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应用健康行为干预方法使患脂肪肝患者恢复正常肝脏。方法体检方法对单纯轻、中度脂肪肝患者180例观察B超、血脂结果。结果90例实施有效健康行为干预(下称遵医组)脂肪肝病人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未实施有效健康行为干预(下称不遵医或遵医行为不好组)观察结果不理想。结论单纯轻、中度脂肪肝实施有效健康行为干预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对脂肪肝控制收到明显效果。
〔关键词〕脂肪肝;健康行为干预;逆转
〔中图分类号〕R5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05-02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病变。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我国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甚至出现低龄化。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脂肪肝发病率为10%-17%,该病起病隐匿,80%-100%的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健康体检时发现。国外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确诊时有5%-15%已并发纤维化,这些患者10年后30%发展为肝硬化,3%并发急性肝衰,极个别发生肝细胞肝癌。鉴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及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对本病进行有效健康行为干预研究势在必行。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单纯性轻、中度脂肪肝血脂改变不明显的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健康行为干预是完全可以康复的,我们期望通过社区医生对脂肪肝患者实施有效健康行为干预使众多脂肪肝患者摆脱疾病困扰,减少脂肪性肝硬化及其他肝脏疾病的发病率。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据有关文献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表现不一,包括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1.2临床诊断
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6)或(7)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1)有易患因素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女性等;(2)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酒精量每周<40g;(3)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Wilson病、全胃肠外营养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4)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5)血清转氨酶可升高,并以ALT为主,可伴有GGT、铁蛋白和尿酸等增高;(6)肝脏组织学有典型表现;(7)有影像学诊断依据。
1.3影像学诊断
单纯性脂肪肝B超表现为:(1)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2)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仅具备(1)项者作为疑似诊断;具备第(1)项加其余1项以上者可确诊为脂肪肝。CT平扫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低于脾脏或肝/脾CT比值≤1。肝脏密度降低,CT值稍低于脾脏,肝/脾CT比值≤1.0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者为中度;肝脏密度显著降低甚至呈负值,肝/脾CT比值≤0.5,肝内血管清晰可见者为重度。
1.4排除标准
(1)影像学诊断重度脂肪肝;(2)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3)合并慢性病者。
1.5纳入标准
符合影像学诊断单纯性脂肪肝B超表现为具备第(1)项加其余1项以上者可确诊为脂肪肝的2006年至2008年前来体检职工202例脂肪肝患者,排除22例不符合病历。
1.6观察指标
(1)指导记录180例单纯轻、中度脂肪肝患者一般状况血脂及B超表现等;(2)统计学方法对180例单纯轻、中度脂肪肝患者随机分2组。一组为遵医行为组90例,另一组为不遵医或遵医行为不好组90例。
2对遵医组实施的有效行为干预方法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制定饮食原则:即:高蛋白饮食,每天不低于120g;供给适量热能;低碳水化合物;供给适量脂肪;补充足够的维生素;补充食物纤维及矿物质;少吃食盐(每日5-6g为宜);饮食八分饱;每日3餐要有规律;(2)戒烟限酒;(3)合理运动:选择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min)、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等,这类运动对脂肪肝的人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效果较好。运动强度: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min(以170减去实际年龄),持续二三十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一二十分钟内消失为宜。运动实施的时间带和频率:下午或晚上,最好晚饭后45min,运动实施频率以每周3-5d较为适宜,每天进行运动亦可。
3结果
3.1一般情况
调查始于2006年9月至2008年12月共收集脂肪肝病历202例,剔除不符合条件病历22例,参加观察病历180例,男102例,女72例;年龄30-78岁,有不良饮食习惯者165例,高脂血症68例。
3.2常见症状
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食欲不振、乏力、肝区隐痛、体胖、口干、头晕、肋胀等。
3.3在遵医组和遵医行为不好或不遵医组各90例脂肪肝患者中,遵医组轻度脂肪肝52例,痊愈41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中度脂肪肝38例,痊愈18例,好转17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遵医行为不好或不遵医组,轻度脂肪肝54例,中度脂肪肝36例,痊愈2例,好转5例,无变化12例,加重17例。2组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
经过对以上两组脂肪肝病人社区遵医行为研究比较发现,遵医行为好的脂肪肝患者治愈率、好转率明显高于遵医行为不好或不遵医组(P<0.05)。
4讨论
通过对180例单纯轻中度脂肪肝的遵医行为和不遵医行为或遵医行为不好的研究证明,社区医生对其实施有效健康行为干预可大大缩短疗程,因为脂肪肝是可逆的,临床上单纯轻中度脂肪肝绝大多数是不必依靠药物治疗和医疗设备治疗的,患者严格按照社区医生指导去做,不但可以治愈,还可以减少脂肪肝诸多并发症,也减少患者家庭医药费用支出,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项研究成果可在社区层面上广泛推广。
5参考文献
1曾民德,范建高.老年脂肪肝的诊断和饮食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1999,13(1):13-15.
2王雁翔,王灵台.脂肪肝中医证型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中医病机病因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126-127.
〔收稿日期:2010-03-09〕
〔关键词〕脂肪肝;健康行为干预;逆转
〔中图分类号〕R5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05-02
脂肪肝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脂肪病变。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及预防保健措施相对滞后,我国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甚至出现低龄化。多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脂肪肝发病率为10%-17%,该病起病隐匿,80%-100%的患者无明显症状,常在健康体检时发现。国外研究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确诊时有5%-15%已并发纤维化,这些患者10年后30%发展为肝硬化,3%并发急性肝衰,极个别发生肝细胞肝癌。鉴于本病的高发病率及对身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对本病进行有效健康行为干预研究势在必行。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单纯性轻、中度脂肪肝血脂改变不明显的患者,对其实施有效健康行为干预是完全可以康复的,我们期望通过社区医生对脂肪肝患者实施有效健康行为干预使众多脂肪肝患者摆脱疾病困扰,减少脂肪性肝硬化及其他肝脏疾病的发病率。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据有关文献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疾病谱随病程的进展表现不一,包括单纯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
1.2临床诊断
凡具备下列第(1)-(5)项和(6)或(7)项任一项者即可诊断为非酒精性脂肪肝。(1)有易患因素如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女性等;(2)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酒精量每周<40g;(3)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Wilson病、全胃肠外营养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4)除原发病临床表现外,可出现乏力、肝区隐痛等症状,可伴肝脾肿大;(5)血清转氨酶可升高,并以ALT为主,可伴有GGT、铁蛋白和尿酸等增高;(6)肝脏组织学有典型表现;(7)有影像学诊断依据。
1.3影像学诊断
单纯性脂肪肝B超表现为:(1)肝区近场弥漫性点状高回声,回声强度高于脾脏和肾脏,少数表现为灶性高回声;(2)远场回声衰减,光点稀疏;(3)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4)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肝前缘变钝。仅具备(1)项者作为疑似诊断;具备第(1)项加其余1项以上者可确诊为脂肪肝。CT平扫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低于脾脏或肝/脾CT比值≤1。肝脏密度降低,CT值稍低于脾脏,肝/脾CT比值≤1.0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肝内血管显示不清者为中度;肝脏密度显著降低甚至呈负值,肝/脾CT比值≤0.5,肝内血管清晰可见者为重度。
1.4排除标准
(1)影像学诊断重度脂肪肝;(2)急、慢性肝炎、重症肝炎、肝硬化;(3)合并慢性病者。
1.5纳入标准
符合影像学诊断单纯性脂肪肝B超表现为具备第(1)项加其余1项以上者可确诊为脂肪肝的2006年至2008年前来体检职工202例脂肪肝患者,排除22例不符合病历。
1.6观察指标
(1)指导记录180例单纯轻、中度脂肪肝患者一般状况血脂及B超表现等;(2)统计学方法对180例单纯轻、中度脂肪肝患者随机分2组。一组为遵医行为组90例,另一组为不遵医或遵医行为不好组90例。
2对遵医组实施的有效行为干预方法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制定饮食原则:即:高蛋白饮食,每天不低于120g;供给适量热能;低碳水化合物;供给适量脂肪;补充足够的维生素;补充食物纤维及矿物质;少吃食盐(每日5-6g为宜);饮食八分饱;每日3餐要有规律;(2)戒烟限酒;(3)合理运动:选择以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的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中快速步行(115-125步/min)、打羽毛球、骑自行车等,这类运动对脂肪肝的人降脂减肥、促进肝内脂肪消退的效果较好。运动强度:以运动时脉搏为100-160次/min(以170减去实际年龄),持续二三十分钟,运动后疲劳感于一二十分钟内消失为宜。运动实施的时间带和频率:下午或晚上,最好晚饭后45min,运动实施频率以每周3-5d较为适宜,每天进行运动亦可。
3结果
3.1一般情况
调查始于2006年9月至2008年12月共收集脂肪肝病历202例,剔除不符合条件病历22例,参加观察病历180例,男102例,女72例;年龄30-78岁,有不良饮食习惯者165例,高脂血症68例。
3.2常见症状
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食欲不振、乏力、肝区隐痛、体胖、口干、头晕、肋胀等。
3.3在遵医组和遵医行为不好或不遵医组各90例脂肪肝患者中,遵医组轻度脂肪肝52例,痊愈41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中度脂肪肝38例,痊愈18例,好转17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遵医行为不好或不遵医组,轻度脂肪肝54例,中度脂肪肝36例,痊愈2例,好转5例,无变化12例,加重17例。2组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
经过对以上两组脂肪肝病人社区遵医行为研究比较发现,遵医行为好的脂肪肝患者治愈率、好转率明显高于遵医行为不好或不遵医组(P<0.05)。
4讨论
通过对180例单纯轻中度脂肪肝的遵医行为和不遵医行为或遵医行为不好的研究证明,社区医生对其实施有效健康行为干预可大大缩短疗程,因为脂肪肝是可逆的,临床上单纯轻中度脂肪肝绝大多数是不必依靠药物治疗和医疗设备治疗的,患者严格按照社区医生指导去做,不但可以治愈,还可以减少脂肪肝诸多并发症,也减少患者家庭医药费用支出,可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项研究成果可在社区层面上广泛推广。
5参考文献
1曾民德,范建高.老年脂肪肝的诊断和饮食治疗〔J〕.实用老年医学,1999,13(1):13-15.
2王雁翔,王灵台.脂肪肝中医证型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中医病机病因初探〔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126-127.
〔收稿日期:201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