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上海第一个创办房地产专版的,也许,我将会成为上海纸媒房地产专刊最后一个坚守者。”江湖上早已物是人非,他却依旧身处江湖,继续书写着他的“传说”!
孙华良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了。他由学校教师转为报纸编辑,后又转为地产传媒掌门人和地产营销公司的老总,“角色”因时代变化而变,对纸媒的情怀却始终不变。
他自1989年在《新闻报》创办上海综合性报纸里第一份“房地产专刊”,一转眼已经27年了,其间,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他也离开了报社自己创业,但怀着对文字的情怀,对专业的热恋,与几家报刊合作,继续开设“房地产市场”专刊。与之合作的报刊起起落落,历经风风雨雨后的他,却总格外活跃,所写文章有专业度,也有可读性,深得各方好评。
上海报业的许多地产记者一提起“孙华良”,常常以尊敬的口吻称道:“噢,孙总啊,地产传媒的老法师了,上海报纸最早开拓房地产专版的‘三剑客’之首!”是啊,他是老法师了!我与孙华良相识甚久,感佩最深的,是他作为上海地产传媒的著名“铁笔”,对地产风云的观察分析鞭辟入里,影响至深;他也是上海地产营销的领袖级人物,参与过上海滩上百个楼盘推广和营销实战,业绩显赫,口碑上佳。尤其,他常常发自肺腑地说:“写出一篇好文章的快感,超出谈成一笔生意的快乐!”这说明他本质上是个文化人,尽管创业有成,身家过亿,仍然保持了报人的敏锐、文人的儒雅和诗人的激情。
至今,孙华良怀着传统报人的情怀和中年男人的睿智,日日夜夜在地产传媒和地产营销之间奔跑着他自己的“马拉松”,乐此不疲。
诗人转型
如果不是因为报纸情结而走上地产传媒之路,我很难想象,当年身为浪漫诗人的孙华良,在人文深厚的大学校园滋养下,是不是早就成了一位历史学者或文学教授?
人生的转折,常常貌似偶然,偶然里却隐藏着必然。
孙华良在大学攻读的是历史专业,他勤奋好学,涉猎很广。但专业之余,他的兴趣更多倾注于文学,念大三、大四的时候,他就凭着青春和理想,借助历史的深邃眼光,在宿舍、在教室、在食堂等酝酿或创作了不少隽永而充满哲思的诗歌,那时,他是上海高校颇有知名度的“校园诗人”。大学毕业后,孙华良成为一名教师。因为他的文学才情,得到了《青年报》资深编辑的重视和青睐,力邀他一边任教,一边在《青年报》精心耕耘“红花”文学创作版,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和纪实作品,包括中篇小说和纪实文学书籍等。没过几年,当年的《上海经济时报》(后合并为《新闻报》)就将他“挖”了过去。
满脑子历史典故和小说诗歌的孙华良,转入新闻界后,接触的是全新内容——负责“个体、私营经济”板块的报道和评论,后又转而创办“房地产”专刊。虽然都陌生,两个领域却都属于改革的前沿阵地,令他一下子搭上了新经济的发展脉搏,兴味十足。而他创办“房地产”专刊时,上海滩前所未有,所有策划、采访、编辑只有他一个人,甚至受报社之命,每年还必须协助联系一定数量的广告。当年的上海还没有“商品房”概念,也不了解“房地产市场”,人们的住房都依靠单位分配,偶尔去调剂一条街“换房”,寥若晨星的新开发住宅,销售对象只是来沪经商的华侨,或华侨出面替在沪的亲戚购买,开发商只接受外汇券支付。好学的孙华良毫无畏惧,笔勤、脚也勤,很快积累了较深的专业素养。他创办的“房地产专刊”屡有创新,譬如,在互联网尚未热起来的1990年代,“本周楼盘总动员”专栏就通过对上一周全上海正在销售的楼盘进行客观中肯的数据分析,引起购房者的信任和关注。
1992年、1993年,上海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越建越多,孙华良的楼市报道和评论也越写越多,不仅为自己的报纸写,也频频亮相于《文汇报》和《新民晚报》有关专版的头条,一时间,“孙头条”名气搞得很响,令他挨了自己单位顶头上司的严厉批评。好在许多文章“首发”在自己报社,帮兄弟报纸写的多是二度改写的“再发稿”,配上新标题才有新意,风波才很快平息。
发稿赚稿费,是“传媒人”孙华良的生存根基,而深入思考上海房地产的成长与发展,为上海的楼市发展建言献策,令他更有成就感。这方面,他的确做了很多,譬如,当年上海盛行“实物分房”,市场关注焦点也仅仅是“换房”以及住宅局开发的项目,而孙华良很早就为“货币分房”鼓与呼,他从调查中深深了解到:实物分房资源有限,只能让少数人受惠,而只有实施货币化分房,才能突破资源局限,让更多人享受到“房改的阳光”。
大约在1994年,新兴的上海房地产业突遭“寒流”,房子卖不动了,市场冷得出奇,这个时候,孙华良在上海媒体上第一个疾呼“按揭救市”,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思考不谋而合。当时上海的“三报二台”官方媒体纷纷转载,形成强烈的社会呼声。在舆论力促下,申广房地产市场首次推出10个楼盘试水“按揭”,使得上海房地产市场步入了“按揭时代”。
孙华良为什么具有率先在报纸上提出“按揭售房”的卓识远见?说来,有这么一段机缘:有一次,孙华良应瑞虹花园开发商老板罗康瑞的邀请,去香港楼市考察,细心的孙华良没有满足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玩乐一趟,而是深入一些售楼处和门店,了解香港房地产的市场运作。他惊叹于香港的“楼花销售”以及“按揭买房”,尤其“按揭买房”,每套售价40万港元左右的新房,购房者向银行贷款七八成稀松平常,有的甚至只付总价的10%就能拿到新房的钥匙,闻所未闻的香港售楼新模式,让他兴奋不已!他思索着激活上海楼市的种种新招以及未来上海楼市可能借鉴的香港经验,一回上海便奋笔疾书,撰写了有关“按揭购房”等相关文章,果然不出所料,发表后一举使得报纸“洛阳纸贵”,引起很大共鸣。
毋庸讳言,孙华良主持的《新闻报》“房地产市场”专刊,与早年《文汇报》“房地产世界”、《新民晚报》“申城楼市”等,对当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和引导贡献突出,既帮助政府和房产开发商建立了市场,也为市民改善居住给予了积极的引导和切实的服务。
孙华良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了。他由学校教师转为报纸编辑,后又转为地产传媒掌门人和地产营销公司的老总,“角色”因时代变化而变,对纸媒的情怀却始终不变。
他自1989年在《新闻报》创办上海综合性报纸里第一份“房地产专刊”,一转眼已经27年了,其间,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他也离开了报社自己创业,但怀着对文字的情怀,对专业的热恋,与几家报刊合作,继续开设“房地产市场”专刊。与之合作的报刊起起落落,历经风风雨雨后的他,却总格外活跃,所写文章有专业度,也有可读性,深得各方好评。
上海报业的许多地产记者一提起“孙华良”,常常以尊敬的口吻称道:“噢,孙总啊,地产传媒的老法师了,上海报纸最早开拓房地产专版的‘三剑客’之首!”是啊,他是老法师了!我与孙华良相识甚久,感佩最深的,是他作为上海地产传媒的著名“铁笔”,对地产风云的观察分析鞭辟入里,影响至深;他也是上海地产营销的领袖级人物,参与过上海滩上百个楼盘推广和营销实战,业绩显赫,口碑上佳。尤其,他常常发自肺腑地说:“写出一篇好文章的快感,超出谈成一笔生意的快乐!”这说明他本质上是个文化人,尽管创业有成,身家过亿,仍然保持了报人的敏锐、文人的儒雅和诗人的激情。
至今,孙华良怀着传统报人的情怀和中年男人的睿智,日日夜夜在地产传媒和地产营销之间奔跑着他自己的“马拉松”,乐此不疲。
诗人转型
如果不是因为报纸情结而走上地产传媒之路,我很难想象,当年身为浪漫诗人的孙华良,在人文深厚的大学校园滋养下,是不是早就成了一位历史学者或文学教授?
人生的转折,常常貌似偶然,偶然里却隐藏着必然。
孙华良在大学攻读的是历史专业,他勤奋好学,涉猎很广。但专业之余,他的兴趣更多倾注于文学,念大三、大四的时候,他就凭着青春和理想,借助历史的深邃眼光,在宿舍、在教室、在食堂等酝酿或创作了不少隽永而充满哲思的诗歌,那时,他是上海高校颇有知名度的“校园诗人”。大学毕业后,孙华良成为一名教师。因为他的文学才情,得到了《青年报》资深编辑的重视和青睐,力邀他一边任教,一边在《青年报》精心耕耘“红花”文学创作版,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不少的文学作品和纪实作品,包括中篇小说和纪实文学书籍等。没过几年,当年的《上海经济时报》(后合并为《新闻报》)就将他“挖”了过去。
满脑子历史典故和小说诗歌的孙华良,转入新闻界后,接触的是全新内容——负责“个体、私营经济”板块的报道和评论,后又转而创办“房地产”专刊。虽然都陌生,两个领域却都属于改革的前沿阵地,令他一下子搭上了新经济的发展脉搏,兴味十足。而他创办“房地产”专刊时,上海滩前所未有,所有策划、采访、编辑只有他一个人,甚至受报社之命,每年还必须协助联系一定数量的广告。当年的上海还没有“商品房”概念,也不了解“房地产市场”,人们的住房都依靠单位分配,偶尔去调剂一条街“换房”,寥若晨星的新开发住宅,销售对象只是来沪经商的华侨,或华侨出面替在沪的亲戚购买,开发商只接受外汇券支付。好学的孙华良毫无畏惧,笔勤、脚也勤,很快积累了较深的专业素养。他创办的“房地产专刊”屡有创新,譬如,在互联网尚未热起来的1990年代,“本周楼盘总动员”专栏就通过对上一周全上海正在销售的楼盘进行客观中肯的数据分析,引起购房者的信任和关注。
1992年、1993年,上海商品房如雨后春笋越建越多,孙华良的楼市报道和评论也越写越多,不仅为自己的报纸写,也频频亮相于《文汇报》和《新民晚报》有关专版的头条,一时间,“孙头条”名气搞得很响,令他挨了自己单位顶头上司的严厉批评。好在许多文章“首发”在自己报社,帮兄弟报纸写的多是二度改写的“再发稿”,配上新标题才有新意,风波才很快平息。
发稿赚稿费,是“传媒人”孙华良的生存根基,而深入思考上海房地产的成长与发展,为上海的楼市发展建言献策,令他更有成就感。这方面,他的确做了很多,譬如,当年上海盛行“实物分房”,市场关注焦点也仅仅是“换房”以及住宅局开发的项目,而孙华良很早就为“货币分房”鼓与呼,他从调查中深深了解到:实物分房资源有限,只能让少数人受惠,而只有实施货币化分房,才能突破资源局限,让更多人享受到“房改的阳光”。
大约在1994年,新兴的上海房地产业突遭“寒流”,房子卖不动了,市场冷得出奇,这个时候,孙华良在上海媒体上第一个疾呼“按揭救市”,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思考不谋而合。当时上海的“三报二台”官方媒体纷纷转载,形成强烈的社会呼声。在舆论力促下,申广房地产市场首次推出10个楼盘试水“按揭”,使得上海房地产市场步入了“按揭时代”。
孙华良为什么具有率先在报纸上提出“按揭售房”的卓识远见?说来,有这么一段机缘:有一次,孙华良应瑞虹花园开发商老板罗康瑞的邀请,去香港楼市考察,细心的孙华良没有满足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地玩乐一趟,而是深入一些售楼处和门店,了解香港房地产的市场运作。他惊叹于香港的“楼花销售”以及“按揭买房”,尤其“按揭买房”,每套售价40万港元左右的新房,购房者向银行贷款七八成稀松平常,有的甚至只付总价的10%就能拿到新房的钥匙,闻所未闻的香港售楼新模式,让他兴奋不已!他思索着激活上海楼市的种种新招以及未来上海楼市可能借鉴的香港经验,一回上海便奋笔疾书,撰写了有关“按揭购房”等相关文章,果然不出所料,发表后一举使得报纸“洛阳纸贵”,引起很大共鸣。
毋庸讳言,孙华良主持的《新闻报》“房地产市场”专刊,与早年《文汇报》“房地产世界”、《新民晚报》“申城楼市”等,对当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培育和引导贡献突出,既帮助政府和房产开发商建立了市场,也为市民改善居住给予了积极的引导和切实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