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王延松的"津版"《原野》一亮相舞台,其中的"陶俑"形象便引来阵阵喝彩,专家和媒体纷纷叫好。但是"陶俑"这一舞台形象的运用,好究竟好在哪里?大多数评论文章都提到了创新,仅仅创新是不够的,那么"陶俑"和曹禺原著精神的契合点在哪里呢?本文试图通过再读原著,结合王延松的舞台版《原野》,对此作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