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初,3个名为《手机爆玉米花》的视频突然风行网上。画面中,4只手机同时来电,围在中间的玉米粒瞬间变身爆米花。此后12天内,视频点击率仅在YouTube上便达400万,观者无不联想起自己大脑的安全性,并为手机辐射的威力唏嘘不已。
为探究真相,笔者特意调动了8只手机,当众实验。一阵噼哩叭啦的手机铃声响过,5颗玉米却纹丝不动。一周后,美国CNN电视台果然郑重辟谣,原来视频的始作俑者竟是一家蓝牙销售商。
略加推理,我们便不难想象,手机既不可能爆米花也不会“爆人脑”。虽然手机辐射频率也属微波,但如果手机能像微波炉那样使玉米里的水分子极化、振动并气化,那人们握手机的手指估计也会热血沸腾。
蓝牙销售商承认:“真想爆玉米估计要将1000万只手机密密麻麻堆在一起,而且不保证一定可以爆开……”玉米一案就此作罢,毕竟手机辐射对人脑的热效应几乎就在表皮,还不及日光浴的1/10,只要局部血液循环略微加快,这些热量便可散去。
非热效应才让人不知所措,它的作用机理至今没有定论。一种解释是,人细胞中的DNA分子带电,在手机周围的电磁场中就会受力甚至被扭坏,这是基因突变、细胞周期改变和细胞癌变的前奏。纸上谈兵的原理暂且不管,可是,连将实验结果奉为真理的细胞学和流行病学也交不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比如,某些神经细胞在相当于手机辐射的微波照耀下发生DNA改变,但是这种改变能否造成染色体异常却是未知;医生们则关注各种可怕癌症,听觉神经瘤、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腮腺瘤等等不一而足,调查动辄历时十年,涉及十几个国家的上千人。结果,有的说接电话时贴近手机的一侧患癌几率增加,有的说辐射只对“手机龄”超过10年的人才有效,有人因联想到“现代小孩儿那脆弱的小神经从小暴露在辐射中”而痛心疾首。可是,几乎所有调查都存在实验设计的美中不足(样本量太小、历时太短、人为因素过大等),另有大量调查干脆完全重复不出上述结果……
多数科学家认同的说法是:在本次调查中(条件1),对“手机龄”N年的人(条件2),对某疾病发病率来说(条件3),手机辐射的影响不显著,这句话的置信度是95%(条件4)——科学是严谨的,群众是不服的。看来,既然不能确定微波究竟如何影响大脑,人们只能未雨绸缪地在手机上做文章。
1966年到1998年,手机的微波辐射安全标准从0.01W/cm2严格了22倍变成0.00045W/cm2,它标志着人们意识到辐射除了热效应还有非热效应的过程,只不过直到今天也没人敢拍着胸脯保证不超过这个标准就是安全的或超过就不安全。单看数字,它的意思是,每平方厘米皮肤每秒受到的辐射能量必须小于0.00045瓦特(W)。
具体执行时采用的是“吸收辐射率”这一指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即常见的SAR),因为大脑和大腿对辐射的吸收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显然认为距离手机更近的头部更关键一些,因此手机SAR被定义为:接电话距离下,单位质量头部吸收的微波辐射能量(平均)值。国际非电离性辐射保护委员会规定这个值要低于2W/kg,美国标准是1.6 W/kg,各款手机也大致集中在0.3-1.6W/kg。借用GSM手机的频率把这个值换算为上段提到的标准,1.0W/kg刚好相当于0.00052W/cm2。同样,想要明确地告诉人們这个界限对于健康究竟有何意义,仍任重道远。
于是,我们恐怕也只能借用大多数国家都采取的保守建议:
1. 把手机耳机翻出来吧;
2. 不枕着手机睡觉;
3. 手机开机的时刻作扔手榴弹状;
4. 在车里接电话把天线抽出来;
5. 煲电话粥不用手机为妙;
6. 把辐射仅为0.000050W/kg的“小灵通”也作为你的一项通话选择。
为探究真相,笔者特意调动了8只手机,当众实验。一阵噼哩叭啦的手机铃声响过,5颗玉米却纹丝不动。一周后,美国CNN电视台果然郑重辟谣,原来视频的始作俑者竟是一家蓝牙销售商。
略加推理,我们便不难想象,手机既不可能爆米花也不会“爆人脑”。虽然手机辐射频率也属微波,但如果手机能像微波炉那样使玉米里的水分子极化、振动并气化,那人们握手机的手指估计也会热血沸腾。
蓝牙销售商承认:“真想爆玉米估计要将1000万只手机密密麻麻堆在一起,而且不保证一定可以爆开……”玉米一案就此作罢,毕竟手机辐射对人脑的热效应几乎就在表皮,还不及日光浴的1/10,只要局部血液循环略微加快,这些热量便可散去。
非热效应才让人不知所措,它的作用机理至今没有定论。一种解释是,人细胞中的DNA分子带电,在手机周围的电磁场中就会受力甚至被扭坏,这是基因突变、细胞周期改变和细胞癌变的前奏。纸上谈兵的原理暂且不管,可是,连将实验结果奉为真理的细胞学和流行病学也交不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比如,某些神经细胞在相当于手机辐射的微波照耀下发生DNA改变,但是这种改变能否造成染色体异常却是未知;医生们则关注各种可怕癌症,听觉神经瘤、神经胶质瘤、脑膜瘤、腮腺瘤等等不一而足,调查动辄历时十年,涉及十几个国家的上千人。结果,有的说接电话时贴近手机的一侧患癌几率增加,有的说辐射只对“手机龄”超过10年的人才有效,有人因联想到“现代小孩儿那脆弱的小神经从小暴露在辐射中”而痛心疾首。可是,几乎所有调查都存在实验设计的美中不足(样本量太小、历时太短、人为因素过大等),另有大量调查干脆完全重复不出上述结果……
多数科学家认同的说法是:在本次调查中(条件1),对“手机龄”N年的人(条件2),对某疾病发病率来说(条件3),手机辐射的影响不显著,这句话的置信度是95%(条件4)——科学是严谨的,群众是不服的。看来,既然不能确定微波究竟如何影响大脑,人们只能未雨绸缪地在手机上做文章。
1966年到1998年,手机的微波辐射安全标准从0.01W/cm2严格了22倍变成0.00045W/cm2,它标志着人们意识到辐射除了热效应还有非热效应的过程,只不过直到今天也没人敢拍着胸脯保证不超过这个标准就是安全的或超过就不安全。单看数字,它的意思是,每平方厘米皮肤每秒受到的辐射能量必须小于0.00045瓦特(W)。
具体执行时采用的是“吸收辐射率”这一指标(specific absorption rate,即常见的SAR),因为大脑和大腿对辐射的吸收本领是不同的。人们显然认为距离手机更近的头部更关键一些,因此手机SAR被定义为:接电话距离下,单位质量头部吸收的微波辐射能量(平均)值。国际非电离性辐射保护委员会规定这个值要低于2W/kg,美国标准是1.6 W/kg,各款手机也大致集中在0.3-1.6W/kg。借用GSM手机的频率把这个值换算为上段提到的标准,1.0W/kg刚好相当于0.00052W/cm2。同样,想要明确地告诉人們这个界限对于健康究竟有何意义,仍任重道远。
于是,我们恐怕也只能借用大多数国家都采取的保守建议:
1. 把手机耳机翻出来吧;
2. 不枕着手机睡觉;
3. 手机开机的时刻作扔手榴弹状;
4. 在车里接电话把天线抽出来;
5. 煲电话粥不用手机为妙;
6. 把辐射仅为0.000050W/kg的“小灵通”也作为你的一项通话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