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绿一颗“心”生活更美好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dfy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造林绿化工作现场会上,省林业局局长胡长清提出,要突出抓好在全省关键性的“点线带片”造林,为建设生态强省提供绿色支撑。其中,全省最关键性的点,就是长株潭生态绿心。
  绿心为何如此重要?林业部门为保护绿心做了哪些工作?林业部门和全社会还需要做些什么来为绿心护绿增绿?为此,笔者专访了省林业局局长胡长清。
  问:长株潭生态绿心的基本情况和生态意义是什么?
  答:2007年,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2年,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对长株潭生态绿心进行保护。根据省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管委会2018年修改的《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生态绿心涉及长沙、株洲、湘潭三市 10个县级行政单位的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最新调查统计显示,生态绿心总面积约5.26万公顷(约合528平方公里),其中,长沙占57.9%,株洲占15.9%,湘潭占26.2%。
  2011年3月,习近平同志考察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时指出,“建立生态绿心,是保值增值的,是长株潭与其他城市群的一个重要区别”,“湖南保护好这个生态绿心,50年后将在全国、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为长株潭生态绿心建设提供了总原则、总方针。
  保护好长株潭生态绿心,既能让三市老百姓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又能促进全省绿色发展;从全国来看,长株潭生态绿心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大型城市群绿心,保护好它,可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南经验;在全世界范围内,长株潭生态绿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绿心,比闻名于世的荷兰西部兰斯塔德城市群绿心面积还要大,保护好它,可以为全世界提供发展中国家推进城市生态保护的中国经验。
  问:近年来,林业部门在保护和修复长株潭生态绿心上主要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哪些较为明显的成果?
  答:林业部门围绕绿心地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以规管“绿”。严格执行《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全面落实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控制建设区的空间管控。绿心地区建设项目涉及使用林地的,必须先获得准入认可;限制开发区调整为控制建设区的,不能作为工业用地。同时,省林业局力推将生态绿心林地保有量和森林覆盖率纳入当地政府绩效考核,对绿心实行最严格的立体式管控。
  二是以林增“绿”。制定并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提质行动近期计划》,在生态绿心地区组织实施了长防林、退耕还林、中央财政造林补贴、矿山植被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2016年至2018年,在绿心地区完成人工造林383.3公顷、封山育林4572.7公顷、森林抚育经营474.1公顷,实现“绿色通道”达标38公里,建成“秀美村庄”19个,加快了绿心地区的森林植被恢复和提质增效。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绿心地区的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0.9‰目标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国家规定的4‰目标以下。
  三是以法护“绿”。严格执行《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保护条例》,持续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坚决打击擅自开垦、非法占用林地的违法行为。2016年至2018年,绿心地区共查处违法使用林地案件153起。其中,刑事立案42起,刑事拘留53人;治安处罚6起,行政拘留8人;行政立案103起,行政罚款336万元,关停卸土区25处。
  四是以补守“绿”。大力提高生态补偿标准,绿心地区现有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1610公顷,经过连续几次提标,省级以上公益林每公顷年补助从2012年的150元提高到2018年的750元以上。目前,长沙市、湘潭市对绿心区省级以上公益林每公顷年补助750元,株洲市对绿心区省级以上公益林每公顷年补助810元。
  五是以业活“绿”。统筹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建成省级森林公园3处(石燕湖、九郎山、昭山)、省级风景名胜区2处(昭山、仙庾岭),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与康养、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等生态产业。按照“一村一品”的思路,在绿心地区着力打造一批花卉观赏、苗木培育、生态养殖等专业村庄和农民合作社。
  总体看,通过这些年的生态保护修复,长株潭生态绿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概括来说就是“三增”:生态资源逐步增长,截至2018年底,森林覆盖率比2012年提高4.41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也在提高。生态价值不断增加,据监测分析,绿心地区森林2018年为全社会提供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2.82亿元。生态理念切实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植绿护绿爱绿成为绿心地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识。
  问:下一步,林业部门在保护和修复绿心上有哪些打算?
  答:林业部门将积极落实《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保护工作职责分工方案》,以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生态功能为根本,重点推进绿心生态提质,突出绿化“裸露山地”,着力探索走出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力争早日将绿心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品质的都市“绿肺”。具体来说,主要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空间管控。按照《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要求,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坚决守护好每一寸林地、每一块湿地。严格用地审批,对涉及绿心地区的建设项目使用土地的,坚持省、市、县(区)三级“两型”办审批准入制度。加强生态监管,对绿心地区毁林开垦或者毁林采石、采砂、采土等行為进行严厉打击。尤绿心地区破坏林地葬坟或用水泥、石材等修建永久性墓冢、活人墓等违法违规行为。
  二是全范围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高标准、多渠道的生态提质行动。保存量,重点加强对绿心地区森林资源的管护,严防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抓增量,通过植绿增绿,继续提高绿心地区森林覆盖率;促提质,坚持近自然经营理念,适地采用珍贵树种、乡土树种,精准提升生态质量;拓渠道,坚持政府主导作用,科学运用市场手段,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绿心地区造绿护绿,督导退出企业和矿山开展生态修复。今年计划在绿心地区绿化“裸露山地”298公顷,截至3月中旬,共完成“裸露山地”复绿181.5公顷,为计划任务的60.9%。
  三是全社会参与。正在开展“献爱心、护绿心”生态宣传活动,以省绿化委员会的名义向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广大适龄公民发出倡议,倡议大家树立生态意识,履行法定义务,爱护树木花草,争做绿心保护的宣传者、绿心修复的参与者、绿心守护的坚守者。在生态绿心地区开辟了5个义务植树基地向公众开放,引导社会各界群众来绿心植绿护绿,营造共建共享绿色家园的浓厚氛围。
  四是全方位惠民。采取多方面惠民举措,切实增强绿心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继续实施高标准的生态补偿政策,激发绿心地区群众的生态保护积极性。督导长株潭三市在绿心地区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和康养、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着力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目标。
其他文献
脱去朝衣出禁天,武陵山色识瓢仙。麻阳,这座潇湘西陲,黔贵东临的武陵山片区贫困县,却享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冰糖橙之都”等美誉。2013年以来,麻阳积极实施世界银行贷款湖南森林恢复和发展项目,多措并举,走出了一条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的新路子。  基地建设示范化  “有了这个世行项目,我们当地老百姓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说起世行造林项目,麻阳万丰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张德贵赞不绝口。  麻阳万丰果业
期刊
邵阳市绥宁县,位于湖南西南部,以林木著称。“八山半水一分田”的现实,让绥宁百姓长期依赖于原始、粗放的“伐木经济”。  过去,在“沒钱了,上山砍树砍竹”的观念下,绥宁山林被过度砍伐。生态破坏造成的恶果,影响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倒逼绥宁人转变观念,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绿色动能,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仍是“靠山吃山”,这回却有大不同。  55岁的李正文是湖南银山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绥宁的“林二代”。  公
期刊
6月的洞庭,潮水奔涌,一碧万顷;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6月22日至26日,记者蹲点洞庭湖畔的岳阳县荣家湾镇,看到湖区生态保护一连串的喜人变化:垃圾分类覆盖全镇13个行政村,5个生态优良的精品屋场和沿G240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初具雏形,植绿补绿达97.72公里。湖区乡亲自觉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湿地生态美景逐渐重现。荣家湾镇党委书记李德军打趣道:“出门见绿,移步进园,上堤观湖,这是如今我们沿湖乡村
期刊
2月的湖南,春寒料峭。然而,三湘林人的心里却是暖意融融。2月19日,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陈文浩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作工作报告。这次会议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推进后,湖南召开的首次全省林业大会。  在2018年湖南林业的“成绩单”上,森林覆盖率59.82 %、森林蓄积量5.72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75.73%、林业产业总产值4600亿元,这些亮眼
期刊
以改革稳权,筑牢林业强市根基。一是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探索试行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促进了三权分置。二是在国有林场改革中落实了一揽子利场利民政策,并积极打造生态环境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绿色富民产业,激活了生态经济。三是将全市31个乡镇(街道)林业站纳入财政全额拨款范围,同时加大国家标准林业站建设力度,并著力探索推进“山长制”试点,强化了基层基础。  以流转活权,释放林业改革红利。一是出台
期刊
从生态保护大格局着眼,推动责任上肩。一是市委市政府出台《岳阳市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行动方案》,将沿江生态修复纳入七大整治任务,将东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纳入综合绩效考核和重点工作内容。二是湿地公园“一园一法”实现全覆盖,《岳阳市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通过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已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三是持续推进东洞庭湖、横岭湖、黄盖湖等自然保护区确界调优。2018年2月,东洞庭湖保护
期刊
立足本职抓保护,夯实生态根基。一是1998年以来,积极实施长江防护林造林、世行贷款造林等多项造林工程,累计造林700多公顷。二是通过实施封禁、建立防火隔离带、组建护林队伍、实施常态化巡山护林等管护举措,取得了20多年无火险火灾、无乱砍滥伐的好成绩。三是积极调整、优化树种林种结构,不断提升森林的质量和效益,栽培油茶、黄柏、枣皮等經济林共 266.67公顷。  立足资源抓产业,打造绿色银行。一是发展生
期刊
又值一年岁末时。不知不觉中,2018年悄然流逝了。回首这一年,湖南林業走过了怎样的风景?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湖南林业科学谋划,积极作为,全面提升森林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继续深化各项林业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期刊
身居林场、尽职林区、奉献林业,是国有林场大部分干部职工的真实写照。贺清平就是其中的一位。出生在黄丰桥林场的他,深受老林场人、老党员父亲的影响,对林场的一树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别样的情结,从小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把林木培育得更茁壮、把林区保护得更完整、把林场建设得更美好。他想到做到,已在林场一线坚守30年,以赤诚之心追逐绿色之梦。  一腔赤诚建绿业  1988年高中毕业的贺清平,怀揣着儿时的梦想,
期刊
一、抓上下联动,凝聚产业发展合力。一是高层有力推动。省委省政府将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省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杜家毫书记、许达哲省长、乌兰副书记、隋忠诚副省长等省領导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二是政策精准引领。省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了鼓励矿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