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商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艰苦的过去赋予了他们勤劳勇敢的品格,而思考让他们具有了做天下生意的眼光。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0年全球富豪榜中,中国大陆有64人上榜,而这64人当中,有13位来自浙江,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庆后更是以70亿美元身家当上大陆首富。浙江商人最会赚钱的说法再次得到佐证。
微利是图 做大生意
“浙商”,顾名思义,是浙江商人的总称,一直以来,他们就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精明、勤奋、刻苦、团结的“浙商”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不管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省市,都能看到浙江商人的身影,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在为自身积累财富的同时,更活跃了当地市场,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众多的力量。近年来,他们更有传统的食品、服饰等领域开始向IT、新能源等领域发展,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创新使他们不断打破传统的束缚,改变长久以来仅靠吃苦勤奋赚钱的形象,证明了在新知识领域,浙商一样能够抢得先机。
是什么让浙商具有如此活力?又是什么让浙商迅速成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陈俊,他认为,正是在吴越文化和浙东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浙江商人具有敢想、敢拼、能吃苦、勤思考的性格;而由来已久的家族文化使他们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谋划发展;同时创新作为浙商最重要的精神,让浙商在商海中永远有立足之地。
抛开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的身份,陈俊本身也是新一代浙商的代表。他拥有自己的公司——北京今日潮流企业策划公司,主营业务是企业品牌策划、地产策划、商业策划、媒体宣传策划、招商引资策划及处理公关危机策划的专业公司。在陈俊的主持下,他们先后策划了著名的北京潘家园古典文化商圈、北京西客站商圈及北京西南三环商圈。陈俊还出了一本书——《草根浙商赢天下》,书中通过他本人以及身边浙商的真实经历和故事,描绘出浙商群体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整个过程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为了这本书,陈俊三下浙江,与68位浙商深入交谈,耗时18个月。他告诉记者,虽然身为浙商,但是能够系统的了解浙商群体还是从写这本书开始。“浙商这个群体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我书里的人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小人物,不是马云、宗庆后那样的大人物,但是他们都是我真正了解的,能够写出感觉的。作为草根浙商,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浙商的普适性的价值观。”
陈俊在《草根浙商赢天下》一书中描绘了很多“小商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浙商发展的一个小高潮,当时由于浙江省内本身自然资源匮乏,很多浙江人不得不离开故土,脱离农业,靠经商来维持生计。先天的不足决定了他们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这也是为什么浙江商人能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在中国市场经济最初发展的时候,浙江商人就敏锐的抓住了商机,成就了千万个千万富翁。
陈俊说,书中描写的很多人,他都是亲眼看着他们从摆地摊做起,最终成为千万大老板。“很多浙江商人都有着他们类似的经历,读他们的故事,你就能知道浙江商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史。”现在服装、小商品等还是浙江商人扎堆的行业,这些低成本高利润的行业成就了一代浙商。但是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陈俊说,据他观察,浙江商人正在向新的行业进军。他以自己现在的所从事的策划行业举例,这完全是一个新兴行业,靠得是知识和国际化的视野发展。“浙商早已经不是当年那群为了生存而出走故土的创业者,而成为不安于现状,不断进去开拓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商人。他们承袭了老一辈勇于创业,无所畏惧,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更具有了国际性眼光和更为专业的知识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步。”
放开眼界 做天下生意
长久的经商历史,也让浙江商人拥有了敏锐的商业嗅觉,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商。陈俊的形容是,“有鸟飞不到的地方,但没有浙商走不到的地方。”作为北京浙江商会的副会长,陈俊经常组织浙商到各地考察投资项目。2005年,他甚至组织了一个200多人的浙商团队去土耳其考察商业项目。“当年我到过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总领事又一次跟我聊天室提到,在伊斯坦布尔做小商品生意是非常赚钱的,有时利润甚至能高至十倍、二十倍。我看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发起了到土耳其考察的号召,没想到在北京的浙商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经过实地考察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我们一致认为土耳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浙江商人在那里大有可为。最终,经过几轮考察后,我们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了中国商贸城,浙商在国际市场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陈俊还介绍,目前瑞典中国城、约旦中国成、中俄边境的商业项目都邀请浙商去洽谈投资,浙商非常有生意头脑,只要看重的项目,一定会有一批跟随着加入。当然,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浙商也牢牢把握住中国这一大市场。以北京为例,浙商已经绝对垄断了几个著名的大商场,“天意、万通、红桥,这些市场90%以上都是浙江商人在经营。浙商在北京总投资达到4千多亿,每年为北京缴纳纯税收达到140多亿。”
浙商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特点是小本项目,高额利润,经营的产业通常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都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品,无所谓品牌。但这种现象已经慢慢成为过去,浙商不仅开始关注高新科技领域,更注重品牌的建设。娃哈哈、雅戈尔、吉利这些品牌已经成为民族品牌的代表。陈俊认为,浙商最开始做贴牌生意主要是因为技术设备落后,没有经验,傍大厂更有利于大市场,但是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浙商已经有了雄厚的资本积累,可以在技术上进行大投入,“由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产品已经开始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创造品牌效益是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目前,浙江人开的无论是小公司还是大企业,都是以创造核新竞争力,追求一流品牌为最高目标。”
陈俊最后总结,浙商群体是一支生机勃勃的优秀企业家队伍,艰苦的过去赋予了他们勤劳勇敢的品格,而思考让他们具有了做天下生意的眼光。相信浙商能够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文/姚森编辑/梁峥
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的2010年全球富豪榜中,中国大陆有64人上榜,而这64人当中,有13位来自浙江,娃哈哈集团掌门人宗庆后更是以70亿美元身家当上大陆首富。浙江商人最会赚钱的说法再次得到佐证。
微利是图 做大生意
“浙商”,顾名思义,是浙江商人的总称,一直以来,他们就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精明、勤奋、刻苦、团结的“浙商”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不管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西部经济欠发达省市,都能看到浙江商人的身影,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在为自身积累财富的同时,更活跃了当地市场,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众多的力量。近年来,他们更有传统的食品、服饰等领域开始向IT、新能源等领域发展,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拓展新的发展领域,创新使他们不断打破传统的束缚,改变长久以来仅靠吃苦勤奋赚钱的形象,证明了在新知识领域,浙商一样能够抢得先机。
是什么让浙商具有如此活力?又是什么让浙商迅速成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陈俊,他认为,正是在吴越文化和浙东文化的共同影响下,浙江商人具有敢想、敢拼、能吃苦、勤思考的性格;而由来已久的家族文化使他们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谋划发展;同时创新作为浙商最重要的精神,让浙商在商海中永远有立足之地。
抛开北京浙江商会副会长的身份,陈俊本身也是新一代浙商的代表。他拥有自己的公司——北京今日潮流企业策划公司,主营业务是企业品牌策划、地产策划、商业策划、媒体宣传策划、招商引资策划及处理公关危机策划的专业公司。在陈俊的主持下,他们先后策划了著名的北京潘家园古典文化商圈、北京西客站商圈及北京西南三环商圈。陈俊还出了一本书——《草根浙商赢天下》,书中通过他本人以及身边浙商的真实经历和故事,描绘出浙商群体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整个过程中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为了这本书,陈俊三下浙江,与68位浙商深入交谈,耗时18个月。他告诉记者,虽然身为浙商,但是能够系统的了解浙商群体还是从写这本书开始。“浙商这个群体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我书里的人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小人物,不是马云、宗庆后那样的大人物,但是他们都是我真正了解的,能够写出感觉的。作为草根浙商,他们身上折射出的是浙商的普适性的价值观。”
陈俊在《草根浙商赢天下》一书中描绘了很多“小商人”,“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是浙商发展的一个小高潮,当时由于浙江省内本身自然资源匮乏,很多浙江人不得不离开故土,脱离农业,靠经商来维持生计。先天的不足决定了他们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弥补,这也是为什么浙江商人能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在中国市场经济最初发展的时候,浙江商人就敏锐的抓住了商机,成就了千万个千万富翁。
陈俊说,书中描写的很多人,他都是亲眼看着他们从摆地摊做起,最终成为千万大老板。“很多浙江商人都有着他们类似的经历,读他们的故事,你就能知道浙江商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史。”现在服装、小商品等还是浙江商人扎堆的行业,这些低成本高利润的行业成就了一代浙商。但是随着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陈俊说,据他观察,浙江商人正在向新的行业进军。他以自己现在的所从事的策划行业举例,这完全是一个新兴行业,靠得是知识和国际化的视野发展。“浙商早已经不是当年那群为了生存而出走故土的创业者,而成为不安于现状,不断进去开拓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商人。他们承袭了老一辈勇于创业,无所畏惧,坚忍不拔的精神,同时更具有了国际性眼光和更为专业的知识体系,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步。”
放开眼界 做天下生意
长久的经商历史,也让浙江商人拥有了敏锐的商业嗅觉,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商。陈俊的形容是,“有鸟飞不到的地方,但没有浙商走不到的地方。”作为北京浙江商会的副会长,陈俊经常组织浙商到各地考察投资项目。2005年,他甚至组织了一个200多人的浙商团队去土耳其考察商业项目。“当年我到过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总领事又一次跟我聊天室提到,在伊斯坦布尔做小商品生意是非常赚钱的,有时利润甚至能高至十倍、二十倍。我看到这是一个机会,于是发起了到土耳其考察的号召,没想到在北京的浙商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经过实地考察以及与其他国家的比较,我们一致认为土耳其具备天时、地利、人和三大要素,浙江商人在那里大有可为。最终,经过几轮考察后,我们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了中国商贸城,浙商在国际市场上迈出了扎实的一步。”陈俊还介绍,目前瑞典中国城、约旦中国成、中俄边境的商业项目都邀请浙商去洽谈投资,浙商非常有生意头脑,只要看重的项目,一定会有一批跟随着加入。当然,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浙商也牢牢把握住中国这一大市场。以北京为例,浙商已经绝对垄断了几个著名的大商场,“天意、万通、红桥,这些市场90%以上都是浙江商人在经营。浙商在北京总投资达到4千多亿,每年为北京缴纳纯税收达到140多亿。”
浙商还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特点是小本项目,高额利润,经营的产业通常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都是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品,无所谓品牌。但这种现象已经慢慢成为过去,浙商不仅开始关注高新科技领域,更注重品牌的建设。娃哈哈、雅戈尔、吉利这些品牌已经成为民族品牌的代表。陈俊认为,浙商最开始做贴牌生意主要是因为技术设备落后,没有经验,傍大厂更有利于大市场,但是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浙商已经有了雄厚的资本积累,可以在技术上进行大投入,“由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产品已经开始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创造品牌效益是企业追求的最高境界,目前,浙江人开的无论是小公司还是大企业,都是以创造核新竞争力,追求一流品牌为最高目标。”
陈俊最后总结,浙商群体是一支生机勃勃的优秀企业家队伍,艰苦的过去赋予了他们勤劳勇敢的品格,而思考让他们具有了做天下生意的眼光。相信浙商能够在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文/姚森编辑/梁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