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中国的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课程倡导新的教育理念,突出一个“新”字,“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音乐是提高學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音乐;培养;创新思维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是开启人类智能的一把钥匙。音乐课程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这是因为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
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工作,提出在初中阶段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转变角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传统音乐教学的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例如,在学习《卡门序曲》时,教师在放音乐之前,先不要给学生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然后对评选出的几个故事分组由学生为《序曲》配乐,再比一比哪组配得最好。最后教师再完整的讲述内容,引出教材,并播放《卡门序曲》的音乐,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的故事。
二、优化教学流程,增强学生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1.开头要新颖。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课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例如在欣赏京剧《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初中简谱版第三册)时,教师先把《四面楚歌》的故事作一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历史故事有所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兴趣也随之倍增。
2.衔接要巧妙。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更愉悦,更符合学生兴趣特点。
3.结尾要愉悦。好的开端很重要,结尾更重要。老师要巧妙的设计下课前得几分钟,争取让学生能有你‘好结尾’的魅力吸引他们愿再来光顾音乐课!如中学生的表演欲比较强,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文艺小会演、音乐知识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又比如中学生普遍喜欢通俗歌曲,在教唱欣赏教材歌曲时可以加入一些优秀的通俗歌曲,如黄征的《奔跑》,周华健的《朋友》等,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三、创新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新课程理念条件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前比较关注的课题。如在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笔者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可以用画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结果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有的学生走到讲台前,把黑板擦当作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起森林里两只鸟儿“吵嘴”的故事……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自然而又富有创意。再比如在欣赏广东音乐《步步高》时,我让学生边欣赏边画一幅想象画,结果有学生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画了一幅类似旋律线的画面,有的学生画了一幅重阳节和外公爬泰山的画面,还有学生画了一幅一群小孩打日本鬼子的画面……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我们尚且不去分析作品的好坏,单从众多的想象画中,可以看出学生都很积极主动地在思考、在想象。可见,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世上最美的东西,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思维创新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也就造成了他们各种感觉器官较成年人敏感许多。根据这一现象,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工具,具有将视觉、听觉一体化的传播功能,在教学中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课本的歌曲,让学生在聆听歌曲之余同时欣赏歌曲附上的画面,从而切实感受到该歌曲的意境。此外,人尽皆知的是音乐是人类感情的最好表达,不同的音乐渲染出的音乐氛围亦是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不同诠释,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不同的画面,让学生真真正正体会到什么是“惊悚的音乐”、“欢快的音乐”、“悲伤的旋律”等。
总之,音乐课是一门拓展学科,它与其他主门课程不同的是音乐课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突出音乐魅力、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相信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仕玲.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音乐,2017(02).
[2]陈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音乐;培养;创新思维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是开启人类智能的一把钥匙。音乐课程因其强烈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这是因为音乐充满着想象,学生在艺术欣赏、演唱演奏中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想象力创造心目中的音乐画面形象及内心感受。
因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工作,提出在初中阶段如何通过音乐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转变角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众所周知,传统音乐教学的欣赏课,先由教师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还没听到音乐,就先把学生限制在一个框框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代替了学生的亲身体验,把音乐的多解性变成单解性,使得学生对音乐本身失去兴趣,不注意倾听,放弃了思考与联想。现在上欣赏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对音乐的体验,去理解音乐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多种思维方式去探索问题。例如,在学习《卡门序曲》时,教师在放音乐之前,先不要给学生讲教材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自己讲一讲他们知道的有关歌剧《卡门》的内容,比一比谁的故事更精彩,然后对评选出的几个故事分组由学生为《序曲》配乐,再比一比哪组配得最好。最后教师再完整的讲述内容,引出教材,并播放《卡门序曲》的音乐,让学生比较自己与教师讲述的故事。
二、优化教学流程,增强学生兴趣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1.开头要新颖。对音乐感兴趣是青少年的共性,学生往往把每周一节的音课为“一周最美好的时刻”。但如果我们教法呆板,一成不变,索然无味,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的任务,将难点、重点、主导思想、作品风格、音乐知识等,形象而生动地导入课的主体中去,让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学生的兴趣、欲望才能“长盛不衰”。例如在欣赏京剧《霸王别姬》选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初中简谱版第三册)时,教师先把《四面楚歌》的故事作一生动的描述,使学生对历史故事有所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欣赏兴趣也随之倍增。
2.衔接要巧妙。教学环节之间,新旧知识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就会流利顺畅。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更愉悦,更符合学生兴趣特点。
3.结尾要愉悦。好的开端很重要,结尾更重要。老师要巧妙的设计下课前得几分钟,争取让学生能有你‘好结尾’的魅力吸引他们愿再来光顾音乐课!如中学生的表演欲比较强,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文艺小会演、音乐知识小竞赛等活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又比如中学生普遍喜欢通俗歌曲,在教唱欣赏教材歌曲时可以加入一些优秀的通俗歌曲,如黄征的《奔跑》,周华健的《朋友》等,从而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兴趣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前提。
三、创新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新课程理念条件下,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是当前比较关注的课题。如在欣赏民乐《百鸟朝凤》时,笔者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可以用画画、表演、讲故事的方式表现自己对这部音乐作品的理解,结果有的学生画了一幅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有的学生走到讲台前,把黑板擦当作惊堂木,绘声绘色地讲起森林里两只鸟儿“吵嘴”的故事……这些都是通过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的,自然而又富有创意。再比如在欣赏广东音乐《步步高》时,我让学生边欣赏边画一幅想象画,结果有学生根据歌曲情绪的变化画了一幅类似旋律线的画面,有的学生画了一幅重阳节和外公爬泰山的画面,还有学生画了一幅一群小孩打日本鬼子的画面……可谓五花八门、各显神通。我们尚且不去分析作品的好坏,单从众多的想象画中,可以看出学生都很积极主动地在思考、在想象。可见,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可以创造出世上最美的东西,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最有效的途径。
四、借助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思维创新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这也就造成了他们各种感觉器官较成年人敏感许多。根据这一现象,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兴教育工具,具有将视觉、听觉一体化的传播功能,在教学中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课本的歌曲,让学生在聆听歌曲之余同时欣赏歌曲附上的画面,从而切实感受到该歌曲的意境。此外,人尽皆知的是音乐是人类感情的最好表达,不同的音乐渲染出的音乐氛围亦是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不同诠释,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不同的画面,让学生真真正正体会到什么是“惊悚的音乐”、“欢快的音乐”、“悲伤的旋律”等。
总之,音乐课是一门拓展学科,它与其他主门课程不同的是音乐课能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需要教师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方式、突出音乐魅力、借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相信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张仕玲.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当代音乐,2017(02).
[2]陈莹.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