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养鸟,于是鸟也就成了上四年级的儿子经常描写的对象。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儿子这样深情地写道:
我们家的阳台上,挂着一只深棕色的精致鸟笼。笼子里有两只美丽可爱的画眉。爸爸妈妈每天早晨都要来看看它们,给它们喂各种吃的东西。你瞧,它们生活得多么幸福,整天在笼子里自由地飞翔……
小鸟在笼子里自由地飞翔!
看到儿子的描述,看到他对“自由空间”的有限要求,我不由得生出了许多的感想。
在我们成人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天真烂漫、自由自在的一群。我们总觉得他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自由生活的乐趣。可是他们自己,却还在羡慕着笼中的小鸟。孩子们所享受的自由被大大地夸张了。
这种夸张也许是源于两种错觉。
第一种错觉就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我曾经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教师,对这种错觉有着深切的体会。每当下课的铃声一响,上千个孩子就会相继冲出教室。他们欢呼着,嬉闹着,表现着他们最天真烂漫的特征。看到这样的景象,你一点都不会怀疑孩子们是最自由自在的一群。可是,当你跟他们一个一个地接触的时候,你又会惊讶地发现,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不那么天真烂漫、不那么自由自在的一面。他们有很多拘谨,有很多矜持,甚至还有很多的苦闷,很多的烦恼,很多让人莫名其妙的地方。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这固然不错。可是,这里所说的“孩子”是个总体,是个抽象的词汇,而不是某一个活生生的孩子。落实到单个的孩子身上,有时,你就很难将他与自由、烂漫联系起来。可见,我们要学会个别地看待孩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发现孩子在多大程度上享受着生活与成长的自由。
另一种错觉则是源于“代沟”。
做了父母,我们马上就会成为上一代人,马上就会感觉到生活的辛苦和压力。工作上的升迁、经济上的贫富,这些沉重的担子只会落在我们而不是孩子们的肩上。看看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样子,我们会由衷地羡慕他们的“自由”和“烂漫”。
其实,孩子之于成人,就像小鸟之于孩子。自由之于他们,依然还只是一种美丽的希望。当我们感受到了做父母的压力的时候,常常就会忘记,孩子们也有他们自己的压力:
为什么月亮会跟着人走?
为什么考不到100分,爸爸就会在吃饭的时候摔筷子?
为什么在过马路的时候,我们要小心翼翼、胆战心惊地缩在一边,等待大人们的小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呼啸而过?
为什么暑假我们还要上四五个补习班,想到郊外捉两条泥鳅都没有时间?
为什么我们的事情大人们可以处处插手,而大人们的事情却从来不让我们知道?
为什么我们刚准备行动就会遭到禁止?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被批评以至呵斥许多次……
与成人的生活比较起来,孩子们确实有他们自由的一面。但这仅仅只是“不愁吃、不愁穿”的自由。这样的自由与笼子里的小鸟的自由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父母们可能常常会忘记,孩子们最渴望得到、也是最应该得到的,是成长的自由。成长的自由才是高层次的自由。可是,孩子成长的自由却在很大程度上被限制了。
也许你不愿相信,第一种限制就是我们的关爱。
有了孩子,就有了一份牵挂。这份牵挂,包含着浓厚的父爱和母爱。我们常常会因爱而产生戒备—我们实在放心不下孩子,因为爱他,所以怕他会学坏。在我们看来,他们的小脑袋里有太多的欲望,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里,有太多的诱惑。有了这种戒备,我们就会希望孩子变得更“乖”一些,不要处处乱动,处处去尝试。就好像我们带着孩子来到了一间不太干净的屋子里,我们总会反复地叮嘱孩子,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摸——我们的用意,都是为了孩子好,怕他们会弄脏自己。不知不觉当中,我们的关爱就已经变成了限制孩子自由的精致的笼子。
另一个限制就是我们的希望。有一天,也许我们会领悟到自由成长的重要,把小鸟放出笼子,让他们去自由飞翔。但,我们还会不知不觉地在他们的翅膀上,牢牢地系上我们的希望。我们给了小鸟飞翔的机会,却要求他必须飞到我们指定的地方!
高考前两天,一位孩子的父母对孩子说:“我们对你没有要求,不论考得怎样都可以,所以,你不要紧张。”哪里是没有要求,只是不敢说出来罢了。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那种沉甸甸的期望,因此,到实际考试的时候,孩子紧张得要命,考试的成绩比平时还要糟糕。
我们举这个例子,不是说对孩子不能有希望,而是说,对孩子的希望应该笼统一些,模糊一些,范围更大一些,时间上更长远一些。要尽量地“拉开距离”,远远地去考察孩子,而不要总是近距离地把眼睛盯在孩子的一举一动上。这样,孩子的成长就会有更多自由选择的可能,在他们想展翅的时候,才不至于处处碰壁。
等到孩子真正学会了自由飞翔的时候,也许你就能惊讶地发现,他们完全有能力飞出原来的笼子,找到那一片属于自己的、自然的绿色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