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性化阅读是小学语文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推行个性化阅读,就得改变传统语文课堂教师精心备课,全面解析,将所学的内容一点点“嚼烂”灌输给学生的方式,推行翻转课堂的理念,将阅读的主导权真正地交还给学生自己。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讲述推行个性化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个人感受,进行统一的阅读教学。这样刻板的教学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阻碍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对阅读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其阅读量的提升和阅读能力的成长。在此背景下,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阅读是学生自主化的行为,阅读教学也不应该有固定的感悟和答案。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相比传统教学方式,个性化阅读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想象力和創造力,这让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行成为必然。而个性化阅读的推行,也需要教师转变思维,寻找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找准自身定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和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同,个性化阅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阅读的主人。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这种新的阅读理念。这需要教师自觉找准自身定位,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观点,而以一个辅助者而非主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多说“读你想读的”,而非强行要求学生读特定的文章;多以启发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一篇文章的兴趣,而不是强行要求学生读自己不喜欢的文章。这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设计课程。当然,这和传统教学中的“精心准备”是不同的,它并不是将老师的理解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强调在课程引入的时候多下功夫。
例如在《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中,教师完全可以舍去传统的读课文的方法,而主要以微课视屏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引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放出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的图片,或者是干脆播放黄山美景的视屏。那云雾缭绕、美轮美奂的场景,即使没有亲至,也能让人心旷神怡,向往不已。在这样的场景下,学生是不是对黄山感兴趣多了呢?而此时,再让学生读黄山奇石,效果和没有看黄山的视屏又有所不同。文字的表现力毕竟是有限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能让阅读突破文字的限制,让学生沉浸在黄山的美景之中,甚至在阅读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时候,脑海里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刚才看到的黄山美景。这样,将文字中的内容表现在画面上,我们就可以让原本不喜欢这篇课文的学生喜欢上这篇课文。一次成功的导入,能让事情变得简单好多。
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尊重学生阅读感受。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因为性格,爱好不同,会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有人喜欢大声朗读,有人喜欢小声读,有人喜欢默读。有的喜欢合作阅读,有的喜欢单独阅读。身为教师,我们不能直言方法的好坏,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每一种阅读方式都加以鼓励,甚至鼓励学生尝试更多、更新颖的阅读方式。
例如在《小马过河》这一课中,就可以提供不同的方式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可以小组合读,可以一人一段或者一人一句,甚至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话剧式的演绎。当然,也可以教师范读,可以个人阅读。在此过程中,并不限制阅读的方式,学生既可以选择传统的方法阅读,也可以提出新的方法,而教师对每一种阅读方法都给予充分的鼓励。这样一来,民主的气氛就凸显了出来,学生就会更加大胆地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进行创造性阅读,从而提升其阅读能力。
三、因材施教,做必要的阅读指导。
当然,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一切都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管不顾,完全由学生做主。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很容易失去阅读的目标,变成“无头苍蝇”式的乱读。而实际上,即使是在个性化的阅读中,作为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讲解是必不可少。当然,这也不是让教师成为阅读的主体,而是作为课堂的召集者和维护者,给予学生大致的阅读方向。而且,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有所差异,阅读的感受也有所不同。身为教师,我们既不能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嘲讽,也不能统一的赞扬,那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是应当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的缺点给予相应的指导,教导他们在原有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在了解的雷锋的故事后,学生就雷锋的行为值不值得学习进行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有一位同学说:“这种行为太傻了,生活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为了别人连自己也不管不顾了。”这时,你会怎么做?是继续遵循个性化学习的规则不管不顾吗?尊重,本来就是相互的,即使是个性化阅读,也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要知道,学生的发言本来就是其内心所想的表现。身为教师,固然不应该因为一次的语言而责备、埋怨学生,甚至给学生贴上恶性的标签,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本来就是教师的职责。“小环境,大社会”,即使是小学生,也会不断地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雷锋的行为很傻”这个观点固然是来自于现实社会,但若不加以引导,会在更多的学生中埋下自私的种子,长此以往,危害无穷。这时,教师应当旗帜鲜明地进行引导,对雷锋的事迹给予充分的肯定,要让学生明白,社会黑暗面的确存在,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应该被我们唾弃,而不是学习。要知道,个性化阅读的多元解读并非毫无底线,涉及是非、涉及原则、涉及立场,我们还是要坚定地对错误的观念给予否定,引导学生辨析事理,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举办阅读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思维活跃,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年龄。好动的天性使其很难真正地安静下来,去阅读一些东西。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诗歌朗读大赛,话剧比赛,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其合作能力,促进其阅读感悟的交流。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课文,教师完全可以用话剧的形式,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旁白等角色,进行一场话剧表演。当然,因为个人性格和个体能力的差异,学生的表现也会各不相同。这其中,有些学生表现得很好,甚至会有配套动作,而有些同学则会放不开,磕磕绊绊,甚至无法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话。这时,身为教师,需要给予所有的学生充分的鼓励。同时,要注意维持秩序,在有人表现不好时,不要让台下的学生发出笑声,以免打击台上学生的自尊心。注意教师只在其中充当组织者,并保证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即可,不要参与太深,以免喧宾夺主。这样,通过话剧表演这一合作阅读的形式,学生不仅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还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其自身的成长有极大的好处。
综上所述,想要将个性化阅读真正地融入小学语文的课堂中,不仅需要教师找准自身定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将阅读的主人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还需要教师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组织与阅读相关的活动,进一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不断提升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梁丽娟.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路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04-105.
[2]岳建林.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有效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9(24):132.
[3]游丹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9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在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的个人感受,进行统一的阅读教学。这样刻板的教学方式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阻碍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对阅读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影响其阅读量的提升和阅读能力的成长。在此背景下,个性化阅读的理念应运而生,它强调阅读是学生自主化的行为,阅读教学也不应该有固定的感悟和答案。它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并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相比传统教学方式,个性化阅读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其想象力和創造力,这让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推行成为必然。而个性化阅读的推行,也需要教师转变思维,寻找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找准自身定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和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不同,个性化阅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成为阅读的主人。传统的教师主导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这种新的阅读理念。这需要教师自觉找准自身定位,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观点,而以一个辅助者而非主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多说“读你想读的”,而非强行要求学生读特定的文章;多以启发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一篇文章的兴趣,而不是强行要求学生读自己不喜欢的文章。这要求教师精心备课,设计课程。当然,这和传统教学中的“精心准备”是不同的,它并不是将老师的理解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强调在课程引入的时候多下功夫。
例如在《黄山奇石》这篇课文中,教师完全可以舍去传统的读课文的方法,而主要以微课视屏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引入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放出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的图片,或者是干脆播放黄山美景的视屏。那云雾缭绕、美轮美奂的场景,即使没有亲至,也能让人心旷神怡,向往不已。在这样的场景下,学生是不是对黄山感兴趣多了呢?而此时,再让学生读黄山奇石,效果和没有看黄山的视屏又有所不同。文字的表现力毕竟是有限的,而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能让阅读突破文字的限制,让学生沉浸在黄山的美景之中,甚至在阅读黄山奇石这篇课文的时候,脑海里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刚才看到的黄山美景。这样,将文字中的内容表现在画面上,我们就可以让原本不喜欢这篇课文的学生喜欢上这篇课文。一次成功的导入,能让事情变得简单好多。
二、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尊重学生阅读感受。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因为性格,爱好不同,会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有人喜欢大声朗读,有人喜欢小声读,有人喜欢默读。有的喜欢合作阅读,有的喜欢单独阅读。身为教师,我们不能直言方法的好坏,而是要充分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对每一种阅读方式都加以鼓励,甚至鼓励学生尝试更多、更新颖的阅读方式。
例如在《小马过河》这一课中,就可以提供不同的方式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可以小组合读,可以一人一段或者一人一句,甚至可以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话剧式的演绎。当然,也可以教师范读,可以个人阅读。在此过程中,并不限制阅读的方式,学生既可以选择传统的方法阅读,也可以提出新的方法,而教师对每一种阅读方法都给予充分的鼓励。这样一来,民主的气氛就凸显了出来,学生就会更加大胆地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其想象力,进行创造性阅读,从而提升其阅读能力。
三、因材施教,做必要的阅读指导。
当然,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一切都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不管不顾,完全由学生做主。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很容易失去阅读的目标,变成“无头苍蝇”式的乱读。而实际上,即使是在个性化的阅读中,作为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讲解是必不可少。当然,这也不是让教师成为阅读的主体,而是作为课堂的召集者和维护者,给予学生大致的阅读方向。而且,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有所差异,阅读的感受也有所不同。身为教师,我们既不能对学生的阅读进行嘲讽,也不能统一的赞扬,那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而是应当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的缺点给予相应的指导,教导他们在原有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基础上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在了解的雷锋的故事后,学生就雷锋的行为值不值得学习进行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有一位同学说:“这种行为太傻了,生活中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为了别人连自己也不管不顾了。”这时,你会怎么做?是继续遵循个性化学习的规则不管不顾吗?尊重,本来就是相互的,即使是个性化阅读,也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要知道,学生的发言本来就是其内心所想的表现。身为教师,固然不应该因为一次的语言而责备、埋怨学生,甚至给学生贴上恶性的标签,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本来就是教师的职责。“小环境,大社会”,即使是小学生,也会不断地受到来自社会的影响。“雷锋的行为很傻”这个观点固然是来自于现实社会,但若不加以引导,会在更多的学生中埋下自私的种子,长此以往,危害无穷。这时,教师应当旗帜鲜明地进行引导,对雷锋的事迹给予充分的肯定,要让学生明白,社会黑暗面的确存在,但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应该被我们唾弃,而不是学习。要知道,个性化阅读的多元解读并非毫无底线,涉及是非、涉及原则、涉及立场,我们还是要坚定地对错误的观念给予否定,引导学生辨析事理,从而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举办阅读活动,提升学生阅读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思维活跃,对一切都充满好奇的年龄。好动的天性使其很难真正地安静下来,去阅读一些东西。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诗歌朗读大赛,话剧比赛,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其合作能力,促进其阅读感悟的交流。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一篇课文,教师完全可以用话剧的形式,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旁白等角色,进行一场话剧表演。当然,因为个人性格和个体能力的差异,学生的表现也会各不相同。这其中,有些学生表现得很好,甚至会有配套动作,而有些同学则会放不开,磕磕绊绊,甚至无法在众目睽睽之下说出话。这时,身为教师,需要给予所有的学生充分的鼓励。同时,要注意维持秩序,在有人表现不好时,不要让台下的学生发出笑声,以免打击台上学生的自尊心。注意教师只在其中充当组织者,并保证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即可,不要参与太深,以免喧宾夺主。这样,通过话剧表演这一合作阅读的形式,学生不仅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还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对于其自身的成长有极大的好处。
综上所述,想要将个性化阅读真正地融入小学语文的课堂中,不仅需要教师找准自身定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将阅读的主人真正的交还给学生,还需要教师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并组织与阅读相关的活动,进一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不断提升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梁丽娟.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路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04-105.
[2]岳建林.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有效教学初探[J].学周刊,2019(24):132.
[3]游丹萍.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