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患儿的CYP17A1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en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1例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α-hydroxylase/17,20-lyase deficiency,17OHD)的患儿进行CYP17A1基因突变分析,同时分析中国17OHD患者的CYP17A1基因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PCR和DNA测序技术对患者进行CYP17A1基因的突变检测.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较典型:高血压、低血钾、性激素和皮质醇明显低于正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患者的CYP17A1基因第6外显子上发现c.987C>A(p.Y329X)以及c.985del(p.Y329TfsX89)复合杂合突变,分别生成包含328和417个氨基酸的截短蛋白.结论 在患者的CYP17A1基因上发现了c.985del和c.987C>A复合杂合突变.我国患者中最常见类型为错义突变,且集中于第6和第8外显子。

其他文献
1病例报告  男,47岁,矿工.于1987年初感冒后发热,T 38~39℃,继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纳差恶心.当地医院予抗结核治疗,同时发现黄染、肝脾肿大,疑诊肝脾结核。
目的探讨bufalin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P90核糖体S6激酶2(RSK2)通路对裸鼠移植瘤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裸鼠食管癌细胞移植瘤模型,并分为模型组、bufalin低剂量组、bufalin中剂量组、bufalin高剂量组、PD98059组和联合用药组,观察bufalin对裸鼠食管癌移植瘤的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移植瘤的组织学表现。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各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 or SPG)是一组具有高度临床和遗传异质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缓慢进展的双下肢痉挛性截瘫和无力为主要临床特点,病理特点为皮质脊髓束及后索的轴突纤维退行性变.根据是否伴有脊髓外损害,又可将HSP分为复杂型和单纯型.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HSP伴有远端肌萎缩症状,其致病基因到目前为止已定位16型,其中13型已被克隆
目的探讨膜联蛋白A7(ANXA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24例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NXA7在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胃癌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ANXA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5.3%(81/124)。ANXA7的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黏膜下侵犯情况有关(均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