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相关菌群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c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研究UC患者肠黏膜相关菌群的改变情况,了解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

方法

纳入2016年6月至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检查的28例UC患者和16名健康体检者,收集其肠道黏膜标本,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对肠黏膜相关细菌进行观察计数并分析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

28例UC患者中,活动期16例,缓解期12例。UC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的总菌群、大肠埃希菌、梭菌属、拟杆菌属数量均多于健康对照组,乳酸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数量则均少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34、19.94,23.40、12.96,23.39、19.16,23.32、10.46,23.19、4.25,18.94、12.33;P均<0.05);UC活动期组的总菌群、大肠埃希菌、拟杆菌属数量均多于UC缓解期组,乳酸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数量则均少于UC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2、5.63、5.62、20.38、4.82,P均<0.05)。UC患者的排便次数与拟杆菌数量呈正相关(r=0.459,P=0.014),与乳酸菌属数量呈负相关(r=-0.634,P<0.01);UC患者便血、内镜下表现和总分与总菌群、大肠埃希菌、拟杆菌属数量均呈正相关(r=0.469、0.403、0.376,0.604、0.562、0.475,0.551、0.463、0.461,P均<0.05),与乳酸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数量均呈负相关(r=-0.570、-0.413,-0.899、-0.458,-0.862、-0.480,P均<0.05);UC患者医师评价与大肠埃希菌数量呈正相关(r=0.415,P=0.028),与乳酸菌属和双歧杆菌属数量均呈负相关(r=-0.841、-0.529,P均<0.01)。

结论

UC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了显著变化,并且这种变化与UC患者某些临床表现之间相关。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IBS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和慢性低度炎症反应的发生率。方法2017年6月至10月,连续收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的符合罗马Ⅳ诊断标准的50例IBS患者,应用氢气乳果糖呼气试验(LBT)联合甲烷LBT检测其SIBO的发生率。应用一氧化氮呼气试验检测IBS患者慢性低度炎症反应的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结果50例IBS患者中,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阳性率为7
期刊
目的总结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受者术后出现供者特异性抗体(DSA)导致的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因胆道闭锁接受儿童亲属活体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4例受者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后行移植肝穿刺活检、Luminux法检测抗HLA抗体水平。结果4例受者出现AMR前,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出现AMR后均检测到DSA阳性,且为HLA Ⅱ类抗体强阳性表达;病理检查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