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信息高度交流的今天,一些新的工具、新的软件、新的多媒体相继出现,如何把新的信息技术运用到研究性学习课堂中去,更大程度地将教学变为探究加合作式学习,真正体现学生活动的主体性,让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深度融合,已成为值得研究与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 体验 合作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70-01
随着科技的发展,重视孩子人性化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创造性地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现时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下面我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浅谈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深度融合的问题。
一、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最终目的则是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获得健康、全面的个性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研究性学习教师的作用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首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接受知识,甚至主动探究知识,并加以实践。老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和精神引领,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鼓励学生思考,除了此正式职能外,教师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三、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需要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析、整理、组合,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充实和提高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研究实践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激起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去,并能广泛猎取知识,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
教学案例:1:“小记者”访谈系列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自信心,我校组织了“小记者”访谈系列活动。学生自备摄影器材,自选素材,自己制作,全校统一评选,优秀的作品将被推荐到校园广播电台进行展播,得到了学生的积极认可。
同学们按照小组讨论的既定方案,进行分组访谈。有的访谈自己的老师,把老师鲜活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让同学们对老师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有的访谈自己的家长,通过一段家长的表白,深深流露出了父母的拳拳深情,可憐天下父母心,上了一堂感恩课。从同学们渴望的眼神中我读出了这份期盼,我们的学生多么愿意和家长真诚交流,可是又有多少这样的机会呢?有的学生去访问我们的校长,从校长的谈话中,我们读出了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尊重和重视,也读懂了这份深深的责任。
在整个的访谈中,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精心配合,协同合作,熟练掌握了DV的使用方法。例如:视频的截取和合并,声音的加工处理,场景的置换等多媒体技术。在后期的作品完善制作中,各小组各负其责,有的上网搜索资料,整理图片,有的运用所学软件,设计制作动画,信息技术课堂真正变成了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有了信息技术潜移默化的运用,学生兴趣盎然,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不乏新意,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人才和信息技术高手。“小记者”访谈系列活动取得圆满的效果。
案例2:话剧表演活动
这学期,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组织了一次话剧表演,学生自编自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渴望和原动力,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进行经典的话剧展播,使学生不仅对话剧有了深刻的了解,更是深深喜欢上了话剧,有了强烈的表演话剧的欲望。
在表演准备过程中,学生自制道具,自选服装,自选表演的角色。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小组负责撰写剧本,有的负责节选音乐,同时利用音频处理软件对音乐效果进行处理,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排练,现场效果很好,整个的表演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精美的视频,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一些美好经典的场面,被拍成了照片,做成了精美的电子相册。这次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训练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自主活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综合以上案例,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不应该是照本宣科,而是课堂上除了引领和引导之外,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活动。老师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给老师一个惊喜;老师给学生一个引导,学生就会走得更远。
让信息技术课与研究性学习深度融合,让学生去享受信息技术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是一种理念的融合,也是一种新意的融合。我们应努力探索新的方法,总结经验,更新理念,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开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意。
【关键词】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 体验 合作 融合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70-01
随着科技的发展,重视孩子人性化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迅速地获取和筛选信息、创造性地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现时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下面我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浅谈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深度融合的问题。
一、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其最终目的则是使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究性学习获得健康、全面的个性发展。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课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研究性学习教师的作用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首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接受知识,甚至主动探究知识,并加以实践。老师在其中的作用就是引导和精神引领,正如《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鼓励学生思考,除了此正式职能外,教师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三、研究性学习与学科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需要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分析、整理、组合,这个过程就是对学科知识的巩固、充实和提高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研究实践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激起他们渴求知识的愿望,使他们更加自觉地、主动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中去,并能广泛猎取知识,以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
教学案例:1:“小记者”访谈系列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自信心,我校组织了“小记者”访谈系列活动。学生自备摄影器材,自选素材,自己制作,全校统一评选,优秀的作品将被推荐到校园广播电台进行展播,得到了学生的积极认可。
同学们按照小组讨论的既定方案,进行分组访谈。有的访谈自己的老师,把老师鲜活的一面展现给大家,让同学们对老师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有的访谈自己的家长,通过一段家长的表白,深深流露出了父母的拳拳深情,可憐天下父母心,上了一堂感恩课。从同学们渴望的眼神中我读出了这份期盼,我们的学生多么愿意和家长真诚交流,可是又有多少这样的机会呢?有的学生去访问我们的校长,从校长的谈话中,我们读出了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尊重和重视,也读懂了这份深深的责任。
在整个的访谈中,我们的研究性学习小组精心配合,协同合作,熟练掌握了DV的使用方法。例如:视频的截取和合并,声音的加工处理,场景的置换等多媒体技术。在后期的作品完善制作中,各小组各负其责,有的上网搜索资料,整理图片,有的运用所学软件,设计制作动画,信息技术课堂真正变成了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有了信息技术潜移默化的运用,学生兴趣盎然,研究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不乏新意,同时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人才和信息技术高手。“小记者”访谈系列活动取得圆满的效果。
案例2:话剧表演活动
这学期,我们研究性学习小组组织了一次话剧表演,学生自编自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渴望和原动力,教师首先通过多媒体进行经典的话剧展播,使学生不仅对话剧有了深刻的了解,更是深深喜欢上了话剧,有了强烈的表演话剧的欲望。
在表演准备过程中,学生自制道具,自选服装,自选表演的角色。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小组负责撰写剧本,有的负责节选音乐,同时利用音频处理软件对音乐效果进行处理,经过紧张而有序的排练,现场效果很好,整个的表演过程录制下来,制作成精美的视频,获得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一些美好经典的场面,被拍成了照片,做成了精美的电子相册。这次活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开放性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训练了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自主活动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综合以上案例,我认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不应该是照本宣科,而是课堂上除了引领和引导之外,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活动。老师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给老师一个惊喜;老师给学生一个引导,学生就会走得更远。
让信息技术课与研究性学习深度融合,让学生去享受信息技术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是一种理念的融合,也是一种新意的融合。我们应努力探索新的方法,总结经验,更新理念,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开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