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案”是指预习案、教学案和当堂检测案。“三案教学”将课堂教学分为3大块:预习反馈、精讲探究、当堂检测。以整体建构为思想设计教学,以三案为载体组织教学,以前位延伸为抓手引导教学,以互动教学为措施实施教学,以当堂检测为手段落实教学,以纲要图表为依托整合教学,以课后作业为形式拓展教学,最终达成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掌握知识、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
关键词:“三案教学” 高中物理 教学 应用
物理这门学科应该是美妙的,充满乐趣的,它不仅具有哲学一样富有哲理的思维,文学、艺术的意境,而且涉及面之广、内容之丰富,让多少人在创新和探索物理问题中过足了瘾,感到物理学固有的魅力。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就像一座高耸的山峰,难于攀登!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学生学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不能自主学习。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并且学会独立思考和学习,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说,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所以,物理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出发点,并且贯穿始终。
“三案”是指预习案、教学案和当堂检测案。“三案教学”将课堂教学分为3大块:预习反馈、精讲探究、当堂检测。以整体建构为思想设计教学,以三案为载体组织教学,以前位延伸为抓手引导教学,以互动教学为措施实施教学,以当堂检测为手段落实教学,以纲要图表为依托整合教学,以课后作业为形式拓展教学,最终达成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掌握知识、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
在物理教学中,独立思考、科学探究对于学生认识科学过程、理解物质运动规律、养成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三案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适合在物理教学中使用。
一、预习反馈环节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有人这样形容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决战前的火力侦察”“预习是摘取金牌前的预赛”。有些学生上课非常专心,一边听讲,一边记录,忙个不停,可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有许多“拦路虎”没有在课前扫除,课上只顾得上听和记,没有时间消化,如果课前做好充分预习,情况就不一样了。一般问题自己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做上记号,留到上课解决。像这样带着疑问上课,有重点地听和记,效果会好得多。
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对预习案的设计很重要。预习案应为学生创设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比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节,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的能力,可以在预习案中设计之前学过的“动能定理”“平抛运动”等一系列知识的回顾,让学生自己分析如何运用力学规律解决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带电粒子的偏转与平抛有何异同,类比得出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真正做到“前位延伸”。
二、精讲探究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传授、讲解、训练,也不能简单盲目地开展合作学习,应该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如对每节课的问题设置时,根据教学内容,除讨论题外,还应该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通过学生思考,教师恰到好处地予以诱导启发,让学生紧紧扣住学过的概念规律去分析、比较、推理、判断,踏踏实实地思考,直到把问题解决。
教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前精心选材,所涉及的问题应具有科学性原则、挑战性原则和多向性原则,即可从纵向横向、逆向顺向发散。而对问题的演变、发散、聚合,应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交流、猜想,允许在探索中出错,不求全责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当堂检测案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当堂落实,减负增效
经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教师精讲,学生基本上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个较深层次的理解,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性。当堂检测之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之后学生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检测案。教师以点带面,重点讲评,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并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联系生活,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以上就是“三案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这种贯彻与落实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是现代理科教学应该遵循的模式。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
关键词:“三案教学” 高中物理 教学 应用
物理这门学科应该是美妙的,充满乐趣的,它不仅具有哲学一样富有哲理的思维,文学、艺术的意境,而且涉及面之广、内容之丰富,让多少人在创新和探索物理问题中过足了瘾,感到物理学固有的魅力。但是,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物理就像一座高耸的山峰,难于攀登!为什么呢?笔者认为,学生学不好物理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不善于独立思考,不能自主学习。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本理论,并且学会独立思考和学习,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说,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所以,物理教学应以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为出发点,并且贯穿始终。
“三案”是指预习案、教学案和当堂检测案。“三案教学”将课堂教学分为3大块:预习反馈、精讲探究、当堂检测。以整体建构为思想设计教学,以三案为载体组织教学,以前位延伸为抓手引导教学,以互动教学为措施实施教学,以当堂检测为手段落实教学,以纲要图表为依托整合教学,以课后作业为形式拓展教学,最终达成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掌握知识、学会学习的教学目标,变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主体。
在物理教学中,独立思考、科学探究对于学生认识科学过程、理解物质运动规律、养成科学精神、培养创新意识都有着重要意义。“三案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适合在物理教学中使用。
一、预习反馈环节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有人这样形容预习的重要性:“预习是决战前的火力侦察”“预习是摘取金牌前的预赛”。有些学生上课非常专心,一边听讲,一边记录,忙个不停,可是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他们有许多“拦路虎”没有在课前扫除,课上只顾得上听和记,没有时间消化,如果课前做好充分预习,情况就不一样了。一般问题自己可以解决,疑难问题做上记号,留到上课解决。像这样带着疑问上课,有重点地听和记,效果会好得多。
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是探究的基础,没有问题就没有创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对预习案的设计很重要。预习案应为学生创设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比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一节,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力学知识和电学知识的能力,可以在预习案中设计之前学过的“动能定理”“平抛运动”等一系列知识的回顾,让学生自己分析如何运用力学规律解决带电粒子的加速问题,带电粒子的偏转与平抛有何异同,类比得出带电粒子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真正做到“前位延伸”。
二、精讲探究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能力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传授、讲解、训练,也不能简单盲目地开展合作学习,应该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如对每节课的问题设置时,根据教学内容,除讨论题外,还应该有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通过学生思考,教师恰到好处地予以诱导启发,让学生紧紧扣住学过的概念规律去分析、比较、推理、判断,踏踏实实地思考,直到把问题解决。
教学案的设计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前精心选材,所涉及的问题应具有科学性原则、挑战性原则和多向性原则,即可从纵向横向、逆向顺向发散。而对问题的演变、发散、聚合,应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交流、猜想,允许在探索中出错,不求全责备,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当堂检测案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当堂落实,减负增效
经过课前预习、课堂互动、教师精讲,学生基本上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一个较深层次的理解,但是仍然缺乏系统性。当堂检测之前,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内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技巧,把知识梳理成线,形成网络,加深印象。之后学生紧扣目标,当堂训练,限时限量,独立完成检测案。教师以点带面,重点讲评,展示解题的思维过程,并针对学生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待及时矫正之后,可即时补充补偿练习题,给学生内化整理的机会;面向全体教,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逐层分化,立足教材,超越教材,以开放的学习思路,联系生活,拓展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把新知识纳入到个体的认知结构,进而形成个体的创新性能力。
以上就是“三案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这种贯彻与落实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是现代理科教学应该遵循的模式。
(河北师大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