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是以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以它特有的内容、情节、形式、规则及要求为特征的一种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正确组织和进行游戏教学,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提高学生掌握技术和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具有教育作用
在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教材的思想性,可以在快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体格、体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集体项目“开火车”游戏,可以在协调配合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2.游戏是辅助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体育课的游戏也是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的重要教学手段。游戏活动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跑、投、攀登、爬越等基本能力。如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可进行各种游戏形式的接力跑,使学生在有趣的比赛中发挥奔跑的能力。在课堂放松整理时,学生已较为疲劳,精神也较为涣散,这时采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舞蹈教学有助于学生尽快消除疲劳,激发学习兴趣。
3.游戏能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体育游戏是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过程,它取决于大脑皮层对内外感受器产生的各种刺激的分析能力。在游戏中,学生为了获得成功就要用灵活的动作来克服游戏中的困难和障碍,实质上也起到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4.游戏能丰富学生的情感
体育游戏教学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寓教于乐,融趣味性,能力、技能锻炼于一体,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学生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增强了集体意识,提高了竞争意识,既体验了体育教学的乐趣,又增强了身体素质。体育游戏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与锻炼,内心是愉悦的,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标准提出将新兴运动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堂,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大大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从中设计出学生喜爱的游戏内容。比如,体现和谐、团结、拼搏精神的“阳光伙伴”活动;体现同伴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信任”系列游戏等。
2.游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心理
游戏关键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种情况:九年级学生不愿意参加趣味性较浓的游戏,他们认为游戏过于幼稚。这种情况反映出教师在选择游戏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等因素,就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游戏要求。七年级学生篮球基本动作还没有掌握好,教师就组织进行篮球小组赛的游戏,学生总是接不到传来的球,比赛不但不精彩,学生也很沮丧。这就是由于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要使学生对游戏项目感兴趣,并能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和心理需要。
3.游戏要有适宜的负荷和难度
在某初中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宣布让学生做“丢手绢”游戏,下面立即响起一片抱怨和叹息声,学生纷纷叫嚷已经玩够了。这是因为“丢手绢”游戏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太低,运动负荷太小,大部分学生在游戏中都是原地不动。某中学体育课,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对于四个不同难度的障碍,自行分组,进行过障碍的游戏。通过难度较低的障碍后,学生可以进行高难度的自我挑战。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跃跃欲试,每一个学生不但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过障碍游戏,而且对挑战更高难度的障碍也充满了信心。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得到充分的锻炼的同时,对体育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由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设置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到适宜的运动负荷和难度。
4.要紧扣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游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游戏与主教材的整合。体育教学游戏是在游戏中将体育课目标通过娱乐的方式来实现,所以游戏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紧扣教学内容。另外,选择体育教学游戏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和训练任务,还应考虑到注重培养游戏者的意志品质,还要注意游戏的人数、场地、器材、时间、强度、安全系数等情况。
总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多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游戏,以调动和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强烈的兴趣转化为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与好奇中尝试、探究、练习,获得思想上的生成与发展,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在教师的引领、协助下,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只要肯动脑、动手就能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主人,领略到学习的快乐。
(责任编辑陈剑平)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游戏具有教育作用
在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教材的思想性,可以在快乐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生的体格、体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集体项目“开火车”游戏,可以在协调配合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思想。
2.游戏是辅助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体育课的游戏也是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的重要教学手段。游戏活动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跑、投、攀登、爬越等基本能力。如在进行田径教学时,可进行各种游戏形式的接力跑,使学生在有趣的比赛中发挥奔跑的能力。在课堂放松整理时,学生已较为疲劳,精神也较为涣散,这时采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舞蹈教学有助于学生尽快消除疲劳,激发学习兴趣。
3.游戏能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
体育游戏是一种复杂的条件反射过程,它取决于大脑皮层对内外感受器产生的各种刺激的分析能力。在游戏中,学生为了获得成功就要用灵活的动作来克服游戏中的困难和障碍,实质上也起到培养学生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作用,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4.游戏能丰富学生的情感
体育游戏教学内容新颖,形式活泼,寓教于乐,融趣味性,能力、技能锻炼于一体,使得课堂充满活力,学生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增强了集体意识,提高了竞争意识,既体验了体育教学的乐趣,又增强了身体素质。体育游戏教学内容的安排,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习与锻炼,内心是愉悦的,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游戏要面向全体学生
新课程标准提出将新兴运动体育项目引进学校体育课堂,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内容,大大丰富体育课堂教学。我们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从中设计出学生喜爱的游戏内容。比如,体现和谐、团结、拼搏精神的“阳光伙伴”活动;体现同伴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信任”系列游戏等。
2.游戏要适合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心理
游戏关键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种情况:九年级学生不愿意参加趣味性较浓的游戏,他们认为游戏过于幼稚。这种情况反映出教师在选择游戏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及心理特征等因素,就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另外,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特点提出不同的游戏要求。七年级学生篮球基本动作还没有掌握好,教师就组织进行篮球小组赛的游戏,学生总是接不到传来的球,比赛不但不精彩,学生也很沮丧。这就是由于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此,要使学生对游戏项目感兴趣,并能迅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和心理需要。
3.游戏要有适宜的负荷和难度
在某初中体育课上,体育教师宣布让学生做“丢手绢”游戏,下面立即响起一片抱怨和叹息声,学生纷纷叫嚷已经玩够了。这是因为“丢手绢”游戏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太低,运动负荷太小,大部分学生在游戏中都是原地不动。某中学体育课,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对于四个不同难度的障碍,自行分组,进行过障碍的游戏。通过难度较低的障碍后,学生可以进行高难度的自我挑战。在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下,学生跃跃欲试,每一个学生不但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过障碍游戏,而且对挑战更高难度的障碍也充满了信心。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得到充分的锻炼的同时,对体育课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由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设置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到适宜的运动负荷和难度。
4.要紧扣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游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游戏与主教材的整合。体育教学游戏是在游戏中将体育课目标通过娱乐的方式来实现,所以游戏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要紧扣教学内容。另外,选择体育教学游戏不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和训练任务,还应考虑到注重培养游戏者的意志品质,还要注意游戏的人数、场地、器材、时间、强度、安全系数等情况。
总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多设计一些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游戏,以调动和激活学生思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强烈的兴趣转化为求知欲,让学生在质疑与好奇中尝试、探究、练习,获得思想上的生成与发展,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并在教师的引领、协助下,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感受到知识就在身边,只要肯动脑、动手就能使自己成为知识的主人,领略到学习的快乐。
(责任编辑陈剑平)