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治理术,一方面与农村社区"微治理"在价值、方法和目标上存在着天然的洽合;另一方面凭借其独特优势,为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提供了合法性.这种合法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介入农村社区"微问题"的解决、"微事情"的处理和"微心愿"的满足,促进农村社区"微治理".在介入路径上,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主体介入、理念介入和方法介入,克服农村社区"无主体境"的"微治理"困境,激发农村社区居民自主参与农村社区"微治理"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的心智能力和农村社区的治理能力,重建社区日常生活,实现社区日常
【机 构】
:
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4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SH022);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SK2019ZD1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治理术,一方面与农村社区"微治理"在价值、方法和目标上存在着天然的洽合;另一方面凭借其独特优势,为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提供了合法性.这种合法性主要体现在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介入农村社区"微问题"的解决、"微事情"的处理和"微心愿"的满足,促进农村社区"微治理".在介入路径上,社会工作可以通过主体介入、理念介入和方法介入,克服农村社区"无主体境"的"微治理"困境,激发农村社区居民自主参与农村社区"微治理"的内生动力,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的心智能力和农村社区的治理能力,重建社区日常生活,实现社区日常生活的健康化.但是,现有的社会工作理论大多来源于西方的社会实践,我国的社会工作"下乡"则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本土化.社会工作"下乡"并介入农村社区"微治理",有助于社会工作扎根日常生活,推动社会工作范式的转变.对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数据携带权有助于消解数据的实然排他性、降低数据市场进入壁垒、削弱用户锁定效应和催生互利共赢理念,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数据垄断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数据携带权可能会加重新进经营者的经济负担、导致新进经营者的数据流失和加剧个人数据的泄露风险,从而致使数据垄断愈演愈烈.在传统反垄断机制已出现与数字经济相脱节现象的情况下,数据携带权在我国的确立为数据垄断的规制带来了除传统反垄断机制之外的其他可能.我国应正确认识数据携带权在数据垄断规制体系中的定位,并从强化数据安全保护、确立差异化的数据传输技术要求、明确权利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末梢,是国家政权能够触及和抵达基层行政系统的微观治理.社区应急治理是社区遭受重大公共危机和突发事件而采取的非常态治理,是社区末梢治理中的突发性治理和非程序性治理.由于社区公共事务治理具有主体的多元性、事务的琐碎性、服务的细微性、管理的末梢性等特点,因此,社区应急治理则是一个自上而下快速行动的动员-响应过程,是一个包含组织动员、社区学习和全员参与的非常态运动式治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过程中,组织动员成为社区公共卫生应急治理中知识传播、疫病防范、应急演练的重要途径,社区学习成为了公共卫
在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尤其在以列斐伏尔为代表的空间批判理论家那里,“诗意”与“诗创化实践”具有了政治色彩,成为变革现实的力量.借助这些概念,列斐伏尔赋予了诗创化实践以本体论的地位,并以此展开了对于同质性的资本主义抽象空间的批判,提出诗创化实践是实现差异化空间的途径,差异化空间的建构是抵抗全面异化的日常生活的方式.这一论断拓展了对于实践观念的理解,沿用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方法,并把批判精神拓展到了更为广泛的范围,同时也意味着对于资本现代性的超越与新文明类型的建构.
汉武帝即位之初的施政重点不在匈奴,而在于礼制改革.随着礼制改革被窦太后扼杀,武帝一度沉迷于微行,心态显得比较消极,而应对越人之争则使武帝有机会重建自信.建元三年以来,汉帝国成功处置了两次越人之争.由于越人在边疆秩序中的地位介于汉匈之间,对越处置的效果会对汉帝国的匈奴政策形成启发.而对越处置"有征无战"的良好心理体验、"边人言边事"的有效用人模式,使得汉武帝采纳了燕人王恢的建议,最终改变了对匈奴的基本政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经济时代已经被新经济时代取代.新经济时代是在全球资源配置和市场开发的基础上,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的时代,是可持续经济,核心是创新,支撑点是信息和网络技术.在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
在当代中国文论研究领域,需要关注中国问题的理论应答与阐释,盲目地理论跟风,或是用别人的理论来套我们的现实,并不能解决我们自己的问题.这样来反观"文学终结论"的提出及其在当代中国文论界的解读与引发的讨论,有必要对其做出重新审视与反思.任何理论问题的提出,都有它具体的历史语境与时代文化的现实要求,我们的认识与理解不能与之相脱离.对于"文学终结论"的解读及其讨论来说,也是如此.这就需要我们对当今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实际情况,特别是当代中国所处的这种实际情况与现实做出具体而准确的把握与认识,而不是停留于不切实际的滔
"实践"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概念.马克思、恩格斯在自己一生的著述中分别以感性活动和对象性活动等概念来界定和解释他们的实践观,因此对上述相关核心概念的文献史梳理有助于我们探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史.要梳理马克思的实践观,就需要对人的感性活动和对象性活动的形式与结构加以解读,探究二者本身以及其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关系.感性活动和对象性活动作为实践,都是特殊性范畴,是连接主客体关系及其现实化的中介和环节,因此,具体化在生产劳动中的对象性,在形式上又可分为抽象对象性和具体对象性.这是对象性的二重化.它是理
以“可识别特定自然人”作为认定个人信息的标准,已成为理论界的共识.但是,这种看似内容明确清晰的“可识别”标准却存在无法解释“唯一指向”之具体范围的不足.在二手车车况场景下,唯一设备识别编码确实具有指向唯一特定自然人的可能性,但此种认定效果显然存在不当扩大个人信息范围的理论缺陷.造成此种困局的根源在于个人信息认定过程中存在“信息要素与信息内容识别混同”“识别目的 与立法目的 脱节”和“实践数据处理形态与理论预设的信息内容存在脱节”三个误区.我国应当在“保护与利用并举”的立场上,细化“可识别”标准中的识别对象
“劳动创造人”是劳动人权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出发点,也是“劳动幸福”概念成立的前提条件.劳动创造人意味着劳动是人的来源,是使人成为人的本质性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分别从生物进化论和哲学存在论的层面对这个命题进行过论证.从存在论看,劳动作为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彰显人的主体性和肯定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但现实的劳动既有肯定人的本质的积极面,也有否定人、压迫人的消极面.这种劳动二重性就构成人类历史的矛盾运动.人就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和创造性的活动不断消解这种消极性,发挥它的积极性,提升它的肯定性、享受性和属人性,使
明朝是诗学转型的时代,发生了两类历史性的转向:一类是以回归儒家道统为目的历次复古运动,至此转向了疏离道统、着力于文学范式、规律探讨的诗道回归,由文章学、道学、政治学复合性的复古,转向了作为独立文学的形式美复古;另一类是兴盛了近两千年的以文——道——用为中心的文道论诗学,被情法论诗学取而代之,从此中国诗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情法论诗学起手于李梦阳、完胜于王世贞.王世贞的道源于情欲的性灵观、格调式诗法体系、由格调而入化境的神韵说,在才学、妙悟、剂的方法中趋于统一,成为情法论诗学的三大支柱.晚明、清中叶则是这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