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民间”之心

来源 :芳草·文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fez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朝军笔名忆然。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六期高研班学员。山西省作家协会首届签约评论家、第七届全委会委员。在《文艺报》《光明日报》《散文》《北京文学》《诗探索》《青年作家》等报刊发表文学评论、思想随笔若干。出版有评论专著《又一种声音》。获二〇一六——二〇一八年度赵树理文学奖·文学评论奖。曾任《名作欣赏》副主编,现供职于北岳文艺出版社。
  读《我们结婚》之前,我刚刚读了韩永明的另一篇小说,而现在,我将面对余大世,一个智障人士。与韩永明的其他小说一样,他也栖居在雨村,但他却走进了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另一重境遇。所以我告诫自己,真的没必要在韩永明的小说中强行摄取某种联系。尽管“雨村”这个精神原乡式的地理背景很可能引诱你产生错觉,但这绝不是它的本意——它只负责搭建舞台,舞台上的色彩、光线、声音是变或不变,取决于“我们”,还有“我们”面向生活的感官。
  这可能是韩永明的《我们结婚》及他的其他小说能够达成的唯一共识。小说家韩永明也在极力庇护这一点,否则他就不会几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用“我们”来为其正名了。他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风险:题目平庸,没有辨识度,像北方人记忆中的冬储大白菜,一想到整个冬天顿顿都得吃,味蕾先就寡淡起来。不过,事情也非完全绝对,我现在吃面,就特爱浇白菜卤。大白菜越是被边缘,反倒越稀罕。循此心理機制,在标题党流行性发作的今天,小说题目的清淡,竟成了难得的“异数”。它们安详,稳当,月白风清,一如既往地抵挡着哗众的亢奋。
  是啊,生活中哪里有那么多惊涛骇浪,那么多波诡云谲,当时代映射在普通人身上时,大都消融在岁月日常的泥泞中。这便是“我们”——卸掉社会关系的“众人”。而作为一个广大的复数,“众人”需要采集标本,以确证“我们”还有重量和质地。韩永明正是在这个向度上敞开了“我们”的世界,他紧贴着雨村的地面,苦苦搜寻精致的“历史”之外的粗糙和疼痛。他断定,这里才有人类意识最初的原型,那便是存续于“民间”的人心。
  民间自有它的经验和秩序,比如余大世,称他为“智障人士”,只是社会分类学不得已的规划,在叙事文本中,他毫不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马上步入花甲之年的傻子。于是他轻易就坐实了民间眼中的“本名”:余晃晃或余哈儿。
  虽然《我们结婚》的主题倾向性一览无余,但你绝不能把它当作简陋的时事图解,正如你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推给社会和时代。主人公余哈儿就没有这么浅薄,“他的嘴一直大张着,嘴角流涎水,说话结巴,走路慢腾腾,还摇晃,像失去重心的样子”。尽管如此,他也是个有故事的人,而且他的身上还会生长出更多的故事。这不,即将步入花甲之年的五十九岁的“傻子”余哈儿结婚了。
  结婚是小说给定的结局,但不是我关注的重点。重点在结婚之前,一个“老光棍”是怎么找到媳妇儿的。这事儿得从头说起,可我又不想做情节搬运工,所以就讨个巧,拟了个婚姻路线图:相杀—相憎—相求—相知—相暖—相拥。抱歉,这份图里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相爱”。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说这话的是恩格斯。谁都知道他指的是一种婚姻的理想状态,如若摊在生活的平面上,很可能越摊越薄。因为生活太驳杂,太琐碎,驳杂琐碎到你很难从中分割出什么是爱情,什么是需要,什么是本能,什么是理智。混沌不明才是生活的常量。纯粹的算学理念无法支配生活,也无法支配基于生活的小说。而《我们结婚》遵循的恰恰是模仿生活的现实主义原则,当然,它也有变量,这个变量的功能是:修正生活的经验表象,在平滑的皮肤上刺出血管隐秘而丰沛的声音。
  从这个意义上说,叙述者韩永明同时也是一个倾听者。他规定了小说的走向,其中的声音则留给人物自己来填充。对,我指的就是横亘在路线图里的那些连接号。它们能透漏出多大的信息量,直接决定着小说的意义空间。或者也可以说是道德成色。——此道德无关人类事务的行为法度,却与故事的说服力和正当性有关。
  余哈儿的婚姻是怎么从不可能成为可能的?《我们结婚》提出和论证的正是这个问题。
  余哈儿因强奸未遂坐过牢,那是青春期荷尔蒙过剩的极端呈现。但你绝不能说他因此就活该打光棍。他的单身另有原因:不仅傻,还穷。傻是生理缺陷,是无法改变的先在事实;穷虽有改变的可能,但对于孤身一人的智障患者,政策兜底恐怕是最有效的办法。现在,单身到五十九岁的余哈儿只有一个盼头:挨到六十岁,每个月就可以领取九百三十块的特困供养金;或者径自住进养老院,管吃管住管生管死,总之一条龙。无论怎么选择,余哈儿都是当然的受益者。可让公共意志始料未及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余哈儿被扶贫干部请去给“老对头”李桂家帮忙,而李桂就是当年强奸事件的受害者——如今风湿病缠身,儿子又因一场意外事故瘫痪在床。
  不是冤家不聚头,余哈儿的“乡村婚姻故事”就这样戏剧性地启幕了。从不情愿到情愿,从不被接受到接受,从相互需要到抱团取暖,叙述者韩永明沿着生活的纹理,凝神贯注于每一处细节,生怕人物不经意间露了怯。他反复倾听,又反复打磨,力图在纸上洇出人物自洽且饱满的心灵进程。小说最后,余哈儿终于迎来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有了家,还捡了个儿子。”幸福尽管迟到,但总算没有缺席。
  事实上,这是中国作家最拿手的叙事策略。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赵树理的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为标志,中国读者已经在这样的社会问题小说中浸淫了数十年。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成为既定的类型,收容了无数立志通过小说事功于社会症结的小说家。尽管多元化的创作语境一度抑制了此类小说美学骨骼的生长,但它还是会与时代与大事件结成松散的同盟。这就牵涉到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政治的小说,或小说的政治。鉴于这方面的论述汗牛充栋,还鉴于本文的篇幅,我将大胆穿越理论的争执,回到小说文本。我认为,《我们结婚》采用的虽然是社会问题小说的基本框架,但它已经悄然置换了叙事眼光。它紧跟时代的步伐,又在努力平衡时代之于具体处境的感受。也就是说,它既向外,又向内,既筹划蓝图,又肯定自由。这不是圆滑机变,而是中国式“大团圆”想象的现代探索。它的目标明确而坚定:在民间的平庸的日常化叙事中“升华”出全部希望。
  很显然,韩永明在反复提醒我们注意一点,那就是大历史,它有关历史、政治、社会、政策、事件、语境、场域、时间等等,它的介入是应然,也是实然,它在私人领域之外,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个人的内在生活系统,通常情况下,它还是个人“看”或“被看”的通道。所以我更愿意用“议题小说”来归类《我们结婚》。议是开放,是民主,是对公共和私人生活的双重照料。这不正是现代小说一力推重的政治经济学吗?
  一个有力的证据是,韩永明在《我们结婚》中视“爱情”为禁区。他不依不饶地在余哈儿和李桂的心灵深度上下功夫,却从头至尾拒绝承认他们的结合是因为爱情。究其原因,除了我在上文中不自量力地宣称爱情是很难直接从生活中提取的之外,我认为还源于韩永明的有意为之。他不是不相信爱情,他是不相信余哈儿懂得爱情。——在读这篇小说时,我真是为余哈儿着急啊,他怎么就那么不解风情,怎么会不吐露出一点点爱的信息呢?那可是人间至美的风景!然而,韩永明告诉我:你错了。错在小说不能偏离人物本身,它必须对人物保有绝对的忠诚。正是站在这个位置上,韩永明的看才是不偏不倚的诚实的看。这里有一点自然的性向,有一点期许,有一点审美,甚至有一点朦胧的情愫在内,但却和爱、爱情相去甚远。那么它道德吗?只要想想中国人是怎么理解“家”的,我们就不会对此产生怀疑。
  或许是韩永明太看重家的整全性了,以至于他在编织小说时幻想自己就是那个组建家庭的“当家之人”,非得密不透风、完满齐备才肯罢休。于是你发现,在余哈儿婚姻大事解决的同时,叙述者写道:“李桂的儿子马凯雄说:‘我感到疼了。’”读到此处时,我眼里差点儿感动得流出热泪。可是我的泪马上就被李桂的泪取代了。哦,原来作者并没有忘记汇报结局有多完美——李桂和余哈儿很欣慰,马凯雄后来能走路了,香菌也种成功了,然后金波做了总结发言:“世上,好些都是聪明人办糊涂事,也有糊涂人办聪明事的……”
  嗯,这很正确,完全符合解决问题的思路。好事成双,皆大欢喜嘛。但我倒希望韩永明在小说结尾的当口突然忘记并保持缄默。然后,读者想象的羽翼将为此而打开。
  (责任编辑:张睿)
其他文献
暮色至夜半  夕阳、皱纹和脱落的牙,  在山顶道别。  巨大的虛寂,对峙着  水的汹涌。  玄鸟挣脱暮色的围困,  带着白纸,  心慌慌,无处飞。  残月的烦心事,  比星星还多,  它召集所有的石头,  集中开会。  夜至过半。  那些走了几千年路的  陶罐,拄着拐杖,  一边打喷嚏,一边打瞌睡。  蓝色的井  蓝色的井。  你去那里打水。  你的脸上,长满了花蕊。  一颗黑纽扣,  从衣服上掉
期刊
好时光  与植物相近久了  就能变成它的同类  可以站着听风,抬头看云  偶尔低下头,在阳光下打个盹  看青衫晃动花影,光阴迟缓  杂草覆盖的水田不算荒芜  蓼花粉,飞鸟低  万种生灵隐身其中  此时潮声绵密,人间澄净  烟波浩渺的梵音里  一个人走着走着,便可望见去处  重要的事  在素清的庙宇前,所有的植物都披上了佛光  它们有着大好前程  能生长的竭尽全力在生长  能开花的肆无忌惮在开花  
期刊
公牛血  (公牛血,匈牙利红葡萄名酒。據传,在一次守城战役中,匈军将领命人搬来数桶红酒,说是公牛血,官兵饮后士气振奋,大败敌兵)  红的发黑  纯的有些涩  甚至苦  在发酵的地宫里  排列的红酒都是有身世的宫女  宫女说  我是一九八一年的  我是一九九七年的  我是二〇〇六年的  我是二〇〇八年的  宫女的红唇比红的颜色还要红  瞳仁里亮着红的光  宫女说  她们的名字都叫公牛血  是公牛血染
期刊
听秦腔  酒和辣子,撕裂喉咙  声音无所顾忌迸发出来  山圪崂、窑洞、黄河  因为有秦岭做靠山,才从容不迫  延河水,映着宝塔  牛皮筏子、毛驴上坐着米脂婆娘  拍一张照,山西就闯进镜头  秦腔和山西民谣  为伊人,站立崖头  兰花花跑八百里秦川  只为那次招手  再陡的崖,都不是绝路  芍药花开  你问,芍药花什么时候开  我说,六月中旬  这个时节,老鼠娶亲嫁女  游人慕名而来  有一年,我撒
期刊
风穴寺  风在风穴寺上空盘旋迂回  翻阅大地的经书  白云以婆娑之心给远道而来的凡尘之人  以香积缭绕之普渡  能听得见七祖塔上的梵阿诵语吗  悬钟阁上的千年钟声呢  白云禅寺香积寺千锋寺  都在风的日夜吟哦中各自皈依  好像风在这里成了佛的隐身  风过处佛无处不在  狮子  山峦枕着鼾声  午夜在梦里映现出你突然变成  狮子的脸企图靠近我  有几根胡须甚至凜厉地伸出了梦外  这一切并不可怖  有
期刊
梅瓶  她穿素服  藏起眉開眼笑  她练习吻  悠长得胜过几个朝代  她尝试拥抱  玲珑身躯悄悄开出  温柔裂痕  她耸起双肩  是千度高温定格的  美娇娘  反复锻烧让前世的自由  被恒久冰封  今生的釉色里也静静淌着  越不过高墙的忧伤  她不是财富  不想被暗室私藏  她吐着梅香  遥望城外萤虫流光清亮  下一刻  漫天星光就要接走她的梦想  哪怕用尽了岁月  冰冷的瓷器也要把爱情供奉成图腾
期刊
在静安寺外所见  那座庙,是我看着建造的  菩萨是从远方一块块运来,组装的  我知道,村东头的麻子媳妇  也是从远方运来的  尽管有菩萨一样的心肠  却并不被人们所待见  经常看见麻子媳妇  路过一片菜地,一片破瓦房  去这个庙里拜菩萨,很虔诚  她跪着的背影  很像我,去世的母亲  在酒桌上喊出“八匹马”  以酒为马的人,每当喊出这个词  就感觉热血沸腾,仿佛一生  只有这个词,才配让他活着  
期刊
季亞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十月》杂志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有评论集《文学的行间距》。  小说中的他甫一出场带着强烈的象征性气息。你以为他会是《爸爸爸》鸡头寨寓言里的文化象征物傻子丙崽,抑或是《尘埃落定》里大智若愚的傻子二少爷,结果都不是。这是一篇当代农村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这个傻子余哈儿,这个传统社会里所说的鳏寡孤独,是个实实在在的当下乡村边缘人——不,韩永明发现他已经变成乡村生活的主
期刊
有人把作家分成兩种类型:靠才华写作和靠生活写作。这种划分是否合理有待讨论,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有一些作家,并不依赖许多生活,或者说他只有很少一点生活,却有持续不断的创作力,而另有一些作家依靠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没有了生活也就无法创作。  我便是靠生活写作的那一种。回想了一下,我的写作素材都来源于我的生活和我身边人的生活,甚至有不少人物、故事和细节也都有生活的来源,有些甚至是采访中所得。《滑坡》《移
期刊
叶立文一九七三年十月生,甘肃陇南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博士学位。著有《启蒙视野中的先锋小说》《史铁生评传》《“误读”的方法》《解构批评的道与谋》等书。  在一篇旧文中,我曾讨论过小说的题目问题,以为“因名逐意”是大多数读者的阅读本能。然而高明的作家却乐于和读者捉迷藏——为了追求陌生化效果,他们会从小说的命名开始就大做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