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象寻味 以味论诗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in87675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意逆志”是一种鉴赏诗文的方法,语出《孟子·万章上》。文中有这样一句:“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思是说,理解诗、欣赏诗的人,不能用表面的意思理解字词,要看说话的情景;不能用个别字义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而要用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揣测诗人的本意,这才算是读懂了诗歌。这里说明了读诗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认真研读诗歌的语言,特别是意象,即包含作者情感的一个个物象;二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整体领悟诗歌的意味、趣味、画味和情味,从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1.品意味。就是用想象和经验揣摩物象中的意味。如果我们能从“象”的形象特点去联想品析,诗歌的意味便会浮现出来。例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全诗选取了丰富的意象——空山、新雨、晚秋、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莲叶、渔舟等,从选景的特点看,突出了山村景色。细品象中之意,便觉充满恬静、安宁、干净、祥和的意味。联系社会生活,便会发现其显示的是政通人和的意味。这样一来,我们也就品出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归隐山林的意味,“象”对“意”具有暗示和象征的功能。又如《卫风·氓》中的两处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是借物象写两人的交往经过与时间,二是以桑的“沃若”与“陨”比喻了自己的容貌,使诗的内容耐人品味:“象”对“意”也具有暗示与比喻的功能。
  2.品趣味。“诗趣”偏重于内容的描写或语言表现上的纯真、天然、生动、哲理、讽谐等。品趣味可从内容的特点与语言的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是一首典型的怀古壮词,其忧国忧民的慷慨与高昂让后世文学评论家敬赞不已。词中一问一答:“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问,问出横生的妙趣;答,答得明快而饶富乐趣。这一问一答诗意彰显,荡气回肠,直入趣境。这是由内容而生出的趣味。而语言在表现诗词主旨和意境中有“润物细无声”、“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妙,它或直接或间接地烘托出诗意,或白描或浓墨重彩地丰润着诗意。如司空曙的《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诗人用“不系船”和“芦花浅水边”的风韵天然,把江村的宁静幽美及主人公闲适放浪的生活写得情景交融、和谐生趣,诗意随浅近的语言而逐渐铺开,耐人把玩。这是由语言生出的趣味。
  3.品画味。中国古代诗词特别讲究诗画统一,所谓“景语”,便是诗中画语,它是“情语”的载体。甚至诗家干脆将“景语”和“情语”合而为一,两相融化,使“一切景语皆情语”成为诗歌审美的一条规律。诗中的画语自然横生画味,将诗中情语表现得形象生动,情理俱美。品画味,就是根据诗的时、地、景、情进行经验性的、体悟性的想象,以自己的经验和感受来解读诗中的情景。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让诗与画浑然融会。读者咏之,如果用生活的经验解读它,就能获得雄阔的体验。正像香菱与黛玉“研究”王维诗时说的:“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
  4.品情味。“情味”牵涉到诗歌品读的深度和经验切入的广度,牵涉到对作品内容中生活况味的想象和人文气息的感悟,是“意”与“志”的接轨。“尺水兴波”的短短篇章,往往会让读者在品读中感受到凝练而绵长的情思。当然,情味有时是一种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心理体验,是难以用文字表述的,因此,才会出现让鉴赏者流连忘返、爱不释手的感觉,细品之后,内心获得丰富的体验。如韦承庆的《南行别弟》:“淡淡长江水,悠悠远客情。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诗人采用比兴手法,借江水兴起客情,顺势叙说怨恨无从诉,如落花坠地无声。短短四句,言简蕴藉,深长感人。看似别弟离情,却将诗人因依附张易之获罪流放岭南的凄苦心境表现得入木三分。此诗之“味”在形象(意象)的绵厚中。又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看似普通的过渡,实则凝聚了诗人的一片诗心。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祗益伤情。面对古庙荒庭,诗人写出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两朝开济老臣心”,而“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千古遗憾,让那阶前林下徘徊的诗人老泪纵横——“长使英雄泪满襟”。诗味含蓄婉转却又深厚浓郁,诗意的沉甸和深刻穿透了诗言的华艳哀婉而直入读者的内心。诗味于诗意表达中的“功绩”由此可见一斑。
  “以味论诗”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千古妙语。刘勰、钟嵘、司空图等大文论家提出“趣味”说、“滋味”说等理论,为我们用艺术思维(意象思维)赏析古诗词提供了思想武器。总之,在品玩诗词的时候,意味、趣味、画味、情味的审美实践同样是需要用经验和体悟去理解的,它是我们“以意逆志”品读诗歌时,可以获得审美快乐的一条风景秀丽的小径。
  
  (作者单位:资阳市教科所)
其他文献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小腿抽筋的情况,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一旦抽筋整个人非常难受。今天就讓我们跟随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陶琦主任,一起来学一下小腿抽筋的自我推拿。  小腿抽筋原因多  1.寒冷刺激。如冬天在寒冷的环境中锻炼,准备活动不充分;夏天游泳水温较低,都容易引起腿抽筋。晚上睡觉没盖好被子,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会痉挛得让人疼醒。  2.肌肉连续收缩过快。剧烈运动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
全国首届基于Moodle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研讨会即将召开    为推进基于Moodle的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与应用研究,交流各地基于Moodle的课程设计与应用的成果和经验,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决定在2008年3月14~16日在上海召开全国首届基于Moodle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与应用研讨会。此次会议由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上
对于广大爱美女性来讲,脸上长斑无疑是一件烦恼的事情,当看见自己脸上日渐凸显的斑点时,许多女性焦虑不安却又一头雾水。记者近日采访专家获悉,其实色斑有很多种,形成原因也各不相同。区别不同斑点,才能准确又轻松地对“斑”下药。  色斑同色不同型,有些“斑”并不能根治  虽然有些色斑看上去颜色差不多,但其实根据不同病因、面部分布以及颜色深浅,可能是完全不同种类的斑,自然治疗方法也会存在差异。  “雀斑与遗传
冬病夏治,泛指在夏季治疗冬季易发疾病,方法有三伏贴、针灸、拔罐、刮痧、中药内服等多种形式。其中以三伏贴在冬病夏治疗法中历史最为悠久、疗效最为显著。  三伏贴又称三伏灸,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三伏天”)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用以治疗秋冬容易发作的疾病。敷贴的膏药一般四个为一组,针对不同的疾病,将膏药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后揭下。  ◎ 三伏
饲养宠物已经成为很多退休老年人的生活乐趣之一,但在与宠物相处的过程中,也要保证自身安全,做好狂犬病预防。狂犬病一旦罹患,死亡率近乎100%,它虽然不可治愈,却可以及时预防,接种疫苗就是最有效的措施。关于狂犬病预防的相关知识,我们应该知道哪些呢?  ● 狂犬病暴露分三级 根据级别对应处理  凡是被狂犬、疑似狂犬或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如猫、狗等)咬伤、抓伤、舔舐黏膜或破损皮肤处,均称为狂犬病
吃过午饭,孙老太太靠在墙根下的一把藤椅上晒太阳。我们可以估猜,藤椅的坐垫是一件破棉袄。然后她和我们想象的一样,打起了盹。可能因为年老,我们还听到了鼾声。一条看上去比她年轻点的黑狗卧伏一侧。区别在于,黑狗是公的。这么说是因为孙老太太稍有动静(诸如鼾声戛然而止、咂咂嘴之类),黑狗就会晃晃尾巴,多情地就地抬起一条后腿,露出器官。说它多情还在于孙老太太并没有如它所愿醒过来。一声叹息或一个被及时纠正的侧歪,
【摘 要】 文章旨在剖析董事会成员的性别特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水平的影响,从而为各董事会成员构成对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作用提供证据。基于2007—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发现:(1)女性董事比例与控制环境和信息沟通情况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企业违规处罚行为负相关;(2)女性董事比例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适当提高女性董事比例不仅能够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企业信息沟通
前言: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是笔者非常喜欢的学校,主要是由于该校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热情,近两年中小学研学旅行逐渐成了刚需,但因为学习场景不在学校内,设计规划组织实施都很烦琐,可是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教师不怕烦琐,他们勇于挑战,还把研学旅行课程做出了非常強的创新意味,他们的尝试绝对值得笔者全力推荐。  研究背景  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
少年易衷情,易忠诚,也易热血。  尚记得那时的我,做一件事常惹姑婶们欢笑。不知从哪里得知秘诀,我在屋后隐蔽的地方置一破旧搪瓷洗脸盆,在里面灌满沙,一有空便拿自己的十根手指头朝沙里猛戳猛扎,然后攥紧拳头,或者摊开两掌,不分左右地往那里狠狠地击打,嘴里还吆喝有声,直盼着将这些细沙打出火花,打出滚滚的浓烟,或者打成泥浆,打成四分五裂、飞溅出去的波光。  我在干什么呢?我在苦练“十指禅”“金刚拳”“铁砂掌
话题引导:通达网络中可信的内容有多少?人们无法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进行准确的估量。但可以确信的是,人们得益于网络时代,也被错综复杂、真伪难辨的网络信息包围着。  “充耳不闻天下事”总不是明智的做法,盲目的跟风、站队也是不可取的,虚假的信息、网络的“乱象”,是否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些网络信息?近期,在与几位一线教师聊天的过程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  “方韩之争”引发网络“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