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已经逐渐成为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地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虽整体上保持积极健康态势,但缺乏诚信、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现象较为普遍。“有才无德,其行不远”,可见,做好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不仅仅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课题。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化学教学;探索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高校已逐渐成为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地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然成为时代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为契机,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为切入点,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做了有益探索。从教师素养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的途径两个方面展开,例理结合,真正使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1概述
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学科,拥有强大的学科魅力,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化学教学,是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也是每一位化学教师要进行的探索。而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化学教学是可行的,但也存在“假大空”、强制灌输等现象,不仅不能将思政教育与教学有机融合,反而引起施教主体的反感。鉴于此,如何将思政教育“潤物细无声”的融入化学教学,是对化学教师提出的又一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抓住化学教学机智,不断探索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2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的基础
2.1“立德树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思政教育的情感基础
教师本身高尚的道德情感能激发教师对事业的热爱,能唤醒责任意识,自觉承担思政教育的重任。而师德则是教师高尚情感的体现,是教师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的集中映射。高尚的师德,也是对学生最具体、最生动、最深远的教育。2016年,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实,要想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首先就要有匠人的精神,要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力求通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感来影响、带动学生思想观念认识的转变。
2.2“打铁必须自身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思政教育的知识基础
“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想干好工作必须强硬自身。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效避免教学设计缺失、教学准备不充足、课堂教学掌控不够、教学效果有限等情况,才有可能“润物细无声”的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其次,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的基石。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单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人文和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帮助教师领悟到人生道理,科学知识帮助教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作为思政教育宣传者,将完整的知识体系运用于教学中,能有效改善课堂“强制灌输”的问题,使学生接收到的不再是“假大空”的说教,而是具有现实说服力的认同感。教师则可通过多种渠道完善知识体系,例如继续教育学习、参加培训讲座、进入优秀教师课堂学习、积极教研、研读化学延伸知识,等等,不断学习,力求丰富知识储备,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思考和探索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2.3“自觉反思”,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思政教育的方法保障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教师走向专业自主,确立其主体性的标志,是教师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自觉的教学反思,为一线化学教师思考与探索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提供了有力保障。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以往课堂单纯讲授专业知识的传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想,传递正能量。同时,反思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学习、鼓励学生课上自主讨论发言、利用QQ微信平台课下交流,等等,丰富课堂教学,力求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活化课堂氛围和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提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化学教学的探索
3.1提出案例,避免“强塞硬塞”,培养其“静心”态度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态势,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功利化、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倾向也较为普遍。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把思政教育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那么,如何去掉浮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在大学阶段更好地成长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例如,在化学授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提出案例,警醒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
3.2分组讨论,创新方法,培养其团结、友善精神
大学阶段,很多大学生在生活或是学习中比较“独”,缺乏合作精神与意愿,待人冷淡。鉴于此,教师应思考如何从思想上、根本上改善这一局面。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学生进行分组,课前精心设计,课堂讨论、代表发言、课下完成作业等均以小组为单位,并以组为单位进行考核,结果发现,大部分同学变得更积极,更愿意和他人交流与合作,而且思想、意识也变也得更活跃,待人也更加友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授业,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思想,使其不仅学,还应会学、会说、会做,做一个懂团结、善合作、待人友善之人。
结语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高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化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将思政教育有机的融入教学是可行的。化学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探索思政教育与化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将思政教育纳入教学目标中,落实到化学教学的细节中,将其内容自然渗透、融入教学,真正做到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张慧芳.教师人格魅力———思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J].中国培训,2017,(06):15.
作者简介:李朝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01113,民族:汉,籍贯:河南南阳,学历:硕士,职称:讲师。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化学教学;探索
引言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高校已逐渐成为各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激荡的地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趋向多元化,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已然成为时代要求。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为契机,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现状为切入点,根据近几年教学实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做了有益探索。从教师素养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的途径两个方面展开,例理结合,真正使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1概述
化学,作为一门实用性和创造性的学科,拥有强大的学科魅力,如何将思政教育融入化学教学,是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也是每一位化学教师要进行的探索。而化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思政教育融入化学教学是可行的,但也存在“假大空”、强制灌输等现象,不仅不能将思政教育与教学有机融合,反而引起施教主体的反感。鉴于此,如何将思政教育“潤物细无声”的融入化学教学,是对化学教师提出的又一新要求。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抓住化学教学机智,不断探索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2提高教师综合素养———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的基础
2.1“立德树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思政教育的情感基础
教师本身高尚的道德情感能激发教师对事业的热爱,能唤醒责任意识,自觉承担思政教育的重任。而师德则是教师高尚情感的体现,是教师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质的集中映射。高尚的师德,也是对学生最具体、最生动、最深远的教育。2016年,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实,要想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师首先就要有匠人的精神,要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力求通过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以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感来影响、带动学生思想观念认识的转变。
2.2“打铁必须自身硬”,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思政教育的知识基础
“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想干好工作必须强硬自身。首先,教师应该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有效避免教学设计缺失、教学准备不充足、课堂教学掌控不够、教学效果有限等情况,才有可能“润物细无声”的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其次,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的基石。完整的知识体系不单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人文和科学知识,人文知识帮助教师领悟到人生道理,科学知识帮助教师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师作为思政教育宣传者,将完整的知识体系运用于教学中,能有效改善课堂“强制灌输”的问题,使学生接收到的不再是“假大空”的说教,而是具有现实说服力的认同感。教师则可通过多种渠道完善知识体系,例如继续教育学习、参加培训讲座、进入优秀教师课堂学习、积极教研、研读化学延伸知识,等等,不断学习,力求丰富知识储备,真正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思考和探索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2.3“自觉反思”,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思政教育的方法保障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特别是教师走向专业自主,确立其主体性的标志,是教师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自觉的教学反思,为一线化学教师思考与探索思政教育有机融入课堂提供了有力保障。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以往课堂单纯讲授专业知识的传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思想,传递正能量。同时,反思教学方法,通过分组学习、鼓励学生课上自主讨论发言、利用QQ微信平台课下交流,等等,丰富课堂教学,力求对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学生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活化课堂氛围和教学,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为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提供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化学教学的探索
3.1提出案例,避免“强塞硬塞”,培养其“静心”态度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态势,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功利化、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倾向也较为普遍。这就要求教师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把思政教育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那么,如何去掉浮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在大学阶段更好地成长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例如,在化学授课过程中精心设计,提出案例,警醒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
3.2分组讨论,创新方法,培养其团结、友善精神
大学阶段,很多大学生在生活或是学习中比较“独”,缺乏合作精神与意愿,待人冷淡。鉴于此,教师应思考如何从思想上、根本上改善这一局面。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将学生进行分组,课前精心设计,课堂讨论、代表发言、课下完成作业等均以小组为单位,并以组为单位进行考核,结果发现,大部分同学变得更积极,更愿意和他人交流与合作,而且思想、意识也变也得更活跃,待人也更加友善,综合能力提高。课堂上,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授业,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引导学生思想,使其不仅学,还应会学、会说、会做,做一个懂团结、善合作、待人友善之人。
结语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高地,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化学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资源,将思政教育有机的融入教学是可行的。化学教师通过教学反思,探索思政教育与化学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将思政教育纳入教学目标中,落实到化学教学的细节中,将其内容自然渗透、融入教学,真正做到教育教学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张慧芳.教师人格魅力———思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力量[J].中国培训,2017,(06):15.
作者简介:李朝艳,性别:女,出生年月:19801113,民族:汉,籍贯:河南南阳,学历:硕士,职称: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