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物馆承载与见证着文明,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地方和人们的重视。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建设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陕北地域文化的展现,针对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的作用,对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以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空间展示中应用地域文化元素的效果。
关键词:陕北民歌博物馆;展示空间;地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具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追求精神娱乐活动,各地的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迎来机遇。陕北民歌博物馆位于榆林市榆阳区,博物馆是集收藏、陈列、展演、研究、传播陕北民歌为一体的功能性音乐类博物馆。博物馆六大展区以陕北民歌的发展脉络为主线,“纵”向反映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横”向反映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全面展示陕北民歌的前世与今生。
一、陕北民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与地域文化
陕北民歌博物馆通过对各类历史文化用品及生活用品的收集与展览,达到一种文化传承的效果。而地域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类组成元素,其传承与发展对于人类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使得陕北民歌博物馆的视觉效果更强,更具有文化魅力和地方特色。相较于传统的现代风格的室内展示空间设计,对于很多参观者来说,充分融入地域文化、感受陕北地方特色,能够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整体氛围,给予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对于市民及外来游客自然更具有吸引力和较好的参观感受。
二、陕北民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元素的方法
(一)场景式设计展现地域文化
在地方性博物馆中,通过对场景还原能更好的展现地域文化。把非物质文化的内容通过物化的载体进行展示。將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物质载体以及环境进行还原,对生活场景或是建筑进行相对客观的模拟,让参观者切身感受文化的生活环境特征。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设计采用很多场景式的设计方法,将展馆的展示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结合整体布局,设置不同的场景,并根据场景主题选择相应的区域文化元素,从而使博物馆有形象感较强的展示空间。陕北民歌博物馆根据不同民歌类型将展区分为不同的区域从而设置不同的场景,挖煤场景复原、传统榆林四合院、陕北窑洞、出版整理印刷场景、黄土高原地质地貌崖洼洼艺术场景、生产队场景复原、唢呐艺术场景、皮影戏场景复原、陕北说书场景等多种场景式展示空间。
挖煤场景再现了绞煤工人们在搬动轱辘把煤绞出矿井,工人们在工作时一人领唱,众人吆喝,劳动号子中有一类绞煤号子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诞生的。从工人的穿着打扮到劳动方式,一比一复原的场景和人物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陕北民歌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二人台”的场景复原,这组场景雕塑是丁喜才和他的学生鞠秀芳正在演奏他改编的《五哥放羊》,前景展台展示了流传下来的。
这样的场景式设计,不仅能够通过特色的主题丰富其空间区域特色,同时也能够借助分离的场景主题,错落有致的场景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博物馆展示空间。还原场景作为载体,更好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艺术装置中应用地域文化元素
博物馆的区域展示空间设计主要是在室内进行,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空间中艺术装置的地域文化元素应用。在这一设计方法中充分运用博物馆内部空间的结构和特色,与区域文化元素符号进行充分融合,从而得到独具特色的内部展示空间。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展示空间用不同的文化符号作为元素设计装置场景,图1为一组演奏唢呐的场景雕塑,唢呐是陕北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这组装置生动的复原了陕北民间艺人演奏唢呐时的场景,后面则是由唢呐作为符号所构成的装置,由很多高地前后错落的唢呐在镂空的空间中悬挂组成,在视觉上构成了透视感极强的空间。将写实场景与文化符号组成的艺术空间相结合,使艺术场景富有空间层次,很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样的设计方法还有三弦艺术场景(图2)、一组传统乐器三弦,这组装置将三弦作为符号进行空间构成,运用透视技巧打造狭长的空间,将符号从近到远、由上到下呈梯形排练,视觉上具有强烈的一点透视感。这两组展示作品打破传统的过于平面的展示设计手法,用传统乐器作为文化符号,分别用上下和前后纵深两种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空间的组合排列,给参观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大胆出效果的表现手法更具有感染力。
这些符号包括传统地域文化元素、文学符号、图腾、物件等方面的具体符号,融入博物馆内部空间,在艺术装置中应用地域文化元素,提升展示空间的传达效果,丰富了大众的参观体验。
(三)展示空间互动式设计
陕北民歌博物馆是功能性音乐类博物馆。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设计中则是多以听觉为主体的互动式设计,而听觉在展示和互动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干扰,会影响到参观体验和传达效果。所以,在互动式设计中应该利用不同的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提高传达效果。陕北民歌博物馆中设置有陕北民歌试听体验区,用互动音频媒体,全方位多方面、无干扰的体验陕北民歌,提高了互动环境。
展览采用了戏剧化的场景复原表现手法,还原真实的榆林传统四合院,与民间演奏家现场演绎及大幅场景画、投影短篇相结合。使不同时期陕北民歌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强化了文化的复原真实性,这种互动式的参观体验使观众充分了解陕北民歌,场景复原和现场演绎的互动式展示方式使参观者欣赏陕北民歌魅力的同时,了解民歌乐器的演奏方式。从而对陕北民民歌有更深入的了解。这种场景式互动展示再现了特定历史景象和活动,使观众置身在特定的历史空间环境中,通过观众参观的活动路线来自然承接空间的变换。
博物馆中有以视觉为核心的互动设计、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互动设计和以体验为核心的互动设计,不同形式的互动式设计帮助参观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对博物馆展览内容的了解和认识。
结语:
陕北民歌博物馆反应了陕北悠久悲壮的历史变迁、体现了陕北的的历史人文精神,“纵”向反映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横”向反映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全面展示陕北民歌的前世与今生。
参考文献
[1]王璇.博物馆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 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9.
[2]孙丽.商河农耕文化博物馆环境设计与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4.
[3]何小欣.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
关键词:陕北民歌博物馆;展示空间;地域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具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追求精神娱乐活动,各地的博物馆建设与发展迎来机遇。陕北民歌博物馆位于榆林市榆阳区,博物馆是集收藏、陈列、展演、研究、传播陕北民歌为一体的功能性音乐类博物馆。博物馆六大展区以陕北民歌的发展脉络为主线,“纵”向反映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横”向反映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全面展示陕北民歌的前世与今生。
一、陕北民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与地域文化
陕北民歌博物馆通过对各类历史文化用品及生活用品的收集与展览,达到一种文化传承的效果。而地域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类组成元素,其传承与发展对于人类加深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地域文化元素的应用使得陕北民歌博物馆的视觉效果更强,更具有文化魅力和地方特色。相较于传统的现代风格的室内展示空间设计,对于很多参观者来说,充分融入地域文化、感受陕北地方特色,能够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整体氛围,给予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对于市民及外来游客自然更具有吸引力和较好的参观感受。
二、陕北民歌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中应用地域文化元素的方法
(一)场景式设计展现地域文化
在地方性博物馆中,通过对场景还原能更好的展现地域文化。把非物质文化的内容通过物化的载体进行展示。將非物质文化所具有的物质载体以及环境进行还原,对生活场景或是建筑进行相对客观的模拟,让参观者切身感受文化的生活环境特征。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设计采用很多场景式的设计方法,将展馆的展示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结合整体布局,设置不同的场景,并根据场景主题选择相应的区域文化元素,从而使博物馆有形象感较强的展示空间。陕北民歌博物馆根据不同民歌类型将展区分为不同的区域从而设置不同的场景,挖煤场景复原、传统榆林四合院、陕北窑洞、出版整理印刷场景、黄土高原地质地貌崖洼洼艺术场景、生产队场景复原、唢呐艺术场景、皮影戏场景复原、陕北说书场景等多种场景式展示空间。
挖煤场景再现了绞煤工人们在搬动轱辘把煤绞出矿井,工人们在工作时一人领唱,众人吆喝,劳动号子中有一类绞煤号子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诞生的。从工人的穿着打扮到劳动方式,一比一复原的场景和人物呈现在参观者面前,让参观者身临其境的感受到陕北民歌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二人台”的场景复原,这组场景雕塑是丁喜才和他的学生鞠秀芳正在演奏他改编的《五哥放羊》,前景展台展示了流传下来的。
这样的场景式设计,不仅能够通过特色的主题丰富其空间区域特色,同时也能够借助分离的场景主题,错落有致的场景设计,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博物馆展示空间。还原场景作为载体,更好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在艺术装置中应用地域文化元素
博物馆的区域展示空间设计主要是在室内进行,因此必须要充分考虑到空间中艺术装置的地域文化元素应用。在这一设计方法中充分运用博物馆内部空间的结构和特色,与区域文化元素符号进行充分融合,从而得到独具特色的内部展示空间。
陕北民歌博物馆的展示空间用不同的文化符号作为元素设计装置场景,图1为一组演奏唢呐的场景雕塑,唢呐是陕北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乐器,这组装置生动的复原了陕北民间艺人演奏唢呐时的场景,后面则是由唢呐作为符号所构成的装置,由很多高地前后错落的唢呐在镂空的空间中悬挂组成,在视觉上构成了透视感极强的空间。将写实场景与文化符号组成的艺术空间相结合,使艺术场景富有空间层次,很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样的设计方法还有三弦艺术场景(图2)、一组传统乐器三弦,这组装置将三弦作为符号进行空间构成,运用透视技巧打造狭长的空间,将符号从近到远、由上到下呈梯形排练,视觉上具有强烈的一点透视感。这两组展示作品打破传统的过于平面的展示设计手法,用传统乐器作为文化符号,分别用上下和前后纵深两种不同的设计手法进行空间的组合排列,给参观者不同的视觉感受,大胆出效果的表现手法更具有感染力。
这些符号包括传统地域文化元素、文学符号、图腾、物件等方面的具体符号,融入博物馆内部空间,在艺术装置中应用地域文化元素,提升展示空间的传达效果,丰富了大众的参观体验。
(三)展示空间互动式设计
陕北民歌博物馆是功能性音乐类博物馆。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设计中则是多以听觉为主体的互动式设计,而听觉在展示和互动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干扰,会影响到参观体验和传达效果。所以,在互动式设计中应该利用不同的多样化的传播方式提高传达效果。陕北民歌博物馆中设置有陕北民歌试听体验区,用互动音频媒体,全方位多方面、无干扰的体验陕北民歌,提高了互动环境。
展览采用了戏剧化的场景复原表现手法,还原真实的榆林传统四合院,与民间演奏家现场演绎及大幅场景画、投影短篇相结合。使不同时期陕北民歌的表现形式呈现在参观者面前,强化了文化的复原真实性,这种互动式的参观体验使观众充分了解陕北民歌,场景复原和现场演绎的互动式展示方式使参观者欣赏陕北民歌魅力的同时,了解民歌乐器的演奏方式。从而对陕北民民歌有更深入的了解。这种场景式互动展示再现了特定历史景象和活动,使观众置身在特定的历史空间环境中,通过观众参观的活动路线来自然承接空间的变换。
博物馆中有以视觉为核心的互动设计、以新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互动设计和以体验为核心的互动设计,不同形式的互动式设计帮助参观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对博物馆展览内容的了解和认识。
结语:
陕北民歌博物馆反应了陕北悠久悲壮的历史变迁、体现了陕北的的历史人文精神,“纵”向反映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横”向反映各个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全面展示陕北民歌的前世与今生。
参考文献
[1]王璇.博物馆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研 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9.
[2]孙丽.商河农耕文化博物馆环境设计与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4.
[3]何小欣.当代博物馆的复合化设计策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西安美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