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新生,已经有了无意识的青春期心理冲突,表现为处理事务时自我意识的增强。这种自我意识的突变是很多家长和教师料想不到的。学生一直在行政班级的编制中,养成了对集体的依赖性,个性意识和行为并不凸显,甚至表现出可有可无。初三毕业了,一下子进入无集体状态,学生无所适从。由于种种原因,家长也无更多时间陪孩子,处于教育真空的孩子突然发现了“自我”,看电视时间多了,上网机会有了,互相交流时间多了,他们突然发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由于缺乏甄别是非的能力,孩子们在这样一个成年人都难以抵住诱惑的社会里,可能眼花缭乱,养成了一些成人习气,而这时家长们往往有下列心理:孩子上学很辛苦现在又没有学习任务,轻松几天无妨,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我的孩子很优秀,玩几天没关系;孩子之间本来就应该多交往,多接触社会有好处。这样的心理没错,问题是,从行为心理学角度,青春期孩子模糊的成人意识一开始就缘于无意识模仿,一旦模仿了,对自己已成行为的反复,就会形成行为习惯。两个多月无指导状态的社会交往,养成了成长中不成熟心理。出现了家长意想不到的“成人气息”,甚至抽烟,喝酒,上网成瘾,与异性交往,一旦家长发现自己孩子不如以前,就会出面制止,突然发现自己的孩子不听话了,出现了反叛行为,进而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僵化。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此时心理和行为并非是对家长的反叛,也不是所说的代沟,仅仅是特定时期无意识的心理冲突。我曾做过几年的调查,这个时期,孩子们第一次与父母冲突后内心受伤程度不亚于家长,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导致家长伤心时也很苦恼,只不过在他们面前没有一条可供他们正确选择的成长方式。此时他们的唯一的感受是家长干涉了他们的自由,不能把他们当作有独立人格的“人”看待。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分析他们的心理以及这种心理映射出的行为,那么,两代人之间关系就像一个庸医想治好病人却用错药,后果可想而知。
我提出的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大量证据可以证明,初三毕业后形成的教育空白给孩子和无数家庭带来的负面后果已经让我们难受。没有一个教育机构愿意承受这个责任。而这却恰恰是我们教育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学校教育的脱节,家庭教育的盲点,社会机构的不介入不作为,使一些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由无意识的心理冲突发展成与家庭中有意识反叛,给未来的高级中学教育带来难点。几年来,我尝试过让社区、居委会及关工委协同工作,组织相应的假期教育活动,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局部地区的行为其影响力毕竟有限,如果教育部门和社会其他职能部门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从真正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高度重视初中毕业生的假期教育,会有很好的效果。
基于此,高中教师就应该认识并重视这个现实,在自己教育设计中,力求唤醒学生的潜意识,让学生为自己梳理成长的轨迹,并从自己成长轨迹中逻辑性发现自己本来的前进方向,体验自己成长过程中家长及老师凝聚在他们心路历程中的劳动及付出的爱。这种唤醒潜意识的提示远远强效于对他们现有行为的训斥与否定,同时,唤醒潜意识的过程中,教育者也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学生身上固有的朝气与活力,固有的道德与良知,激发自己对学生的爱意,增进师生间的亲和力。当然,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家长处理与自己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唤醒潜意识,成长进步便有了一定的动力。
高一新生出现成绩退步的原因,除了上述潜意识模糊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主要体现为:人际关系不适应,生活习惯不适应和学习方式不适应。不少学生,开学不久就吵着要回家,这还集中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以女生为多,问题就出在这些不适应上。
首先是人际关系不适应。由于受升学率等考核指标影响,初中尤其是初三师生之间的亲疏明显受成绩影响,教师的注意视点集中在那些“指标生”或者“边缘生”上,这些学生得到的关爱远超过那些“后进生”,甚至他们的缺点也会因为成绩优异而被忽略。高中阶段,由于各初中校同类生源的汇入,原先被“宠爱”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就并不那么突出,原先“骄子”的地位受到威胁或者不再存在,教师的关爱在他们心中有了被人分享的感觉。于是有了失落感,有了不受重视不被关爱的被冷落情绪;再者,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像从前。初中同学各奔东西,两小无猜建立的感情不复眼前,同学关系的重新组合,青春期的敏感心理在同学的交往中起着一些微妙的作用。于是,私语不能倾诉,情怀难能畅快,甚至有人“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把别人的羡慕看成妒忌,把别人的赞扬看成嘲讽。初中时代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师生、同学间和谐感没有了。此时,一遇些微挫折,都会影响情绪,导致成绩退步。我所在的学校,新生入学一个月内,每届都做问卷调查,由于人际关系不适应引起情绪不稳定现象很普遍。65%学生有过苦恼,其中女生占85%,有20%的学生有过退学的念头。
生活不适应引起不良情绪比重也不小。以近三年为例,2010年占学生总数85%,2011年83.6%,2012年83.3%。从数据看,由于初中集中办学寄宿制增多,生活不习惯的有所减少,但整体比重还是相当大的。其中,饮食不习惯占35%,生活自理不习惯占72%。这些娇生惯养的“家中宝贝”,离开父母,远离了亲人,出现一些生活不习惯是正常的。问题是,这种正常往往会导致他们心理情绪的不正常,一有挫折,势必会影响他们学习心态,导致学习出现负面效应,所以要引起学校高度重视。
上述两种不适应,从调查结果看,还不是导致学生成绩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我的调查有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2010年以前,有93%的学生对学习方式不适应,或者说很不适应。即便新课程教改的今天,也还有45%左右学生对目前高中教学一时难以适应。
现行的初三教学,基本上是在题海中度过。所有课程在初三上学期期中前已授完,然后就是反复训练,重复是成功之母已成为流行性教条。学生整天在题海中苦渡,紧张的学习训练占据了学生所有的学习时间。一进高一,学生就不知道怎样学习,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教师反映,自习课无所事事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不懂得复习和预习,不懂得探求新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不幸的是,不少高级中学并没注意到这点。课程改革口号下的应试教育理念和手段基本没变,一味地传授新知,强化课程进度,为了在高二年级完成高中课程以便高三强化复习,不仅挤占学生可能利用的学习空间,而且在学科备课中,紧扣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几条纲目、考点,不去考虑学生的兴趣。如,年年都有学生反映“集合”部分不懂,而当我向备课组长反映时得到的回答却是高考考的少,不懂没关系。于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数学变得入门难,使本来完全充满意趣的集合知识,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兴趣。其实,只要打开课本,我们发现只要我们能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是能够引导他们入门的。课本上有这样一条“探究、拓展”题,题目是:一位渔民非常喜欢数学,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集合的意义。于是,他请教数学家:“尊敬的先生,请你告诉我,集合是什么?”集合是不定义的概念,数学家很难回答渔民。有一天,他来到渔民的船上。看到渔民撒下渔网,轻轻一拉,许多鱼虾在网中跳动。数学家非常激动,高兴地告诉渔民:“这就是集合!”你能理解数学家的话吗?大家看看,这道题目设计得多好,不仅有生活气息,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很清晰地理清集合的概念。我想只要数学教师以此设计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学生思维展开了,兴趣也被激发了。同样,课本上还有一道写作题:用集合的语言介绍你自己。这道题目设计在复习题中,如果重视起来,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的教改是朝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已经在众多辩论中为大家所熟知。可是,高级中学课程设计仍在旧有模式下运行。以语文教学为例,现在出现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甚至为教材编订者默认的教学模式。以江苏省为例,现行的教材必修课本五本,选修教材十二本。另外还有十大名著的选读。这套教材一公布,颇受争议。权威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我认为,争论再大,总要归于实践。但是,事与愿违,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教学严重脱节。高一年级授完必修一至必修四。高二阶段进入选修阶段。试想,一学期在每周四节课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完成原先必修教材预设的教学计划?于是,赶进度依旧,社会活动、社会调查,诗歌朗诵会、演讲活动、研究性学习、网页设计、文学社活动等一系列活动都被取消。而这些活动,本来是能够激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探知以及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而语文被迫回到字词句的整理,阅读理解的寻章摘句。试想,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吗?我曾尝试过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搭配使用,虽然深受学生欢迎,能很好地体现教改精神,但在各种检查中终止,无可奈何。
如果说人际关系不适应、生活不适应是可以通过多方关爱帮助来改变,可是学习不适应却是棘手的,这一不适应将会直接导致学生求知欲的衰退,影响到他们在高中阶段甚至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要我们从真正落实教改精神的角度由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解决。
我提出的这个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大量证据可以证明,初三毕业后形成的教育空白给孩子和无数家庭带来的负面后果已经让我们难受。没有一个教育机构愿意承受这个责任。而这却恰恰是我们教育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的。学校教育的脱节,家庭教育的盲点,社会机构的不介入不作为,使一些进入青春期的孩子由无意识的心理冲突发展成与家庭中有意识反叛,给未来的高级中学教育带来难点。几年来,我尝试过让社区、居委会及关工委协同工作,组织相应的假期教育活动,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局部地区的行为其影响力毕竟有限,如果教育部门和社会其他职能部门能够意识到这一点,从真正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高度重视初中毕业生的假期教育,会有很好的效果。
基于此,高中教师就应该认识并重视这个现实,在自己教育设计中,力求唤醒学生的潜意识,让学生为自己梳理成长的轨迹,并从自己成长轨迹中逻辑性发现自己本来的前进方向,体验自己成长过程中家长及老师凝聚在他们心路历程中的劳动及付出的爱。这种唤醒潜意识的提示远远强效于对他们现有行为的训斥与否定,同时,唤醒潜意识的过程中,教育者也很容易感受到自己的学生身上固有的朝气与活力,固有的道德与良知,激发自己对学生的爱意,增进师生间的亲和力。当然,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家长处理与自己孩子之间的矛盾冲突。唤醒潜意识,成长进步便有了一定的动力。
高一新生出现成绩退步的原因,除了上述潜意识模糊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适应性。这种不适应性主要体现为:人际关系不适应,生活习惯不适应和学习方式不适应。不少学生,开学不久就吵着要回家,这还集中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以女生为多,问题就出在这些不适应上。
首先是人际关系不适应。由于受升学率等考核指标影响,初中尤其是初三师生之间的亲疏明显受成绩影响,教师的注意视点集中在那些“指标生”或者“边缘生”上,这些学生得到的关爱远超过那些“后进生”,甚至他们的缺点也会因为成绩优异而被忽略。高中阶段,由于各初中校同类生源的汇入,原先被“宠爱”的成绩优异的学生就并不那么突出,原先“骄子”的地位受到威胁或者不再存在,教师的关爱在他们心中有了被人分享的感觉。于是有了失落感,有了不受重视不被关爱的被冷落情绪;再者,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不像从前。初中同学各奔东西,两小无猜建立的感情不复眼前,同学关系的重新组合,青春期的敏感心理在同学的交往中起着一些微妙的作用。于是,私语不能倾诉,情怀难能畅快,甚至有人“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把别人的羡慕看成妒忌,把别人的赞扬看成嘲讽。初中时代的优越感不复存在,师生、同学间和谐感没有了。此时,一遇些微挫折,都会影响情绪,导致成绩退步。我所在的学校,新生入学一个月内,每届都做问卷调查,由于人际关系不适应引起情绪不稳定现象很普遍。65%学生有过苦恼,其中女生占85%,有20%的学生有过退学的念头。
生活不适应引起不良情绪比重也不小。以近三年为例,2010年占学生总数85%,2011年83.6%,2012年83.3%。从数据看,由于初中集中办学寄宿制增多,生活不习惯的有所减少,但整体比重还是相当大的。其中,饮食不习惯占35%,生活自理不习惯占72%。这些娇生惯养的“家中宝贝”,离开父母,远离了亲人,出现一些生活不习惯是正常的。问题是,这种正常往往会导致他们心理情绪的不正常,一有挫折,势必会影响他们学习心态,导致学习出现负面效应,所以要引起学校高度重视。
上述两种不适应,从调查结果看,还不是导致学生成绩下滑的最主要原因。我的调查有一个触目惊心的数据:2010年以前,有93%的学生对学习方式不适应,或者说很不适应。即便新课程教改的今天,也还有45%左右学生对目前高中教学一时难以适应。
现行的初三教学,基本上是在题海中度过。所有课程在初三上学期期中前已授完,然后就是反复训练,重复是成功之母已成为流行性教条。学生整天在题海中苦渡,紧张的学习训练占据了学生所有的学习时间。一进高一,学生就不知道怎样学习,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教师反映,自习课无所事事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不懂得复习和预习,不懂得探求新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不幸的是,不少高级中学并没注意到这点。课程改革口号下的应试教育理念和手段基本没变,一味地传授新知,强化课程进度,为了在高二年级完成高中课程以便高三强化复习,不仅挤占学生可能利用的学习空间,而且在学科备课中,紧扣考纲和考试说明的几条纲目、考点,不去考虑学生的兴趣。如,年年都有学生反映“集合”部分不懂,而当我向备课组长反映时得到的回答却是高考考的少,不懂没关系。于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数学变得入门难,使本来完全充满意趣的集合知识,变得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兴趣。其实,只要打开课本,我们发现只要我们能够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是能够引导他们入门的。课本上有这样一条“探究、拓展”题,题目是:一位渔民非常喜欢数学,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集合的意义。于是,他请教数学家:“尊敬的先生,请你告诉我,集合是什么?”集合是不定义的概念,数学家很难回答渔民。有一天,他来到渔民的船上。看到渔民撒下渔网,轻轻一拉,许多鱼虾在网中跳动。数学家非常激动,高兴地告诉渔民:“这就是集合!”你能理解数学家的话吗?大家看看,这道题目设计得多好,不仅有生活气息,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很清晰地理清集合的概念。我想只要数学教师以此设计课堂,气氛一定会很活跃。学生思维展开了,兴趣也被激发了。同样,课本上还有一道写作题:用集合的语言介绍你自己。这道题目设计在复习题中,如果重视起来,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的教改是朝着素质教育方向发展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已经在众多辩论中为大家所熟知。可是,高级中学课程设计仍在旧有模式下运行。以语文教学为例,现在出现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甚至为教材编订者默认的教学模式。以江苏省为例,现行的教材必修课本五本,选修教材十二本。另外还有十大名著的选读。这套教材一公布,颇受争议。权威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我认为,争论再大,总要归于实践。但是,事与愿违,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教学严重脱节。高一年级授完必修一至必修四。高二阶段进入选修阶段。试想,一学期在每周四节课的情况下,是否能够完成原先必修教材预设的教学计划?于是,赶进度依旧,社会活动、社会调查,诗歌朗诵会、演讲活动、研究性学习、网页设计、文学社活动等一系列活动都被取消。而这些活动,本来是能够激发学生对人文知识的探知以及能够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而语文被迫回到字词句的整理,阅读理解的寻章摘句。试想,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吗?我曾尝试过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搭配使用,虽然深受学生欢迎,能很好地体现教改精神,但在各种检查中终止,无可奈何。
如果说人际关系不适应、生活不适应是可以通过多方关爱帮助来改变,可是学习不适应却是棘手的,这一不适应将会直接导致学生求知欲的衰退,影响到他们在高中阶段甚至今后进一步的学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要我们从真正落实教改精神的角度由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