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使得失地农民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失地农民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由于自身素质和政府相关制度不合理等原因往往让他们陷入角色模糊,自我定位不清。本文探索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理论基础和内涵特征及意义,以期为推动全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道德适应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由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农村土地被政府征用,各地开发区、工业园区不断建立,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被迫向城镇转移,在身份、文化、经济、居住环境、社会关系等方面发生变化,最终发展为“失地农民”。城镇化与社会的发展要求这部分人的身份要从农民到市民转变,在伦理道德方面适应城镇生活。下文对道德适应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城镇化转移的理论探索
(一)国外移民理论。
在早期移民研究中,英国莱文斯坦从经济学、人口学和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研究19世纪的移民现象,提出了11条移民规律,奠定了移民研究的基础。美国伊沃里特从行为决定视角出发,提出了来源地、目的地、中间障碍和个人四个因素影响移民行为和移民过程。1970年马卜贡杰针对非洲农村到城市的移民现象,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系统分析模式”,其构成要素包括环境、移民、潜在的控制系统和调节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针对农村移民的研究屡见不鲜,那么国外这些观点对我国农民的城镇融入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边缘化理论。
“边缘”最初是生态学名词,是指两个物体或两种环境相接触的部分。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应用于社会学领域。后来美国学者帕克在研究美国城市问题时把“边缘人”比喻成“文化上的混血儿”,并明确将它界定为那种游离于一个以上的文化或社会环境中的人,是那些处于社会结构边缘的个体。 我国边缘化理论主要被用于边缘群体的研究,如农民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失地农民,他们有都市和乡村两种人格,是传统性和现代性的代表,是游走在城乡间的“边缘人”。
(三)文化适应理论。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拉尔夫·林顿和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等人共同起草并发表了《文化适应(涵化)研究备忘录》,把文化适应定义为:当具有不同文化的各群体进行持续的、直接的接触之后, 双方或一方原有文化模式因之而发生的变迁。这也成为了今后人类学界对文化适应的基础理解概念。文化与道德是密切关联的,精神文明的创造离不开相应的良好道德规范及人的良好道德品质,所以说文化适应往往也影响着道德适应。
二、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内涵
(一)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从字面上看就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按照帕克的边缘人理论,他们是那种处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型之时的人。失地农民是我国的特殊社会发展时期的专属名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产物。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失地农民的界定不同,主要分为社会学和法学两个方面。社会学学者认为,失地农民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城市扩张和小城镇建设而逐步失去林地、耕地等农用地的农民。从法学角度把失地农民定义为因失去土地而失去土地上包括财产权利、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就业机会权利以及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其它权利的一类特殊法律主体。
本研究认为失地农民是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镇建设等的需要征用了农民土地,使农民自愿或者非自愿的失去土地集体所有权和经营权,但现在仍然是农村户籍的人员。失地农民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丧失土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居住到城镇但仍然是农村户籍;面对多元文化选择困难,定位模糊。
(二)道德适应。
道德一词最先出现于荀子《劝学》中:“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文化中,道德(Morality)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主要是指风俗和习惯。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标准。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社会学看,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 《社会学词典》将“适应行为”解释为“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即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失地农民被迫从农村来到城镇,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发生的变化,他们不得不进行自身调整,在生产方式、人际交往、价值观念方面随之改变,来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
失地农民的道德适应过程是以城市文化为参照的。基于规模、人口密度和社会复杂性的不同,城市具有其有别于乡村的一整套社会与文化特质。它不仅仅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它还是一种“城市性”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失地农民道德适应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认为,失地农民道德适应是指农民失地进城后基于对乡村伦理和城市文明两种文化的认识,在道德认识和情感、道德行为和方式、生活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意识、有倾向性的选择和调整过程。
三、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特征
1、整体性。失地农民失去原有居住地后一般居住在集中安置地,这样的集中安置有利于政府集体管理和相关政策实施,有利于社区教育和开展社区活动,有利于失地农民进入新环境的人际交往。同时,这样的整体安置也存在问题,使得失地农民和原有城镇居民产生交往距离,难以融入城镇生活。 2、差异性。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差异性主要是指个体差异,不同的年龄、文化素质、生活经历、经济基础、心理机能等,使他们在道德适应上表现不同。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或是已经在城市务工过的农民,对城镇生活适应较快,其道德认知和行为向城镇居民靠拢。
3、过渡性。“生活在城郊村的农民是典型的‘过渡人’。他们当前的生存状况正体现着我国农民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向都市过渡的特征。”
失地农民在原有乡村伦理的基础上,认知新的城市文明,这需要他们不断的选择和调整,寻求最佳的适应状态,兼容城乡两种文明特点。
4、适应性。失地农民的这种适应性表面上被逼无奈的,实际上是一种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理性策略。失地农民只有创造性地选择城乡文明中有利的文化和思想,适应了城镇生活,才能摆脱“边缘人”的身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
四、失地农民道德适应对小城镇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1、进一步完善城镇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研究理论。目前国内学者的关于失地农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色适应和城市适应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2、为小城镇居民道德建设提供伦理策略和文化支持的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加快,道德建设出现的问题可能更多,也更复杂,这些新领域中的新矛盾,需要作出新的道德建设举措和方法。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系统工程,小城镇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道德建设必须保持自身的长效机制,维持自身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持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同时有力地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
3、有利于农民市民化和为小城镇德育提供道德方法。新农民是从农民转化而来的,探索其道德适应问题,有助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理论的推进,也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小城镇建设理论的研究,提高小城镇居民的整体道德素质。
4、为推动全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新农民主要指城镇化建设中市区土地的农民,是社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物,他们最终会过渡到现代城市居民。因此,加强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研究的成果会为整个城市化进程提供经验。□
基金项目:“城镇化转移中新农民道德适应及其教育策略研究”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2JSSPITP1296;小城镇社会理论结构及新农民教育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2JYA002
(作者: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研究生 (教育学原理方向))
注释:
刘建娥.中国乡——城移民的城市社会融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56-58页.
梅伟娟.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淮阴工业园区的调查[D].西南大学,2011(5).
沈雕.重庆市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建构问题研究——以陈家桥桥东社区为研究个案[D].重庆师范大学,2010(10).
于洪生.城郊村: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务管理调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353-356页.
参考文献:
[1]刘建娥.中国乡——城移民的城市社会融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56-58页.
[2]梅伟娟.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淮阴工业园区的调查[D].西南大学,2011(5).
[3]沈雕.重庆市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建构问题研究——以陈家桥桥东社区为研究个案[D].重庆师范大学,2010(10).
[4]于洪生.城郊村: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务管理调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353-356页.
[5]叶继红.试论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能力的因素[J]. 农村经济,2007(3).
关键词 城镇化 失地农民 道德适应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由于国家建设需要,大量农村土地被政府征用,各地开发区、工业园区不断建立,许多农民失去土地被迫向城镇转移,在身份、文化、经济、居住环境、社会关系等方面发生变化,最终发展为“失地农民”。城镇化与社会的发展要求这部分人的身份要从农民到市民转变,在伦理道德方面适应城镇生活。下文对道德适应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城镇化转移的理论探索
(一)国外移民理论。
在早期移民研究中,英国莱文斯坦从经济学、人口学和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研究19世纪的移民现象,提出了11条移民规律,奠定了移民研究的基础。美国伊沃里特从行为决定视角出发,提出了来源地、目的地、中间障碍和个人四个因素影响移民行为和移民过程。1970年马卜贡杰针对非洲农村到城市的移民现象,提出了“城乡人口迁移系统分析模式”,其构成要素包括环境、移民、潜在的控制系统和调节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针对农村移民的研究屡见不鲜,那么国外这些观点对我国农民的城镇融入研究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二)边缘化理论。
“边缘”最初是生态学名词,是指两个物体或两种环境相接触的部分。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应用于社会学领域。后来美国学者帕克在研究美国城市问题时把“边缘人”比喻成“文化上的混血儿”,并明确将它界定为那种游离于一个以上的文化或社会环境中的人,是那些处于社会结构边缘的个体。 我国边缘化理论主要被用于边缘群体的研究,如农民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失地农民,他们有都市和乡村两种人格,是传统性和现代性的代表,是游走在城乡间的“边缘人”。
(三)文化适应理论。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拉尔夫·林顿和梅尔维尔·赫斯科维茨等人共同起草并发表了《文化适应(涵化)研究备忘录》,把文化适应定义为:当具有不同文化的各群体进行持续的、直接的接触之后, 双方或一方原有文化模式因之而发生的变迁。这也成为了今后人类学界对文化适应的基础理解概念。文化与道德是密切关联的,精神文明的创造离不开相应的良好道德规范及人的良好道德品质,所以说文化适应往往也影响着道德适应。
二、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内涵
(一)失地农民。
失地农民,从字面上看就是失去土地的农民。按照帕克的边缘人理论,他们是那种处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传统人格向现代人格转型之时的人。失地农民是我国的特殊社会发展时期的专属名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产物。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对失地农民的界定不同,主要分为社会学和法学两个方面。社会学学者认为,失地农民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城市扩张和小城镇建设而逐步失去林地、耕地等农用地的农民。从法学角度把失地农民定义为因失去土地而失去土地上包括财产权利、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就业机会权利以及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其它权利的一类特殊法律主体。
本研究认为失地农民是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镇建设等的需要征用了农民土地,使农民自愿或者非自愿的失去土地集体所有权和经营权,但现在仍然是农村户籍的人员。失地农民有自身的特殊性,主要包括丧失土地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居住到城镇但仍然是农村户籍;面对多元文化选择困难,定位模糊。
(二)道德适应。
道德一词最先出现于荀子《劝学》中:“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文化中,道德(Morality)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主要是指风俗和习惯。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人类生活所特有的,以善恶为标准,依靠宣传教育、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道德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上产生的,因此,道德是用以调节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念标准。道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
从社会学看,美国社会学家高斯席德认为:“移民的适应可以界定为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移民对变化了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做出反应。” 《社会学词典》将“适应行为”解释为“个人适应社会环境而产生的行为”,即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失地农民被迫从农村来到城镇,生活环境和社会角色发生的变化,他们不得不进行自身调整,在生产方式、人际交往、价值观念方面随之改变,来更好的适应新的环境。
失地农民的道德适应过程是以城市文化为参照的。基于规模、人口密度和社会复杂性的不同,城市具有其有别于乡村的一整套社会与文化特质。它不仅仅是一群人共同居住的地域,它还是一种“城市性”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城市文化的渗透和影响在失地农民道德适应进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研究认为,失地农民道德适应是指农民失地进城后基于对乡村伦理和城市文明两种文化的认识,在道德认识和情感、道德行为和方式、生活信仰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意识、有倾向性的选择和调整过程。
三、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特征
1、整体性。失地农民失去原有居住地后一般居住在集中安置地,这样的集中安置有利于政府集体管理和相关政策实施,有利于社区教育和开展社区活动,有利于失地农民进入新环境的人际交往。同时,这样的整体安置也存在问题,使得失地农民和原有城镇居民产生交往距离,难以融入城镇生活。 2、差异性。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的差异性主要是指个体差异,不同的年龄、文化素质、生活经历、经济基础、心理机能等,使他们在道德适应上表现不同。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或是已经在城市务工过的农民,对城镇生活适应较快,其道德认知和行为向城镇居民靠拢。
3、过渡性。“生活在城郊村的农民是典型的‘过渡人’。他们当前的生存状况正体现着我国农民处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向都市过渡的特征。”
失地农民在原有乡村伦理的基础上,认知新的城市文明,这需要他们不断的选择和调整,寻求最佳的适应状态,兼容城乡两种文明特点。
4、适应性。失地农民的这种适应性表面上被逼无奈的,实际上是一种为了生存而采取的理性策略。失地农民只有创造性地选择城乡文明中有利的文化和思想,适应了城镇生活,才能摆脱“边缘人”的身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居民。
四、失地农民道德适应对小城镇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
1、进一步完善城镇失地农民城市适应研究理论。目前国内学者的关于失地农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角色适应和城市适应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
2、为小城镇居民道德建设提供伦理策略和文化支持的可能。随着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加快,道德建设出现的问题可能更多,也更复杂,这些新领域中的新矛盾,需要作出新的道德建设举措和方法。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社会系统工程,小城镇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其道德建设必须保持自身的长效机制,维持自身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持自身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同时有力地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
3、有利于农民市民化和为小城镇德育提供道德方法。新农民是从农民转化而来的,探索其道德适应问题,有助于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理论的推进,也有助于丰富和拓展小城镇建设理论的研究,提高小城镇居民的整体道德素质。
4、为推动全国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新农民主要指城镇化建设中市区土地的农民,是社会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物,他们最终会过渡到现代城市居民。因此,加强失地农民道德适应研究的成果会为整个城市化进程提供经验。□
基金项目:“城镇化转移中新农民道德适应及其教育策略研究”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项目2012JSSPITP1296;小城镇社会理论结构及新农民教育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批准号:12JYA002
(作者: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1级研究生 (教育学原理方向))
注释:
刘建娥.中国乡——城移民的城市社会融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56-58页.
梅伟娟.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淮阴工业园区的调查[D].西南大学,2011(5).
沈雕.重庆市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建构问题研究——以陈家桥桥东社区为研究个案[D].重庆师范大学,2010(10).
于洪生.城郊村: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务管理调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353-356页.
参考文献:
[1]刘建娥.中国乡——城移民的城市社会融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56-58页.
[2]梅伟娟.淮安市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淮阴工业园区的调查[D].西南大学,2011(5).
[3]沈雕.重庆市安置社区居民道德建构问题研究——以陈家桥桥东社区为研究个案[D].重庆师范大学,2010(10).
[4]于洪生.城郊村:城市化背景下的村务管理调研[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353-356页.
[5]叶继红.试论影响失地农民城市适应能力的因素[J]. 农村经济,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