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王今年36岁,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司职员,面对车贷、房贷、抚养孩子和赡养老人,他觉得生活没有消停的时刻。年初领导找他谈话,示意他有望晋升。為此,他用心地在一个领导布置的项目上努力了近3个月。但最后,晋升名额居然让一位工作不如他勤奋的女同事给挤掉了。项目结束后,他精疲力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对公司人事安排的公正性也产生了怀疑。面对工作和生活,他倍感压力,甚至开始觉得头重脚轻,身体出现了许多不适的症状。
小语是名高二的学生,眼看下个月就要期末考了,她知道要认真复习,可是好多知识点都没弄懂,感觉自己根本没希望考出理想的成绩。心烦意乱的她完全无法静下心来,而这时,同桌还不合时宜地跟她开玩笑。内心一股无名火一下子就窜上了小语的脑门,她一把将桌上的书全都掀到地上,激动的发泄让她心跳加快,同时产生了晕眩感。
其实,无论我们处在哪个生命阶段,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不同的压力。那么,到底什么是压力?如何才能与其和谐共处?
什么是压力
现代生活的压力,就像空气一样时刻都在挤压着人们。但是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那样外界致病因素便容易引起肌体患病。
压力是一种不胜任感的表现。在心理学上,压力是指个体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能力上的不平衡感。现代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压力,而“压力应对”则是个人为控制这种不平衡感而做出的努力。
压力的来源
当然,知道压力出自何方,就容易防范于未然。这就需要我们弄明白压力的主要来源。心理学家从压力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方面入手分析,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压力源。
生物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人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时间,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睡眠剥夺以及噪音、气温变化等。
社会性压力源
社会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人体的社会需求,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社会性的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等;第二类是由自身状况,如个人精神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社会交往不良等。
精神性压力源
精神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人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等等。
压力的形成机制
压力大小的体验与个人的认知评价有关。美国心理学家理查·拉塞鲁曾指出,一个人遇到某种内在或外在的刺激时是否会演变成压力,全取决于个人对两个阶段的评估。
第一阶段是初步的评估,也就是评定压力来源的严重性。他会问“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对我是好的、有利害关系、有压力的,还是没有利害关系的呢”?一旦他评估的结果是“有压力,而且是重要的”时,“压力”便已形成,于是展开第二阶段的次级评估。而且伴随着次级评价,个体会同时进行相应的应对活动。如果次级评价事件是可以改变的,采用的往往是“问题关注应对”。关注过程中如果行动是有效的,个体会适应;如果问题关注应对后仍旧无效,那么个体就会产生不适应的情绪反应,如沮丧、伤心等。
如果次级评价为不可改变,个体则往往会采用无效“情绪关注应对”(如下图)。
由上可见,压力的形成,或者压力究竟会有多严重,完全由个体因素所决定。所以,我们在平时更应该注意自我维护,做好预防和调适。那么, 主要影响压力认知评价的因素有哪些呢?
性格
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认知不同,感受到的压力强度自然也不同。那些争强好胜、缺乏耐心、成就动机高、时间紧迫感强的人,在面对压力时,性格中的不利因素就会使其感受到的压力增大;而那些个性随和,对成败得失看得淡薄的人,感受到的压力自然较小。
准备状态
对即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我们对压力的认知。心理学家曾对两组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过对比实验。他们在术前对其中的一组患者讲明手术的过程及后果,让其对手术有心理准备,而对另一组的患者则不做特别介绍,让其对手术一无所知。结果发现,手术后有准备组比无准备组止痛药的用量要少,而且平均提前三天出院。
由此可见,有应付压力的准备也是减轻伤害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为何考前复习充分的学生在应对考试压力时,更气定神闲的原因所在。
经验
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经验往往会影响人们对压力的认知。有过许多次跳伞经验的人出舱前不但恐惧感小,而且会自觉地控制情绪;而无经验的人,在整个跳伞过程中恐惧感都强,并且越接近起跳越害怕。
同理,许多青少年一直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下,一旦遇到不顺就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而父母比较放手的青少年,同样的打击却不会引起重大伤害。可见,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多增加经验能帮助我们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
环境
一个人对压力的认知评价与所处的小环境有直接关系,包括学校、家庭、工作单位等。学习过度、目标不明、支持不足、沟通不良等都会使人产生压力。对于青少年来说,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压力则是来自同伴的影响。
如何接纳压力
虽然压力有时令人透不过气,但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人们的意志。一定的心理压力,能促进人自觉地挖掘自身潜力,争取不断发展的机会。但人对外界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压力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生命危机。因此,我们如果要处理好“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了解、把握自己心理承受力的限度。在心理压力逼近极限时,运用各种方法释放压力。 一、形成“压力免疫”
首先,我们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人之所以有压力,不是自己個性缺陷和能力不足的表现,而是正常的心理现象。然后,就要改变我们的认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来看看几类不同品质的人在压力应对方面的不同表现吧。
a、不让失败限制自己的成长;b、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弥补自身不足的地方;c、浪费大量时间担心那些有可能发生的坏事;d、不能接受反面意见和想法;e、对周围的人很友善,充满快乐;f、对他人尚未了解面临的情境时就对其预先做出判断和归类。
显然,上述几种品质中,a、b、e属于乐观主义者,而c、d、f属于悲观主义者。 所以,同样的一个压力,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感受到的压力程度是不同的,受到的影响自然也不同。
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具体说就是先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然后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着手解决。
再次,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社会支持可以缓冲事件对个人的情绪冲击,也可以使人恢复信心,摆脱困境。
二、合理宣泄情感
你可以在适当的环境放声大哭,或者通过向亲人、同事、朋友及时倾诉,打广播电台的心理热线,写日记以及参加各类文体娱乐活动,来减轻或缓解压力,避免心理压力过大演变成为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
处理好“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的关系
心态,即心理态度的简称。心态是人行为的控制塔,其好坏取决于人的主观体验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心态会有巨大的差异。
概括地说,人的心态可以分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两大类。当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时,就会去发现积极面,去欣赏它,产生幸福的情感;而当我们用消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时,就会去发现消极面,用挑剔的眼光去批评、指责它,产生悲观的情感。
所以,在审视、思考、评价自我或某一客观现实时,如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真诚对待,就有助于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保持旺盛的斗志,顺利走出人生的困境。相反,如果用消极的心态去对待,就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容易陷入心理困境。
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
人生就是一部充满“得”与“失”的生活剧,演好自己的关键就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
在现实中有许多小小的成功、小小的鼓舞、小小的尊重,如老师的表扬、他人的认可、同学的关心、朋友的挂念、亲人的问候等,这些都会让你形成短时的幸福快乐的感受。但世事难料,我们有时候也会有无奈、苦楚,如某次考试没考好等等。若能理性地看待这些,或自我解嘲,就能使我们在更加清晰认识自己的同时,排解自我压力,让自己正常地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我们就会多一分开心,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感激,少一分抱怨;多一分豁达,少一分抑郁。
所以,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需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处理好“分享”与“分担”的关系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把你的痛苦告诉朋友,让朋友分担,痛苦就会减轻一半,而把你的快乐告诉朋友,让朋友分享,快乐就会变成两份。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来满足情感的需要。人在高兴或痛苦时,更需要与人沟通、交流来分享快乐或分担忧愁。
我们要学会处理好“分享”与“分担”的关系,因为分享成功的喜悦,分享生命中每一次的感动,就会有飞扬的心情。但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烦恼和无奈,我们可以让别人帮助分担,宣泄压抑在心里的不良情绪,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恢复心理平衡。
每个人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能够多些对自己的觉察和了解,对压力采用正能量的认知评价,做好预防和调适,那么,我们离幸福也就更近了。
美国心理学家,应激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对情绪和适应作了大量的研究,1989年荣获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提出了认知评价的重要性,认为生活过程中的其它因素,都是以认知评价为转移的。
小语是名高二的学生,眼看下个月就要期末考了,她知道要认真复习,可是好多知识点都没弄懂,感觉自己根本没希望考出理想的成绩。心烦意乱的她完全无法静下心来,而这时,同桌还不合时宜地跟她开玩笑。内心一股无名火一下子就窜上了小语的脑门,她一把将桌上的书全都掀到地上,激动的发泄让她心跳加快,同时产生了晕眩感。
其实,无论我们处在哪个生命阶段,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可能遇到不同的压力。那么,到底什么是压力?如何才能与其和谐共处?
什么是压力
现代生活的压力,就像空气一样时刻都在挤压着人们。但是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那样外界致病因素便容易引起肌体患病。
压力是一种不胜任感的表现。在心理学上,压力是指个体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能力上的不平衡感。现代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压力,而“压力应对”则是个人为控制这种不平衡感而做出的努力。
压力的来源
当然,知道压力出自何方,就容易防范于未然。这就需要我们弄明白压力的主要来源。心理学家从压力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方面入手分析,提出了三种类型的压力源。
生物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人体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时间,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睡眠剥夺以及噪音、气温变化等。
社会性压力源
社会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人体的社会需求,又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社会性的社会环境性压力源,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等;第二类是由自身状况,如个人精神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社会交往不良等。
精神性压力源
精神性压力源直接影响人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等等。
压力的形成机制
压力大小的体验与个人的认知评价有关。美国心理学家理查·拉塞鲁曾指出,一个人遇到某种内在或外在的刺激时是否会演变成压力,全取决于个人对两个阶段的评估。
第一阶段是初步的评估,也就是评定压力来源的严重性。他会问“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对我是好的、有利害关系、有压力的,还是没有利害关系的呢”?一旦他评估的结果是“有压力,而且是重要的”时,“压力”便已形成,于是展开第二阶段的次级评估。而且伴随着次级评价,个体会同时进行相应的应对活动。如果次级评价事件是可以改变的,采用的往往是“问题关注应对”。关注过程中如果行动是有效的,个体会适应;如果问题关注应对后仍旧无效,那么个体就会产生不适应的情绪反应,如沮丧、伤心等。
如果次级评价为不可改变,个体则往往会采用无效“情绪关注应对”(如下图)。
由上可见,压力的形成,或者压力究竟会有多严重,完全由个体因素所决定。所以,我们在平时更应该注意自我维护,做好预防和调适。那么, 主要影响压力认知评价的因素有哪些呢?
性格
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认知不同,感受到的压力强度自然也不同。那些争强好胜、缺乏耐心、成就动机高、时间紧迫感强的人,在面对压力时,性格中的不利因素就会使其感受到的压力增大;而那些个性随和,对成败得失看得淡薄的人,感受到的压力自然较小。
准备状态
对即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我们对压力的认知。心理学家曾对两组即将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过对比实验。他们在术前对其中的一组患者讲明手术的过程及后果,让其对手术有心理准备,而对另一组的患者则不做特别介绍,让其对手术一无所知。结果发现,手术后有准备组比无准备组止痛药的用量要少,而且平均提前三天出院。
由此可见,有应付压力的准备也是减轻伤害的重要因素。这就是为何考前复习充分的学生在应对考试压力时,更气定神闲的原因所在。
经验
面对同一事件或情境时,经验往往会影响人们对压力的认知。有过许多次跳伞经验的人出舱前不但恐惧感小,而且会自觉地控制情绪;而无经验的人,在整个跳伞过程中恐惧感都强,并且越接近起跳越害怕。
同理,许多青少年一直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料下,一旦遇到不顺就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而父母比较放手的青少年,同样的打击却不会引起重大伤害。可见,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上,多增加经验能帮助我们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
环境
一个人对压力的认知评价与所处的小环境有直接关系,包括学校、家庭、工作单位等。学习过度、目标不明、支持不足、沟通不良等都会使人产生压力。对于青少年来说,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压力则是来自同伴的影响。
如何接纳压力
虽然压力有时令人透不过气,但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励人们的意志。一定的心理压力,能促进人自觉地挖掘自身潜力,争取不断发展的机会。但人对外界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压力超过人的心理承受极限,就会产生心理障碍,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生命危机。因此,我们如果要处理好“心理压力”与“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了解、把握自己心理承受力的限度。在心理压力逼近极限时,运用各种方法释放压力。 一、形成“压力免疫”
首先,我们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认识到人之所以有压力,不是自己個性缺陷和能力不足的表现,而是正常的心理现象。然后,就要改变我们的认知。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我们来看看几类不同品质的人在压力应对方面的不同表现吧。
a、不让失败限制自己的成长;b、在每个人身上都能找到弥补自身不足的地方;c、浪费大量时间担心那些有可能发生的坏事;d、不能接受反面意见和想法;e、对周围的人很友善,充满快乐;f、对他人尚未了解面临的情境时就对其预先做出判断和归类。
显然,上述几种品质中,a、b、e属于乐观主义者,而c、d、f属于悲观主义者。 所以,同样的一个压力,悲观主义者和乐观主义者感受到的压力程度是不同的,受到的影响自然也不同。
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具体说就是先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然后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着手解决。
再次,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社会支持可以缓冲事件对个人的情绪冲击,也可以使人恢复信心,摆脱困境。
二、合理宣泄情感
你可以在适当的环境放声大哭,或者通过向亲人、同事、朋友及时倾诉,打广播电台的心理热线,写日记以及参加各类文体娱乐活动,来减轻或缓解压力,避免心理压力过大演变成为心理障碍,影响身心健康。
处理好“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的关系
心态,即心理态度的简称。心态是人行为的控制塔,其好坏取决于人的主观体验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心态会有巨大的差异。
概括地说,人的心态可以分为“积极心态”和“消极心态”两大类。当我们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时,就会去发现积极面,去欣赏它,产生幸福的情感;而当我们用消极的心态去看待这个世界时,就会去发现消极面,用挑剔的眼光去批评、指责它,产生悲观的情感。
所以,在审视、思考、评价自我或某一客观现实时,如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去真诚对待,就有助于克服困难,使人看到希望,充满信心,保持旺盛的斗志,顺利走出人生的困境。相反,如果用消极的心态去对待,就可能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容易陷入心理困境。
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
人生就是一部充满“得”与“失”的生活剧,演好自己的关键就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
在现实中有许多小小的成功、小小的鼓舞、小小的尊重,如老师的表扬、他人的认可、同学的关心、朋友的挂念、亲人的问候等,这些都会让你形成短时的幸福快乐的感受。但世事难料,我们有时候也会有无奈、苦楚,如某次考试没考好等等。若能理性地看待这些,或自我解嘲,就能使我们在更加清晰认识自己的同时,排解自我压力,让自己正常地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这样,我们就会多一分开心,少一分烦恼;多一分感激,少一分抱怨;多一分豁达,少一分抑郁。
所以,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需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
处理好“分享”与“分担”的关系
有人曾经说过,如果把你的痛苦告诉朋友,让朋友分担,痛苦就会减轻一半,而把你的快乐告诉朋友,让朋友分享,快乐就会变成两份。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高级动物,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交流来满足情感的需要。人在高兴或痛苦时,更需要与人沟通、交流来分享快乐或分担忧愁。
我们要学会处理好“分享”与“分担”的关系,因为分享成功的喜悦,分享生命中每一次的感动,就会有飞扬的心情。但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烦恼和无奈,我们可以让别人帮助分担,宣泄压抑在心里的不良情绪,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恢复心理平衡。
每个人都有自我管理的能力,如果能够多些对自己的觉察和了解,对压力采用正能量的认知评价,做好预防和调适,那么,我们离幸福也就更近了。
美国心理学家,应激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对情绪和适应作了大量的研究,1989年荣获了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他提出了认知评价的重要性,认为生活过程中的其它因素,都是以认知评价为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