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相趋同为导向,突出人本管理的思想,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企业)与激励客体(员工)相互作用的方式,如何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是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难题。
激励机制的三大问题
企业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通常会存在三个问题:
缺乏体系性和规范性。一是人力资源规划建设薄弱,员工招聘和使用不作预测和规划,部门设置和岗位设置缺乏针对性,员工进入公司后容易出现工作职责不清,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发展目标不协同等问题;二是激励手段较为单一。激励约束工具多种多样,但主要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物质激励主要包括基本薪酬、奖金、长期激励计划、福利和特殊待遇等方面;精神激励主要包括目的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工作激励、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荣誉和晋升激励、情感激励和负激励等形式。管理者容易误以为只有货币性收入一种激励手段,缺乏使用精神激励的意识,或者精神激励涵盖面较窄,抑或只倚重负激励等惩罚手段;三是绩效考核指标设定与组织目标偏离较大,且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核也就不能为激励兑现和发放提供导向和标准;四是企业文化建设未能为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正确看待激励机制的理念。
缺乏人本管理的思想。一是管理者观念落后。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误以为仅仅依靠激励制度体系的建设就能达到激励效果,没有意识到激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不仅受到职工的个性差异、文化背景、企业环境及激励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员工的需要、动机、目标、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二是激励制度的制定缺乏对员工个体需求的研究和分析。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由低到高分布的,不同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需求,一些企业不考虑员工需要的差异性,激励不分对象、不分方式、不分时期,只关注企业整体目标如何实现,不关注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员工的需求,造成激励效果与期望值相差甚远;三是过于关注企业整体目标,忽视员工需求,以及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趋同性的塑造。
未能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一是激励和考核制度一旦制定,有时会僵化和严格的执行。不参考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本企业的组织目标、激励要素进行修订,导致激励效果降低或者出现异向;二是激励机制的修订缺乏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大多数时候沦为管理者调整激励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的借口。
长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以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趋同为指导思想可以制定企业的长效激励机制。
以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趋同为根本出发点
企业构建长效激励机制需要明确指导思想,一般的方法是以实现组织总体目标为根本出发点构建激励机制。这种方法重视激励主体及组织目标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组织的利益,短期效果可能较为明显,但是忽略了员工个体的差异性,长期效果将逐步递减。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提出以员工目标为导向来制定激励机制,让员工从实现自我价值出发,完成个人目标的同时最终促成总体目标的实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较大,因为中国现阶段国情决定了个人目标较难获得统一。在强调个体目标的同时,公司目标可能会出现弱化,企业短期利益也将无法保障,很难符合中国企业目前的生存现状。有没有更佳的方案呢?
笔者认为,不能仅仅依托某一种方法,应该将上述两个目标结合起来,使二者的目标趋同。具体办法是先确定组织目标,通过组织目标的分解,明晰企业的年度计划、战略举措,并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计划、明确员工数量和岗位需求、确定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并为每个岗位设定职业发展通道,使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和每位员工的发展目标都与公司目标一脉相承。再通过激励机制的规范化设计,在激励机制的驱动下,个人的行为受到绩效考核的约束,组织和个人再对个人绩效评定结果进行反馈沟通,使个人按照本岗位所设定的可能发展路线进行发展,从而达成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趋同。
人本管理为指导,建立规范体系
如何使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尽可能保持一致,需要有激励机制的引导和约束。建立规范的激励机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激励机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二是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发展阶段的员工制定差异性的激励方案。
激励机制制定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相对不难,但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要强调。一是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在本企业顺利实施的软环境;二是激励的公平性,“不患寡,而患不均”是物质激励环节中最为关键的问题,需要通过部门在企业价值链的重要程度和员工岗位价值评估等工具,公平设定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序列的物质奖励标准;三是精神激励的运用,在激励手段方面拓宽各种精神激励方式的组合运用,尤其是对岗位层次较高的员工和各层级代表员工加大精神奖励。
人本管理是保障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趋同性的关键。一是管理者需要确立正确的观念,激励机制不仅仅是激励制度的总和,其中也包含着复杂的心理过程,关键在于针对性地激发每位员工的内生动力;二是对个人实施差异性的激励方案是激励机制最为关键的内容。差异性的激励方案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宏观层面受到如行业特点、主要竞争对手激励要素对比分析、企业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支付能力、企业文化等,微观层面则受到个人期望、个人需求阶段(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层级)、个人所在公司层次、个人所从事岗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需充分了解宏观和微观因素,方能制定出完备的激励机制,各激励要素的确定才能比较准确,方能保障激励效果。同时管理者须研究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个人需求阶段的差异,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组合,在符合公司激励体系和组织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具有差异性的激励方案,激励每位员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并最终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对激励机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企业激励机制有时会因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而发生变化,那么企业也需对激励机制进行动态的调整,而不是一味的僵化执行。一是企业发展目标的适时修订,外部环境如果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就需要依据制定企业发展目标的流程,重新输入战略规划及目标制定的要素,得到新的企业发展目标,并依据企业新目标来修订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二是企业激励要素的修订,行业、地域和目标竞争企业的激励要素是本企业制定激励机制的参考依据,如果主要参考指标发生重大变化,也需依据一定流程进行同向修订,以确保激励要素的激励作用;三是建立修订的制度和流程。激励机制的动态调整需要严格的制度和流程来规定,原则上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建议,董事会、绩效管理委员会、总裁办公会等组织以投票的方式来最终确定是否修改,以及修改的内容和幅度。
综上,企业管理者应更新自身观念,以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相趋同为导向,不断掌握激励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工具,突出人本管理的思想,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责编 李仕洋
激励机制是指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企业)与激励客体(员工)相互作用的方式,如何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是大多数企业所面临的难题。
激励机制的三大问题
企业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通常会存在三个问题:
缺乏体系性和规范性。一是人力资源规划建设薄弱,员工招聘和使用不作预测和规划,部门设置和岗位设置缺乏针对性,员工进入公司后容易出现工作职责不清,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发展目标不协同等问题;二是激励手段较为单一。激励约束工具多种多样,但主要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类。物质激励主要包括基本薪酬、奖金、长期激励计划、福利和特殊待遇等方面;精神激励主要包括目的激励、尊重激励、参与激励、工作激励、培训和发展机会激励、荣誉和晋升激励、情感激励和负激励等形式。管理者容易误以为只有货币性收入一种激励手段,缺乏使用精神激励的意识,或者精神激励涵盖面较窄,抑或只倚重负激励等惩罚手段;三是绩效考核指标设定与组织目标偏离较大,且缺乏严格、系统、科学的评定手段,导致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核也就不能为激励兑现和发放提供导向和标准;四是企业文化建设未能为激励机制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内部环境和正确看待激励机制的理念。
缺乏人本管理的思想。一是管理者观念落后。许多企业的管理者误以为仅仅依靠激励制度体系的建设就能达到激励效果,没有意识到激励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行为过程,不仅受到职工的个性差异、文化背景、企业环境及激励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更受到员工的需要、动机、目标、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二是激励制度的制定缺乏对员工个体需求的研究和分析。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由低到高分布的,不同发展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需求,一些企业不考虑员工需要的差异性,激励不分对象、不分方式、不分时期,只关注企业整体目标如何实现,不关注不同层次、不同发展阶段员工的需求,造成激励效果与期望值相差甚远;三是过于关注企业整体目标,忽视员工需求,以及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趋同性的塑造。
未能依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一是激励和考核制度一旦制定,有时会僵化和严格的执行。不参考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本企业的组织目标、激励要素进行修订,导致激励效果降低或者出现异向;二是激励机制的修订缺乏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大多数时候沦为管理者调整激励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的借口。
长效激励机制的构建
以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趋同为指导思想可以制定企业的长效激励机制。
以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趋同为根本出发点
企业构建长效激励机制需要明确指导思想,一般的方法是以实现组织总体目标为根本出发点构建激励机制。这种方法重视激励主体及组织目标的需求,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组织的利益,短期效果可能较为明显,但是忽略了员工个体的差异性,长期效果将逐步递减。同时,一些学者也开始提出以员工目标为导向来制定激励机制,让员工从实现自我价值出发,完成个人目标的同时最终促成总体目标的实现。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度较大,因为中国现阶段国情决定了个人目标较难获得统一。在强调个体目标的同时,公司目标可能会出现弱化,企业短期利益也将无法保障,很难符合中国企业目前的生存现状。有没有更佳的方案呢?
笔者认为,不能仅仅依托某一种方法,应该将上述两个目标结合起来,使二者的目标趋同。具体办法是先确定组织目标,通过组织目标的分解,明晰企业的年度计划、战略举措,并制定公司的人力资源计划、明确员工数量和岗位需求、确定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资格,并为每个岗位设定职业发展通道,使每个岗位的工作目标和每位员工的发展目标都与公司目标一脉相承。再通过激励机制的规范化设计,在激励机制的驱动下,个人的行为受到绩效考核的约束,组织和个人再对个人绩效评定结果进行反馈沟通,使个人按照本岗位所设定的可能发展路线进行发展,从而达成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趋同。
人本管理为指导,建立规范体系
如何使个人目标与公司目标尽可能保持一致,需要有激励机制的引导和约束。建立规范的激励机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突出激励机制的完整性和规范性,二是针对不同层级、不同发展阶段的员工制定差异性的激励方案。
激励机制制定的完整性和规范性相对不难,但有三个方面的内容要强调。一是企业文化的作用,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建立一种激励机制在本企业顺利实施的软环境;二是激励的公平性,“不患寡,而患不均”是物质激励环节中最为关键的问题,需要通过部门在企业价值链的重要程度和员工岗位价值评估等工具,公平设定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序列的物质奖励标准;三是精神激励的运用,在激励手段方面拓宽各种精神激励方式的组合运用,尤其是对岗位层次较高的员工和各层级代表员工加大精神奖励。
人本管理是保障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趋同性的关键。一是管理者需要确立正确的观念,激励机制不仅仅是激励制度的总和,其中也包含着复杂的心理过程,关键在于针对性地激发每位员工的内生动力;二是对个人实施差异性的激励方案是激励机制最为关键的内容。差异性的激励方案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在宏观层面受到如行业特点、主要竞争对手激励要素对比分析、企业发展阶段的特点和支付能力、企业文化等,微观层面则受到个人期望、个人需求阶段(马斯洛需求理论的五个层级)、个人所在公司层次、个人所从事岗位等因素的影响。企业需充分了解宏观和微观因素,方能制定出完备的激励机制,各激励要素的确定才能比较准确,方能保障激励效果。同时管理者须研究不同层级、不同岗位、不同个人需求阶段的差异,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组合,在符合公司激励体系和组织目标的前提下,制定具有差异性的激励方案,激励每位员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并最终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对激励机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
企业激励机制有时会因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而发生变化,那么企业也需对激励机制进行动态的调整,而不是一味的僵化执行。一是企业发展目标的适时修订,外部环境如果发生重大变化,企业就需要依据制定企业发展目标的流程,重新输入战略规划及目标制定的要素,得到新的企业发展目标,并依据企业新目标来修订岗位绩效考核指标;二是企业激励要素的修订,行业、地域和目标竞争企业的激励要素是本企业制定激励机制的参考依据,如果主要参考指标发生重大变化,也需依据一定流程进行同向修订,以确保激励要素的激励作用;三是建立修订的制度和流程。激励机制的动态调整需要严格的制度和流程来规定,原则上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建议,董事会、绩效管理委员会、总裁办公会等组织以投票的方式来最终确定是否修改,以及修改的内容和幅度。
综上,企业管理者应更新自身观念,以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相趋同为导向,不断掌握激励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工具,突出人本管理的思想,激发员工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责编 李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