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基于笔者长期的民俗学课程教学实践,认为高校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应充分运用新兴教学模式和方式,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有机组合,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求知心理,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民俗学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06-01
众所周知、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以民众的社会生活方式为切入点,注重探讨民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习俗,从而揭示人在社会化进程中逐渐适应自然、逐步调适社会关系的普遍规律。高校民俗学课程的设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仅使学生掌握他已经经历或今后将体验的民俗生活方式的运行规律、而且还帮助他们去了解构成民族文化和民族社会的基本民俗单位。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诸多传统乡村民俗已逐渐让步于城市民俗,或融入其中,或移风易俗。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其实从某种层面上会起到传统民俗向现代生活方式过度的过滤器作用,它对乡村民俗生活方式在现代行为方式之中的整合也将扮演推进器的社会角色。从乡村到城市的大学生随着不断接受现代知识和现代社会方式,对于自己不断淡化的传统民俗生活的如何传承和改进,是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始终会面临和回答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校以人文社会科学,如文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等专业的本科学生当中这种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等诸多社会心理往往交织在一起,时而形成某种压力、时而形成某种阻力、使得他们容易在民俗的传统与现代转型之间徘徊思索。在高校本科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社会心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荐,也随之出现较为复杂的社会纠结。如何运用民俗学的学科知识去引导、去开解现代社会发展对传统民俗生活方式转型所必然带来的心理纠结,理应成为高校民俗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中的教学目标之一。笔者在长期从事高校民俗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大学生的这一思想纠结。笔者发现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民俗事项的把握度大多停留在“是什么”的知识层面,但其历史进程、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等层面的多方位、多角度的考虑仍然欠缺,对于某一种民俗事项形成的“为什么”大多依据民俗事项表象的层面思考和回答问题,欠缺多角度、多方位的逻辑推理能力。青春期学生思维能力的单一化加之他们在应试教育中长期形成的“机械性思维”使得他们对某一民俗事项形成原因的课堂回答大多局限在自己的猜想或直观范围,从而导致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教师与学生互动链接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就使得对民俗学课堂教学的传统授课模式提出了新的改进要求。
纵观国内外民俗学课堂教学中新兴使用的众多教学方法,诸如体验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参与式学习、情景教学法、翻转课堂等等,无不例外都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改进,强调學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互动方式、创新性思维培养和学龄段人格的修养。由于民俗学课程讲授的知识点本身覆盖着地方性知识,又承载着传统的文化记忆,同时又担负着移风易俗的教育作用,基于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上述几种教学模式如能在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进行有机组合,必将会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应。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既展现出其民族性的底蕴,又表现出现代性的表象。尤其是在民俗学课堂教学中,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民俗生活知识的同时,又因其在课堂外的现代生活的现实,往往使他们形成课堂内民俗知识如何与课堂外的现实生活相连接,如何借鉴应用的难题。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达到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点的传播,但因其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呆板,教学手段僵化,故而往往教学效果不高。因此、基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这种特点,仅仅使用单一的一种教学模式不足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应。上述几种教学模式如能按照其着重点和特色进行重新组合,依据民俗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系列排序,即可达到取长补短的教学效应。
基于高校民俗学课程的教学周期,又考虑到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从课堂模式来考虑,传统课堂授课和微课堂授课相连接的课堂模式既能达到课堂教学关键知识点的传授,又能起到学生在课后学习、反思、资料网络共享以及问题处理能力培育的作用。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新兴的微课堂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主要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它围绕教学主题,利用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共享资源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空间的网络移位充实传统课堂教学知识点的传播。从课堂教学方法上,它以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11类教学方法,有效地充实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模式。
从民俗学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来考虑,国内外课堂教学中盛行的体验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参与式学习、情景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可按照民俗学课程单元的不同内容进行有效组合。传统课堂教学时段依据翻转课堂的要求,对课堂内外时间重新分块规划。在课堂内,45分钟的教学时间段以主题式教学的教学主题为核心,运用参与式学习的方法课前让学生规划教学进度和教学思考,带着问题到课堂,与教师在课堂中共同找出问题的处理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段的初期运用情景教学法根据教学主题展现教学情景,利用视频、图片和声音给学生创设教学主题场景,提出思考问题,并与学生在课前准备的思考题进行碰撞,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形成“为问题而思考,以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效应。教师和学生对课堂思考题的共识产生之后,再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设计教学实训内容,培育学生形成对教学思考题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生命意义及其人文精神的探究能力。教学时段的上述分块组合将逐步形成以带着问题到课堂,在课堂思考问题,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课后自主复习的良性学习循环。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中国教育络.2013(10)。
[2]李松、夏维奇:“体验式教学”在民俗学课程中的应用.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6。
【关键词】民俗学课程 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06-01
众所周知、民俗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以民众的社会生活方式为切入点,注重探讨民众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习俗,从而揭示人在社会化进程中逐渐适应自然、逐步调适社会关系的普遍规律。高校民俗学课程的设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不仅使学生掌握他已经经历或今后将体验的民俗生活方式的运行规律、而且还帮助他们去了解构成民族文化和民族社会的基本民俗单位。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诸多传统乡村民俗已逐渐让步于城市民俗,或融入其中,或移风易俗。从教育人类学的角度来看,高校其实从某种层面上会起到传统民俗向现代生活方式过度的过滤器作用,它对乡村民俗生活方式在现代行为方式之中的整合也将扮演推进器的社会角色。从乡村到城市的大学生随着不断接受现代知识和现代社会方式,对于自己不断淡化的传统民俗生活的如何传承和改进,是他们在城市化过程中始终会面临和回答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校以人文社会科学,如文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等等专业的本科学生当中这种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等诸多社会心理往往交织在一起,时而形成某种压力、时而形成某种阻力、使得他们容易在民俗的传统与现代转型之间徘徊思索。在高校本科学生中出现的这种社会心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荐,也随之出现较为复杂的社会纠结。如何运用民俗学的学科知识去引导、去开解现代社会发展对传统民俗生活方式转型所必然带来的心理纠结,理应成为高校民俗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中的教学目标之一。笔者在长期从事高校民俗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也深深体会到大学生的这一思想纠结。笔者发现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民俗事项的把握度大多停留在“是什么”的知识层面,但其历史进程、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的影响等层面的多方位、多角度的考虑仍然欠缺,对于某一种民俗事项形成的“为什么”大多依据民俗事项表象的层面思考和回答问题,欠缺多角度、多方位的逻辑推理能力。青春期学生思维能力的单一化加之他们在应试教育中长期形成的“机械性思维”使得他们对某一民俗事项形成原因的课堂回答大多局限在自己的猜想或直观范围,从而导致对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开展、教师与学生互动链接的建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这就使得对民俗学课堂教学的传统授课模式提出了新的改进要求。
纵观国内外民俗学课堂教学中新兴使用的众多教学方法,诸如体验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参与式学习、情景教学法、翻转课堂等等,无不例外都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改进,强调學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互动方式、创新性思维培养和学龄段人格的修养。由于民俗学课程讲授的知识点本身覆盖着地方性知识,又承载着传统的文化记忆,同时又担负着移风易俗的教育作用,基于它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点,上述几种教学模式如能在在课堂教学进程中进行有机组合,必将会课堂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应。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既展现出其民族性的底蕴,又表现出现代性的表象。尤其是在民俗学课堂教学中,大学生在接受传统民俗生活知识的同时,又因其在课堂外的现代生活的现实,往往使他们形成课堂内民俗知识如何与课堂外的现实生活相连接,如何借鉴应用的难题。传统教学模式虽然能达到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点的传播,但因其形式单一,教学内容呆板,教学手段僵化,故而往往教学效果不高。因此、基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这种特点,仅仅使用单一的一种教学模式不足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应。上述几种教学模式如能按照其着重点和特色进行重新组合,依据民俗学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系列排序,即可达到取长补短的教学效应。
基于高校民俗学课程的教学周期,又考虑到其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从课堂模式来考虑,传统课堂授课和微课堂授课相连接的课堂模式既能达到课堂教学关键知识点的传授,又能起到学生在课后学习、反思、资料网络共享以及问题处理能力培育的作用。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新兴的微课堂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的要求,主要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实践。它围绕教学主题,利用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利用网络共享资源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空间的网络移位充实传统课堂教学知识点的传播。从课堂教学方法上,它以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等11类教学方法,有效地充实了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模式。
从民俗学课程教学的教学方式来考虑,国内外课堂教学中盛行的体验式教学、主题式教学、参与式学习、情景教学法、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可按照民俗学课程单元的不同内容进行有效组合。传统课堂教学时段依据翻转课堂的要求,对课堂内外时间重新分块规划。在课堂内,45分钟的教学时间段以主题式教学的教学主题为核心,运用参与式学习的方法课前让学生规划教学进度和教学思考,带着问题到课堂,与教师在课堂中共同找出问题的处理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段的初期运用情景教学法根据教学主题展现教学情景,利用视频、图片和声音给学生创设教学主题场景,提出思考问题,并与学生在课前准备的思考题进行碰撞,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共同形成“为问题而思考,以思考解决问题”的教学效应。教师和学生对课堂思考题的共识产生之后,再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设计教学实训内容,培育学生形成对教学思考题所蕴含的地方性知识、生命意义及其人文精神的探究能力。教学时段的上述分块组合将逐步形成以带着问题到课堂,在课堂思考问题,带着问题离开课堂,课后自主复习的良性学习循环。
参考文献:
[1]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中国教育络.2013(10)。
[2]李松、夏维奇:“体验式教学”在民俗学课程中的应用.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