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本原则及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ogramme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存在的灵魂和基础,是经济规律的高级表现形式,这些原则的作用在社会经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拟通过对我国经济法基本原则的解读和分析,探究其在建设和谐社会时起到的作用。
  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适度干预原则
  这个原则是指国家以强制介入的形式纠正偏离正常轨道的经济发展,使经济向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国家干预经济一定要把握好适度的分寸,既做到强制干预,使经济发展得到控制,又要做到不过分影响正常的经济活动。国家适度干预是在尊重社会经济的客观事实和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并不会干涉正常的经济活动和行为。“适度”的弹性在于国家既要对经济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又要保持市场经济的活力和自主性。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是将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可持续性的战略意识归纳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确保社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尊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生产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使国民经济在维护生态平衡、兼顾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稳定、持续、有效地增长。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了发展与治理的矛盾、现在与未来的矛盾,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纳入到经济法中,使号召性、倡导性的发展思路具备了法律意义上的高度。
  3.经济的民主性原则
  国家干预必须以经济的民主性做为首要目标,这样才能保证国家干预不会导致经济上的独裁或者计划经济。经济民主要求各经济主体充分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在尊重经济和市场规律、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现民主决策和利益的增长。这一原则肯定了经济法的立法和执法都要在协调国民经济关系和利益的时候尊重民主意识,从大局出发调控整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一致性。
  4.经济公平原则
  经济公平原则奠定了市场交易的基础原则,它确保了各个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都能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前提下追求利益平衡。经济公平原则体现了经济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正义性和公平性,为市场交易创造了基本条件,是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贯彻公平正义原则的重要途径。
  5.效率与公平原则
  这里的公平是指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利益获取上的地位平等,这是保证经济发展的效率的前提。效率是指经济活动中资源利用的效率,包括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也就是说,经济法维护经济活动中的公平竞争,保护公平的分配。因此,效率与公平原则是前提和基础,国家的干预则是保证,而可持续发展则是目标。
  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状态,是系统性的总目标,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济建设是其他建设的基础,和谐的经济则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和前提。我们关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既符合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做法,又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促进和规范作用。
  1.与和谐社会的一致性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遵循了公平客观的发展原则,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保证。经济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也要维护发展的可持续性、尊重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也是和谐社会的追求所在,对于社会的健康稳定运行意义重大,在发展的可持续性上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与和谐社会具有目的上的一致性。
  2.和谐社会的建设依赖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和谐社会要求建设利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合理的社会结构,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解决分配不均、贫富差距等问题。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强调公平公正可持续,是实现财富再分配、经济主体获得利益的重要前提。依赖这样的前提,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中低收入群体就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更多的收入,对于调整社会结构、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所以,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经济法及其基本原则。
  3.和谐社会的建设也要遵循民主原则
  经济法的民主原则体现在经济法在协调治理的过程中既有法律约束力也有权威性的号召力,既规范经济活动又给予经济主体自主性,重点突出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性。和谐社会的民主原则体现在公众能够拥有言论自由、政治参与、监督批评的权利,来进行意见的表达和个人利益的维护。保证公民在公共事务中履行权利和义务,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力。一个是经济地位上的民主,一个是政治地位上的民主,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4.国家适度干预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对偏离发展轨道的经济活动进行适度干预,并在维护经济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的前提下发挥政府的自由裁量,能够维护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能够避免调控过程中的矛盾激化和冲突升级,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表现。当然,经济建设并不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部,但是作为基础建设,经济建设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和决定性,所以,和谐经济的建设奠定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三、结语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顺应了建设和谐社会这一时代的号召,并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基础性的铺垫。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经济法能对市场经济中的不合理行为进行强制性、规范性的调控,维护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发展必定能带来国家欣欣向荣的局面,能加快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具体包括两个部分:浙江省区域经济地区差异评价的数据来源及处理和基于空间自相关模型的浙江省区域经济实证分析。并且,通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使得失地农民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失地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由于自身素质和政府相关制度不合理等原因往往让他们陷入角色模糊,自我定位不清。本文探索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理论基础和内涵特征及意义,以期为推动全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道德适应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由于国家建设需
期刊
在连续两年的报忧之后,保险股2013年半年报迎来了久违的报喜。其中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1.98亿元,同比增长68.1%。  国寿称,“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增加和资产减值损失减少。”这种转折性增长的来源是什么?是否可持续?未来国寿投资收益波动的关注点在哪里?  投资业绩大幅波动源于股市浮亏  “资产减值损失”是过去两年里影响国寿业绩最大的“黑天
9月13日,针对《证券市场周刊》第47期封面文章《杰瑞股份幻影》提出的质疑,杰瑞股份(002353.SZ)发布澄清公告,公司对文章中提出的质疑进行了一一回應。但是,《证券市场周刊》认为,《杰瑞股份幻影》一文中并不存在不实信息,所有信息均来自于公开资料,而且,记者发至公司的采访内容没有得到答复,在记者不断致电后,杰瑞股份却表示“拒绝回应”。因此,本刊认为,杰瑞股份澄清公告中所谓双方之间缺乏“直接沟通
浙西独特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和经济优势,对古民居三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雕艺术不仅从材料和内容上体现出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水平,同时还反映了明清时期建筑的装
电子商务已经对传统零售造成实质性冲击,人们很容易将其线性迁徙到传统银行上来。不过,互联网金融可以存活,但颠覆不了传统银行。金融互联网是传统银行防御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有效手段。互联网金融在传统金融发展过程中狭处逢生,与传统银行在资产端错位竞争、负债端少量分流、通道端分庭抗礼。  并非颠覆式的冲击  从资产端看,受互联网金融冲击最大的主要为银行支付结算、银行卡、代理业务、理财业务等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以1
7月22日,省国土资源厅县处级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集中轮训班正式开班.厅党委书记、厅长林亚松首先作党委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专题辅导.rn此次轮训分2期每期3天、共
金融危机来袭时,那些眼中只有利润的企业,是最脆弱、倒闭得最快的。企业逐利的同时,被蒙蔽的双眼往往会使它们忽视对产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最后只留下一个大的命门,一攻即破 W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以及受贷款规模额度控制影响,各商业银行从2012年以来,均通过做大同业业务来拓展新的收入增长点,并在2013年上半年达到顶峰。而6月出现的资金流动性异常紧张的局面对不断膨胀的同业资金业务带来较大的冲击,疯狂的期限错配受到限制。可以预计,银行在满足流动性监管前提下,将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来扩大同业业务收入,一方面适当提高负债期限,降低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通过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