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情》是继《一脉》之后,“史客”系列的第二辑。仍是对那些艰难“时刻”的描摹。不同的是,故事里增加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相比民族存亡、革命形势、同志友谊、组织安排甚至老干部的个人需要而言,这件叫作爱情的事实在微不足道。
用编者自己的话说:“这本书截取的是1935年到1945年间中国人的感情世界……我们并没有选择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鸳鸯蝴蝶、风花雪月的恋情,而是选择了革命、战争、隐蔽战线等特殊环境下发生的爱情,比如延安的恋情,比如敌占区的恋情……勾画那个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时代中国人的情感史。”实际上,相比起传统民国风式的浮华颓靡,《史客?两情》的所谓感情,充斥着太多的身不由己。革命大潮里,性别被一度抹杀;感情让步于组织需要和政治考量。以爱情之名,观察那个时代,有限的个体抉择和普遍的无奈命运,便突显出来。
朱鸿召在《延安时代女性生活史》里,讲了资产阶级小姐们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熔锻经历:先是抹去个体鲜艳的颜色,穿着庞大的灰布棉衣,“灰蒙蒙一片模糊了男女性别”;再是过上集体军事化生活,在招待所睡下的当晚,“女生宿舍的炕头和地上都睡满了当天来延安的新人们,她们只能见缝插针地将就着熬过一夜”。她们在各类学校里培训,“基本都是革命干部的后备人选。这些叛逆的女青年为革命付出的代价,是“部分或干脆完全地丧失青春和性别的羞涩感。革命在占有了她们的全部作息时间和生活空间后,更进而充斥了她们几乎所有的情感器官和思想领域,将她们从肉体到精神锤炼成革命这架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
然而,当她们以为自己已经改造成和男人一样的螺丝钉时,婚姻和家庭的使命重新地被安排到她们身上。由组织安排解决革命干部的婚姻问题时,她们的女性身份被重新识别出来。然而她们的个人意志,却被剥夺在选择之外。陈学昭在《延安访问记》中写道:“经过组织出面,她不得不接受革命婚姻。不久后的一天,一个红小鬼背着铺盖(帮她搬家)。(陈学昭问)‘怎么?你搬家了?’(她答道):‘不!’‘那你到什么地方去呢?’陈学昭问她。她不好意思地回答:‘为了工作的需要,我搬到……’她就这样与他结婚了……七个月后,陈学昭又遇见了她:‘你搬家了?’她没有回答……原来他们离婚了……他已经厌倦了她:‘妈的……滚出去!看你这个大肚子!我不要你了,我要讨个比你更洋气的洋包子!’”
被安排的恋爱和婚姻背后,是被漠视的个人选择。在《两情》中出现过不只一次黄克功逼婚杀人案:26岁的黄克功参加革命十余年,逼婚16岁的陕北公学学员刘茜,竟开枪射杀了她。担任控方公诉人的是当时的政治部主任胡耀邦。这起案件惊动了中央,毛泽东亦亲笔写信经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过问此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亲自到庭,强调革命队伍处理恋爱关系的准则是:“革命队伍里的终身伴侣,首先应该在政治上、思想上有共同的信仰,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可见爱情这件小事,在那个时代即便能够影响双方的选择,也必须包装上志同道合的“共同信仰”。
野夫在《大伯的革命与爱情》中,讲了另一个身不由己的故事。他的大伯张志超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书生”,遭遇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小姐,在一个烽火狼烟时代的邂逅相逢”。原本应该是最佳的搭档,却无法一阻家国碎裂、分飞离散的命运。即使他们再次偶遇,觉得命运给予了继续前缘的机会,却仍擦肩错过——因为她将一切都报告组织,而组织内的某位领导,正追求她,于是义正辞严地告诫她:张志超已自动脱党,请勿与其相见——这一以组织为名的谎言,让这对璧人在误解中抱憾四十余年。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光,才在如泣的几声苦笑中,握住对方的手。这样的故事或许在任何时代都有,只是在那个时代,这些遗憾与失落,被正义的光芒所掩盖。在那个以自由、解放和正义之名不断动荡整合的时代,碎片上的个人生死,都可能在一瞬间失去自主的权利。而爱情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更不值一提。
然而,这些爱情故事为什么仍然穿越时空,击中了你我的心呢?在经历了无数的山与水、血与火,城头变换了无数的大王旗之后,人们不再争辩政治路线的是与非,甚至放下了特殊时代里积累下的恩与怨,却无法放下两情相悦的这个情字呢?那些未能成眷属的有情人,那些遗憾,那些失落,那些个体小小的挣扎和抱怨,竟没有彻底湮灭于在时代达达的马蹄中。尽管有时,这些爱情“不是归人,只是过客”,只是美丽的错误,然而今人却无法避免地为其悲叹神伤。或许这就是爱情这件小事的魔力,一时虽然在革命大势、民族大義面前低了头,或是在被安排的婚姻中认了命,却永远借着基因和血液,轻巧而沉重地落在了后来者的心坎之上,如撞闷钟,如鸣磬鼓,余音不绝。
用编者自己的话说:“这本书截取的是1935年到1945年间中国人的感情世界……我们并没有选择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鸳鸯蝴蝶、风花雪月的恋情,而是选择了革命、战争、隐蔽战线等特殊环境下发生的爱情,比如延安的恋情,比如敌占区的恋情……勾画那个国破家亡、山河破碎时代中国人的情感史。”实际上,相比起传统民国风式的浮华颓靡,《史客?两情》的所谓感情,充斥着太多的身不由己。革命大潮里,性别被一度抹杀;感情让步于组织需要和政治考量。以爱情之名,观察那个时代,有限的个体抉择和普遍的无奈命运,便突显出来。
朱鸿召在《延安时代女性生活史》里,讲了资产阶级小姐们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熔锻经历:先是抹去个体鲜艳的颜色,穿着庞大的灰布棉衣,“灰蒙蒙一片模糊了男女性别”;再是过上集体军事化生活,在招待所睡下的当晚,“女生宿舍的炕头和地上都睡满了当天来延安的新人们,她们只能见缝插针地将就着熬过一夜”。她们在各类学校里培训,“基本都是革命干部的后备人选。这些叛逆的女青年为革命付出的代价,是“部分或干脆完全地丧失青春和性别的羞涩感。革命在占有了她们的全部作息时间和生活空间后,更进而充斥了她们几乎所有的情感器官和思想领域,将她们从肉体到精神锤炼成革命这架机器上的齿轮和螺丝钉。”
然而,当她们以为自己已经改造成和男人一样的螺丝钉时,婚姻和家庭的使命重新地被安排到她们身上。由组织安排解决革命干部的婚姻问题时,她们的女性身份被重新识别出来。然而她们的个人意志,却被剥夺在选择之外。陈学昭在《延安访问记》中写道:“经过组织出面,她不得不接受革命婚姻。不久后的一天,一个红小鬼背着铺盖(帮她搬家)。(陈学昭问)‘怎么?你搬家了?’(她答道):‘不!’‘那你到什么地方去呢?’陈学昭问她。她不好意思地回答:‘为了工作的需要,我搬到……’她就这样与他结婚了……七个月后,陈学昭又遇见了她:‘你搬家了?’她没有回答……原来他们离婚了……他已经厌倦了她:‘妈的……滚出去!看你这个大肚子!我不要你了,我要讨个比你更洋气的洋包子!’”
被安排的恋爱和婚姻背后,是被漠视的个人选择。在《两情》中出现过不只一次黄克功逼婚杀人案:26岁的黄克功参加革命十余年,逼婚16岁的陕北公学学员刘茜,竟开枪射杀了她。担任控方公诉人的是当时的政治部主任胡耀邦。这起案件惊动了中央,毛泽东亦亲笔写信经边区高等法院院长雷经天,过问此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亲自到庭,强调革命队伍处理恋爱关系的准则是:“革命队伍里的终身伴侣,首先应该在政治上、思想上有共同的信仰,愿意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可见爱情这件小事,在那个时代即便能够影响双方的选择,也必须包装上志同道合的“共同信仰”。
野夫在《大伯的革命与爱情》中,讲了另一个身不由己的故事。他的大伯张志超作为“一个多才多艺的书生”,遭遇了“一个风华绝代的小姐,在一个烽火狼烟时代的邂逅相逢”。原本应该是最佳的搭档,却无法一阻家国碎裂、分飞离散的命运。即使他们再次偶遇,觉得命运给予了继续前缘的机会,却仍擦肩错过——因为她将一切都报告组织,而组织内的某位领导,正追求她,于是义正辞严地告诫她:张志超已自动脱党,请勿与其相见——这一以组织为名的谎言,让这对璧人在误解中抱憾四十余年。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光,才在如泣的几声苦笑中,握住对方的手。这样的故事或许在任何时代都有,只是在那个时代,这些遗憾与失落,被正义的光芒所掩盖。在那个以自由、解放和正义之名不断动荡整合的时代,碎片上的个人生死,都可能在一瞬间失去自主的权利。而爱情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更不值一提。
然而,这些爱情故事为什么仍然穿越时空,击中了你我的心呢?在经历了无数的山与水、血与火,城头变换了无数的大王旗之后,人们不再争辩政治路线的是与非,甚至放下了特殊时代里积累下的恩与怨,却无法放下两情相悦的这个情字呢?那些未能成眷属的有情人,那些遗憾,那些失落,那些个体小小的挣扎和抱怨,竟没有彻底湮灭于在时代达达的马蹄中。尽管有时,这些爱情“不是归人,只是过客”,只是美丽的错误,然而今人却无法避免地为其悲叹神伤。或许这就是爱情这件小事的魔力,一时虽然在革命大势、民族大義面前低了头,或是在被安排的婚姻中认了命,却永远借着基因和血液,轻巧而沉重地落在了后来者的心坎之上,如撞闷钟,如鸣磬鼓,余音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