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1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认真分析小学生的数学作业或测试卷中所出现的错误。我们不难发现,一部份错误确实是由于学生知识掌握不牢,方法理解不对,分析出现问题等引起的;但多数却是被教师和家长称为“粗心”而引起的。那么“粗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办法能减少学生因“粗心”而引起的错误呢?
一、引起粗心的原因
1、感知原因
小学生的感知具有笼统,不精确的特点,常把相似的数字或符号混淆起来。如把“十”看成“÷”,把306看成360。或是把看成,口算24×5=100,15×6=80等。学生之所以错,就是因为看题后,把24×5感知想成25×4,把15×6感知想成16×5。学生把数字、符号看错、想错,与小学生的瞬间记忆能力有明显的关系。我们知道,人眼的功能虽然非常优越,但有时也会犯“错误”,就是有时在心理上会产生与客观形态不一样的感觉,这种视错觉在儿童中特别容易产生、再如,有些学生一直出现类似32=6、42=8的错误,教师深入了解后,发现是没有把32与3×2进行辨析。以上说明一方面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太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小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笼统、粗糙的特点。他们不善于在观察中比较、辨别相似的两件事中的不同点。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和辨别,指导他们把相似的概念、算式、定律、应用题等进行对比,促进分化。这样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2、注意原因
小学生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等特点都会引起学习中出现“粗心”现象。
例如,测试卷中有这么一道应用题:“一堆煤,第一天运走12吨,比第二天多运走吨,第三天比第一天多运走,三天一共运走多少吨?”不少学生都错了,主要原因是把吨和想成了一样,其原因就是学生的注意有着因效应的特点。第一次被注意到的对象常常会替代第二次被注意到的对象,先注意了吨,印象深刻,它可能不自觉地就替代了后面的。”
3、思维原因
因思维造成的“粗心”错误,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思维定势而造成的。即学生按照习惯了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去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从而引起错误。如“把3吨盐平均分成7包,每包的重量是3吨的( ),每包重( )”,很多学生填第二空填成了。其原因有的學生平时做类似题时都是写出了单位名称的,所以这里就忘了写,有的因前一个都不写单位名称,所以后面也可以不写,当然后一种错误主要是知识掌握不好引起的,但也不排除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已有知识的干扰是思维原因引起的“粗心”错误的一另一种情况。如化简比,却做成了求比值;要求圆面积,算的却是圆周长,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这种负迁移的影响,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获得过程,注意比较,辨析。
4、习惯原因
因习惯尤其是书写习惯而发生错误的现象十分多,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粗心”而致错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做计算题中较普遍,有的学生因书写不规范出错,有时错了还不知错在何处。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教师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书写认真,计算合理,这种错误就会减少。
二、防止“粗心”的措施
怎样治好学习“粗心”的毛病呢?治病最重要的是确诊,确定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应认真分析每位學生粗心的原因,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首先,教师把每个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记下来,归类分析,然后进行专项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备一本记录本,把每次作业或测验的错误记下来,教师根据某一学生常犯的几种错误,给出具体纠正的办法。
第二,加强有意注意训练,看算式时逐步缩短看算式的时间,抄写题目或排列算式后,用极快的速度与原式进行对照,检查是否抄错。
第三,教师精心备课。把学生容易犯的一些错误充分估计到,精心设计练习题,防患于未然。注意创造和谐、融洽、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教学中重视知识获得过程,概念、法则、定律、公式、解题方法等的推导、归纳、概括过程应充分展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第五,注意练习的多样化、趣味性,加强对比练习、变式练习。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一丝不苟的精神,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动脑,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发现错误,及时订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粗心”也就克服了。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认真分析小学生的数学作业或测试卷中所出现的错误。我们不难发现,一部份错误确实是由于学生知识掌握不牢,方法理解不对,分析出现问题等引起的;但多数却是被教师和家长称为“粗心”而引起的。那么“粗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有什么办法能减少学生因“粗心”而引起的错误呢?
一、引起粗心的原因
1、感知原因
小学生的感知具有笼统,不精确的特点,常把相似的数字或符号混淆起来。如把“十”看成“÷”,把306看成360。或是把看成,口算24×5=100,15×6=80等。学生之所以错,就是因为看题后,把24×5感知想成25×4,把15×6感知想成16×5。学生把数字、符号看错、想错,与小学生的瞬间记忆能力有明显的关系。我们知道,人眼的功能虽然非常优越,但有时也会犯“错误”,就是有时在心理上会产生与客观形态不一样的感觉,这种视错觉在儿童中特别容易产生、再如,有些学生一直出现类似32=6、42=8的错误,教师深入了解后,发现是没有把32与3×2进行辨析。以上说明一方面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太好,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小学生的观察力具有笼统、粗糙的特点。他们不善于在观察中比较、辨别相似的两件事中的不同点。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教会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和辨别,指导他们把相似的概念、算式、定律、应用题等进行对比,促进分化。这样才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2、注意原因
小学生注意分配,注意转移等特点都会引起学习中出现“粗心”现象。
例如,测试卷中有这么一道应用题:“一堆煤,第一天运走12吨,比第二天多运走吨,第三天比第一天多运走,三天一共运走多少吨?”不少学生都错了,主要原因是把吨和想成了一样,其原因就是学生的注意有着因效应的特点。第一次被注意到的对象常常会替代第二次被注意到的对象,先注意了吨,印象深刻,它可能不自觉地就替代了后面的。”
3、思维原因
因思维造成的“粗心”错误,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思维定势而造成的。即学生按照习惯了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去寻求问题解决的办法从而引起错误。如“把3吨盐平均分成7包,每包的重量是3吨的( ),每包重( )”,很多学生填第二空填成了。其原因有的學生平时做类似题时都是写出了单位名称的,所以这里就忘了写,有的因前一个都不写单位名称,所以后面也可以不写,当然后一种错误主要是知识掌握不好引起的,但也不排除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已有知识的干扰是思维原因引起的“粗心”错误的一另一种情况。如化简比,却做成了求比值;要求圆面积,算的却是圆周长,在教学实践中,对于这种负迁移的影响,教师要特别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获得过程,注意比较,辨析。
4、习惯原因
因习惯尤其是书写习惯而发生错误的现象十分多,这实质上也是一种“粗心”而致错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做计算题中较普遍,有的学生因书写不规范出错,有时错了还不知错在何处。学习习惯的培养很重要,教师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书写认真,计算合理,这种错误就会减少。
二、防止“粗心”的措施
怎样治好学习“粗心”的毛病呢?治病最重要的是确诊,确定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教师应认真分析每位學生粗心的原因,然后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
首先,教师把每个学生作业中的错误记下来,归类分析,然后进行专项训练。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备一本记录本,把每次作业或测验的错误记下来,教师根据某一学生常犯的几种错误,给出具体纠正的办法。
第二,加强有意注意训练,看算式时逐步缩短看算式的时间,抄写题目或排列算式后,用极快的速度与原式进行对照,检查是否抄错。
第三,教师精心备课。把学生容易犯的一些错误充分估计到,精心设计练习题,防患于未然。注意创造和谐、融洽、民主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教学中重视知识获得过程,概念、法则、定律、公式、解题方法等的推导、归纳、概括过程应充分展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
第五,注意练习的多样化、趣味性,加强对比练习、变式练习。严格要求学生,培养一丝不苟的精神,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动脑,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发现错误,及时订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粗心”也就克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