点等,才能设计出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活动。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
材料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要围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来设计材料的呈现方式,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计近似于真实的社会情境、自然情境、职业情境或各种问题情境,既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与学习者未来的职业相联系,促进所学内容的迁移。
提供因人而异的学习指导。在教育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多种现代化教学指导方式供教师选择:微博、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室、BBS等,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高度和深度的指导。 (四)精心设计提问,打破“成果表现群体”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就读高职院校是被动选择。这种被动的选择将导致大部分高职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是被动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成为了首要问题。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教师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均等地分配给学习者时,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而且学习者当中违反课堂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也大大降低。所以教师应选择多种提问方式,如由学习者自由回答和组成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的形式等,让学习者都有表现的机会。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反馈。对于表现完全正确的回答除了肯定和表扬之外一定要解析,以便其他学习者进行学习;不完全正确的观点,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学习者找到正确答案;错误的答案,教师不要设计任何让学习者感到灰心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反馈,而是要利用教学经验迅速找到学习者出错的原因,对学习者加以引导。
教育公平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桥梁,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宏观的教育公平理念加以应用,能够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2.
[2]何克抗,林君芬,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
[3]阙敏.对我国当前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梳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17-18.
[4]陈秋红.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4(10):43-45.
[5]刘九林.当代社会心理学中“勒温传统”的内涵及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05(3):88-92.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Idea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ructional Design
WANG L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He’nan 476000,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quity idea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the bridge between macro-level educational equity and micro-level educational equ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 to explore how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equity in classroom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very necessary. Because mandatory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design, simplistic instructional process design etc, lead to the educational equity idea is no implement. On this basis,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that can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equity idea and operable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 educational equity; instructional desig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关键词 教育公平;教学设计;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20-0033-03
教育公平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如资源配置、教育公平观、政策支持等宏观层次问题的探讨是研究教育公平和高职院校发展的焦点。而在微观层面的教育公平往往是隐蔽在课堂师生交往之中,不容易引起关注。宏观的教育公平理念如何落实到微观的层面,中间需要一个“桥梁”来进行连接,教学设计就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一、教学设计与教育公平的内涵
教学设计是为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对各个教学环节如教学环境、学习者、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进行具体规划的系统化过程。在规划的过程中会将各种宏观理念渗入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在基础理论和实践之间架一座桥梁[2]。所以,不同的教学设计反映的是不同的学生观、教学观、教育理念,其中也包括教育公平观。教学设计作为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能够将宏观的教育公平理念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具体化、内在化。提出教育公平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指学习者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公平的;过程公平指享受的教育条件是公平的;结果公平强调学业成功的机会以及被社会所认可和接纳的机会公平。在这三个层次中,起点公平是前提和基本保证,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要求过程公平,在这两个层次的基础之上达到教育公平所追求的最高理想——结果公平[3]。教育公平的三个层次可以通过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渗入到高职教学实践中去。这就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每个环节都应该关注到教育公平理念的应用。
二、教学设计不合理使高职课堂教学失去公平性
(一)强制性的教学管理设计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
在高职课堂上,教师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和自己的精力会将话语权分配给那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而那些成绩一般、很差特别是教师不喜欢的学生失去了课堂当中的话语权,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在公众场所发表自己观点的勇气都会失去发展的机会。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前提,不合理的教学管理设计使学习者虽然坐在教室里,实质上却丧失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二)简单化的教学过程设计致使教育条件不公平
首先,刺激材料的呈现单一、乏味。在高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材料的呈现方式往往是在文字板书和教材辅助下的讲授或者文字加旁白的多媒体教学,这种呈现方式对于那些自控能力强、对教学内容感兴趣的学生有一定的作用,而对于那些自控能力较差、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的学习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其次,提供学习指导没有因人而异。教师在设计教学指导方式时,往往为了学习者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提供面面俱到的讲授,并要求学习者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指导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那些学习能力差、知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却会使学习能力强、知识基础比较好的学生感到厌烦,长期使用,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发展也受到限制。
(三)诱发学习行为表现的方式设计不合理促使成功机会不公平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往往会预期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清楚地表达他们的观点、疑问,假如他们的观点、成果不够成熟,就被认为不值得在课堂内表达出来。对于学业不良的学生教师却很少提问,即使提问,也没用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思考答案,给出一些消极的反馈[4]。在这种预设下,具备良好的课堂参与行为表现是受教师和同学青睐的佼佼者,在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人际交往等各方面都很优秀。这些学习者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成果表现群体”。这是一种极不公平的现象,“成果表现群体”的出现导致只有部分学生能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其他学习者追求成功的教育权利,从而导致不公平的教育效果。
三、改善高职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设计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高职课堂中学生是否具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智力活动;反之,强制性的管理,会带来师生关系对立的教学气氛[5]。在高职课堂中,良好学习环境的营造也要求有民主和平等的氛围。这种民主和平等既体现在对学习资源的共享是公平的,还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公平。教师不再是课堂的统治者和知识的权威,教师只是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和其他技术与工具一样被学习者所共享,所有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话语权都会得到尊重,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主动性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每个人都可以抓住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深入分析学习者特征,让每个学习者都能接受到适合发展的教育
高职生往往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和省份,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其已有的经验、学习动机、学习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多方面对学习者的已有经验进行分析,如学习者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个人需求以及心理特点等,才能设计出适合于他们的教学活动。
(三)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过程
材料的呈现方式要丰富多彩。要围绕职业教育培养实用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来设计材料的呈现方式,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计近似于真实的社会情境、自然情境、职业情境或各种问题情境,既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与学习者未来的职业相联系,促进所学内容的迁移。
提供因人而异的学习指导。在教育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有多种现代化教学指导方式供教师选择:微博、电子邮件、网上聊天室、BBS等,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高度和深度的指导。 (四)精心设计提问,打破“成果表现群体”
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就读高职院校是被动选择。这种被动的选择将导致大部分高职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是被动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成为了首要问题。国外学者研究表明:教师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均等地分配给学习者时,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而且学习者当中违反课堂纪律、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也大大降低。所以教师应选择多种提问方式,如由学习者自由回答和组成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的形式等,让学习者都有表现的机会。教师还要针对不同的表现进行相应的反馈。对于表现完全正确的回答除了肯定和表扬之外一定要解析,以便其他学习者进行学习;不完全正确的观点,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引导学习者找到正确答案;错误的答案,教师不要设计任何让学习者感到灰心的语言和非语言的行为反馈,而是要利用教学经验迅速找到学习者出错的原因,对学习者加以引导。
教育公平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和实践的桥梁,高职院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宏观的教育公平理念加以应用,能够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1:2.
[2]何克抗,林君芬,等.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
[3]阙敏.对我国当前教育公平问题研究的梳理[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17-18.
[4]陈秋红.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4(10):43-45.
[5]刘九林.当代社会心理学中“勒温传统”的内涵及影响[J].菏泽学院学报,2005(3):88-92.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al Equity Idea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ructional Design
WANG Li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Shangqiu He’nan 476000,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quity idea in the higher vocational teacher’s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the bridge between macro-level educational equity and micro-level educational equ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 to explore how to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equity in classroom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very necessary. Because mandatory instructional management design, simplistic instructional process design etc, lead to the educational equity idea is no implement. On this basis, the instructional design that can carry out the educational equity idea and operable is very important.
Key words educational equity; instructional desig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