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的言传身教,积极传播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丰富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艺帮助一代代年轻同志早日成才。
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曾多次把猴戏送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广大指战员,鼓舞士气。和平年代,猴戏曾伴随他多次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传播京剧,为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如今,“国际猴”依旧年轻——这些年,宁夏京剧团离休干部、著名表演艺术家87岁的高韵笙一直默默地服务在“传帮带”的幕后:带徒弟、指导学生、甚至打扫剧院环境;学员们十分尊敬他、爱戴他,为他登门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的言传身教,积极传播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豐富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艺帮助一代代年轻同志早日成才。
他,就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高派老生创始人高庆奎的小儿子高韵笙。
这位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演过猴戏的表演艺术家,是中国京剧舞台猴戏走出国门第一人。上世纪50年代,他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团出访了当时东欧捷克、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前苏联,甚至非洲,将中国的京剧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今天我们走近宁夏京剧团离休干部、著名表演艺术家87岁的高韵笙,感受“国际猴”的英武与担当。
学演戏先学做人
2017年1月15日,新年临近,宁夏自治区银川市的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然而,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舒桐,还是不远千里,从北京来到了银川。
“高老师是德高望重的艺术前辈,能和老师在一起学习是一种缘分。” 舒桐告诉《人民周刊》记者,作为高韵笙的弟子,每年他都会多次往返北京、宁夏两地,向高老取经。他说,从高老师的身上,真正地感受到他当年说的一句话“学演戏先学做人”。
“不仅要做一名好演员,更要做一名好党员。”高韵笙总是这样告诉学生,这位1948年参加革命的老表演艺术家,在部队文艺团体立过功、受过奖,也获得过各种荣誉,曾为新中国的文化外交作出过贡献,从艺半个世纪,他做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
高韵笙9岁便入北京富连成科班学戏,教他猴戏的是大名鼎鼎的叶盛章。高韵笙跟叶老师一连学了三出悟空戏,即《水帘洞》《闹龙宫》和《安天会》,惟妙惟肖的表演让他在科班中崭露头角,成为富连成“韵”字科的当家武生。
1948年高韵笙到东北演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胜利剧团一眼看中了这位“美猴王”,就这样,高韵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部队文艺工作者。
2017年1月8日,高韵笙老人接受《人民周刊》专访,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的往事:
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到前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回来路过沈阳,东北局领导就安排了一场演出,节目就是高韵笙主演的《水帘洞》。这一天他演得格外卖力,谢幕的时候周总理把高韵笙夸奖了一番。
1952年9月,高韵笙随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次慰问演出,给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长的陈沂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总政京剧团接到出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出任务,为了加强演出阵容,陈沂一道命令就把年轻的“猴王”高韵笙从沈阳调了过来。
1954年7月,高韵笙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团出访了当时东欧捷克、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前苏联。每到一处都引起轰动,高韵笙扮演的美猴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高韵笙也因此获得波兰政府授予的“国家金十字勋章”、捷克政府授予的“国家反坦克英雄勋章”、罗马尼亚政府授予的“国家银十字勋章”、阿尔巴尼亚政府授予的“红旗奖章”等多项殊荣。到现在,高老是国内获得国外勋章荣誉最多的艺术家。
“国际猴”外交
让高韵笙老人最难忘的是1956年的非洲之行。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了发展与北非及西亚国家的关系,中国政府派刚刚由总政京剧团改编为中国京剧院四团到北非和西亚国家演出,高韵笙在《三岔口》和《闹龙宫》剧中担当主演。
临行前,周恩来总理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派你们出去,主要是要和这些国家进行建交,能不能行,就看你们了。”
功夫不负苦心人,这次访问演出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果,埃及于1956年5月30日与中国正式建立。之后,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不久埃及周边国家也纷纷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高韵笙所在中国京剧院四团被派往宁夏支援当地文化建设,成立宁夏京剧团。当时,有不少家剧团想把这位名角挖走,这样高韵笙也便可以留在北京。但是,高韵笙还是服从命令,和全团演职人员一起奔赴宁夏,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离休不离戏,永远的“国际猴”
1985年,高韵笙老人办理了离休手续。
“虽然离休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组织上对自己的生活待遇又很照顾,但自己从参加革命入党时就曾宣誓过,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高韵笙对《人民周刊》记者说,他牵挂着京剧的传承。
1986年,高韵笙被宁夏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离休后,原兰州军区歌舞团、北京昆曲剧院、吉林京剧院、山东京剧院等院团纷纷派人到宁夏向老人请教学习,面对远道而来的学生,高老悉心指点,亲自示范,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因材施教。就连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授也经常利用假期来到银川向高老求教。
2016年8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京剧高(庆奎)艺术人才培训班在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启动,这也是国家首个京剧人才培养资助项目。87岁的高韵笙老人欣然地接受了邀请,给全国选出的10名优秀演员进行授课,讲述高派艺术以“高亢嘹亮、奔放洋溢、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而著称。
85岁之前,高老还一直在银川玉皇阁、银川中山公园给老人们教授太极拳、太极剑。近年来,高老年事已高,舞台上已经很难再欣赏到“猴王”的艺术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高老经常到宁夏老年干部活动中心参加锻炼,2015年,中心举办了乒乓球比赛,老人还获得了85岁以上组第一名。
“今年正月十五,我就八十八岁了,猴戏我是演不动了,但是猴戏艺术的真谛要一直传承下去。”高老告诉记者,鸡年了,他这个“国际猴”还是要把猴文化传承到底。
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曾多次把猴戏送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广大指战员,鼓舞士气。和平年代,猴戏曾伴随他多次漂洋过海,到世界各地传播京剧,为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如今,“国际猴”依旧年轻——这些年,宁夏京剧团离休干部、著名表演艺术家87岁的高韵笙一直默默地服务在“传帮带”的幕后:带徒弟、指导学生、甚至打扫剧院环境;学员们十分尊敬他、爱戴他,为他登门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他的言传身教,积极传播爱岗敬业、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他豐富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艺帮助一代代年轻同志早日成才。
他,就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高派老生创始人高庆奎的小儿子高韵笙。
这位曾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演过猴戏的表演艺术家,是中国京剧舞台猴戏走出国门第一人。上世纪50年代,他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团出访了当时东欧捷克、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前苏联,甚至非洲,将中国的京剧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今天我们走近宁夏京剧团离休干部、著名表演艺术家87岁的高韵笙,感受“国际猴”的英武与担当。
学演戏先学做人
2017年1月15日,新年临近,宁夏自治区银川市的气温降至零下十几度。然而,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主任舒桐,还是不远千里,从北京来到了银川。
“高老师是德高望重的艺术前辈,能和老师在一起学习是一种缘分。” 舒桐告诉《人民周刊》记者,作为高韵笙的弟子,每年他都会多次往返北京、宁夏两地,向高老取经。他说,从高老师的身上,真正地感受到他当年说的一句话“学演戏先学做人”。
“不仅要做一名好演员,更要做一名好党员。”高韵笙总是这样告诉学生,这位1948年参加革命的老表演艺术家,在部队文艺团体立过功、受过奖,也获得过各种荣誉,曾为新中国的文化外交作出过贡献,从艺半个世纪,他做到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
高韵笙9岁便入北京富连成科班学戏,教他猴戏的是大名鼎鼎的叶盛章。高韵笙跟叶老师一连学了三出悟空戏,即《水帘洞》《闹龙宫》和《安天会》,惟妙惟肖的表演让他在科班中崭露头角,成为富连成“韵”字科的当家武生。
1948年高韵笙到东北演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政治部胜利剧团一眼看中了这位“美猴王”,就这样,高韵笙成为了一名光荣的部队文艺工作者。
2017年1月8日,高韵笙老人接受《人民周刊》专访,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的往事:
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到前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回来路过沈阳,东北局领导就安排了一场演出,节目就是高韵笙主演的《水帘洞》。这一天他演得格外卖力,谢幕的时候周总理把高韵笙夸奖了一番。
1952年9月,高韵笙随中国人民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次慰问演出,给当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长的陈沂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总政京剧团接到出访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出任务,为了加强演出阵容,陈沂一道命令就把年轻的“猴王”高韵笙从沈阳调了过来。
1954年7月,高韵笙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团出访了当时东欧捷克、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和前苏联。每到一处都引起轰动,高韵笙扮演的美猴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高韵笙也因此获得波兰政府授予的“国家金十字勋章”、捷克政府授予的“国家反坦克英雄勋章”、罗马尼亚政府授予的“国家银十字勋章”、阿尔巴尼亚政府授予的“红旗奖章”等多项殊荣。到现在,高老是国内获得国外勋章荣誉最多的艺术家。
“国际猴”外交
让高韵笙老人最难忘的是1956年的非洲之行。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为了发展与北非及西亚国家的关系,中国政府派刚刚由总政京剧团改编为中国京剧院四团到北非和西亚国家演出,高韵笙在《三岔口》和《闹龙宫》剧中担当主演。
临行前,周恩来总理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派你们出去,主要是要和这些国家进行建交,能不能行,就看你们了。”
功夫不负苦心人,这次访问演出取得了重大的外交成果,埃及于1956年5月30日与中国正式建立。之后,多米诺骨牌效应出现,不久埃及周边国家也纷纷和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高韵笙所在中国京剧院四团被派往宁夏支援当地文化建设,成立宁夏京剧团。当时,有不少家剧团想把这位名角挖走,这样高韵笙也便可以留在北京。但是,高韵笙还是服从命令,和全团演职人员一起奔赴宁夏,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离休不离戏,永远的“国际猴”
1985年,高韵笙老人办理了离休手续。
“虽然离休了,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组织上对自己的生活待遇又很照顾,但自己从参加革命入党时就曾宣誓过,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高韵笙对《人民周刊》记者说,他牵挂着京剧的传承。
1986年,高韵笙被宁夏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离休后,原兰州军区歌舞团、北京昆曲剧院、吉林京剧院、山东京剧院等院团纷纷派人到宁夏向老人请教学习,面对远道而来的学生,高老悉心指点,亲自示范,根据学生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因材施教。就连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授也经常利用假期来到银川向高老求教。
2016年8月1日,国家艺术基金京剧高(庆奎)艺术人才培训班在吉林省戏曲剧院京剧团启动,这也是国家首个京剧人才培养资助项目。87岁的高韵笙老人欣然地接受了邀请,给全国选出的10名优秀演员进行授课,讲述高派艺术以“高亢嘹亮、奔放洋溢、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而著称。
85岁之前,高老还一直在银川玉皇阁、银川中山公园给老人们教授太极拳、太极剑。近年来,高老年事已高,舞台上已经很难再欣赏到“猴王”的艺术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高老经常到宁夏老年干部活动中心参加锻炼,2015年,中心举办了乒乓球比赛,老人还获得了85岁以上组第一名。
“今年正月十五,我就八十八岁了,猴戏我是演不动了,但是猴戏艺术的真谛要一直传承下去。”高老告诉记者,鸡年了,他这个“国际猴”还是要把猴文化传承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