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线运营的CRH2型动车组恒速控制逻辑普遍使用双滞环策略,其控制功能基本可以满足平直道恒速±3km/h运行目标,但若遇到大坡道、恶劣天气等状况,则很难满足控制需求,本文根据其实际运行效果分析其特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恒速;双滞环;优化;逻辑
0 引言
CRH2型动车组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运营,其核心部件牵引变流器主电路采用三电平整流器、三电平逆变器,牵引电机为三相感应电动机。恒速控制可以有效地减轻列车运行中司机的重复、繁琐地驾驶操作任务,且有效的恒速控制有利于列车运行准点率。目前动车组采用的恒速控制策略有PID控制、双滞环控制[1]等,本文针对CRH2型动车组双滞环控制逻辑进行分析,并对其不足进行补充优化。而PID控制器由于其参数整定难以实现通过理论计算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必须在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进行修订,且PID调节的力矩输出变化太快,不利于列车乘坐舒适度、全列同步等需求,本文不涉及。
1 CRH2型动车组恒速控制分析
CRH2型动车组恒速控制逻辑使用双滞环策略:
a.牵引变流器控制装置接收来自网络的恒速运行指令时,将当前时刻的列车速度设定为恒速控制目标速度。
b.控制装置实时采集列车速度,将列车实时速度与目标速度的偏差作为转矩调节依据。
c.当目标速度超过列车实时速度1km/h时,牵引变流器启动整流、逆变门极,进入牵引运行模式,并根据速度偏差实时调节牵引转矩输出,当速度偏差等于0时,牵引变流器进入惰行模式,并关断整流、逆变门极;
d.当列车实时速度超过目标速度3km/h时,牵引变流器启动整流、逆变门极,进入再生制动运行模式,并根据速度偏差实时调节制动转矩输出,当速度偏差小于等于2km/h时,牵引变流器进入惰行模式,并关断整流、逆变门极;
e.由于速度采样精度、数据传输延时等因素,为避免各节动车同时存在牵引、再生制动工况,恒速控制设置了速度偏差一定范围内惰行运行逻辑;
f.转矩设定与速度偏差成线性关系,速度偏差越大,转矩相应增大。如下图所示[2]:
双滞环控制原理简单,软件易于实现,但存在大上坡牵引不足、转矩扰动频繁导致牵引变流器主回路电压波动、低速大下坡制动不足等问题。
2 双滞环控制优化
1)引入风阻曲线、坡道阻力计算
既有控制策略的转矩设定仅根据速度偏差进行线性计算,缺乏对列车系统性的受力模型分析。对列车进行受力分析如下[3]:
忽略列车内部摩擦损耗及其他机械损耗,列车受力模式为:
Tf = Tmotor + TM + Twind
Tmotor为电机转矩,牵引时为正数,制动时为负数;TM为重力分量,下坡时为正数,上坡时为负数;Twind为风阻,负数;Tf为列车最终受力总和。
由上式可知,恒速控制的根本目的为,当实时速度高于目标速度时,施加制动力,克服下坡重力分量降低或维持车速,当实时速度低于目标速度时,施加牵引力,克服上坡重力分量及风阻提高或维持车速。所以在既有恒速控制力矩计算中引入风阻曲线、坡道重力分量,得到更准确的力矩输出。
风阻计算如下:
Twind = (3.26 + 0.0386*Vvehicle + 0.001203* Vvehicle2)*M
Vvehicle为列车实时速度;M为列车载荷(出去旋转惯量);
坡道重力分量为:
TM = M*g*Sinα
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α为线路坡道角度;
通过设定目标加速度a,即可近似得出恒速控制时,力矩设定值为:
Tmotor = M*a - TM + Twind
2)调整基准速度步长
恒速控制中使用的偏差速度固定为精确度为0.1km/h,由于实际运行中存在速度传感器采样精度、信号传输延时、速度脉冲解码偏差等因素,速度信号本身细微波动剧烈,在稳态运行中,通常存在±0.3km/h范围内速度扰动,恒速控制中,此种现象导致的就是力矩计算值频繁扰动,从而影响列车运行舒适度、牵引变流器中间主回路直流电压波动等问题,因而对恒速控制中的力矩给定与速度偏差曲线的计算中,引入速度偏差计算步长调节,降低力矩扰动频率及幅度,从而改善乘车舒适度及系统稳定性。如下式:
Vdiff0 = abs(Vvehicle – Vset)
Vdiff1 = Vdiff0 mod Vbase
Vdiff = Vdiff0 - Vdiff1
Vdiff0为计算的实时速度偏差值;Vdiff1为实时速度偏差值模数基准速度的余数;Vdiff为计算力矩给定用的速度偏差值;Vset为恒速控制目标速度值;Vbase为计算力矩给定的基准速度精度,可调节,此值越大,则力矩给定变化越平稳,可根据实际运行效果调整。
3)全程维持整流器、逆变器门极启动
恒速运行中列车会在牵引、再生制动、惰行工况反复切换,而既有控制逻辑设定为惰行时,关断整流、逆变器门极,当恒速运行由惰行转入牵引、惰行转入再生制动时,都需要经历整流器重启,牵引变流器主回路中间直流电压建立,逆变器重启励磁,磁场建立后相应力矩输出的过程。从而导致恒速牵引/再生制动调节滞后,不利于恒速控制的精准性。且由于三相电机反复励磁、取消励磁,也存在励磁失效风险。综合考虑,为避免以上不足,在恒速运行过程中可保持整流器一直启动状态,维持牵引变流器主回路中间直流电压稳定,逆变器一直处于励磁控制状态,保障恒速控制逻辑生成力矩指令时可以快速实时响,提高速度控制精准性。
4)按需調节牵引/再生制动工况切换速度点
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风阻与列车速度正相关,高速恒速运行时,由于风阻大,当列车运行于再生制动工况时,要控制速度下降,再生制动力输出较小时即可达到目的。低速恒速运行时,由于风阻小,当列车运行于再生制动工况时,要控制速度下降,则再生制动力输出需要较大值才可达到目的。因此为了达到全速范围内控制的准确性及力矩输出的及时性,考虑调整恒速控制逻辑中低速、高速工况牵引/再生制动工况切换速度偏差点,低速更早开始输出再生制动力,即降低进入/退出再生制动工况的速度偏差值Von及Voff,高速稍晚输出再生制动力,即提高进入/退出再生制动工况的速度偏差值Von及Voff。如下式:
Vdiff3 = Vvehicle – Vset
当 (Vdiff3 >= Von)时再生制动运行有效,当(Vdiff3 <= Voff)时,再生制动运行退出,形成滞环控制,从而保证全速范围的再生制动力响应及控制效果。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CRH2动车组既有恒速控制逻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引入风阻曲线、坡道阻力、速度步长计算、保持门极、切换牵引制动速度门槛等策略,进一步优化恒速控制的舒适性、稳定性及精准性,并已于同类车辆恒速控制中使用,控制效果良好,达到预期。
参考文献
[1] 李官军,冯晓云,王利军,陈世浩.高速动车组恒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J].机车电传动,2007,(05):12-14.
[2] 丁菊霞,蒋奎.CRH3动车组两种恒速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J].铁道机车车辆,2013,(06):0073-05.
[3] 侯月明.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策略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04):U469.72.
关键词:恒速;双滞环;优化;逻辑
0 引言
CRH2型动车组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运营,其核心部件牵引变流器主电路采用三电平整流器、三电平逆变器,牵引电机为三相感应电动机。恒速控制可以有效地减轻列车运行中司机的重复、繁琐地驾驶操作任务,且有效的恒速控制有利于列车运行准点率。目前动车组采用的恒速控制策略有PID控制、双滞环控制[1]等,本文针对CRH2型动车组双滞环控制逻辑进行分析,并对其不足进行补充优化。而PID控制器由于其参数整定难以实现通过理论计算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必须在列车实际运行过程中进行修订,且PID调节的力矩输出变化太快,不利于列车乘坐舒适度、全列同步等需求,本文不涉及。
1 CRH2型动车组恒速控制分析
CRH2型动车组恒速控制逻辑使用双滞环策略:
a.牵引变流器控制装置接收来自网络的恒速运行指令时,将当前时刻的列车速度设定为恒速控制目标速度。
b.控制装置实时采集列车速度,将列车实时速度与目标速度的偏差作为转矩调节依据。
c.当目标速度超过列车实时速度1km/h时,牵引变流器启动整流、逆变门极,进入牵引运行模式,并根据速度偏差实时调节牵引转矩输出,当速度偏差等于0时,牵引变流器进入惰行模式,并关断整流、逆变门极;
d.当列车实时速度超过目标速度3km/h时,牵引变流器启动整流、逆变门极,进入再生制动运行模式,并根据速度偏差实时调节制动转矩输出,当速度偏差小于等于2km/h时,牵引变流器进入惰行模式,并关断整流、逆变门极;
e.由于速度采样精度、数据传输延时等因素,为避免各节动车同时存在牵引、再生制动工况,恒速控制设置了速度偏差一定范围内惰行运行逻辑;
f.转矩设定与速度偏差成线性关系,速度偏差越大,转矩相应增大。如下图所示[2]:
双滞环控制原理简单,软件易于实现,但存在大上坡牵引不足、转矩扰动频繁导致牵引变流器主回路电压波动、低速大下坡制动不足等问题。
2 双滞环控制优化
1)引入风阻曲线、坡道阻力计算
既有控制策略的转矩设定仅根据速度偏差进行线性计算,缺乏对列车系统性的受力模型分析。对列车进行受力分析如下[3]:
忽略列车内部摩擦损耗及其他机械损耗,列车受力模式为:
Tf = Tmotor + TM + Twind
Tmotor为电机转矩,牵引时为正数,制动时为负数;TM为重力分量,下坡时为正数,上坡时为负数;Twind为风阻,负数;Tf为列车最终受力总和。
由上式可知,恒速控制的根本目的为,当实时速度高于目标速度时,施加制动力,克服下坡重力分量降低或维持车速,当实时速度低于目标速度时,施加牵引力,克服上坡重力分量及风阻提高或维持车速。所以在既有恒速控制力矩计算中引入风阻曲线、坡道重力分量,得到更准确的力矩输出。
风阻计算如下:
Twind = (3.26 + 0.0386*Vvehicle + 0.001203* Vvehicle2)*M
Vvehicle为列车实时速度;M为列车载荷(出去旋转惯量);
坡道重力分量为:
TM = M*g*Sinα
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α为线路坡道角度;
通过设定目标加速度a,即可近似得出恒速控制时,力矩设定值为:
Tmotor = M*a - TM + Twind
2)调整基准速度步长
恒速控制中使用的偏差速度固定为精确度为0.1km/h,由于实际运行中存在速度传感器采样精度、信号传输延时、速度脉冲解码偏差等因素,速度信号本身细微波动剧烈,在稳态运行中,通常存在±0.3km/h范围内速度扰动,恒速控制中,此种现象导致的就是力矩计算值频繁扰动,从而影响列车运行舒适度、牵引变流器中间主回路直流电压波动等问题,因而对恒速控制中的力矩给定与速度偏差曲线的计算中,引入速度偏差计算步长调节,降低力矩扰动频率及幅度,从而改善乘车舒适度及系统稳定性。如下式:
Vdiff0 = abs(Vvehicle – Vset)
Vdiff1 = Vdiff0 mod Vbase
Vdiff = Vdiff0 - Vdiff1
Vdiff0为计算的实时速度偏差值;Vdiff1为实时速度偏差值模数基准速度的余数;Vdiff为计算力矩给定用的速度偏差值;Vset为恒速控制目标速度值;Vbase为计算力矩给定的基准速度精度,可调节,此值越大,则力矩给定变化越平稳,可根据实际运行效果调整。
3)全程维持整流器、逆变器门极启动
恒速运行中列车会在牵引、再生制动、惰行工况反复切换,而既有控制逻辑设定为惰行时,关断整流、逆变器门极,当恒速运行由惰行转入牵引、惰行转入再生制动时,都需要经历整流器重启,牵引变流器主回路中间直流电压建立,逆变器重启励磁,磁场建立后相应力矩输出的过程。从而导致恒速牵引/再生制动调节滞后,不利于恒速控制的精准性。且由于三相电机反复励磁、取消励磁,也存在励磁失效风险。综合考虑,为避免以上不足,在恒速运行过程中可保持整流器一直启动状态,维持牵引变流器主回路中间直流电压稳定,逆变器一直处于励磁控制状态,保障恒速控制逻辑生成力矩指令时可以快速实时响,提高速度控制精准性。
4)按需調节牵引/再生制动工况切换速度点
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风阻与列车速度正相关,高速恒速运行时,由于风阻大,当列车运行于再生制动工况时,要控制速度下降,再生制动力输出较小时即可达到目的。低速恒速运行时,由于风阻小,当列车运行于再生制动工况时,要控制速度下降,则再生制动力输出需要较大值才可达到目的。因此为了达到全速范围内控制的准确性及力矩输出的及时性,考虑调整恒速控制逻辑中低速、高速工况牵引/再生制动工况切换速度偏差点,低速更早开始输出再生制动力,即降低进入/退出再生制动工况的速度偏差值Von及Voff,高速稍晚输出再生制动力,即提高进入/退出再生制动工况的速度偏差值Von及Voff。如下式:
Vdiff3 = Vvehicle – Vset
当 (Vdiff3 >= Von)时再生制动运行有效,当(Vdiff3 <= Voff)时,再生制动运行退出,形成滞环控制,从而保证全速范围的再生制动力响应及控制效果。
3 结束语
本文针对CRH2动车组既有恒速控制逻辑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引入风阻曲线、坡道阻力、速度步长计算、保持门极、切换牵引制动速度门槛等策略,进一步优化恒速控制的舒适性、稳定性及精准性,并已于同类车辆恒速控制中使用,控制效果良好,达到预期。
参考文献
[1] 李官军,冯晓云,王利军,陈世浩.高速动车组恒速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J].机车电传动,2007,(05):12-14.
[2] 丁菊霞,蒋奎.CRH3动车组两种恒速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J].铁道机车车辆,2013,(06):0073-05.
[3] 侯月明.电动汽车定速巡航控制策略的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04):U4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