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的挽歌,献给生命的埋守

来源 :师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ong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流的挽歌,献给生命的埋守】
  女艺术家笔下一旦出现女子形象,必定逃不掉人们对其自述成分的掂量,即多大程度可以认为那是一幅作者的自画像,但对待男性创作者,观众则没有这样的思维定向,这非常值得玩味,甚至可能还有批判的必要,女性作者确实更需要僶俛从事以获得非自述认定的自由。但无论如何,进行主角代入仍然是意味深长的。只要愿意,女画家也可以随时自我代入。
  水中站立、俯身、头伏靠着,似息非息……身体是成熟女子的线条,但此刻并不为愉悦的观赏而存在,因为这种肉体的松弛并不赦免心灵的紧张。这也不是一个偶然的身体事件,因为画面提供了可以与日常进行上下文沟通的氛围——她可以永远这么呆下去,能够确定不被任何人打扰;她也可以即刻起身上岸,但却不能确定可以被生活礼待。
  如果往她的躯体投去进一步审视的目光,你会发现这个水中的躯体明显不是古典主义的。西方古典主义的躯体有具象的明朗,它们乐意大方地歌颂上帝的英明。优雅的、虔诚的与肉欲的、盛大的身体分别认领古典精神雅俗分明的主张,而它无心指认雅俗。它唱的也不是印象派表里如一的光影之歌,它虽有着舒缓的表象,但内里涌动的却是令人无法忽视的不安。它也没有使用野兽派或立体主义的变形来表达内心的扭曲交战,它不打算进行顽抗,只是通过对水流墨色选择性的渲染对现实进行微微的指摘。更不是超現实主义,它谢绝一切梦幻的向往,它身体的肌肤正呼吸着当下的空气……归入流派是必然的读画路径,但对于马琳·杜马斯而言,归类毫无意义也无必要。
  画面有一种似是而非的安静,笼罩着一种内隐的哲学的气氛。虽然表面的安静并没有包裹住与生活握手言和的失败,那一片水域也不打算为画中人提供任何精神的庇护,只是相比较其他聊胜于无罢了。但是水流并非乏味,它在暗示身体内在的潜绪,揭示这个躯体倦怠的停留与不歇的躁动同在。水流也可视为存在的隐喻,即既是无处不在的包围,也是一意孤行的流逝。身体也并非全然沦落不振,她的美虽不意图打动人,但她也并不是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她水中的腿部还在申辩可以支撑她站着的力量,但她决绝的头朝里的姿态拒绝了交流的一切可能。这同时也把解读完全让度给观众,毋宁说正是画家信心十足的体现。
  画面无多余的颜色,灰暗的色调依然顽强地宣泄画家对于色彩的偏爱,这得益于墨色的强烈和丰富。她清除了画面叙事杂乱的分枝,让黑暗之调有了简洁耐看的意蕴。而那一汪水流总是以具体的灵动给予人们轻盈的示范,在它的对比下,人体更显得是沉重所在,何况是以埋伏之状,由是画面有了双重的自审意味。
  【失语者】
  这幅作品令我想到泰戈尔笔下的素芭,素芭是一位哑女,泰戈尔写道:“这位失去话语的哑女就像大自然一样,具有一种孤僻的庄严性格。” “素芭的整个内心犹如被浓雾笼罩的朝霞一样,完全浸沉在泪水里。”无论是素芭还是眼前这个忧伤的面孔,既可视为社会阶级固化中焦虑的弱势者,也可视为男女狭小政治中可怜的凋敝者,更可看做是广义的“被抛入”世界的无可依附的个体之缩影。
  经济社会老早便学会甩包袱发展,全球一体化更使得城市化进入快跑道,在女子鼻端前方,是一代代的唯利者接棒掘出的一条隐藏而深邃的鸿沟,它提醒人们注意画家对社会学的热忱。这位画家的个性总是以执拗的肖像面貌显现,以人物抽离感传达她对社会伤害的控诉。她不满意只是勾勒无助的神色,她的野心更在于从边缘心态出发揭示人类共通的精神困境。
  女子不是被粗硬的手指从后面探前捂住嘴,不是骤然便止,不是祸从天降,而是雾体渐浓,口声渐消,但自身仍恍然不觉,正此渐失之味,尤耐寻思。当其欲张口大喊,发现已经无声可出,不记何时唇舌已钝或是不被授权。
  画家对于五官的描摹有意进行模糊化处理,融入一些意笔的效果,使得脸庞上有自然流淌的印痕,简远萧淡的笔触令不欢乐的画面有了令人多做停留的理由。部分涂鸦的笔迹让其产生批判的直白性,海报式的裁取又有些许明快的流行性,但这两者并没有消解它的苦难感,只是让画面出现一种刻意为之的轻松,更可看做画家不甘风格归类的尝试。
  在她心中,匕首即将苏醒,她熬红的眼睛,正在透露这一点,受害者和施暴者是权力弱势方可能会随时调换的两种比肩同行的身份,但遗憾的是在快节奏和高效能的社会列车中,她鼓足一生勇气预备投掷出去的匕首找不到具体目标,却因久握手中而麻木,被颠簸而抖落在道旁,划出的竟是泄了气的抛物线。也好,她的眼只是在寻觅痛苦的源头,还看不到社会的险象环生,因此又有单纯品性的留存。
  在生活的格栅中,女子不可调停的难过被暂时关押。胖不起来的面颊上,她留下自己颤抖的指纹。
  (本期鉴赏人:北熹)
其他文献
文化类节目在近期制造了个小高潮。《中国诗词大会》之后,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嘉宾们念诗,读散文和家书,分享曾经打动过、甚至改变过自己生命轨迹的文字。首期节目以“遇见”为主题,有知名演员濮存昕、企业家柳传志、世界小姐张梓琳、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也有从四川成都鲜花山谷里走来的普通夫妇等。(见《新京报》)  一段文、一首诗歌、一封信、一个故事……,《朗读者》并没有复杂的情节,也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赋予了新的内涵,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得到进一步凸显,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更为明确。作为一名基层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我倍感振奋,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在心,责任在肩,从北京回来后,我不断思考的是两件事:如何将十九大精神以及自己参加十九大会场内外的感受传达出去?以及如何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落实贯彻会议精神?
乡村学校的教育投入不足,乡村教育日渐衰落:校舍条件破旧,教学仪器设备差或不足,师资缺编缺科现象突出,留守学生成为学生主体,且生源逐年递减,小规模学校增多,办学较为困难,教师队伍难以稳定,教育教学质量令人堪忧,办学特色不明,学校没有生机活力……这一系列问题长期困扰着不少乡村学校的仁人志士。乡村学校的出路在哪?笔者曾经也思索过、追问过、探寻过……在百思不得其解之际,近日,笔者深入到四川省阆中市考察了乡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失去家校之间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不同形式的家长课程来引导家长的家庭教育。但由于课程内容、授课形式、家长配合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长课程的作用并不明显,家校协作的效果并不理想,以致于最终影响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我校将美国“正面管教”这一全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植入本校的家长课程体系中,取得了较
红日又一次升起。  一间间古老残破的木屋染上朝阳特有的红金颜色,蚕食着古木的白蚁的影子映在缠绕着木头的不知名的青翠藤叶上格外清晰。阳光也在唤着那土地上的儿女们晨起劳作。那正是黄河所孕育的千千生命中的一小支——夸父族的人们,从一夜安眠中醒来,迎接崭新的一天。  翻涌的黄河边照旧几乎聚集了全村的人——年轻的少女用手指沾了河水梳理着自己那惹人怜爱的漆黑秀发,娇嫩红润的脸上的笑容灿烂得令人想起三月的日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把“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并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当前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妄自菲薄”的现象较为普遍,部分学生甚至萌生了“文化虚无主义”的文化心态,因而,探讨在高中语文教育中以符合教
一、问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道德观等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在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增加的同时,夫妻间的婚姻生活自然而然地发生深刻的改变,人们对婚姻的态度越来越包容,一方面是一种观念上的解放和进步,另一方面容易让人们产生婚姻随意化的思想,忽略婚姻对家庭、生活、事业的重要性,造成近年来我国离婚率节节攀升。  2012年,“幸福”一词成为人们茶
傍晚的尖叫和飞掠消失了  白头翁消失了,太阳的悲哀,  太阳的悲哀,也消失了……月亮和月亮,  关于夜莺的词语的黄色月亮  在无节拍的节拍中,不是为我准备的鸟  而是一只鸟的名字和一支无名曲的名字  我从未——也永远不会听见。  然而在一切均已消失的静止之下,静止地  有什么东西驻留着,安坐着,  某种残存的尖叫和飞掠,  反复刮擦着夜莺的这些遁词  盡管我从未——也永远不会听见那只鸟。  而静止
55年的杏坛耕耘,他用坚守书写了一部举世无双的教育传奇;大半个世纪的勤奋苦读,他以执着谱写出一段乐在其中的阅读人生。含英咀华,他用书香描绘出世间的至善至美;薪火相传,他用大爱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梦想成真。  ——摘自《“浸润书香·智慧行走”泰州教师风采录》  任祖镛老师,1939年生,江苏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红杉树中学优秀园丁奖章以及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荣誉获得者。从教58年来,这位79岁的老人
长成一棵树——张兴华其人  江苏南通,是一座滨江临海的美丽小城。  这里,走出了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践行“父实业,母教育”;走出了现代著名诗人卞之琳,写下“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也走出了一位小学数学教学专家——张兴华,钟情于研究“儿童学习心理”。  在张兴华的记忆中,在南通师范学校(张謇先生创办的全国第一所独立师范学校)读书时,教育学、心理学这些学科最不受同学们欢迎,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