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校园贷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在帮助大学生完成创业、助学理财的同时,也使部分大学生走向了深渊。不良网络借贷平台以此为盈利手段,诱导大学生步入“高利贷”的陷阱。因此,校园贷巨大消费潜力市场的背后,又有一定的风险。本论文首先对当前校园贷现状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消费金融的规范发展和监管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校园贷;金融规范发展
随着互联网金融与时俱进,高校中大学生分期市场也在蓬勃发展。各类校园贷平台层出不穷,在给大学生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潜在的危险。去年,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范泽一因欠下高额贷款无力偿还,留下遗书后溺亡。虽然是极个别案例,却也应该引起重视,反思我国消费金融的规范发展和监管问题。
一、校园贷的现状
校园贷表面上打着友好提供资金的旗号,实则有他隐藏的危险之处。如果借款人不能在规定时间里偿还相应债务,就会产生利滚利的不良后果。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大学生将面临无法偿还的巨额债款。当然,校园贷中也有部分正规的平台,比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这些平台利息低,且有正规安全的保证。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应当是所谓P2P网络金融服务平台,他们大多数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难免会有大学生上当受骗。这些平台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打击后有所收敛,但是仍然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一个自身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又无独立经济能力,而消费需求旺盛的群体,在信用消费、提前消费的消费意识下,分期贷款消费帮助学生解决了高额一次付清和入不敷出的消费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有接近七成的人对分期付款消费的方式是乐于接受的,两成左右的学生表示从没进行过分期消费,剩下的一成表示用过但是不会再考虑。[1]而这种意愿也成为校园贷见缝插针的机会。
虽然校园贷在社会上有着不好的影响,但是面对大学中棘手的问题,校园贷可以一次性解决,为我们带来方便,因此也得到了一些高校学生的认可。再加上校园贷申请额度大,申请速度快,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也不能一概否认它的优点。
校园贷的发展如火如荼,遍发广告的现象首先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反感。其次,校园贷的利润普遍偏高,部分校园贷甚至借机做出高利贷的违法行为,学生借款后由小笔金额利滚利变成一笔无法偿还的债务,使许多学生落入陷阱。部分学生借贷不够理性,也是造成苦果的因素之一。
二、校园贷面临的问题
(一)风险性高
与花呗、京东白条等借贷软件不同,校园贷机构大多手续简单,他们不需要过多的安全保证,只需要上传个人信息,学籍资料就能申请到大额度的贷款。有些校园贷的申请方式过于极端,甚至有裸贷的出现。没有安全保证而利用学生的畏惧心理逼迫其还债,是校园贷的问题之一。校园贷将市场瞄准高校大学生,利用其攀比心理和特殊需求发展而打捞一笔,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保证。如若借款人不还款,便用视频短信照片威胁等极端方式进行恐吓。再者,银行信用卡因为有一定的资金要求和消费要求,其主战场并非大学生群体,而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社会群体中,所以分期付快消费的方式和平台瞄准了大学生市场这块蛋糕,决定充分挖掘这块大蛋糕。
(二)金融監管存在不足
校园贷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下的产物,我国现如今实行金融分业监管政策,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仍有不到位。2016年,校园贷款总体规模突破800亿元,但风险监测机制仍相对缺乏。大学生的收入来源一般都是来自家庭给予的生活费,没有足够的购买能力,而且在校时间并不长,虽然网贷平台在设置上基本都是短期贷款,但也无法避免借款对象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而且就算借款对象“通过贷款偿还贷款”,整体信用风险也没有消除。目前实际上,在法律和正规渠道上进行校园贷款的学生实际上有很少的默认值。由于它是一个信贷业务,作为贷款机构和主体,应该有一个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目前,大多数校园贷款平台尚未实施相对完善的信用风险控制措施,为了追求款项,甚至会采用一些非法手段逼迫借款方还款,而不是与父母谈判以保证贷款和合理延期贷款。[2]
(三)借贷条件极为宽松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只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学籍信息等就可以进行贷款,这种特别宽松的审核条件,助长了学生群体不合理消费和任意贷款的行为产生。许多大学生都非常依赖家庭,没有独立劳动的经历或能力,在面对资金短缺问题时,一些大学生开始求助于贷款校园借贷平台获得金钱,用以购买一些高端电子产品、名牌衣物等奢侈品,又或者是进行并非必要的消费支出,比如购买大牌化妆品,进行整容手术等。随着消费信贷的瘫痪效应,贷款消费量越来越大。许多大学生最终还是要面对偿还困难的局面,甚至最终承担沉重的债务。许多大学生往往不认为这些值得过分关注,因为他们在心理上依赖父母,当他们无力偿还债务时,他们会告知父母,并且让他们的父母代表他们偿还债务,也就是说,他们有父母最后还款的心理保障。极度宽松的校园贷款条件使一些大学生缺乏对“金融业务”基本了解,家庭责任感也滋生了大量不合理的消费贷款需求。
(四)贷款机构的不合理动机
校园贷款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需求和一些学生合理的临时资助。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严重缺乏,他们对贷款合同并不具备常规的法律意识,防止欺诈的意识不强,警觉性也较低,所以从贷款市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群体是处于劣势位置的。一些校园贷款平台为了拓展业务,还通过发展下线,给提成的方式,让大学生成为代理,拉拢更多大学生前来借贷。当借来的学生未按时偿还债务时,非法机构再诱使他们向其他非法机构借钱,此时这些学生不得不通过借贷利率较高的平台,循环套现,使得原本只有几千元的债务放大至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并且被套在网贷平台中而无法脱身。
三、校园贷的出路
(一)在校加快普及基础金融知识 社会对校园贷款真正批评的不是大学生的消费信贷本身,而是一些不法分子为大学生提供高利贷和循环贷款,导致这些受骗学生的债务变大。结果表明,许多大学生一方面缺乏金融知识,另一方面对法律权利保护意识薄弱。法律权利保护意识体现在他们不知道贷款人的违法行为。此外,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信用意识和消费观念的教育,建立强烈的信用感,对自己的信用行为负责,而不是盲目借用和消费。成人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款来解决临时资金需求,满足他们的学习或生活需求,甚至满足他们创业启动资金的需求是正确合理的。但是,由于中国目前的校园贷款缺乏规范的监管体系,校园贷款经历了残酷的增长,被许多不道德的机构和不法分子使用,导致一些大学生被欺骗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监管当局应该尽快完善监管体系和相关法规,使校园贷款真正发挥良好效果。
(二)建立网络借贷共享数据库
大学生自控能力普遍较差,为了防止大学生过度借贷行为的发生,可以考虑通过网络的手段,建立借贷数据共享平台,严格监控大学生借贷的数额和数量。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多家借贷平台都有借款记录且数额较大,就应当严禁其它借贷平台继续融资。除此之外,大学生同时借款的平台不能超过一定数量,这样可以严格限制大学生盲目借款数额,培养其自控能力。对于违约没有偿还债务的大学生,可以考虑将其信息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于其以后的借款将会产生影响。
(三)规范贷款公司的不合理营销行为
目前,除了P2P机构,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和各地的小额信贷公司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消费贷款服务。为了争夺大学生消费借贷市场,很多小型不正规的贷款平台派人直接进入大学开展线下宣传,他们大多数以发放小广告,张贴海报的方式在大学生中间宣传。这种宣传方式存在安全漏洞,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对于金融安全知识严重缺乏,辨别危险的能力较差,一旦被广告内容吸引,难免最终陷入高利贷的陷阱。
因此,学校应该严格把控,禁止大学校园里出现此类的宣传行为存在。小型贷款机构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并且可以与专业正规的平台合作,达到安全有效的宣传目的,合理正规的开展贷款业务,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贷款,也可以保证自身运营的合法性。
(四)建立P2P审核借贷主体的责任制
(1)严格审核放贷者主体的法律资格
首先要从放贷方着手,对于开展校园贷款业务的P2P平台,不仅要其提供校园贷款的信息服务,还要审查贷方的主体资格,防止有犯罪分子利用网贷平台进行違法活动,比如非法放贷,民间高利贷和非法洗钱等,借款双方必须在P2P平台的监督下进行。贷款人必须支付一定的保证金作为诚信保证,这样一来,如果贷款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P2P平台可以针对非法贷款人设立轻微警告,重扣、勒索等行为要实施罚款。如果贷款人违反民法或刑法,他们必须向司法机关报告调查。[3]
(2)对借款的在校大学生资格进行审核
对于在P2P平台上借款的大学生,他们必须进行实名注册,根据需要控制借款金额,并设定合理的还款期限,定期提醒大学生尽快还款。现在大学生需要贷款的情况主要是普通的消费,进行创业,家庭困难,需要满足学费和基本生活等,如果一个真正以家庭为户主的大学生要支付学费并获得基本生活费,没有必要借用其他手段。所以主要问题是前两个贷款需求。P2P平台应严格审查借款学生的资格。借款金额超过一定金额的,应当提供父母或者其实际的学校保荐人或者学校的认可证书。对于明显超过其还款能力的创业贷款,应提供项目计划文件,并审查项目计划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审计,以防止欺诈活动。[4]
四、总结
高校中部分学生依旧存在消费观不正确,攀比心理严重,肆意消费的行为,也有大学生深受校园贷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辩证看待校园贷的优缺点。我们也应该加强金融立法方面的知识储备,面对涉及到相关问题的事件,能够做出准确有效客观的判断,金融发展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规范监管。
参考文献:
[1]郭红敏.透视“校园贷”——爱恨交加“校园贷”[J].检察风云,2016(09):66-68.
[2]蒙宗玲,晏芳林.浅析别让校园贷沦为野蛮的"夺命贷"[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5):34-39.
[3]高柳旭.“校园贷”路在何方[J].中国商界,2016(7):102-104.
[4]胡珊.用知识规避校园贷危害[J].成才与就业,2017(7):56-5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校园贷;金融规范发展
随着互联网金融与时俱进,高校中大学生分期市场也在蓬勃发展。各类校园贷平台层出不穷,在给大学生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暴露了潜在的危险。去年,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范泽一因欠下高额贷款无力偿还,留下遗书后溺亡。虽然是极个别案例,却也应该引起重视,反思我国消费金融的规范发展和监管问题。
一、校园贷的现状
校园贷表面上打着友好提供资金的旗号,实则有他隐藏的危险之处。如果借款人不能在规定时间里偿还相应债务,就会产生利滚利的不良后果。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大学生将面临无法偿还的巨额债款。当然,校园贷中也有部分正规的平台,比如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这些平台利息低,且有正规安全的保证。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应当是所谓P2P网络金融服务平台,他们大多数没有正规的营业执照,难免会有大学生上当受骗。这些平台经过了相关部门的打击后有所收敛,但是仍然存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作为一个自身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又无独立经济能力,而消费需求旺盛的群体,在信用消费、提前消费的消费意识下,分期贷款消费帮助学生解决了高额一次付清和入不敷出的消费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群体中有接近七成的人对分期付款消费的方式是乐于接受的,两成左右的学生表示从没进行过分期消费,剩下的一成表示用过但是不会再考虑。[1]而这种意愿也成为校园贷见缝插针的机会。
虽然校园贷在社会上有着不好的影响,但是面对大学中棘手的问题,校园贷可以一次性解决,为我们带来方便,因此也得到了一些高校学生的认可。再加上校园贷申请额度大,申请速度快,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有效手段之一,因此也不能一概否认它的优点。
校园贷的发展如火如荼,遍发广告的现象首先引起了一部分学生的反感。其次,校园贷的利润普遍偏高,部分校园贷甚至借机做出高利贷的违法行为,学生借款后由小笔金额利滚利变成一笔无法偿还的债务,使许多学生落入陷阱。部分学生借贷不够理性,也是造成苦果的因素之一。
二、校园贷面临的问题
(一)风险性高
与花呗、京东白条等借贷软件不同,校园贷机构大多手续简单,他们不需要过多的安全保证,只需要上传个人信息,学籍资料就能申请到大额度的贷款。有些校园贷的申请方式过于极端,甚至有裸贷的出现。没有安全保证而利用学生的畏惧心理逼迫其还债,是校园贷的问题之一。校园贷将市场瞄准高校大学生,利用其攀比心理和特殊需求发展而打捞一笔,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保证。如若借款人不还款,便用视频短信照片威胁等极端方式进行恐吓。再者,银行信用卡因为有一定的资金要求和消费要求,其主战场并非大学生群体,而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社会群体中,所以分期付快消费的方式和平台瞄准了大学生市场这块蛋糕,决定充分挖掘这块大蛋糕。
(二)金融監管存在不足
校园贷是高速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下的产物,我国现如今实行金融分业监管政策,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仍有不到位。2016年,校园贷款总体规模突破800亿元,但风险监测机制仍相对缺乏。大学生的收入来源一般都是来自家庭给予的生活费,没有足够的购买能力,而且在校时间并不长,虽然网贷平台在设置上基本都是短期贷款,但也无法避免借款对象无法偿还贷款的情况。而且就算借款对象“通过贷款偿还贷款”,整体信用风险也没有消除。目前实际上,在法律和正规渠道上进行校园贷款的学生实际上有很少的默认值。由于它是一个信贷业务,作为贷款机构和主体,应该有一个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目前,大多数校园贷款平台尚未实施相对完善的信用风险控制措施,为了追求款项,甚至会采用一些非法手段逼迫借款方还款,而不是与父母谈判以保证贷款和合理延期贷款。[2]
(三)借贷条件极为宽松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只需要提供个人信息,包括身份信息、学籍信息等就可以进行贷款,这种特别宽松的审核条件,助长了学生群体不合理消费和任意贷款的行为产生。许多大学生都非常依赖家庭,没有独立劳动的经历或能力,在面对资金短缺问题时,一些大学生开始求助于贷款校园借贷平台获得金钱,用以购买一些高端电子产品、名牌衣物等奢侈品,又或者是进行并非必要的消费支出,比如购买大牌化妆品,进行整容手术等。随着消费信贷的瘫痪效应,贷款消费量越来越大。许多大学生最终还是要面对偿还困难的局面,甚至最终承担沉重的债务。许多大学生往往不认为这些值得过分关注,因为他们在心理上依赖父母,当他们无力偿还债务时,他们会告知父母,并且让他们的父母代表他们偿还债务,也就是说,他们有父母最后还款的心理保障。极度宽松的校园贷款条件使一些大学生缺乏对“金融业务”基本了解,家庭责任感也滋生了大量不合理的消费贷款需求。
(四)贷款机构的不合理动机
校园贷款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大学生创业融资的需求和一些学生合理的临时资助。大学生的社会经验严重缺乏,他们对贷款合同并不具备常规的法律意识,防止欺诈的意识不强,警觉性也较低,所以从贷款市场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群体是处于劣势位置的。一些校园贷款平台为了拓展业务,还通过发展下线,给提成的方式,让大学生成为代理,拉拢更多大学生前来借贷。当借来的学生未按时偿还债务时,非法机构再诱使他们向其他非法机构借钱,此时这些学生不得不通过借贷利率较高的平台,循环套现,使得原本只有几千元的债务放大至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并且被套在网贷平台中而无法脱身。
三、校园贷的出路
(一)在校加快普及基础金融知识 社会对校园贷款真正批评的不是大学生的消费信贷本身,而是一些不法分子为大学生提供高利贷和循环贷款,导致这些受骗学生的债务变大。结果表明,许多大学生一方面缺乏金融知识,另一方面对法律权利保护意识薄弱。法律权利保护意识体现在他们不知道贷款人的违法行为。此外,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信用意识和消费观念的教育,建立强烈的信用感,对自己的信用行为负责,而不是盲目借用和消费。成人大学生使用校园贷款来解决临时资金需求,满足他们的学习或生活需求,甚至满足他们创业启动资金的需求是正确合理的。但是,由于中国目前的校园贷款缺乏规范的监管体系,校园贷款经历了残酷的增长,被许多不道德的机构和不法分子使用,导致一些大学生被欺骗甚至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监管当局应该尽快完善监管体系和相关法规,使校园贷款真正发挥良好效果。
(二)建立网络借贷共享数据库
大学生自控能力普遍较差,为了防止大学生过度借贷行为的发生,可以考虑通过网络的手段,建立借贷数据共享平台,严格监控大学生借贷的数额和数量。如果一个大学生在多家借贷平台都有借款记录且数额较大,就应当严禁其它借贷平台继续融资。除此之外,大学生同时借款的平台不能超过一定数量,这样可以严格限制大学生盲目借款数额,培养其自控能力。对于违约没有偿还债务的大学生,可以考虑将其信息录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对于其以后的借款将会产生影响。
(三)规范贷款公司的不合理营销行为
目前,除了P2P机构,一些电子商务平台和各地的小额信贷公司也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消费贷款服务。为了争夺大学生消费借贷市场,很多小型不正规的贷款平台派人直接进入大学开展线下宣传,他们大多数以发放小广告,张贴海报的方式在大学生中间宣传。这种宣传方式存在安全漏洞,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对于金融安全知识严重缺乏,辨别危险的能力较差,一旦被广告内容吸引,难免最终陷入高利贷的陷阱。
因此,学校应该严格把控,禁止大学校园里出现此类的宣传行为存在。小型贷款机构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并且可以与专业正规的平台合作,达到安全有效的宣传目的,合理正规的开展贷款业务,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贷款,也可以保证自身运营的合法性。
(四)建立P2P审核借贷主体的责任制
(1)严格审核放贷者主体的法律资格
首先要从放贷方着手,对于开展校园贷款业务的P2P平台,不仅要其提供校园贷款的信息服务,还要审查贷方的主体资格,防止有犯罪分子利用网贷平台进行違法活动,比如非法放贷,民间高利贷和非法洗钱等,借款双方必须在P2P平台的监督下进行。贷款人必须支付一定的保证金作为诚信保证,这样一来,如果贷款人违反相关法律法规,P2P平台可以针对非法贷款人设立轻微警告,重扣、勒索等行为要实施罚款。如果贷款人违反民法或刑法,他们必须向司法机关报告调查。[3]
(2)对借款的在校大学生资格进行审核
对于在P2P平台上借款的大学生,他们必须进行实名注册,根据需要控制借款金额,并设定合理的还款期限,定期提醒大学生尽快还款。现在大学生需要贷款的情况主要是普通的消费,进行创业,家庭困难,需要满足学费和基本生活等,如果一个真正以家庭为户主的大学生要支付学费并获得基本生活费,没有必要借用其他手段。所以主要问题是前两个贷款需求。P2P平台应严格审查借款学生的资格。借款金额超过一定金额的,应当提供父母或者其实际的学校保荐人或者学校的认可证书。对于明显超过其还款能力的创业贷款,应提供项目计划文件,并审查项目计划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审计,以防止欺诈活动。[4]
四、总结
高校中部分学生依旧存在消费观不正确,攀比心理严重,肆意消费的行为,也有大学生深受校园贷的伤害。因此我们要加强相关方面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也辩证看待校园贷的优缺点。我们也应该加强金融立法方面的知识储备,面对涉及到相关问题的事件,能够做出准确有效客观的判断,金融发展存在一定问题,需加强规范监管。
参考文献:
[1]郭红敏.透视“校园贷”——爱恨交加“校园贷”[J].检察风云,2016(09):66-68.
[2]蒙宗玲,晏芳林.浅析别让校园贷沦为野蛮的"夺命贷"[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7(5):34-39.
[3]高柳旭.“校园贷”路在何方[J].中国商界,2016(7):102-104.
[4]胡珊.用知识规避校园贷危害[J].成才与就业,2017(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