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发展改革委积极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和改善民生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加快推进各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人民群众就医条件。
截至目前,省发展改革委共安排全省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32.2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4.96亿元,省级资金7.25亿元。主要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儿童医疗服务体系等13个体系。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建设了33个县级医院、285个乡镇卫生院、1542个村卫生室、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和915套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配备33辆农村巡回医疗车,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农村急救体系。主要建设了53个县级(含林场、矿区)急救中心并配备急救设备,有效提升了全省急救能力和水平。
三是卫生监督体系。主要建设了5个州级、46个县级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解决了卫生监督业务用房紧张问题,促进了卫生监督和执法水平的提升。
四是高压氧舱体系。主要建设了4个州级、35个县级医院高压氧舱业务用房及设备配备。丰富了各医院治疗措施,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五是州级医院。主要建设了9个综合医院、5个民族和专科医院业务用房,缓减了医院业务用房紧张问题。
六是儿童医疗服务体系。主要建设了省级和10个州级综合医院儿童诊疗业务用房,改善了儿童医疗环境、提升了儿童医疗水平。
七是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主要建设了5个省级、8个州级医院业务用房,改善了规范化培训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全省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能力。
八是精神卫生防治体系。主要建设了省级和6个州级医院精神病专科,填补了部分地区精神卫生治疗的空白,丰富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九是省级医院。主要建设了9个综合医院、6个专科医院业务用房,进一步促进了医院功能设置的合理性,提升了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作用,保障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十是重大疾病防控体系。主要建设了3个职业病防治院,3个地方病慢性病防治院,1个省级、3个州级、8个县级妇幼保健院,3个州级、10个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十一是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主要为省疾控中心、各州市疾控中心配备食品安全监测、检查设备,食品安全监测体系逐步完善。
十二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主要建设了8个县级计生服务站,为7个县各配置1辆流动服务车,为41个县配置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设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十三是卫生信息化服务系统。主要建设了全省卫生信息化、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逐步提升健康信息服务水平。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青海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医疗需求和健康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安市发布“一带一路”建设
2016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叫响做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工作,西安市政府于近日制定并发布了《西安市“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2016年,西安市将从促进互联互通建设、密切人文交流合作、深化经贸领域合作、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创新金融合作方式、持续唱响新起点等六个方面,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一是通过加快西安港建设,打造“长安号”国际货运品牌,增开国际航线,加快进口肉类和粮食指定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西安铁路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推进海铁、陆铁联运,启动空港、陆港物流专线和城市快线等配套设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
二是以开展丝路主题影视剧创作为契机,不断加强国际旅游合作、教育培训合作、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等途径,促进丝绸之路人文合作与交流。
三是不断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建设,加快中俄丝路创新园、欧亚创意设计园建设,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优化整合驻外商贸服务机构,不断深化经贸领域合作。
四是通过办好丝博会,积极推进自贸区申报工作,加快丝路产品体验馆、丝路风情街、西安领事馆区等项目建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平台。
五是积极引进各类国际性、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领域合作,争取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试点工作,争取在国际港务区开展国际租赁贸易,支持加快金融聚集区建设,大力创新金融合作方式。
六是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以西安廣播电视台为主体,争取国家批准设立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卫视频道。同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良好氛围,持续唱响新起点。
截至目前,省发展改革委共安排全省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 32.21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4.96亿元,省级资金7.25亿元。主要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儿童医疗服务体系等13个体系。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建设了33个县级医院、285个乡镇卫生院、1542个村卫生室、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和915套乡镇卫生院周转宿舍,配备33辆农村巡回医疗车,进一步完善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二是农村急救体系。主要建设了53个县级(含林场、矿区)急救中心并配备急救设备,有效提升了全省急救能力和水平。
三是卫生监督体系。主要建设了5个州级、46个县级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解决了卫生监督业务用房紧张问题,促进了卫生监督和执法水平的提升。
四是高压氧舱体系。主要建设了4个州级、35个县级医院高压氧舱业务用房及设备配备。丰富了各医院治疗措施,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
五是州级医院。主要建设了9个综合医院、5个民族和专科医院业务用房,缓减了医院业务用房紧张问题。
六是儿童医疗服务体系。主要建设了省级和10个州级综合医院儿童诊疗业务用房,改善了儿童医疗环境、提升了儿童医疗水平。
七是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主要建设了5个省级、8个州级医院业务用房,改善了规范化培训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全省全科医生规范化临床培养能力。
八是精神卫生防治体系。主要建设了省级和6个州级医院精神病专科,填补了部分地区精神卫生治疗的空白,丰富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九是省级医院。主要建设了9个综合医院、6个专科医院业务用房,进一步促进了医院功能设置的合理性,提升了区域医疗中心的辐射作用,保障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十是重大疾病防控体系。主要建设了3个职业病防治院,3个地方病慢性病防治院,1个省级、3个州级、8个县级妇幼保健院,3个州级、10个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有效控制各类疾病的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十一是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主要为省疾控中心、各州市疾控中心配备食品安全监测、检查设备,食品安全监测体系逐步完善。
十二是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主要建设了8个县级计生服务站,为7个县各配置1辆流动服务车,为41个县配置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设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十三是卫生信息化服务系统。主要建设了全省卫生信息化、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系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信息系统项目。加快推进公共卫生、医疗服务等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逐步提升健康信息服务水平。
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青海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层次医疗需求和健康需求,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西安市发布“一带一路”建设
2016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叫响做实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建设工作,西安市政府于近日制定并发布了《西安市“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2016年,西安市将从促进互联互通建设、密切人文交流合作、深化经贸领域合作、搭建对外开放平台、创新金融合作方式、持续唱响新起点等六个方面,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
一是通过加快西安港建设,打造“长安号”国际货运品牌,增开国际航线,加快进口肉类和粮食指定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西安铁路物流集散中心建设,推进海铁、陆铁联运,启动空港、陆港物流专线和城市快线等配套设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
二是以开展丝路主题影视剧创作为契机,不断加强国际旅游合作、教育培训合作、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等途径,促进丝绸之路人文合作与交流。
三是不断推进重点合作项目建设,加快中俄丝路创新园、欧亚创意设计园建设,支持优势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优化整合驻外商贸服务机构,不断深化经贸领域合作。
四是通过办好丝博会,积极推进自贸区申报工作,加快丝路产品体验馆、丝路风情街、西安领事馆区等项目建设,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平台。
五是积极引进各类国际性、区域性金融机构总部,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领域合作,争取开展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试点工作,争取在国际港务区开展国际租赁贸易,支持加快金融聚集区建设,大力创新金融合作方式。
六是积极与国家有关部委对接,以西安廣播电视台为主体,争取国家批准设立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卫视频道。同时,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努力营造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良好氛围,持续唱响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