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馆是珍藏人类文明和记忆的圣地,是幼儿进行社会学习、感受历史文明的重要场所。通过博物教育的开展,幼儿在观察自然、探索世界、归纳分类、收藏分享的过程中获得文化启蒙,同时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情感态度以及认知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缺失的当下,为幼儿埋下一颗文明的种子,为今后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世界文明奠定了基础。
我园在开展博物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博雅情趣、博爱情怀。
博物意识是指幼儿在不断感受和体验世界的过程中,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观察、分类、比较、交流与分享等方式,进行多种探究和学习,最终成为一个具有收藏兴趣和探究欲望的人。
博雅情趣是指在与大自然、社会生活不断接触的过程中,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培养幼儿主动收藏的兴趣与爱好,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博爱情怀是指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的事物,感知自然与人的关系,从而热爱、尊重、保护自然。
幼儿博物教育具有实物性、真实性、体验性等特点,如何把博物馆教育作为教育资源,如何使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效结合,是我们在开展博物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思考点。家庭是幼儿活动的重要支持者,家长对博物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关系到幼儿博物教育的开展。
家庭博物教育四部曲
在开展博物教育之前,园里多数家长并没有关注和了解过幼儿博物教育,家长的博物教育意识比较淡漠。在一次走进社区的“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中,很多社区居民和家长均表示,从未听说和关注过“世界博物馆日”,家长并不清楚博物教育对幼儿发展有何价值。有的家长认为博物馆是给成人或者更大一点的孩子准备的,不适合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孩子根本看不懂;也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去博物馆主要是去瞎玩,参观期间会给幼儿带着各种吃的、喝的、玩的,参观过程也是走马观花,草草了事;还有的家长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理解比较狭隘,虽然平时会带幼儿去博物馆参观,但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博物馆中学到很多知识;还有部分家长虽然认为博物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但自身对博物教育不了解,也不熟悉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对于如何引导幼儿更好地学习和参观,需要专业的引导和支持。在面向家庭开展博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开展博物教育专题讲座和学习
为了加深家长对博物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会定期邀请博物馆专家、幼儿教育专家开展关于博物教育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学习,引领家长认识和熟悉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了解博物馆参观的文明礼仪与规范要求。
推荐适合幼儿的博物馆
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适合幼儿去参观,我们会帮助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幼儿参观的博物馆。一般来说,自然类、科技类、各种交通类的博物馆更符合幼儿的兴趣,更适合幼儿参观学习。例如自然博物馆、铁道博物馆、汽车博物馆、地质博物馆、航空博物馆、坦克博物馆等都深受幼儿喜爱。
进行博物馆参观的先期导引
在开展博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家长进行先期引导,让家长在感受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博物馆魅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带领幼儿参观学习。
(1)尊重幼儿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博物馆。家长在选择博物馆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兴趣。例如,有的家长在生活中发现幼儿对汽车很感兴趣,那么可以选择带幼儿去参观汽车博物馆;如果发现某一时期幼儿对恐龙感兴趣,可以带他去自然博物馆,看恐龙化石和仿真恐龙。
(2)做好参观前的计划与准备。在参观之前,可以与幼儿共同做好计划,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例如,去自然博物馆参观恐龙之前,幼儿最好前期看过恐龙的图书,对不同恐龙的外形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实际参观中才会获得更深刻的直观体验。参观前要与幼儿达成注意安全、文明参观、礼貌待人等共识,尽量做到文明参观,切莫把博物馆当游乐场。可以准备相应的参观地图和图标,在参观过的位置上用图标标记;还可以为幼儿准备笔和纸,休息间隙幼儿可以把自己的参观内容画出来。
(3)合理安排参观路线与参观时间。由于幼儿年纪较小,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参观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有些场馆可以多次参观,只是每次参观的重点不同。
(5)参观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在参观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主动思考,静心观察感兴趣的植物、动物、汽车等的特点、特性、规律和结构,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开阔视野。同时也要引导幼儿体验和感受不同事物的美,学会欣赏美和发现美。
(6)参观后的回顾与分享。在参观过程中,家长可以留存视频和照片,或者买一些小纪念品。参观结束后,家长通过提问和谈话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回顾参观过程,分享参观的体验。回顾是博物教育活动中的最后一环,既是幼儿对博物教育活动体验的总结,也是将体验转化为学习,并带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方法。在回顾过程中,要将参观体验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不仅要唤起幼儿情感方面的思考,还要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持续不断地去思考和发现。
体验生活中的收藏与博物教育
博物教育不只局限在博物馆中,而要把“博物馆”的外延从固定的场馆扩展到更广阔的时空里,让幼儿感受到记录、收藏、爱护无处不在,感知生命的多姿多彩、世界的博大,更让幼儿体会到“从有限到无限”的博物精神。
为此,我们开展了“小小收藏家”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特殊的物品,制作专门的收藏标签,让幼儿学会收藏和记录。在家庭中,我们鼓励家长带领幼儿收藏落叶、花、蝴蝶等,并与幼儿一起做成标本,供幼儿去探究和观察。让幼儿学会对自己的物品分类、排序、整理。带幼儿多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培养幼儿的博物情怀。
经过多种形式的博物教育活动,家長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发生了变化。
首先,在意识方面,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在幼儿阶段开展博物教育,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博物馆不同于公园等游乐场所可以单纯地玩乐,博物馆通常是以一定的展览主题为背景,通过让幼儿参观和接触展品,加深其对某一领域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各种活动,家长也同样了解了参观博物馆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以及文明参观,共同成长的重要性,家长在参观实践中也会更加注重自身的举止规范和言传身教。
其次,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观,家长会主动去多了解博物方面的知识和注意事项,也会在参观学习前做多方面的准备。
在生活中,家长也会注重幼儿博物意识的培养,给幼儿尝试设计自己的空间,将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描述、分类能力。
在博物教育实践中,我们一直与幼儿同行、与家长携手,一起在快乐的博物探索旅途中,体会发现的满足与学习的快乐。
我园在开展博物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博雅情趣、博爱情怀。
博物意识是指幼儿在不断感受和体验世界的过程中,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上,通过观察、分类、比较、交流与分享等方式,进行多种探究和学习,最终成为一个具有收藏兴趣和探究欲望的人。
博雅情趣是指在与大自然、社会生活不断接触的过程中,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分享周围新奇、有趣的事物,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积累有益的学习经验,培养幼儿主动收藏的兴趣与爱好,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
博爱情怀是指幼儿在大自然和社会中萌发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喜欢自然界与生活中的事物,感知自然与人的关系,从而热爱、尊重、保护自然。
幼儿博物教育具有实物性、真实性、体验性等特点,如何把博物馆教育作为教育资源,如何使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效结合,是我们在开展博物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思考点。家庭是幼儿活动的重要支持者,家长对博物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关系到幼儿博物教育的开展。
家庭博物教育四部曲
在开展博物教育之前,园里多数家长并没有关注和了解过幼儿博物教育,家长的博物教育意识比较淡漠。在一次走进社区的“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中,很多社区居民和家长均表示,从未听说和关注过“世界博物馆日”,家长并不清楚博物教育对幼儿发展有何价值。有的家长认为博物馆是给成人或者更大一点的孩子准备的,不适合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孩子根本看不懂;也有的家长认为幼儿去博物馆主要是去瞎玩,参观期间会给幼儿带着各种吃的、喝的、玩的,参观过程也是走马观花,草草了事;还有的家长对博物馆教育功能的理解比较狭隘,虽然平时会带幼儿去博物馆参观,但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在博物馆中学到很多知识;还有部分家长虽然认为博物教育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但自身对博物教育不了解,也不熟悉各个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对于如何引导幼儿更好地学习和参观,需要专业的引导和支持。在面向家庭开展博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开展博物教育专题讲座和学习
为了加深家长对博物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会定期邀请博物馆专家、幼儿教育专家开展关于博物教育的专题讲座。通过专题学习,引领家长认识和熟悉博物馆丰富的教育资源,了解博物馆参观的文明礼仪与规范要求。
推荐适合幼儿的博物馆
不是所有的博物馆都适合幼儿去参观,我们会帮助家长推荐一些适合幼儿参观的博物馆。一般来说,自然类、科技类、各种交通类的博物馆更符合幼儿的兴趣,更适合幼儿参观学习。例如自然博物馆、铁道博物馆、汽车博物馆、地质博物馆、航空博物馆、坦克博物馆等都深受幼儿喜爱。
进行博物馆参观的先期导引
在开展博物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会对家长进行先期引导,让家长在感受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博物馆魅力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带领幼儿参观学习。
(1)尊重幼儿的兴趣,选择合适的博物馆。家长在选择博物馆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幼儿的兴趣。例如,有的家长在生活中发现幼儿对汽车很感兴趣,那么可以选择带幼儿去参观汽车博物馆;如果发现某一时期幼儿对恐龙感兴趣,可以带他去自然博物馆,看恐龙化石和仿真恐龙。
(2)做好参观前的计划与准备。在参观之前,可以与幼儿共同做好计划,丰富幼儿的前期经验。例如,去自然博物馆参观恐龙之前,幼儿最好前期看过恐龙的图书,对不同恐龙的外形和特征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在实际参观中才会获得更深刻的直观体验。参观前要与幼儿达成注意安全、文明参观、礼貌待人等共识,尽量做到文明参观,切莫把博物馆当游乐场。可以准备相应的参观地图和图标,在参观过的位置上用图标标记;还可以为幼儿准备笔和纸,休息间隙幼儿可以把自己的参观内容画出来。
(3)合理安排参观路线与参观时间。由于幼儿年纪较小,注意力容易转移,因此参观时间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多。有些场馆可以多次参观,只是每次参观的重点不同。
(5)参观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在参观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幼儿主动思考,静心观察感兴趣的植物、动物、汽车等的特点、特性、规律和结构,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开阔视野。同时也要引导幼儿体验和感受不同事物的美,学会欣赏美和发现美。
(6)参观后的回顾与分享。在参观过程中,家长可以留存视频和照片,或者买一些小纪念品。参观结束后,家长通过提问和谈话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回顾参观过程,分享参观的体验。回顾是博物教育活动中的最后一环,既是幼儿对博物教育活动体验的总结,也是将体验转化为学习,并带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方法。在回顾过程中,要将参观体验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不仅要唤起幼儿情感方面的思考,还要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持续不断地去思考和发现。
体验生活中的收藏与博物教育
博物教育不只局限在博物馆中,而要把“博物馆”的外延从固定的场馆扩展到更广阔的时空里,让幼儿感受到记录、收藏、爱护无处不在,感知生命的多姿多彩、世界的博大,更让幼儿体会到“从有限到无限”的博物精神。
为此,我们开展了“小小收藏家”活动,让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生活中特殊的物品,制作专门的收藏标签,让幼儿学会收藏和记录。在家庭中,我们鼓励家长带领幼儿收藏落叶、花、蝴蝶等,并与幼儿一起做成标本,供幼儿去探究和观察。让幼儿学会对自己的物品分类、排序、整理。带幼儿多亲近自然,认识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培养幼儿的博物情怀。
经过多种形式的博物教育活动,家長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发生了变化。
首先,在意识方面,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认识到在幼儿阶段开展博物教育,会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博物馆不同于公园等游乐场所可以单纯地玩乐,博物馆通常是以一定的展览主题为背景,通过让幼儿参观和接触展品,加深其对某一领域内容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各种活动,家长也同样了解了参观博物馆的基本常识和注意事项,以及文明参观,共同成长的重要性,家长在参观实践中也会更加注重自身的举止规范和言传身教。
其次,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观,家长会主动去多了解博物方面的知识和注意事项,也会在参观学习前做多方面的准备。
在生活中,家长也会注重幼儿博物意识的培养,给幼儿尝试设计自己的空间,将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培养幼儿对事物的观察、描述、分类能力。
在博物教育实践中,我们一直与幼儿同行、与家长携手,一起在快乐的博物探索旅途中,体会发现的满足与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