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新课程改革如何落到实处,而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直面而且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经过几年新课改的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作文倡导自我鉴赏,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而培养学生浓厚的语文兴趣,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自主探究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151-01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改什么呢?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改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对问题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这几年的课改实践,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主要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方面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自主探究
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处于主体地位,主导课堂上的一切,老师的指令就是“圣旨”。这种传统模式使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缺少必要的民主氛围,学生的创造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压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做主人。课堂中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学,除了做学生的启发者,更应做学生的倾听者,尊重学生对事物所特有的感受与体验。同时对每一个学生需要倾注满腔的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学习,才能愉快的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真正乐学。
在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要和蔼可亲,自然幽默,作为教师必须给学生一个敢想、敢说、敢写的机会。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并经常说:“回答错了也是进步,错误答案也是一笔财富!”学生这样不但消除了后顾之忧,而且还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讲每一个单元的话题时,首先不是急于让学生去看课文,而是要求学生谈谈对此话题的理解,很多学生刚开始心存顾虑,害怕回答错了,此时我们就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畅所欲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树立自信心。
2 努力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
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典型的莫过于创设阅读情境。比如,用图画情境帮助学生感悟诗意;用角色情境——分角色朗读,扮演小说、戏剧人物,走进人物内心,体悟人物情感;用背景情境——展示与文章有关的人物、事件、时代特色等材料,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人物形象的认识。创设想象情景,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在较好的人文氛围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如在讲《再别康桥》一文,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借助想象,感受康桥的意象,领悟离别的意境,把心中的康桥描绘出来。有学生这样描绘:
一位久违的学子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在招手之间,幻化成“西天的云彩”,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此时天色已晚,诗人寻梦放歌,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学生听得如痴如醉,顿时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们趁此情景,鼓励学生都来描绘“心中的康桥,青年的徐志摩”,大家都谈的很好。如阅读《荷花淀》,夫妻话别的前后都没有水生嫂的肖像描写,可让学生根据小说的记叙和描写,以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审美感受在心中完成水生嫂的肖像描写。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如必修(一)第二单元“感受艺术魅力”,在班上播放《梁祝》,《二泉映月》,要求学生大胆谈读感受,学生深深地被音乐感染,学习积极性顿时高涨。随后还播放《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谈他们自己对此曲的看法,写出了艺术随笔,好的就在班上念,并张贴在墙上让大家共同欣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首先用了60分钟播放了电视剧的该集,要求学生看完后大体谈谈这个故事情节是怎么回事,该集出场的主要有哪些人物,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初步评价人物的性格,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复述情节,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性格基本上能说出来。
3 作文倡导自我鉴赏,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新教材(山东人民版)的作文编排没有体系,但如何变无序的作文训练为有效的能力提高,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首先充分把握每一单元的话题,每一单元上完后,我都会有针对性地训练与单元话题紧密联系的作文训练。每次作文训练我主要从写作基本功(如卷面、标点、拟题等)入手,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上严格要求一点一点抓起,让他们在高一高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当然,主要在讲评作文上下功夫,改变过去老师全批全改收效甚微的状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鉴赏,把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详细介绍给学生;同时每块作文老师都要指出鉴赏的侧重点、方法和技巧。先是个人评析,要求写出每页不少于四处的旁批,必须指出其优劣所在,总评不少于200~250字。开始学生很不适应,鉴赏能力很低,每位同学鉴赏后老师都要做一个总评。通过一学期的训练,这届学生写完800字的文章,其有价值的鉴赏文字都在200字以上,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 努力拓展知识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1)开放教学空间,提供自主探究机会。每次小休大休都鼓励部分学生在自家的电脑上查阅与学习的单元话题相关的文章,或到附近的书店买《青年博览》、《读者文摘》、《思维与智慧》等积极健康的杂志,找出与单元话题相关的文章,再组织印出来给学生看,然后要求学生写出一定数量的感受。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积极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每周不少于1000字,一学期下来不少于15000字的积累。正像有些同学说:“做读书笔记给我开辟了一条积累素材的绿色通道。”
(3)展开古诗背诵活动。古诗是我们祖先留下的精华,是最宝贵的精神财。规定每两天背诵一首古诗,主要利用课前五分钟。学生一学年下来能背诵100多首诗歌。学生慢慢积累,能从诗人的情怀中陶冶情操,丰富人生阅历,明白人生的真谛。
新课程改革,学生是自主的,活跃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自主探究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1(c)-0151-01
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改什么呢?改革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改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他们对问题的自主探究的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这几年的课改实践,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主要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方面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自主探究
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处于主体地位,主导课堂上的一切,老师的指令就是“圣旨”。这种传统模式使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缺少必要的民主氛围,学生的创造性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压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必须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让学生做主人。课堂中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学,除了做学生的启发者,更应做学生的倾听者,尊重学生对事物所特有的感受与体验。同时对每一个学生需要倾注满腔的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学习,才能愉快的参加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去,真正乐学。
在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要和蔼可亲,自然幽默,作为教师必须给学生一个敢想、敢说、敢写的机会。课堂上,我总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抒己见,并经常说:“回答错了也是进步,错误答案也是一笔财富!”学生这样不但消除了后顾之忧,而且还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就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例如:在讲每一个单元的话题时,首先不是急于让学生去看课文,而是要求学生谈谈对此话题的理解,很多学生刚开始心存顾虑,害怕回答错了,此时我们就进行适当的引导,鼓励畅所欲言,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树立自信心。
2 努力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浓厚兴趣
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常用方法,典型的莫过于创设阅读情境。比如,用图画情境帮助学生感悟诗意;用角色情境——分角色朗读,扮演小说、戏剧人物,走进人物内心,体悟人物情感;用背景情境——展示与文章有关的人物、事件、时代特色等材料,使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人物形象的认识。创设想象情景,培养学生良好的想象力,在较好的人文氛围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如在讲《再别康桥》一文,要求学生必须充分地借助想象,感受康桥的意象,领悟离别的意境,把心中的康桥描绘出来。有学生这样描绘:
一位久违的学子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在招手之间,幻化成“西天的云彩”,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此时天色已晚,诗人寻梦放歌,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
学生听得如痴如醉,顿时全班同学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我们趁此情景,鼓励学生都来描绘“心中的康桥,青年的徐志摩”,大家都谈的很好。如阅读《荷花淀》,夫妻话别的前后都没有水生嫂的肖像描写,可让学生根据小说的记叙和描写,以自己的生活积累和审美感受在心中完成水生嫂的肖像描写。
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情境。如必修(一)第二单元“感受艺术魅力”,在班上播放《梁祝》,《二泉映月》,要求学生大胆谈读感受,学生深深地被音乐感染,学习积极性顿时高涨。随后还播放《贝多芬田园交响乐》,谈他们自己对此曲的看法,写出了艺术随笔,好的就在班上念,并张贴在墙上让大家共同欣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在上《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首先用了60分钟播放了电视剧的该集,要求学生看完后大体谈谈这个故事情节是怎么回事,该集出场的主要有哪些人物,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初步评价人物的性格,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复述情节,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性格基本上能说出来。
3 作文倡导自我鉴赏,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新教材(山东人民版)的作文编排没有体系,但如何变无序的作文训练为有效的能力提高,我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首先充分把握每一单元的话题,每一单元上完后,我都会有针对性地训练与单元话题紧密联系的作文训练。每次作文训练我主要从写作基本功(如卷面、标点、拟题等)入手,在审题、立意、谋篇、布局上严格要求一点一点抓起,让他们在高一高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当然,主要在讲评作文上下功夫,改变过去老师全批全改收效甚微的状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鉴赏,把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评分标准详细介绍给学生;同时每块作文老师都要指出鉴赏的侧重点、方法和技巧。先是个人评析,要求写出每页不少于四处的旁批,必须指出其优劣所在,总评不少于200~250字。开始学生很不适应,鉴赏能力很低,每位同学鉴赏后老师都要做一个总评。通过一学期的训练,这届学生写完800字的文章,其有价值的鉴赏文字都在200字以上,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 努力拓展知识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1)开放教学空间,提供自主探究机会。每次小休大休都鼓励部分学生在自家的电脑上查阅与学习的单元话题相关的文章,或到附近的书店买《青年博览》、《读者文摘》、《思维与智慧》等积极健康的杂志,找出与单元话题相关的文章,再组织印出来给学生看,然后要求学生写出一定数量的感受。这样既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拓展了知识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积极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每周不少于1000字,一学期下来不少于15000字的积累。正像有些同学说:“做读书笔记给我开辟了一条积累素材的绿色通道。”
(3)展开古诗背诵活动。古诗是我们祖先留下的精华,是最宝贵的精神财。规定每两天背诵一首古诗,主要利用课前五分钟。学生一学年下来能背诵100多首诗歌。学生慢慢积累,能从诗人的情怀中陶冶情操,丰富人生阅历,明白人生的真谛。
新课程改革,学生是自主的,活跃的。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