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语

来源 :岁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泥和土,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时走散,有时重逢,就像村庄身上掉下来的骨肉,在一起玩耍、打斗,累了,夜里不知睡在哪个方向,有一天,在一个院子里,在一个田块间,在墙角的缝隙里,它们再次遇见,相互拥抱。土墙破了,有了裂缝,就用泥,给缝好。泥和土,是村庄的骨,也是肉,骨肉不分离。
  隔年要盖房子了,先要打基子。宅基地上堆起一座小土山,是面粉一样细的优质土。
  树阴下的平石板上,赤脚的匠人,从山背后来的舅爷的儿子,穿一件红色的背心,抓起一把炉草灰撒在长方形的木质模子里,将干湿拌匀的黏土填进去,来来回回踩平,就抡起一个木柄的圆头石锤,砸,嗵嗵嗵,地动山摇,把土挤进模子里去,多余的土,伸开脚板,用脚趾前后推下木棱子。再换平底的石杵子,把模子里的土上下杵,叭叭叭,每用力杵,胸腔里的气息在空气里震荡,嗨嗨嗨。脸上的水,一颗颗,淌下来,嗒嗒嗒,掉在土里。土最终服软了,相互抱紧,连成一块,表面光滑。匠人伸直手板,擦去多余的土渣,用拳头四角敲敲,打开模子的卯,掀起模子,石块上躺着的长方体,巧克力一样深褐色,它的名字叫基子。匠人两手端起一片基子,搬走。
  土层一点点少下去,打好的基子一片片竖起来,间隔匀称地靠在一起,整整齐齐排成一行,第二层基子,换个角度站在第一层基子的肩上。第三层,第四层,墙一样垒起来,站着。下雨天,给基子苫上茅草,就像给它们戴上一顶斗笠。基子颜色一天一天淡起来,直到土白色,基子干透了,才可以砌到墙里。基子没有干透,砌出来的墙是朽的,不坚固。
  从后山来到前山,舅爷的儿子给前山的人家前前后后打几个月基子,农忙了才回去,打一片基子挣二分钱,一天管三顿饭,还管茶水。布满茶垢的罐头瓶,和一只印着喜字的铁皮热水壶,躺在核桃树下的阴凉处。
  模子是用来打基子的,叫基模子,村子里总共有一两台,家家借着用,谁用坏了谁要修好。
  盖房子先得打基子,基子是房子的基础。房子是村庄的衣裳,是用泥缝出来的,住在里面的人,从头到脚,灰头土脸。
  盖一座房子,要打多少基子啊,一排一排,一片一片,数不清。打好了基子,心里有底了,建房子有了基础。
  一座好房子,还要踩一堆好泥。刨细,砸匀,铺平,堆成圆土丘,中间凹下去,注满水,三五天,让水细细沁进土的心里去。
  要踩泥了,麦草铡成一寸长,撒在土层上,撒在泥水里,这样的泥更牢靠更结实,能够长年累月地,互相黏连。匠人把裤管卷到大腿根,手背在腰后面,赤脚伸进泥水里,用力踩,来来回回,把土、水、和麦草拌匀,踩到一起,越来越糅合,直到,脚在泥里,不能自拔。踩泥就像和面,来回揉,越揉就越劲道。揉面的功夫到了,面就好吃,肚子填得饱饱的,干活才有了力气。泥,踩好了,就像胶一样,能黏合好房子。
  踩好的泥,被铁锹铲起来,翻下去,反反复复搓、铲、捣,泥就活了。泥把一片片基子缝合在一起,变成坚固的墙。当四面墙在大地上站起来,再架上梁柱、椽子、檩子,用竹篾编成的网,覆盖在房梁上,房子就有了形状。流水线作业,富有节奏,一铁锹泥被送往空中,高架上的另一个铁锹稳稳接着,嗤一声,刮过来,再送往房顶的铁锹,一般经过三次传递,到达屋顶。泥去缝合屋顶,并让灰瓦次第排列并且牢牢黏合。泥和土支撑一座房子,支撑一个家。
  房子下面,基子垒砌成灶台,留出烧柴的灶火口,为铁锅留出圆圆的坑道,用粗泥一层一层抹平,再用细泥抹光,架上锅,炉膛里烧着旺旺的柴火,炉灶的颜色一点点变浅变白,土腥味散开。母亲看着她的新炉膛,眼睛里又出现一丝惊喜。炉膛把一年四季的庄稼秸秆吃进去,把一年四季的庄稼烧熟了给人吃。母亲就是在炉膛前值班的人,一生都守在炉膛前,高兴时她说火在笑,家里要来亲戚;委屈时,对着炉膛叹气流泪,脸被炉火照得通红。一年四季似乎都要在炉膛里轮回,炉膛里住着不说话的神灵。炉膛上有神牌,小红纸条贴在黄裱纸上,写着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庄稼收成了,母亲先告诉灶神,感激他降的福,让全家人吃饱肚子。小孩子头疼脑热,家里不顺当,母亲在灶前跪拜,央求灶爷老人家,剔除磨难,保平安。腊月里,第一锅白白的馒头蒸出来,母亲洗净双手,捡开了花的馒头贡给灶神,报告一年的好收成,祈求灶神来年多赐福,多带些禄粮来。
  把大地上平躺的土,变成大地上站着的土。被火煅烧过的,变成瓦,为房子戴上一顶帽子,祖祖辈辈的人,一辈子甚至就为着修一座房子。房子就是盖在身上不漏雨的泥土。有了房子就有了家。一层一层的人,从土里生出来,在土里活着,踩泥,在泥里纠缠,和泥搏斗并做患难的弟兄。死了,还回到泥土里去,最终化为泥土,被人踩。
  土房子下面,炕是土做的床,是泥巴缝补出来的窝,是生命降生和终结的地方。一个人,呱呱坠地,在方正平整的炕上;咽下最后一口氣,在亲人围坐的土炕上,被看作是一生的圆满和祥瑞。有的人降生在炕上,有的人降生在田间野外,有的人在土炕上永久睡去,有的人,骨骸留在异乡的大地。
  奶奶无数次提到一个神秘的夜晚。正月,天寒地冻。夜定了,母亲在土炕上侧着身子打转,悄声说,“娘,肚子疼。”奶奶看看我的母亲,脸都紫了,踮着小脚去请接生婆五奶奶。两个小脚的奶奶,穿过布满冰渣子的地埂,咯噔咯噔往家里扭,“哇……”,一声脆亮的哭声划破夜空,公鸡的鸣叫也同时照亮凌晨。四只小脚加快速度,像撒欢的马驹一样跑起来。“他婆,怕是生了”,“生了……”推门,一个圆鼓鼓的女婴躺在土炕上的一片血泊里,四肢舞动,哭喊,年轻的母亲半截身子斜靠在炕沿上,差点掉下炕。奶奶端来一簸箕的炉草灰盖住一摊血……那个农历正月的寒夜,土炕是温热的,母女还都平安……
  小舅母在生完第三个孩子时,疯掉了。疯掉之后,还是隔一年生一个孩子。在那个黑屋子里的土炕上,一次次的结扎术,都被疯舅母闹得无法开展。第六个孩子就出生在山上的玉米地埂边的泥土里,她用烂玻璃割断了脐带,要把婴儿埋进土里去,被路过的人发现了,抱回村子。男婴后来被送给武山县的一个人家,听说读了大学。小舅母共生了近十个孩子,存活下来的有六个。   舅爷是奶奶的小兄弟,住在后山的周家沟。舅爷家唯一的一座土房子,没有院墙,雨天满院子的泥巴,粗壮的酸梨树,暴雨过后,黄灿灿的酸梨下雨似的落在满院的泥巴里,一头大黑猪摇过来,埋头,一颗颗地吞食了。问厕所在哪,他们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土堆。舅爷的小儿子当过兵,永远穿着一套整齐的绿军装,他蹿上树,摘了一篮子酸梨和核桃。此后无限怀念那些茂密的果子,却一直想不通那个被称作厕所的土堆。舅爷是个大高个,大方脸,黑脸膛,说话慢慢悠悠的,像讲故事的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没离开过后山的土地。周家沟山大,地少,年成不好,舅爷的六个儿子,三个打着光棍。六十岁的舅爷有一天离乡出走,半年后,有人捎来话,说,三渡水的河滩野地里,有一个老人咽了气,被人发现时已经面目难辨了。奶奶被一头骡子驮着,走过弯弯扭扭的盘山小路,回了最后一趟娘家,送走了她的弟弟。回来后,整天坐在炕头,哭天抢地,眼泪哗啦啦流,拳头砸着炕,骂着她不孝的六个侄子,“我可怜的弟弟啊,苦了一辈子,到头把尸骨丢在外面,魂都走散了,丢人啊……”把骨骸丢在家乡以外的地方,是一件很严重的事,要被乡村一次一次提起。
  房子和奶奶,六十年,互相守着,一起变老了,一样佝偻着腰,一样的老态龙钟。奶奶常常坐在炕头,从木格子窗户望出去,她看见最高的山头上,爷爷赶着家里的骡子,骡子驮着麦子,她的小孙子背着一捆麦子,正往家走。奶奶活到86岁,自己能烧炕,生活自理,上炕下炕的动作娴熟轻巧,无需搀扶。有一天,奶奶一侧的身体不听使唤了,躺在炕头,不吃不喝,日渐消瘦下去。但仍不肯在炕头大小解,大吵大闹要把她挪到院边去。穿着寿衣的奶奶,一层白绸衬衫,一层蓝绸的袄子,一层红绸的套衣,一层紫绸的裙,外面是雪青的褂子,奶奶躺在炕上,说着含混不清的话。有一天突然要喝阴山里大柳树下泉眼里的水。泉水提来一土罐,奶奶嘴搭在罐沿上,猛猛地喝了两口。平躺在炕上,在等。子孙都到齐了,围坐在土炕上,看着奶奶。忽然,一直被父亲紧紧抓着的那只手,倏忽软下去,抽走了。土炕上的奶奶,安安静静地,平躺着,像是进入梦乡。我大声哭喊起来,母亲说,不要哭,让你奶奶安安静静地走。
  用泥粘合起来的一个土台子,内部有炕洞有烟道,取暖,睡眠,坐在上面吃饭,繁衍子嗣。病了,睡在土炕上呻吟。与泥土抗争一辈子,临终,还走向泥土,与泥土握手言和。每一面向阳的山坡上,泥土把沉睡的人包裹,那里是村庄最终的故乡。
  最好的离世,就是躺在自家的土炕上。那些躺在医院里的老人,感觉不久于人世,就吩咐儿女,往家里赶,回到村庄,睡在土炕上,就是最后的安慰了。
  土炕上长出来一层一层的人,土炕上走了一层一层的人。
  先前,村子里有一個傻子,生下来就傻,不言不语,不会哭喊,两只眼睛直直盯着人,挨打的时候就在泥里打滚。傻子长到十几岁,又瘦又高,不穿衣服不穿鞋子,满身涂满泥巴,晃晃悠悠,在村庄的每个角落窜。
  河道里有一个采过沙的泥潭,夏天,傻子钻进去,把潭里的淤泥搅起来,在泥水里洗澡。
  后来,傻子吃泥,瘦长的手指,抠起一块,放进嘴里,嚼起来,很好吃的样子。傻子吃泥之后,就再也不吃五谷了。傻子吃泥的时候,不看泥,眼睛盯着旁人,好像在说,“泥可以吃的,吃给你看。”
  河道后来被矿渣堆满。有一天傻子死了。被发现时,僵在一堆草里。
  傻子被埋在山根下,没有棺木,没有衣服,只有一个土坑。傻子又被泥土吃掉了。傻子在世时睡过的麦草堆,烧在泥潭边,升起一股浓烟。后来,山根下白杨树繁密生长,雨过后,树林子里,长满密密麻麻的小蘑菇。人们采食蘑菇,也就慢慢忘了吃泥的那个傻子。白杨树有一天被砍光了,变成了坚硬的停车场,平滑干净,似乎盖住了这里曾发生过的一切。
  泥土是归神灵管的,泥土也有泥土的神。村子里的土地神,安坐在一个小庙里,庙坐落在村庄不远的山腰,是泥土塑成的像,没有多少装饰,土里土气的。面前的香炉,被香灰淹没,残香满地。它掌管着一方水土,要让一块地方的土,安安稳稳的。人们冲撞了土,就要去拜土地神,村子里是不能随随便便动土的,动土有讲究,动了土就要安土。要把对泥土的亏欠,通过祭奠的方式说出来。
  村子里的楼房越来越多了,被水泥和地砖铺就的院子,要在院子中心留出一个方孔,露出一块泥土,举行祭土仪式时,就要凭借这一孔土。
  那个被水泥圈起来的方孔,是留给泥土呼吸的门窗。是大地上生活的人,祭奠泥土的唯一通道。在那里,把所有给泥土的话,说给深藏的泥土听!
其他文献
中午时分,阳光不是特别刺眼。春分刚过,长沙的气温还有点低,这样的阳光让人感到厚道、暖和,相信园子里那些花花草草们的感受也会跟人一样,适合于换下旧叶,长出嫩芽,或忙于各自的花事,也适合于远眺,适合内心归于恬淡的人晾晒那些可有可无的阴影。最好是什么都不去想,当然这很难,换一句话或许更恰当——什么都可以想,而又什么都不会影响到你眺望的心情。总而言之,就是很放松的一种状态,这意味着你心里的那方天地正好和你
期刊
1  八月,秋夜微凉。父亲坐在隆起的玉米堆旁,一枝枣横斜在父亲头顶上方。  枣树靠近房子,风吹雨打烈日霜寒,枝干嶙峋苍劲,铁干虬枝上,新枝绿叶密不通透,沉甸甸的枣子压下来,枣枝不堪其重,下面用长木杆顶着。“七月枣,八月红。”母亲的声音从秋空里传过来,枣叶一样光鲜青翠。农历七月,满树青枣子泛白发酸儿了,抬手一颗,牙齿轻轻一嗑,脆生生酸味爽口。进了八月,新枝绿叶青翠不减,却早已掩不住满天星般的累累朱红
期刊
俗话说“江苏才子走天下”,我一直坚信,江淮大地是个钟灵毓秀的地方。而那些诞生并成长于这片土地上的众多小说家及其作品,已成为我阅读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部分了。苏州·苏童  初闻苏童,源于四年前的一个盛夏傍晚。我至今仍清楚记得,那是2015年的8月16日,《新闻联播》节目用简短的篇幅,报道了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结果。苏童凭借他的最新长篇《黄雀记》,成为该奖项的五位得主之一。  当时的我,还未读过他的任
期刊
我2004年刚到上海时,并没有租房子住,而是蹭住在同学的集体宿舍里。他那时在上钢三厂工作,就是后来开世博会那地段。宿舍是两人一间,两张上下铺的高低床左右分立,很容易就给我一个床位。这对于当时月薪2000多块钱的我而言,可是莫大的恩惠,省的不只是几百块的房租,还有水电煤和网络费。后来他跳槽走了,我凭借着他的面子和自己的好人缘,竟然又继续在那里蹭住了几个月。算起来,前后在那里住了大半年的时间。当然,钱
期刊
一  分娩太阳那抹虚脱的殷红,还没斜晃到照壁墙上,窗帘上一朵枝叶斜逸的喇叭花刚刚由暗淡变得莹亮,大生从梦寐的混沌中挣扎出来,清醒前的意识里反复纠结一道考卷上的数学题。联想自己的岁数对这种不搭界的荒诞很是费解,但费解也没功夫求证,一个哈欠之后他使劲把困倦往下摁摁,伸了伸一夜都没歇活泛的腰腿,半闭着眼睛摸索衣服。夏天干活,宁可早上蹚露水,也不想中午亲近毒日头。  水龙头绵延的清流直接激活脑细胞,抹脸的
期刊
一  于庐山,我并不陌生,早在秋其的散文集《轻呢》里,便知道这座神秘大山所散发出的柔和气质与诗性光芒。甚至知道它每一枚落叶,每一根细草,每一条溪水在母体裙裾上的优美睡姿,以及风裹挟着地表温度,从狭长飘摇的山道,再途经书页间吹来的气息。  匡庐,一个深情到可以落泪的地名。那个绿色山谷里,锁着大门几近废墟,李德利的三面透明的玻璃房,这座大山最初的造访者,曾以水晶般的姿态迎接着光与影的覆盖。秋其带着她的
期刊
1  车到凤凰,天已将暮,一团青霭在窗外流动,公路两旁树影滞重,这是有雨的迹象。在风桥附近的一家临河客栈,我卸下了行李。  女主人姓吴,四十多岁,土家族,身材瘦削,走路风快,用僵硬的普通话热心地指给我沈从文故居和墓地的方向。  问她陈渠珍墓园在何处,她疑惑地摇头,说没有这个人。我告诉她墓园在南华山森林公园,但不知具体位置。她立刻伸手一指说,后面就是南华山,但没有你说的这个人,你肯定搞错了,从来没有
期刊
创建于82年前的“抗大”,当时叫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7年,国共双方确立了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大学从陕北瓦窑堡前往延安,并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随着抗日烽火蔓延,1940年11月,“抗大”迁到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深入敌后办学,对外公开称“青年抗日联合纵队”。  我至少三次去过藏在太行山深处的邢台县浆水镇前南峪“抗大”陈列馆,第一次是2008年深秋。当我听到
期刊
前些日子回家,见院子里只有忙碌的母亲,却不见父亲的身影,一问才知,原来父亲到邻村拉水去了。几天前,村里的水塔坏了,平时不用操心到点就来的自来水,这下“自来”不了了。人还好说,少洗把脸,少洗几件衣服,少做些汤汤水水的饭食,凑合几天也就过去了,可是那些带嘴儿的牲畜,猪呀,驴呀,狗呀,鸡呀,可是一天都不能凑合。  这让我想起以前的井来。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北方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眼井。井是普通的
期刊
1  一个人的生命是奇特的,会与许多物象结缘。一位老先生仔细看了我手掌的掌纹后,说我的生命线有条支线,像一条巷子,伸进月丘,生命力很强。巷子,它是我生命的另一个代名词。  我喜欢巷子,它对于我有生命图腾的意味。上大学时读戴望舒的《雨巷》,我欣赏《雨巷》舒缓、低沉而又优美的生命旋律和节奏。但我在三江堰的时光巷里,看到的是戴望舒《雨巷》的续篇:秋雨在时光巷口设置了一道屏障,秋风对着巷子吹口哨,雨丝落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