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快乐的体育课可以让孩子们身心得到健康的成长,更能让孩子们向往体育课,向往体育各项运动。然而,我们如何在课堂中改变以往的讲---学---练---的传统教学模式,把新的教学模式快乐体育带到新的课堂中来呢?笔者认为在一堂课中要把玩与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尽情玩耍了,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才是孩子们所期待的课堂,也是我们体育教师所想看到的每一节课。
一、“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一)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 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二)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期,因此运动负荷不能过大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 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 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二、“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一)先玩后教。如练立定跳远,先组织学生分组来个跳格子比赛,让学生自己先找一下立定跳远的感觉。
(二)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 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 、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三)课间穿插。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体育游戏是实施体育教学“学”与“玩”的切入点
游戏具有趣味性、普及性、竞争性、易行性等特点,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富有思想性,生活性和直观性,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它有利于学生体力、智力、品行的发展及非智力的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此种形式教学,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这也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他们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毛泽东同志在给《新体育》的题词中写道:“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充分说明了儿童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切入点。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是能促进学生体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团结、负责、守纪律、乐观、创新等优良品质。
(一)选择游戏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游戏的内容要健康。只有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对那些无意义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以及有损学生身心的游戏,我们就要坚决杜绝。
2.选择的游戏要注意安全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选择游戏时应特别注重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做“安全检查”。在场地的安排上也要注意安全因素: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在狭窄的活动场地中,还要考虑避免因周围的障碍物引发的意外事故。比如在进行垒球练习、抛实心球练习的活动中,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听哨声行动的要求,学生应该在哨声的提示下进行投和捡的动作,以防意外的发生。在进行接力比赛的活动中,要再三叮嘱学生跑时要看好路线,不能低头,防止与其他同学撞在一起,发生危险。另外在交接、冲刺时要保证道路的畅通,不能因为道路阻塞而撞到同学身上而发生危险。
(二)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过程中必须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在分组教学时,都要按指定的方法和规则进行游戏特别是投掷项目及在跑动中进行的游戏及球类游戏,更要有次序,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否则易出现混乱,甚至出现伤害事故,影响教学地顺利进行。
2.游戏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定要有针对性。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有紧密地联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进行游戏地选择,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组、因班,可以允许学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改进游戏的内容和规则,更好地提高兴趣、增加游戏的全面作用,从而达到游戏的特定目的。比如在做掷准游戏时,在安排中高年级的学生练习时可以在距离上拉远,掷准范围缩小到最大限度,每人每次掷准的次数相对比低年级的学生多些,反之低年级学生在距离上、范围上、数量上都应该放宽尺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保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四、“教”与“玩”结合的实践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参加体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体育教学形式和体体育教学内容,满足 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 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二)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三)加快了学生的個性发展
“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 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 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四句话,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娱乐,在娱乐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得到启发,在启发中获得知识。
一、“教”与“玩”结合的提出依据
(一)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
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寓教于玩,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娱乐游戏中体现体育教学内 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
(二)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期,因此运动负荷不能过大
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否则,非但起不到通过上体育课来强身健体的作用, 反而会给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把“教”与“玩”有机结合,使少年学生在上体育课过程 中有张有弛,无疑是必要的。
二、“教”与“玩”结合的基本方法
(一)先玩后教。如练立定跳远,先组织学生分组来个跳格子比赛,让学生自己先找一下立定跳远的感觉。
(二)集分结合。就是在体育课堂上,教师集中一段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和练习规范,然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 组以体育游戏形式进行应用。如,在讲授身体平衡技能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站立、单腿跳跃 、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
(三)课间穿插。就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游戏,以活跃体育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等。这些都能使枯燥、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力,提高学生 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体育游戏是实施体育教学“学”与“玩”的切入点
游戏具有趣味性、普及性、竞争性、易行性等特点,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富有思想性,生活性和直观性,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体育游戏是在快乐的气氛中进行竞争,在竞争中体验愉悦,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它有利于学生体力、智力、品行的发展及非智力的开发,在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此种形式教学,学生不会感到枯燥和厌倦,这也符合少年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他们是以游戏为生命的。”毛泽东同志在给《新体育》的题词中写道:“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这充分说明了儿童对游戏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游戏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切入点。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是能促进学生体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团结、负责、守纪律、乐观、创新等优良品质。
(一)选择游戏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游戏的内容要健康。只有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才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对那些无意义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以及有损学生身心的游戏,我们就要坚决杜绝。
2.选择的游戏要注意安全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选择游戏时应特别注重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做“安全检查”。在场地的安排上也要注意安全因素:如每队、每人之间的左右距离、前后间隔是否恰当,在狭窄的活动场地中,还要考虑避免因周围的障碍物引发的意外事故。比如在进行垒球练习、抛实心球练习的活动中,一定要向学生强调听哨声行动的要求,学生应该在哨声的提示下进行投和捡的动作,以防意外的发生。在进行接力比赛的活动中,要再三叮嘱学生跑时要看好路线,不能低头,防止与其他同学撞在一起,发生危险。另外在交接、冲刺时要保证道路的畅通,不能因为道路阻塞而撞到同学身上而发生危险。
(二)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过程中必须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在分组教学时,都要按指定的方法和规则进行游戏特别是投掷项目及在跑动中进行的游戏及球类游戏,更要有次序,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否则易出现混乱,甚至出现伤害事故,影响教学地顺利进行。
2.游戏内容的选择,规则的制定要有针对性。游戏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内容的选择必须与教材有紧密地联系。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进行游戏地选择,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组、因班,可以允许学生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改进游戏的内容和规则,更好地提高兴趣、增加游戏的全面作用,从而达到游戏的特定目的。比如在做掷准游戏时,在安排中高年级的学生练习时可以在距离上拉远,掷准范围缩小到最大限度,每人每次掷准的次数相对比低年级的学生多些,反之低年级学生在距离上、范围上、数量上都应该放宽尺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保证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快乐。
四、“教”与“玩”结合的实践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参加体体育锻炼的兴趣
“教”与“玩”的结合,丰富了体体育教学形式和体体育教学内容,满足 了学生的情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实现了教者与学者在感情上的融合和在情趣上的共鸣。因此,在体育课堂上, 学生精神饱满,兴高采烈,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二)强化了学生的体能锻炼
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穿插了一些体育游戏,吸引了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使学生的运动量增加,达到了运动负荷。通过“玩”达到了学生运动量,促进了体能的增强。
(三)加快了学生的個性发展
“教”与“玩”的结合,为体育教学营造了一个比较自由、民主的宽松环境, 赋予了学生一些独立自主的权力,使学生可以根据主观愿望,运用获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选择与个人爱好和体 能实际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健康的情趣,锻炼坚强的意志,促进了学生个人性格、气质的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教”与“玩”结合的方法,是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了四句话,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得到娱乐,在娱乐中得到成长,在成长中得到启发,在启发中获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