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感这一概念的重要意义随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日益显露出来,但是在培养语感上还没有让人比较满意的做法,本人想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来探讨语文教学如何致力于学生的语感和语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语感自然状态非自然状态
语感的培养是在理解和运用语文的实践中进行的,而丰富语言的积累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只有语感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所谓“语感”,就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形成的对语言比较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
刘大为在《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中论及语言学习与语感关系时,提到语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有两种状态:一是自然状态下的学习,一是课堂中的学习。所谓自然状态下的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来自解决实际问题的压力下从事语言活动,并因此无意识地学得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过程。学生的课内阅读是非自然状态的学习,课外阅读才是自然状态的学习。
基于以上的观点,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方面,引导学生自然状态下的学习
1.积累生活,领悟语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语感是一种感觉,感觉不能灌输、复制、粘贴。阅读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就在感悟中形成与提升自己的个性。
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就要引导学生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这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进而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2.指导学生多看文学类的课外书来积淀语感。
激励学生多读多看课外书。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既能开扩视野,又能深切体会语言文化的底蕴。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多品咏经典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由关键词、重点语句入手,结合联想和想象,记住文本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直至熟练成诵,让学生在“品”中积淀语感。
第二方面,引导学生非自然状态下的学习,即指导学生课堂训练,把握语感。
课堂教学是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主要手段。所以教读课文、领悟教材、写作训练等方面都要注重语感的培养。
1.多范读。“书声朗朗”是语文课的特点,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选篇范读。通过范读,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教师要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只有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他们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让学生爱上诵读,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这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方式。
2.训练学生语感的分析能力。语文教材入选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老师的引导点拨是否到位是语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培养学生语感分析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让学生揣摸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此外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等形式扩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3.在写作中培养语感的运用能力。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的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文本为范例,从中学习方法,培养语感。还可以用抄写、仿写、改写等形式来培养语感。
总而言之,课堂内外都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的好场所。让学生在自然状态和非自然状态下,都进行语感训练,那么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高,就能找到一个突破口。
【关键词】语感自然状态非自然状态
语感的培养是在理解和运用语文的实践中进行的,而丰富语言的积累是培养语感的主要途径,只有语感得到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所谓“语感”,就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阅读、分析和运用中形成的对语言比较直觉的感知、领悟和把握。
刘大为在《作为语言无意识的语感》中论及语言学习与语感关系时,提到语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有两种状态:一是自然状态下的学习,一是课堂中的学习。所谓自然状态下的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来自解决实际问题的压力下从事语言活动,并因此无意识地学得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过程。学生的课内阅读是非自然状态的学习,课外阅读才是自然状态的学习。
基于以上的观点,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方面,引导学生自然状态下的学习
1.积累生活,领悟语感。
生活是学生的最大课堂,潜移默化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爱好、性格、特点及语言感受能力。语感是一种感觉,感觉不能灌输、复制、粘贴。阅读同一作品,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受。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就在感悟中形成与提升自己的个性。
因此,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就要引导学生经常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留心别人的语言,注意生活中的文字,仔细辨别其中好坏,慢慢地培养自己的语感。这样,才能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交流,进而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2.指导学生多看文学类的课外书来积淀语感。
激励学生多读多看课外书。在《新课标》推荐篇目的指引下有选择地进行品读,既能开扩视野,又能深切体会语言文化的底蕴。品味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形成语感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腹有诗书气自华”,让学生多品咏经典诗词,在理解的基础上,由关键词、重点语句入手,结合联想和想象,记住文本的内容,通过反复朗读,直至熟练成诵,让学生在“品”中积淀语感。
第二方面,引导学生非自然状态下的学习,即指导学生课堂训练,把握语感。
课堂教学是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最主要手段。所以教读课文、领悟教材、写作训练等方面都要注重语感的培养。
1.多范读。“书声朗朗”是语文课的特点,课堂上,教师可以进行选篇范读。通过范读,学生从教师的朗读中获取信息、感受文章的意蕴,进而产生强烈的朗读欲望。教师要注重朗读技巧的指导。只有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他们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增强语感。让学生爱上诵读,通过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而且这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方式。
2.训练学生语感的分析能力。语文教材入选了很多优秀的作品,老师的引导点拨是否到位是语文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而培养学生语感分析能力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要让学生揣摸文章的重点词语和关键语句,此外还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等形式扩展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3.在写作中培养语感的运用能力。培养语感是为了更好的写作,同时不断地写作也能转化语感。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文本为范例,从中学习方法,培养语感。还可以用抄写、仿写、改写等形式来培养语感。
总而言之,课堂内外都是训练语感,培养语感的好场所。让学生在自然状态和非自然状态下,都进行语感训练,那么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提高,就能找到一个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