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4—0091—01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接收信息和知识,感受各类信息所带来的冲击。中小学生都不再满足于在传统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在针对某个特定问题时也不再囿于教师的表述,甚至可以依据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教师讨论。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新事物,唐代的韩愈就在《师说》中写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中还包含着“相互为师”的观念,即倡导向更多的人学习,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向比自己有长处的人,包括自己的学生在内的人学习。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所教授的知识均为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授业”尚存在一些距离,但“解惑”可以在课堂教学或课后时间中完成。如何实现“解惑”?我们可以将其过程理解为交流和讨论。这也许会引起一部分教师的疑惑:教师就是教授知识,如何交流讨论呢?仔细研究“教授”这个词,我们会发现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状态或称之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教”,即教师向学生传达对于某个指定问题的认识理解。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动向学生输出信息,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第二个阶段是“授”,即教师在“教”的基础上向学生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态度,学生在此过程中就会与教师进行互动即反馈,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会就所学内容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甚至表达出与教师所教授内容不同的观点和认识。通过不断交流碰撞,不断深化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的印象,从而达到从“知”到“会”的状态。
然而什么样的情况才能促使交流讨论呢?其本质要求就是交流讨论的双方处于一个平等的状态,如果双方所处的地位不平等,则不可能发生交流讨论。因此,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此时以何种姿态参与就成为“授”这一过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出发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与教师就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针对所学内容不断提问、思考、回答问题,就是对教师讲授知识的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只有不断丰富这个过程,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巩固理解。即便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或者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误解,这说明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有可能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困惑,应当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教师正确鼓励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充分、平等沟通,学生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对教师知识理解的简单复制,进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提升的可能,这也就是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贤于弟子”。
随着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推进,在新高考改革中首次引入“核心素养”这一名词,何为“核心素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核心素养”的考察将成为今后高考考察的重要內容,对中小学来说,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成为今后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当深刻理解这一变化,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式教学为平等讨论式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交流讨论,把教师看作学生学习知识的“摆渡人”而不是“审判官”。当学生在课堂上就所学内容向教师提出与其所教不一致的讨论时,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千万不可理解为学生对其学术权威的挑战,从而将自己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因为一旦教师将学生的讨论理解为挑战时,会作出错误的反映,既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影响;又会丧失与学生平等交流讨论的机会,给学生造成教师行为刻板、认识僵化的印象。因此,教师应该珍视与学生的每一次公平讨论的机会,通过交流讨论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学术威信。积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聆听,积极踊跃的讨论,诚实勇敢的发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完成这一系列行为,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正确理解把握自己“知识摆渡人”的角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与学生共同学习,针对学生所提出的不一致观点,教师应当仔细聆听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学生积极讨论,这样不但可以在第一时间真实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中获得新的灵感和观点,使自己对知识的体会更加全面,使今后的教学活动更加丰满。
编辑:陈富祥
【中图分类号】 G63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4—0091—01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展的今天,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接收信息和知识,感受各类信息所带来的冲击。中小学生都不再满足于在传统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在针对某个特定问题时也不再囿于教师的表述,甚至可以依据学生自己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与教师讨论。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是新事物,唐代的韩愈就在《师说》中写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中还包含着“相互为师”的观念,即倡导向更多的人学习,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向比自己有长处的人,包括自己的学生在内的人学习。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所教授的知识均为各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授业”尚存在一些距离,但“解惑”可以在课堂教学或课后时间中完成。如何实现“解惑”?我们可以将其过程理解为交流和讨论。这也许会引起一部分教师的疑惑:教师就是教授知识,如何交流讨论呢?仔细研究“教授”这个词,我们会发现可以将其分为两个状态或称之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教”,即教师向学生传达对于某个指定问题的认识理解。这个过程中,教师是主动向学生输出信息,学生被动接收信息。第二个阶段是“授”,即教师在“教”的基础上向学生表达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态度,学生在此过程中就会与教师进行互动即反馈,这个过程中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会就所学内容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甚至表达出与教师所教授内容不同的观点和认识。通过不断交流碰撞,不断深化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的印象,从而达到从“知”到“会”的状态。
然而什么样的情况才能促使交流讨论呢?其本质要求就是交流讨论的双方处于一个平等的状态,如果双方所处的地位不平等,则不可能发生交流讨论。因此,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师,此时以何种姿态参与就成为“授”这一过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出发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与教师就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针对所学内容不断提问、思考、回答问题,就是对教师讲授知识的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只有不断丰富这个过程,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巩固理解。即便学生提出的问题偏离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或者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误解,这说明教师本身的教学方法有可能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困惑,应当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教师正确鼓励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充分、平等沟通,学生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结构,而不是对教师知识理解的简单复制,进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理解提升的可能,这也就是韩愈所说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也不必贤于弟子”。
随着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推进,在新高考改革中首次引入“核心素养”这一名词,何为“核心素养”,简单地说,就是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表现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对“核心素养”的考察将成为今后高考考察的重要內容,对中小学来说,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成为今后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教师,应当深刻理解这一变化,改变传统的居高临下式教学为平等讨论式教学。积极组织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交流讨论,把教师看作学生学习知识的“摆渡人”而不是“审判官”。当学生在课堂上就所学内容向教师提出与其所教不一致的讨论时,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千万不可理解为学生对其学术权威的挑战,从而将自己放到了学生的对立面。因为一旦教师将学生的讨论理解为挑战时,会作出错误的反映,既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影响;又会丧失与学生平等交流讨论的机会,给学生造成教师行为刻板、认识僵化的印象。因此,教师应该珍视与学生的每一次公平讨论的机会,通过交流讨论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学术威信。积极引导学生认真仔细的聆听,积极踊跃的讨论,诚实勇敢的发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完成这一系列行为,就要求教师从根本上转变思想,正确理解把握自己“知识摆渡人”的角色,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与学生共同学习,针对学生所提出的不一致观点,教师应当仔细聆听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与学生积极讨论,这样不但可以在第一时间真实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中获得新的灵感和观点,使自己对知识的体会更加全面,使今后的教学活动更加丰满。
编辑:陈富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