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泰坦尼克”号触碰冰山沉没一百周年,又是新中国第一艘远洋货轮“跃进”号触礁沉没五十周年。两艘巨轮的海难是我们现代航运人的历史遗产。将航运大国建设成为航运强国的“中国梦”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真正从两起海难的教训,从中西方不同文明的相互作用中,获取进步动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通过纷繁的历史现象揭示船舶航行安全的规律,为建设海运强国提供借鉴。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像当年周总理指挥调查“跃进”号沉没事件一样,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把事故复原,找到真凭实据。只有从“一切结论都在调查研究之后”的逻辑思维出发,才能找到一切事故的原委。
建设航运强国,航运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航运安全文化又是航运软实力建设的重头戏。我们要认真吸取“跃进”号沉没事件教训,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做到横向边,纵向到底,渗透船舶每个部门、每个人、每个角落,落实到位。船长和航运公司领导要把船舶安全当作第一要务,并建立船舶和公司安全质量目标管理体系,使货物运输真正做到“安全、优质、经济、及时”。
“跃进”号沉没后,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涉及航行安全的“十不开航”、“五不拖航”、“十二条安全航行注意事项”等制度;同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航海技术和设备,对创建海运强国有现实指导意义。例如,在导航设备方面,上世纪60年代的雷达和DF——70年代的劳兰——90年代美国GPS、ARPAR雷达、VTS——21世纪的AIS、VTS扩大、VDR、电子海图和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等。在海运通讯方面,六七十年代的VHF,中频电报,A、B站——八九十年代的GMDSS、C站——21世纪初叶的卫星通讯等。通过引进、吸收、融会、创新而组成的中国导航安全体系,在北斗系列导航卫星发射后,突破了美国GPS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保证我国航运和军用航行安全的同时,开拓了大地测绘市场。
从上世纪末,我国引进世界先进航标系统外,还根据1972年国际避碰规则要求,在中国海上交通要道和船舶密集水域设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分隔航道,大大提高中国沿海和内河通航安全。
抓安全,要从提高人们的安全素质抓起。据有关统计资料,80%的海上事故是人为造成的,“跃进”号沉没,归根结底,也是由于航运管理部门和航海人员疏忽所造成的。首先从航海院校教育理念抓起。由于航运和航海是海上运输一对孪生兄弟,都是应用科学,都是中国数千年、国际数百年经验的积累和提升。数十年来,由于世界经济贸易飞速发展,航运服务业也得到长足进步,尤其是导航设备、机舱自动化得到快速发展,知识老化加快,要求海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只有贯彻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变院校“黑板上开船”局面,站在航海科学的前沿,向实践学习,向一切行家里手学习,才能跟上海运发展和航海安全发展步伐。同时,强化150万船员在职培训,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知识,适应航海科技和航海文化发展的需要。
对传统日常管理进行梳理,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章立制;对航运安全和航海安全进行全过程质量管控;用PDCA小循环来确保航运安全大循环,每循环一次,总结提高一次,堵住航运人为疏忽的漏洞。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将全面质量管理手段上升到航运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IMS体系文件,来规范船舶安全各环节,并动员航运企业所有成员参与,在参与中提高船舶安全系数,在参与中提高员工素质,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抓安全必须要建立约束机制,首要的是做好立法和建制工作。“跃进”号沉没后,中国制定“海商法”并在上世纪末作了修订,还相继出台“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港口法”等相关法律,用法律来规范各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协调各方关系。近年来,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推出与航运和航海安全密切相关的标准航运合同(上海格式),提升我国在国际航运上话语权和定位权,从法制上又创新“诉调对接”和“调节为主”的新模式,得到国际海事组织和航运界的公认。
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像当年周总理指挥调查“跃进”号沉没事件一样,尊重事实,尊重科学,实事求是,把事故复原,找到真凭实据。只有从“一切结论都在调查研究之后”的逻辑思维出发,才能找到一切事故的原委。
建设航运强国,航运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航运安全文化又是航运软实力建设的重头戏。我们要认真吸取“跃进”号沉没事件教训,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做到横向边,纵向到底,渗透船舶每个部门、每个人、每个角落,落实到位。船长和航运公司领导要把船舶安全当作第一要务,并建立船舶和公司安全质量目标管理体系,使货物运输真正做到“安全、优质、经济、及时”。
“跃进”号沉没后,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涉及航行安全的“十不开航”、“五不拖航”、“十二条安全航行注意事项”等制度;同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航海技术和设备,对创建海运强国有现实指导意义。例如,在导航设备方面,上世纪60年代的雷达和DF——70年代的劳兰——90年代美国GPS、ARPAR雷达、VTS——21世纪的AIS、VTS扩大、VDR、电子海图和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等。在海运通讯方面,六七十年代的VHF,中频电报,A、B站——八九十年代的GMDSS、C站——21世纪初叶的卫星通讯等。通过引进、吸收、融会、创新而组成的中国导航安全体系,在北斗系列导航卫星发射后,突破了美国GPS一统天下的局面,在保证我国航运和军用航行安全的同时,开拓了大地测绘市场。
从上世纪末,我国引进世界先进航标系统外,还根据1972年国际避碰规则要求,在中国海上交通要道和船舶密集水域设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分隔航道,大大提高中国沿海和内河通航安全。
抓安全,要从提高人们的安全素质抓起。据有关统计资料,80%的海上事故是人为造成的,“跃进”号沉没,归根结底,也是由于航运管理部门和航海人员疏忽所造成的。首先从航海院校教育理念抓起。由于航运和航海是海上运输一对孪生兄弟,都是应用科学,都是中国数千年、国际数百年经验的积累和提升。数十年来,由于世界经济贸易飞速发展,航运服务业也得到长足进步,尤其是导航设备、机舱自动化得到快速发展,知识老化加快,要求海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只有贯彻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改变院校“黑板上开船”局面,站在航海科学的前沿,向实践学习,向一切行家里手学习,才能跟上海运发展和航海安全发展步伐。同时,强化150万船员在职培训,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知识,适应航海科技和航海文化发展的需要。
对传统日常管理进行梳理,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章立制;对航运安全和航海安全进行全过程质量管控;用PDCA小循环来确保航运安全大循环,每循环一次,总结提高一次,堵住航运人为疏忽的漏洞。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将全面质量管理手段上升到航运企业安全管理标准化管理——IMS体系文件,来规范船舶安全各环节,并动员航运企业所有成员参与,在参与中提高船舶安全系数,在参与中提高员工素质,确保船舶航行安全。
抓安全必须要建立约束机制,首要的是做好立法和建制工作。“跃进”号沉没后,中国制定“海商法”并在上世纪末作了修订,还相继出台“劳动法”、“合同法”、“公司法”、“港口法”等相关法律,用法律来规范各方的安全责任和义务,协调各方关系。近年来,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推出与航运和航海安全密切相关的标准航运合同(上海格式),提升我国在国际航运上话语权和定位权,从法制上又创新“诉调对接”和“调节为主”的新模式,得到国际海事组织和航运界的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