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池谷一张彗星
2006年春天,一颗新彗星在太空中光华四射,她的彗尾在最长时超过1000万千米。这就是中日两国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池谷一张彗星,她是中国爱好者首次发现的新彗星,也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制望远镜“摘下”来的星星。
那么,这颗春天之星是怎样被自制望远镜“摘下”来的呢?
初二迷上了天文
这颗彗星的中国发现者是张大庆,他是上初中二年级时迷上天文的。张大庆当时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他生长在河南开封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他没上过兴趣班、提高班,也不认识天文学家。就在一个寒夜里,张大庆在宿舍区里看到一群小伙伴围在一起,其中一个小伙伴正举起一样东西朝天张望,张大庆挤进去一看,这是一只小望远镜,他借过这只纸筒卷的简易望远镜瞄准了月亮,哦!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环形山令人震惊。张大庆随后按《少年科普》杂志的介绍用找来的老花镜也做了一架望远镜。后来他已不满足于此,渴望拥有一架真正的天文望远镜。可是没钱去买呀!1988年初,张大庆好不容易从开封图书馆找来《反射望远镜》和其他有关的天文书刊,准备自己动手做。他从金属公司买来铝皮,让街头敲白铁的匠人按尺寸和样式敲制镜筒,他又从旧货市场等处买来配件。而最重要的是镜头。张大庆趁随父亲出差南京之便,买回硼硅玻璃,并购置金刚砂、抛光粉等,从此就将自己的家当作小车间,钻研起磨制技术来。一块玻璃磨坏了,就磨第二块,第二块磨坏了,再磨第三块……有一年除夕,他边看晚会节目,边磨反光镜面,竟然磨了一夜。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张大庆磨制出一台又一台的小型天文望远镜。
十年星海捞针
彗星这种带尾巴的奇特天体,自古以来就引起人类的注目。在最近的200多年来,国际上有了命名规则,主要是以最早发现的人名来命名,如果几乎在同时有几个人分别独立发现,则最多不超过三人,这和诺贝尔奖相似。
自从有了命名规则,不仅专业天文学家一夜夜地巡天追寻,就是广大的天文爱好者也纷纷带上望远镜,远离城镇的耀眼灯光,进行“星海捞针”式的苦苦搜寻。两百多年来,欧洲、美国、日本天文爱好者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登上彗星的桂冠。
发现彗星同样是中国几代天文爱好者魂牵梦绕的追求,然而步履实在艰难,真是业余寻彗岁岁空,留下一声声的叹息。
张大庆从上初二开始,不知看了多少天文书刊,他也在这一声声叹息中长大了。在职业高中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工人。1991年8月30日,21岁的张大庆开始了寻彗之旅。
寻找彗星,对于张大庆这样一个普通工人,真是遥不可及的梦,他为什么要锁定这个目标呢?1992年,张大庆在日记上写到:“300年来,国际上有2/3的彗星是由天文爱好者发现的;而在中国,目前仍没有一位爱好者独立发现彗星并获命名。这事实反差之大,致使我下定改变这一现状的决心,从此我选择了这条艰辛的路,我是一个22岁的天文爱好者,想为祖国发现一颗新彗星的愿望超过一切!”
1992年和1994年,张大庆两次发现了彗星,随即给我们紫金山天文台发来两封电报和信,我在回信中肯定他发现的是新彗星,可惜晚了20天左右,希望他再接再厉。张大庆的初次发现就得到天文台的肯定和鼓励,虽然未能成功,他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当时他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象。1995年他接连发来了两封电报,报告又发现了彗星,我赶紧与国际上已发现的彗星核对,确实是颗新彗星!随即我向国际小行星中心报告,那次发现只晚了几天。虽然未能成功,但我觉得他挺有希望。
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工作实在忙,但仍应抽时间支持一两位希望更大的年轻人。
从事天文观测,即使是专业天文学家也是挺辛苦的,多少寒暑,多少不眠之夜,多少重复性的单调工作……作为爱好者那就更困难了,他所在的开封市区灯光明亮,根本无法寻找暗淡的彗星。为此,张大庆选择了离家5千米远的黄河大堤。只要是无月光影响的晴夜,张大庆都坚持去巡天觅彗,即使节假日也不例外。他在下班后匆忙赶回家,扒上几口饭菜,带上望远镜和星图,骑上车就走,到了观测地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在野外,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更难以忍受的是失败的阴影紧紧笼罩着他寻彗的渴望。一次失败,两次失败……100次失败,200次失败……伴随着一次次失败的是一次次面对星空的失望,真是耿耿银河劳怅望。7年来,张大庆多次在电话中对我诉说他心中的惆怅,又一次次升腾起百折不挠的勇气。我也不时地鼓励他说:“这一天不会很远了。”而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来自张大庆其他的朋友,如国家天文台的朱进博士,台湾的天文爱好者陈正鹏,洛阳的林力……正在茫茫星海中苦苦寻彗的中国天文爱好者何止张大庆一位,他们的困境和奋斗精神感染着海外心系祖国的炎黄子孙,在美国著名的史密松那天文台工作的邵正元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长期从事彗星和小行星的观测研究,热切盼望祖国天文爱好者的名字登上彗星之冠。1998年,这位年届七旬的老天文学家虽身患重病,H早已退休,经济收入已较低,还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但他仍拿出10000元人民币,请人带同祖国,以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的名字设立张钰哲彗星奖,奖给祖国第一位发现彗星并获命名的天文爱好者。这一奖项的设立引起了强烈反响,真是九州高悬彗星榜,盼君全球争前锋。
惊见一夕若梦中
在中国众多的寻彗爱好者中,新疆的周兴明和河南的张大庆是漫长征途中的“两匹骏马”,多少双期盼的眼光投向“这两匹奔驰不息的战马”。
2002年2月1日晚,我回到家里就听说张大庆已扣过来电话说,彗星发现了!很快他又第二次打来电话。接着国家天文台的朱进博士和我都先后将张大庆发现的彗星数据通告了国际小行星、彗星中心。
随后张大庆讲述了2月1日晚发现彗星的经过。当天快黑时,他像往常一样骑车冒着寒风到了黄河大堤。星空还是像往日一样浩渺平静,张大庆也没想到奇迹会在今晚降临,他还是像往常那样,用自制的口径20厘米和放大28倍望远镜,对着西方天空缓缓搜索。就在19时15分,张大庆发现在鲸鱼星座中有一个亮度为8.5等的朦胧天体,正发出淡淡的雾状白光,与周围的点状恒星迥然不同。这是不是一个新天体?他连忙拿出伴随他多年的星图仔细核查,初步判断这可能就是10年多来梦寐以求的新彗星。此时他已难以按捺住内心的惊喜,随即张大庆掏出铅笔来,把这颗未知天体标在星图上,又回到望远镜里对 这个雾状斑点盯了好一会儿。“要赶快报告!我要赶快报告!”张大庆在骑车回家的半路上,就迫不及待地用公用电话拨通了我家的电话……
2006年2月2日凌晨,也就是说仅仅在张大庆发现新彗星6个小时后,在国际天文联合会通报中已确认日本的池谷熏和中国的张大庆为新彗星的两位独立发现者。2月3日在新的通报中又正式命名这颗新彗星为池谷一张彗星。就这样,世界各国天文台以最快的速度获悉中国天文爱好者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新华社也以最快速度向国内外做了报道。真是四海通报快如风。我们多少代人的梦想终于成真,邵正元老先生心系炎黄的热切期望也终于在池谷一张彗星的桂冠上实现了。
张大庆的母亲在儿子发现彗星后,说了一句令人感叹的话:“他也该发现了,他付出的太多、太多……”
彗龙扶摇千万里
池谷-张彗星以每秒40余千米的宇宙速度飞近太阳,从2月1日发现至3月18日经过离太阳最近的近日点,她的亮度迅速增亮了100余倍,成为近5年来最明亮的彗星。美国史密松那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格林用肉眼就观测到这颗彗星。
在这颗彗星的中心有一个几千米大小的彗核,彗核的冰物质十分丰富,主要是水冰、干冰,里面还夹杂着不少暗黑色的颗粒尘埃,整个彗核就像一座巨大的暗黑色冰山。当彗星飞近太阳时,太阳强烈的辐射使彗核表面冰物质迅速升华为气体,这些猛烈喷射的气体夹带着不少颗粒、尘埃,形成云雾状彗发和长长的彗星尾巴。2006年3月中上旬,由于池谷-张彗星飞行在离太阳较近处,彗尾最长时达到上千万千米,整条彗星像是一条巨龙,在太空中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发现的彗星
1965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使用该台口径40厘米的双筒天文望远镜发现两颗新周期彗星,分别被命名为“紫金山1”号彗星和“紫金山2”号彗星。这是中国最早发现并获命名的两颗彗星。
1977年,紫金山天文台又发现一颗彗星,这是一颗非周期彗星,被命名为紫金山彗星。
1988年,紫金山天文台两位天文学家葛永良和汪琦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60厘米口径施密特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的周期彗星,被命名为葛一汪彗星。这是第一颗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彗星。
1997年6月,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天文学家朱进用该台同一架60厘米口径施密特望远镜发现一颗新天体,随后加拿大天文学家巴拉姆观测并证实这是一颗彗星,所以该彗星被命名为朱一巴拉姆彗星。
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当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天文学家李卫东用美国天文台的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两颗彗星,随后均被命名为李彗星。
2002年2月1日,中日两国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了一颗新的长周期彗星,2月3日被命名为池谷一张彗星,这是第一颗中国天文爱好者发现并获命名的彗星。
研究彗星的意义
彗星是太阳系最原始的天体,在它的内部还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彗星对于太阳系起源和宇宙生命起源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天文学家正在研究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以彗星中的有机物开始起步的。美国将要发射去彗星着陆并取样返回地球的宇宙飞船。
2006年春天,一颗新彗星在太空中光华四射,她的彗尾在最长时超过1000万千米。这就是中日两国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的池谷一张彗星,她是中国爱好者首次发现的新彗星,也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制望远镜“摘下”来的星星。
那么,这颗春天之星是怎样被自制望远镜“摘下”来的呢?
初二迷上了天文
这颗彗星的中国发现者是张大庆,他是上初中二年级时迷上天文的。张大庆当时并没什么特别之处,他生长在河南开封一个普通工人的家庭,他没上过兴趣班、提高班,也不认识天文学家。就在一个寒夜里,张大庆在宿舍区里看到一群小伙伴围在一起,其中一个小伙伴正举起一样东西朝天张望,张大庆挤进去一看,这是一只小望远镜,他借过这只纸筒卷的简易望远镜瞄准了月亮,哦!那上面密密麻麻的环形山令人震惊。张大庆随后按《少年科普》杂志的介绍用找来的老花镜也做了一架望远镜。后来他已不满足于此,渴望拥有一架真正的天文望远镜。可是没钱去买呀!1988年初,张大庆好不容易从开封图书馆找来《反射望远镜》和其他有关的天文书刊,准备自己动手做。他从金属公司买来铝皮,让街头敲白铁的匠人按尺寸和样式敲制镜筒,他又从旧货市场等处买来配件。而最重要的是镜头。张大庆趁随父亲出差南京之便,买回硼硅玻璃,并购置金刚砂、抛光粉等,从此就将自己的家当作小车间,钻研起磨制技术来。一块玻璃磨坏了,就磨第二块,第二块磨坏了,再磨第三块……有一年除夕,他边看晚会节目,边磨反光镜面,竟然磨了一夜。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张大庆磨制出一台又一台的小型天文望远镜。
十年星海捞针
彗星这种带尾巴的奇特天体,自古以来就引起人类的注目。在最近的200多年来,国际上有了命名规则,主要是以最早发现的人名来命名,如果几乎在同时有几个人分别独立发现,则最多不超过三人,这和诺贝尔奖相似。
自从有了命名规则,不仅专业天文学家一夜夜地巡天追寻,就是广大的天文爱好者也纷纷带上望远镜,远离城镇的耀眼灯光,进行“星海捞针”式的苦苦搜寻。两百多年来,欧洲、美国、日本天文爱好者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登上彗星的桂冠。
发现彗星同样是中国几代天文爱好者魂牵梦绕的追求,然而步履实在艰难,真是业余寻彗岁岁空,留下一声声的叹息。
张大庆从上初二开始,不知看了多少天文书刊,他也在这一声声叹息中长大了。在职业高中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工人。1991年8月30日,21岁的张大庆开始了寻彗之旅。
寻找彗星,对于张大庆这样一个普通工人,真是遥不可及的梦,他为什么要锁定这个目标呢?1992年,张大庆在日记上写到:“300年来,国际上有2/3的彗星是由天文爱好者发现的;而在中国,目前仍没有一位爱好者独立发现彗星并获命名。这事实反差之大,致使我下定改变这一现状的决心,从此我选择了这条艰辛的路,我是一个22岁的天文爱好者,想为祖国发现一颗新彗星的愿望超过一切!”
1992年和1994年,张大庆两次发现了彗星,随即给我们紫金山天文台发来两封电报和信,我在回信中肯定他发现的是新彗星,可惜晚了20天左右,希望他再接再厉。张大庆的初次发现就得到天文台的肯定和鼓励,虽然未能成功,他的心情还是很激动的。当时他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象。1995年他接连发来了两封电报,报告又发现了彗星,我赶紧与国际上已发现的彗星核对,确实是颗新彗星!随即我向国际小行星中心报告,那次发现只晚了几天。虽然未能成功,但我觉得他挺有希望。
作为专业工作者,我们工作实在忙,但仍应抽时间支持一两位希望更大的年轻人。
从事天文观测,即使是专业天文学家也是挺辛苦的,多少寒暑,多少不眠之夜,多少重复性的单调工作……作为爱好者那就更困难了,他所在的开封市区灯光明亮,根本无法寻找暗淡的彗星。为此,张大庆选择了离家5千米远的黄河大堤。只要是无月光影响的晴夜,张大庆都坚持去巡天觅彗,即使节假日也不例外。他在下班后匆忙赶回家,扒上几口饭菜,带上望远镜和星图,骑上车就走,到了观测地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在野外,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寒风刺骨,更难以忍受的是失败的阴影紧紧笼罩着他寻彗的渴望。一次失败,两次失败……100次失败,200次失败……伴随着一次次失败的是一次次面对星空的失望,真是耿耿银河劳怅望。7年来,张大庆多次在电话中对我诉说他心中的惆怅,又一次次升腾起百折不挠的勇气。我也不时地鼓励他说:“这一天不会很远了。”而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来自张大庆其他的朋友,如国家天文台的朱进博士,台湾的天文爱好者陈正鹏,洛阳的林力……正在茫茫星海中苦苦寻彗的中国天文爱好者何止张大庆一位,他们的困境和奋斗精神感染着海外心系祖国的炎黄子孙,在美国著名的史密松那天文台工作的邵正元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代表,他长期从事彗星和小行星的观测研究,热切盼望祖国天文爱好者的名字登上彗星之冠。1998年,这位年届七旬的老天文学家虽身患重病,H早已退休,经济收入已较低,还要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但他仍拿出10000元人民币,请人带同祖国,以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的名字设立张钰哲彗星奖,奖给祖国第一位发现彗星并获命名的天文爱好者。这一奖项的设立引起了强烈反响,真是九州高悬彗星榜,盼君全球争前锋。
惊见一夕若梦中
在中国众多的寻彗爱好者中,新疆的周兴明和河南的张大庆是漫长征途中的“两匹骏马”,多少双期盼的眼光投向“这两匹奔驰不息的战马”。
2002年2月1日晚,我回到家里就听说张大庆已扣过来电话说,彗星发现了!很快他又第二次打来电话。接着国家天文台的朱进博士和我都先后将张大庆发现的彗星数据通告了国际小行星、彗星中心。
随后张大庆讲述了2月1日晚发现彗星的经过。当天快黑时,他像往常一样骑车冒着寒风到了黄河大堤。星空还是像往日一样浩渺平静,张大庆也没想到奇迹会在今晚降临,他还是像往常那样,用自制的口径20厘米和放大28倍望远镜,对着西方天空缓缓搜索。就在19时15分,张大庆发现在鲸鱼星座中有一个亮度为8.5等的朦胧天体,正发出淡淡的雾状白光,与周围的点状恒星迥然不同。这是不是一个新天体?他连忙拿出伴随他多年的星图仔细核查,初步判断这可能就是10年多来梦寐以求的新彗星。此时他已难以按捺住内心的惊喜,随即张大庆掏出铅笔来,把这颗未知天体标在星图上,又回到望远镜里对 这个雾状斑点盯了好一会儿。“要赶快报告!我要赶快报告!”张大庆在骑车回家的半路上,就迫不及待地用公用电话拨通了我家的电话……
2006年2月2日凌晨,也就是说仅仅在张大庆发现新彗星6个小时后,在国际天文联合会通报中已确认日本的池谷熏和中国的张大庆为新彗星的两位独立发现者。2月3日在新的通报中又正式命名这颗新彗星为池谷一张彗星。就这样,世界各国天文台以最快的速度获悉中国天文爱好者终于实现了零的突破,新华社也以最快速度向国内外做了报道。真是四海通报快如风。我们多少代人的梦想终于成真,邵正元老先生心系炎黄的热切期望也终于在池谷一张彗星的桂冠上实现了。
张大庆的母亲在儿子发现彗星后,说了一句令人感叹的话:“他也该发现了,他付出的太多、太多……”
彗龙扶摇千万里
池谷-张彗星以每秒40余千米的宇宙速度飞近太阳,从2月1日发现至3月18日经过离太阳最近的近日点,她的亮度迅速增亮了100余倍,成为近5年来最明亮的彗星。美国史密松那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格林用肉眼就观测到这颗彗星。
在这颗彗星的中心有一个几千米大小的彗核,彗核的冰物质十分丰富,主要是水冰、干冰,里面还夹杂着不少暗黑色的颗粒尘埃,整个彗核就像一座巨大的暗黑色冰山。当彗星飞近太阳时,太阳强烈的辐射使彗核表面冰物质迅速升华为气体,这些猛烈喷射的气体夹带着不少颗粒、尘埃,形成云雾状彗发和长长的彗星尾巴。2006年3月中上旬,由于池谷-张彗星飞行在离太阳较近处,彗尾最长时达到上千万千米,整条彗星像是一条巨龙,在太空中千变万化,令人叹为观止。
中国发现的彗星
1965年,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使用该台口径40厘米的双筒天文望远镜发现两颗新周期彗星,分别被命名为“紫金山1”号彗星和“紫金山2”号彗星。这是中国最早发现并获命名的两颗彗星。
1977年,紫金山天文台又发现一颗彗星,这是一颗非周期彗星,被命名为紫金山彗星。
1988年,紫金山天文台两位天文学家葛永良和汪琦用北京天文台兴隆观测站的60厘米口径施密特望远镜发现了一颗新的周期彗星,被命名为葛一汪彗星。这是第一颗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彗星。
1997年6月,中科院北京天文台天文学家朱进用该台同一架60厘米口径施密特望远镜发现一颗新天体,随后加拿大天文学家巴拉姆观测并证实这是一颗彗星,所以该彗星被命名为朱一巴拉姆彗星。
1998年12月和1999年3月,当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天文学家李卫东用美国天文台的天文望远镜又发现了两颗彗星,随后均被命名为李彗星。
2002年2月1日,中日两国天文爱好者共同发现了一颗新的长周期彗星,2月3日被命名为池谷一张彗星,这是第一颗中国天文爱好者发现并获命名的彗星。
研究彗星的意义
彗星是太阳系最原始的天体,在它的内部还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彗星对于太阳系起源和宇宙生命起源的研究有很重要的意义。天文学家正在研究地球上的生命是不是以彗星中的有机物开始起步的。美国将要发射去彗星着陆并取样返回地球的宇宙飞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