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是陶行知教育观的灵魂。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实施英语教学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学生语言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行知理论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自主学习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倡导并身体力行创新教育。纵观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求知创新”这根主线始终贯穿着他的教育理念。创新,是陶行知教育观的灵魂。他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思考和实践: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追求,是教育事业兴旺的标志,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关爱、尊重、信任学生,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在课内外,教师多采用肯定和鼓励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老师的一个关注的眼神和发自内心的微笑,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简单的“Very good! Great! Well done!”,都会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此外,教师还可给学生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喜好去适当选择,给他们较大的发挥空间,这既体现了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的要求,同时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要素之一。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维才不受束缚,他们才有可能主动去探索、创造。
二、打破思维定势 激励创新意识
有些学生平时很勤奋,学业成绩也名列前茅,但一旦遇到问题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这是为什么呢?追根溯源,是我们的传统教育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造成的。庆幸的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对一些常规事理说“No”,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以唯一的标准答案,或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来评判,而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他们创造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三、培养发散性思维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和“教、学、做合一”,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教学理论,对今天课改中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或方法,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同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并在多个教学环节中创设情境,设计一定的信息网或课题活动,要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并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方法开拓思维,开阔思维。教师通过组织类似的活动,既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合作探究,求异发散的能力。
如在 8 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 的教学中,我尝试设计了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即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语法项目写一次自然灾害的文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借助于课本中的文字图片完成。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回忆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南方雪灾及2011年3月日本地震的可怕情景,联想世界环境的恶化的后果,呼吁“环保”这一永恒的主题。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注重品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格与创新情感
创新活动是一项思想性、观念性很强的活动,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讲过:“思想是老子,创造是儿子。”所以,思想上的熏陶,观念上的启导,对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英语教材牛津英语译林版Fun With English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有时文中也没有列出标准答案,但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这些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
如在9B Unit 4 Great People教学中,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伟人,学生要学习思考并研究那些改变了世界的伟人,学习谈论自己所钦佩的人并说明理由。课前布置学生到Internet上、电视、杂志等里收集一些自己所崇拜的伟人的英文资料,并带到课堂上相互交流,最后引导学生如何把这些伟人的拼搏进取,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并进行发扬光大。只有具备良好的创造个性,创造力的发展才有可能。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奠定创造技能形成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英语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面对这种形势,学生必须会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拥有能让他们不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去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行知理论 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 自主学习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都在倡导并身体力行创新教育。纵观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求知创新”这根主线始终贯穿着他的教育理念。创新,是陶行知教育观的灵魂。他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已成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那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几点思考和实践: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氛围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追求,是教育事业兴旺的标志,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关爱、尊重、信任学生,使学生身心愉悦,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心理;在课内外,教师多采用肯定和鼓励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老师的一个关注的眼神和发自内心的微笑,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反馈给学生,简单的“Very good! Great! Well done!”,都会激起学生心灵的火花。此外,教师还可给学生一定的对学习内容进行自主选择的自由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喜好去适当选择,给他们较大的发挥空间,这既体现了素质教育中以人为本、尊重个体差异的要求,同时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要素之一。只有不断创设这种宽松的,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思维才不受束缚,他们才有可能主动去探索、创造。
二、打破思维定势 激励创新意识
有些学生平时很勤奋,学业成绩也名列前茅,但一旦遇到问题时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这是为什么呢?追根溯源,是我们的传统教育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造成的。庆幸的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师逐渐认识到,要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敢于对一些常规事理说“No”,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智慧火花一闪现,就要加以保护。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能以唯一的标准答案,或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来评判,而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激励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他们创造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评估学生非基础知识方面的答案时,要把有无创造性摆在首位,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在头脑中闪现创造的火花。
三、培养发散性思维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和“教、学、做合一”,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活动教学理论,对今天课改中学生学习方法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变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具有三个特征: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教师可以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或方法,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同时,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并在多个教学环节中创设情境,设计一定的信息网或课题活动,要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并采用探究式、发现式的方法开拓思维,开阔思维。教师通过组织类似的活动,既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又可以让他们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培养他们合作探究,求异发散的能力。
如在 8 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 的教学中,我尝试设计了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即让学生结合本单元所学的词汇和语法项目写一次自然灾害的文章,能力一般的学生可借助于课本中的文字图片完成。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鼓励他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回忆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南方雪灾及2011年3月日本地震的可怕情景,联想世界环境的恶化的后果,呼吁“环保”这一永恒的主题。在这一活动中,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四、注重品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格与创新情感
创新活动是一项思想性、观念性很强的活动,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讲过:“思想是老子,创造是儿子。”所以,思想上的熏陶,观念上的启导,对于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英语教材牛津英语译林版Fun With English中许多内容是最为生动的创新教育素材,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可抓住时机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勇于开拓创新。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创新的精神。有时文中也没有列出标准答案,但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这些问题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寻求所有可能的答案。
如在9B Unit 4 Great People教学中,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伟人,学生要学习思考并研究那些改变了世界的伟人,学习谈论自己所钦佩的人并说明理由。课前布置学生到Internet上、电视、杂志等里收集一些自己所崇拜的伟人的英文资料,并带到课堂上相互交流,最后引导学生如何把这些伟人的拼搏进取,坚韧不拔,不畏艰难的精神移植到自己身上,并进行发扬光大。只有具备良好的创造个性,创造力的发展才有可能。
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奠定创造技能形成的基础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作为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英语基础知识掌握英语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更新的周期不断缩短,面对这种形势,学生必须会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让学生拥有能让他们不断获取知识和能力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去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美好理想,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拓型人才,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