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脱胶菌RJ6的筛选及脱胶性能

来源 :包装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517441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植物纤维因其纤长且坚韧在造纸和防治工业中应用受限的问题,从腐烂菜堆中筛选到分离得到纤维脱胶菌株RJ6,将该菌接种到以苎麻汁为唯一有机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中对苎麻进行脱胶实验,对其进行了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性实验以及16S rDNA序列的比对,并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测得接种RJ6菌株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的脱胶率达到91%,说明RJ6对植物纤维原料有高效的脱胶作用。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显示RJ6菌株在转速160 r/min、接种量5%、温度37℃和起始pH 7.0条件下保持一个高水平的发酵。形态鉴定
其他文献
为实现对植物葡萄糖的现场、活体、实时监测,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F103ZET6单片机的便携式植物葡萄糖监测装置。以实验室自行开发的针式葡萄糖传感器为基础,采用电化学法进行葡萄糖浓度的监测。硬件部分完成了各功能模块设计,并提供了恒电位电路的设计方案,以及给出了外围电路电子元器件选型。软件部分主程序控制仪器对植物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图形化显示在LCD上,子程序负责数据的保存、拷贝以及历史回溯等特定功能。测量结果与电化学工作站进行对比,两组数据线性相关度较高,表明该监测装置的测试结果准确。
为了实时监控列车的轴温,设计开发了基于ZigBee和云端的列车轴温监测系统.列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脑端和移动终端实时监控列车轴温,并设置温度阈值提示报警,紧急避免危险的发
为了治疗帕金森病,提出了一种神经电信号记录和可调节电刺激闭环同步控制系统。系统的前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神经信号;微处理器作为控制系统,并能根据异常信号生成电刺激脉冲;以及双模式(恒压和恒流)可调节电刺激电路。设计的系统本底噪声小于8μV(RMS),能够测量出20μV的正弦信号和200μV以下的模拟神经信号。输出的可调电刺激脉冲的电压幅度范围为0~3.3 V或电流为0~1 mA,频率为0~1 kHz且最小脉冲宽度为1μs。
为了探究非线性刚度对谐振式压力传感器及其测控系统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非线性谐振器的直流AGC闭环自激模型,采用平均法进行模型的求解。在SIMULINK中搭建闭环自激系统的仿真模型,以验证平均法的求解结果以及研究非线性刚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采用开环扫频及线性拟合的方法测得了实际压力传感器的固有频率以及非线性系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平均法的闭环自激模型求解结果与仿真结果非常接近。非线性刚度对闭环自激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影响非常微弱,但却会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变差,从而增加闭环控制的难度。过大的非线性系数会降低传感器的灵
基于椭圆曲线建立了压电执行器率相关迟滞非线性的数学模型。建模过程分主环和次环建模两个部分。主环通过约束圆锥形式的椭圆曲线来描述,利用最佳椭圆拟合算法来辨识主环参数。通过对主环的变换,构建次环参数与主环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实现次环建模。基于椭圆曲线的建模方法对迟滞曲线的主环和次环都有较高的辨识精度,通过实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
由于微流体和感温元件之间的传热过程具有时间累积效应,采用毫米尺度的温度传感器来测量微尺度下流体的温度其实是被测流体与感温元件达到热平衡之后的温度值,而非流体真实的实时温度;且感温元件的封装也受传感器空间尺度的限制。针对这一问题,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对微反应器系统的温度控制方法进行了优化,实现了对微流体实时温度的控制。首先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得加热系统在不同电压下的温升数据,作为系统的习得经验。然后采用系统辨识的方法得到系统的加热规律,拟合得到输入电压与实时温度之间的关系,实现了通过调节输入电压即可控制微流体实时
为研究基于光电倍增管(PMT)和电流放大器的光电检测系统故障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放大器输出信号波形特征的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分析电流放大器电路不同故障状态下的输出电压波形变化特征,建立了相应的故障模型。使用小波包分解和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分别提取和分类电流放大器输出电压波形特征向量,从而判断故障类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流放大器电路的单、双故障情况下,PSO-SVM模型能够快速有效地对故障类型进行诊断分类,并具有极高的准确率。
针对隧穿磁效应重力传感器中磁场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以高频脉冲磁场代替恒定磁场的磁干扰抑制方法。首先分析了隧穿磁效应重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建立通电线圈磁场分布模型;其次,引入高频脉冲电流产生高频脉冲磁场以代替恒定磁场,建立磁场强度与输入加速度之间的数学模型,并设计了隧穿磁效应重力传感器的检测电路,推导了电路输出电压与输入加速度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最后利用ANSYS和Maxwell软件分别对隧穿磁效应重力传感器的模态和电磁抗干扰性能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存在环境地磁场、有加速度沿敏感轴正向输入时,高频脉冲电
针对自主开发的六自由度绳索牵引式上肢康复机器人本体,设计了一种基于伺服电机和计算机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CPAC)的多电机控制系统。系统由上位机模块、控制模块、执行模块等组成。针对单关节、多关节康复训练动作,分别采用Jog运动模式和Follow运动模式,结合插补算法实现了康复动作的控制;并借助光学动作捕捉系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结果表明:单关节、多关节动作的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不超过5 mm和6 mm,随着康复训练动作角速度的增加,最大绝对误差虽有所增大,但增幅较为平缓,这表明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对单关
提出微光机电系统陀螺仪的光学检测方法,设计了由光栅耦合器、回音壁模式谐振腔和光波导组成的微光学检测器件,实现与盘式谐振陀螺仪的单片集成。理论分析了谐振腔的谱线漂移和耦合机制,通过调整结构参数得到品质因数为5 303.1。分析了光栅周期、刻蚀深度、入射角和上包层对光栅耦合器耦合效率的影响,通过不断优化调整最终实现了51.5%的水平耦合。最后对实验测试结果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