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人文精神与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对中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素质;人文精神;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相交领域,既有艺术的属性,又有教育的内涵,是对人的一种素质的培养与精神的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学音乐教育是一项重在培養学生素质的教育活动。
一、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素质
那么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养的素质,提高他们哪些境界呢。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活动首先是要让学生艺术上的素质有所提高,通过音乐的审美及创造活动,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发展他们审美创美的能力。至于如何培养并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已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过有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此不加赘述。
除艺术素质之外中学音乐教育还应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呢?一是人文精神,二是创新精神。中学生们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此时的音乐教育也应该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提高上有所作用。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这些统统都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处于一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必不可少。
二、中学音乐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音乐教育有着培养人文精神的优势
音乐教育在于开启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通过其操作性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认识与思维活动都能产生影响。而处于思想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时期,学生们思维活跃又缺乏必要的社会认识,此时音乐教育中如果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则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上,音乐的人文教育意义很早就被人们所认同,历朝历代的教育政策无不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训言来强调音乐社会功人文能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就是为了强调音乐教育的人文意义。
2、可以从音乐文化历史中进行人文观念的引导
音乐教育的内涵中也包括音乐文化历史的教育,对于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来说,音乐文化历史的人文引导则可以更简单,更生动的来开展。可以学生喜爱的音乐历史人物为切入点,搜集相关资料,讲述该人物的生平奋斗历程、思想追求和审美态度,从而给学生一个人生奋斗的缩影,也给学生一些人生的思想追求和审美态度的参考。再就该人物所处的音乐时代及其所代表的音乐流派进行讲述,讲述该时代的社会观念特点及对音乐创作和该人物的思想影响,注重表现该人物由于时代环境所造成的思想观念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还要讲述该人物主要作品思想观念的表达,评价这种思想观念对其人生、对社会、对音乐创作的影响,等等。总之,这些主要是强调对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引导。
3.通过优秀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来引导精神
这里所说的优秀作品不单是流行的、被广为传颂的音乐,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强烈带有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通过作品的演唱和赏析,分析作品所流露的思想价值,再深入的了解作品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从分析作品的表现方式到分析作品的风格态度,弄清创作者是怎样通过作品来表现自我审美追求的。最直接最简单的就是通过演唱和思考来传送作品所流露的思想价值,这就要选择好人文色彩浓厚的作品如:《爱的奉献》、《感恩的心》等。
三、中学音乐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
创新精神应该具有强烈的刨新意识,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中学音乐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感受、自身实践来丰富学生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开发。
1、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积参与,将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方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本位的思想依然存在,教师过多的注重了自身的感受,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心存厌倦,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创新精神的培养自然受到限制。我们必须落实学生主体的理念,重新审视音乐课堂,为学生提供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创造。教学中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创新思考,自己决定为歌曲添加何种引子,可以允许学生为歌曲改编不同的尾声,通过学生的感受与理解对歌曲采取自己的唱法。这对于提高学生音乐课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2、注重课堂环境的营造,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环境一定要轻松、民主。如果课堂不民主不宽松,学生的思想自由就会受到限制,学生的好奇心也会受到消极影响。中学音乐课堂,应该是轻松的、民主的、相对自由的课堂,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放松,好奇心才会得到鼓励,随着思维的舒展,一些新的想法就会不断产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被唤醒并得到增强。
有了轻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还要有好的课程切入情景,才能事半功倍,更好效果的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中学音乐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想象中。这个情景模式,可以在教室内,也可以在教室外。比如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授中,可以带着学生到附近的人工湖、公园进行户外划船运动,在娱乐的同时,不失时机的教学生演唱该歌曲,向他们讲述《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写作背景。在寓教于乐中学生对课堂的主动参与性会更强,对课程的体验也会更真切、更丰富,思维也会更活跃,想法也会更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倩.浅谈中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音体美劳教学,2007.12;
[2].刘超浅.谈中学音乐教育方式的转变[J].音乐教育与创作,2008.6
【关键词】中学音乐教育;素质;人文精神;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相交领域,既有艺术的属性,又有教育的内涵,是对人的一种素质的培养与精神的提高。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学音乐教育是一项重在培養学生素质的教育活动。
一、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素质
那么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什么养的素质,提高他们哪些境界呢。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活动首先是要让学生艺术上的素质有所提高,通过音乐的审美及创造活动,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发展他们审美创美的能力。至于如何培养并提高中学生的艺术素质,已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过有效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在此不加赘述。
除艺术素质之外中学音乐教育还应培养学生哪些素质呢?一是人文精神,二是创新精神。中学生们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此时的音乐教育也应该在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提高上有所作用。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这些统统都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处于一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创新精神必不可少。
二、中学音乐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1、音乐教育有着培养人文精神的优势
音乐教育在于开启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通过其操作性的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思维认识与思维活动都能产生影响。而处于思想观、价值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时期,学生们思维活跃又缺乏必要的社会认识,此时音乐教育中如果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对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则有着重要的意义。事实上,音乐的人文教育意义很早就被人们所认同,历朝历代的教育政策无不以"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训言来强调音乐社会功人文能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就是为了强调音乐教育的人文意义。
2、可以从音乐文化历史中进行人文观念的引导
音乐教育的内涵中也包括音乐文化历史的教育,对于中学生的音乐教育来说,音乐文化历史的人文引导则可以更简单,更生动的来开展。可以学生喜爱的音乐历史人物为切入点,搜集相关资料,讲述该人物的生平奋斗历程、思想追求和审美态度,从而给学生一个人生奋斗的缩影,也给学生一些人生的思想追求和审美态度的参考。再就该人物所处的音乐时代及其所代表的音乐流派进行讲述,讲述该时代的社会观念特点及对音乐创作和该人物的思想影响,注重表现该人物由于时代环境所造成的思想观念对音乐创作的影响;还要讲述该人物主要作品思想观念的表达,评价这种思想观念对其人生、对社会、对音乐创作的影响,等等。总之,这些主要是强调对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引导。
3.通过优秀音乐作品的社会价值来引导精神
这里所说的优秀作品不单是流行的、被广为传颂的音乐,主要是指人文精神强烈带有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通过作品的演唱和赏析,分析作品所流露的思想价值,再深入的了解作品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背景,从分析作品的表现方式到分析作品的风格态度,弄清创作者是怎样通过作品来表现自我审美追求的。最直接最简单的就是通过演唱和思考来传送作品所流露的思想价值,这就要选择好人文色彩浓厚的作品如:《爱的奉献》、《感恩的心》等。
三、中学音乐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
创新精神应该具有强烈的刨新意识,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中学音乐课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音乐的聆听、感受、自身实践来丰富学生的音乐形象,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以开发。
1、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积参与,将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上,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方法、动手能力、创造能力。这一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然而实际教学中教师本位的思想依然存在,教师过多的注重了自身的感受,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心存厌倦,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创新精神的培养自然受到限制。我们必须落实学生主体的理念,重新审视音乐课堂,为学生提供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创造。教学中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创新思考,自己决定为歌曲添加何种引子,可以允许学生为歌曲改编不同的尾声,通过学生的感受与理解对歌曲采取自己的唱法。这对于提高学生音乐课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2、注重课堂环境的营造,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环境一定要轻松、民主。如果课堂不民主不宽松,学生的思想自由就会受到限制,学生的好奇心也会受到消极影响。中学音乐课堂,应该是轻松的、民主的、相对自由的课堂,只有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学生的思想才能得到放松,好奇心才会得到鼓励,随着思维的舒展,一些新的想法就会不断产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逐渐被唤醒并得到增强。
有了轻松民主的课堂环境还要有好的课程切入情景,才能事半功倍,更好效果的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创新能力。这就要求中学音乐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模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想象中。这个情景模式,可以在教室内,也可以在教室外。比如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教授中,可以带着学生到附近的人工湖、公园进行户外划船运动,在娱乐的同时,不失时机的教学生演唱该歌曲,向他们讲述《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写作背景。在寓教于乐中学生对课堂的主动参与性会更强,对课程的体验也会更真切、更丰富,思维也会更活跃,想法也会更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方倩.浅谈中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音体美劳教学,2007.12;
[2].刘超浅.谈中学音乐教育方式的转变[J].音乐教育与创作,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